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13)
- 2023(10592)
- 2022(9162)
- 2021(8672)
- 2020(7519)
- 2019(17629)
- 2018(17543)
- 2017(34029)
- 2016(18281)
- 2015(20795)
- 2014(20906)
- 2013(20629)
- 2012(18803)
- 2011(16722)
- 2010(16552)
- 2009(15287)
- 2008(15162)
- 2007(13469)
- 2006(11330)
- 2005(9878)
- 学科
- 济(75208)
- 经济(75138)
- 管理(53446)
- 业(52140)
- 企(43842)
- 企业(43842)
- 方法(39479)
- 数学(35259)
- 数学方法(34798)
- 财(20950)
- 农(19669)
- 中国(17563)
- 业经(16322)
- 制(15977)
- 贸(14402)
- 贸易(14395)
- 务(14240)
- 财务(14194)
- 财务管理(14160)
- 银(14004)
- 银行(13980)
- 易(13819)
- 学(13705)
- 地方(13672)
- 企业财务(13377)
- 行(13005)
- 农业(12813)
- 和(11731)
- 理论(11723)
- 技术(10704)
- 机构
- 学院(256080)
- 大学(255115)
- 济(104226)
- 管理(103431)
- 经济(102038)
- 理学(89517)
- 理学院(88580)
- 管理学(87050)
- 管理学院(86555)
- 研究(78573)
- 中国(62385)
- 京(52479)
- 科学(48129)
- 财(47915)
- 农(42390)
- 中心(38980)
- 业大(38861)
- 财经(38757)
- 所(38196)
- 江(38188)
- 经(35125)
- 研究所(34860)
- 农业(33550)
- 北京(32184)
- 经济学(32009)
- 范(31338)
- 师范(30990)
- 州(30488)
- 经济学院(29153)
- 财经大学(28880)
- 基金
- 项目(175181)
- 科学(138153)
- 基金(127460)
- 研究(127181)
- 家(110283)
- 国家(109392)
- 科学基金(95095)
- 社会(79975)
- 社会科(75942)
- 社会科学(75917)
- 省(69576)
- 基金项目(67972)
- 自然(62575)
- 自然科(61143)
- 自然科学(61125)
- 自然科学基金(60002)
- 教育(59763)
- 划(58504)
- 编号(52542)
- 资助(52429)
- 成果(41340)
- 重点(39272)
- 部(38999)
- 创(37002)
- 发(36722)
- 课题(35201)
- 创新(34592)
- 科研(34477)
- 教育部(33633)
- 大学(33349)
- 期刊
- 济(106902)
- 经济(106902)
- 研究(69109)
- 中国(44928)
- 财(39719)
- 学报(37910)
- 管理(37292)
- 农(36988)
- 科学(35146)
- 大学(29038)
- 学学(27535)
- 融(25466)
- 金融(25466)
- 技术(24932)
- 教育(24318)
- 农业(24287)
- 业经(18746)
- 财经(18726)
- 经济研究(16836)
- 经(15980)
- 问题(14851)
- 业(14033)
- 统计(13459)
- 技术经济(13111)
- 理论(12872)
- 财会(12574)
- 商业(12554)
- 版(12311)
- 策(12309)
- 实践(11812)
共检索到3648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余红燕 王寿欣
卓越集团成立于1996年,业务涉及地产开发、资产运营和金融投资三大产业,包括城市更新、综合开发、资产管理、商业管理、酒店管理、物