- 年份
- 2024(5332)
- 2023(7592)
- 2022(6555)
- 2021(5989)
- 2020(5182)
- 2019(11962)
- 2018(11635)
- 2017(21635)
- 2016(11977)
- 2015(13188)
- 2014(13020)
- 2013(12883)
- 2012(12155)
- 2011(11197)
- 2010(11648)
- 2009(10862)
- 2008(11126)
- 2007(10028)
- 2006(9048)
- 2005(8503)
- 学科
- 济(43747)
- 经济(43662)
- 管理(37755)
- 业(32628)
- 企(28484)
- 企业(28484)
- 方法(16489)
- 制(15590)
- 财(14623)
- 数学(13627)
- 数学方法(13357)
- 中国(12105)
- 学(11864)
- 农(11285)
- 业经(10251)
- 体(9963)
- 务(8571)
- 财务(8541)
- 财务管理(8518)
- 教育(8330)
- 银(8304)
- 体制(8282)
- 银行(8269)
- 融(8138)
- 金融(8135)
- 理论(8131)
- 企业财务(8126)
- 行(7892)
- 贸(7713)
- 贸易(7708)
- 机构
- 大学(178741)
- 学院(172752)
- 济(68007)
- 研究(66380)
- 经济(66319)
- 管理(61198)
- 理学(52103)
- 理学院(51377)
- 管理学(50205)
- 管理学院(49864)
- 中国(47309)
- 科学(40233)
- 京(38843)
- 财(35839)
- 所(34488)
- 农(33106)
- 研究所(31160)
- 江(28596)
- 中心(28117)
- 财经(27174)
- 业大(27066)
- 农业(25934)
- 经(24595)
- 北京(24525)
- 院(24356)
- 范(23931)
- 师范(23626)
- 省(21852)
- 州(21645)
- 经济学(21230)
- 基金
- 项目(114873)
- 科学(90006)
- 基金(84030)
- 研究(81296)
- 家(75580)
- 国家(74999)
- 科学基金(62628)
- 社会(51535)
- 社会科(48728)
- 社会科学(48716)
- 省(44232)
- 基金项目(43604)
- 自然(41293)
- 自然科(40369)
- 自然科学(40351)
- 自然科学基金(39650)
- 教育(38978)
- 划(38399)
- 资助(34431)
- 编号(31309)
- 成果(27741)
- 重点(27241)
- 部(26032)
- 制(25590)
- 发(23998)
- 创(23924)
- 课题(23809)
- 创新(22546)
- 科研(22276)
- 教育部(22123)
共检索到2751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沈文钦 高耀 赵世奎
利用博士质量调查数据及相关访谈资料分析了我国博士生对不同指导方式的偏好,同时比较了单一导师制和联合指导制博士生对学术指导满意度的学科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博士生尤其是理工科博士生普遍倾向于选择联合指导制度,但除医学博士生外,两种指导方式的满意度并无显著差异。考虑到在一些学科中某些博士生尽管名义上受单一导师的指导,但事实上是导师联合指导,因此回归结果可能低估了联合指导制度的实际效果。此外,研究发现,如果博士生偏好的指导方式与实际指导方式一致,其满意度也更高。从国际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势和学生期望来看,我国应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谢鑫 沈文钦 陈洪捷
导师联合指导对博士生跨学科培养质量的影响如何尚无定论,对全国22 382份博士毕业生的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第一,多学科联合指导对博士生的基本学术能力增值和跨学科能力增值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该效应大于单学科联合指导,且在不同学科领域均得到验证;第二,单学科联合指导仅对人文学科博士生的基本学术能力增值无显著影响,仅对工学和医学博士生的跨学科能力增值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第三,在学位论文为跨学科选题的博士生中,多学科联合指导的积极作用更强,但多学科联合指导的覆盖面有待扩大。为有效提升我国博士生跨学科培养质量,培养单位应加强多学科导师联合指导制度的建设,促使更多博士生尝试跨学科研究,给学位论文为跨学科选题的博士生配套以多学科的导师指导。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毛丹 沈文钦 武迪 刘雅欣
近年来,随着博士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博士生培养质量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为了解博士生学术指导模式和师生关系满意度,本研究对1409名博士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发现,根据控制性和支持性两个维度,博士生导师指导风格可以分为紧密型、民主型、控制型和松散型四种类别。学术指导模式和师生关系满意度受三大类因素即环境与组织文化因素、学生个人因素和导师个人因素的综合影响,改变不利于博士生发展的指导模式和互动关系,对于提升整个博士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学术指导模式 师生关系 控制性 支持性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赵世奎 沈文钦
从导师的角色和责任、导师资格、学术指导方式、学术指导的质量保障机制这四个维度对各国的导师制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在导师资格方面,西方国家对职称没有硬性要求,主要强调学术能力和指导经验;在指导方式方面,西方国家以指导委员会制度和双导师制为主,传统上奉行单一导师制的国家也在进行改革;同时,西方国家强调从标准制定、导师培训、签订契约等方面保障学术指导的质量。从比较的视角和现实调研结果来看,我国的导师制度迫切需要进一步改革,尤其是需要打破博导职称化的倾向,鼓励副教授担任博导,同时通过建立博士生指导小组制度或双导师制度,使青年教师参与到博士生指导中来。
关键词:
博士生导师 资格 指导方式 制度分析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闵韡 李永刚
对35所高校1746名理工科博士生的问卷调查显示,导师为院士、长江学者等的博士生在科研产出上具有较大优势,导师为长江学者等的博士生还在科研支持、师生关系和学业压力方面表现出优势。来自导师的直接指导对指导效果影响显著,导师学术身份越高,博士生能够得到的直接指导越少。导师指导研究生的数量与指导效果关系不大,但博士生感到自己的导师指导的研究生数量过多时会对指导效果产生负面影响。建议相关部门在遴选导师过程中,除严格坚持学术标准外,还应适当考虑导师的指导能力、指导条件和指导热情等因素。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淑林 陈伟
笔者首先简要介绍了我校两次自审博士生导师工作的探索与实践及所取得的经验与产生的问题 ,并由此对我校博士生导师由“自行审批”改为上岗遴选聘任的进一步改革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祖超 熊艳 张俐
美国博士生导师制度大体经历了摸索前进、规范确立、曲折发展、改革创新四个发展阶段,在博士生导师遴选制度、负责制度、聘任制度、评价激励制度方面日趋成熟。美国博士生导师制度在演变历程中的主要发展改革经验是:加强国际交流,学习国外经验;结合本国实际,凸显本土特色;适应社会需求,确保人才质量;强调规范管理,提倡各具特色。借鉴美国博士生导师制度的经验,我国可从实行导师组负责制、改革博导终身制、完善博士生导师评价制度、建立激励机制等方面着手,加强中国特色博士生导师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
博士生教育 导师制度 改革 经验 美国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徐岚
以一所研究型大学为案例进行的质性研究发现,博士生导师的指导风格可分为专制功利型、民主权威型、自由探索型和放任型;导师扮演的角色类型包括家长式的权威人物、亦师亦友的引导者、"老板-雇员式"的支配者和科研伙伴式的合作者。要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就必须改革导师聘任与考核评价制度,体现指导学生质量在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性;建立博士生培养质量追踪调查机制,及时反馈和促进沟通。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徐岚
中国文化背景中的导师指导概念强调师德,立德树人通过影响博士生社会化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然而德治文化传统重视教师自我修身却比较忽视监督机制的建设。导师在指导内容上注重把控大方向而具体指导不足,关注点以学术为边界较少涉及其他方面,重结果而轻过程,重任务导向轻个人导向。博士生指导应因材施教,根据阶段需要适当调整引导导向和控制导向;强调以人为本,使师德师风在个人关系维度上进一步具体化;加强制度建设,将底线师德与崇高师德结合起来;建立纠纷处理机制,但保持对"师德失范"的谨慎定义。
关键词:
师德 立德树人 博士生社会化 指导过程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卫霞
通过对华东地区10所高校理工科博士生的调研,实证分析博士生导师资助制对导师责任心提高、博士生学习科研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业成就提升的实际效果。研究结果发现:理工科博士生导师资助制并没有显著提升导师指导博士生的责任心;理工科博士生导师资助制显著提高了博士生的科研课题参与度和学业科研投入时间;理工科博士生导师资助制没有有效促进博士生学业成就和创新能力的提升。针对调查结果,对进一步完善导师资助制度提出了若干建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陈珊 王建梁
博士生教育是国际上公认的正规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导师的指导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对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关于博士生导师指导情况的调查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通过国际比较,从博士生的角度,阐述了导师指导频率这一影响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最后对提高我国博士生导师的指导频率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
导师 指导频率 博士生质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莞荷 李锋亮
基于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内容,利用1322份学术型博士生样本数据,对导师指导与博士生科研能力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博士生对导师在学术方面的指导比较认可,但在博士生职业发展建议、科研补助等个人关怀与支持方面的评价偏低。研究还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变量后,导师在培养学术创新能力、优化培养条件、注重人文关怀等方面的表现均对博士生科研能力发展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科研活动投入时长和科研项目参与数量也对博士生科研能力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预测
[作者]
张莉 林与川 迟冬梅
指导关系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一种手段,让指导者、被指导者和组织三方都受益颇多。本研究基于指导关系理论和互惠理论构建了上下级指导关系对员工工作满意的作用机制模型。依据山东省4家制造型企业201位中基层员工的调查数据,采用层级回归的方法,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验证了平衡互惠的调节作用以及广义互惠的中介作用,为企业的上下级指导关系策略提供了一定参考作用。
关键词:
指导关系 工作满意度 平衡互惠 广义互惠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俐 李祖超 黄杨
介绍了英国高校经过长期探索建立的较完善的博士生导师队伍质量保障机制,包括资格认定与任职、角色培育与培训以及考核评估等,指出其运行过程中有国家政策的积极引导、中介机构的有力监督、高校机制环境的主导及导师个人意志的驱使,上述因素共同推动着高校博士生导师队伍质量保障机制的有效运行。认为该机制在保障博士生导师队伍建设与博士生培养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分析了英国的这些做法对我国高校完善博士生导师遴选、培训、考核评估等方面的借鉴价值。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邹正兴 李登峰 何云
研究区间Shapley值一般是以超可加区间值合作对策或凸区间值合作对策为前提,但这限制了区间Shapley值的适用范围。本文以区间数的接受指标及局中人对风险的偏好水平为基础,提出了局中人满意度的概念,并利用满意度对区间值合作对策进行了探讨。通过计算区间值合作对策的局中人与联盟对其区间Shapley值的满意度,来判断区间Shapley值是否被局中人或联盟接受,形成的联盟是否稳定,拓展了区间值合作对策Shapley值的适用范围。同时,得到了当区间值合作对策满足一定条件时满意度的一些性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理工科博士生入学动机及其对学术表现、就业偏好的影响——基于全国35所研究生院高校的调查
美国博士生资助制度及其启示
我国博士生资助制度变迁及其改革
语言判断矩阵偏好决策中群体对某方案满意度识别算法
在哪里延续科研之路——理工科博士生就业偏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论公司治理文化与治理制度不同偏好的互补与替代
认知偏好和教学满意度对线上教学效果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双高校”金融专业群为例
国际汇率制度的决定与各国汇率制度的选择──访著名国际金融专家、华东师大博士生导师黄泽民教授
英国顶尖研究型大学研究生导师制度及其启示——以牛津大学为例
中国货币政策是偏好多目标制还是偏好单一目标制?——基于开放条件下非对称损失偏好函数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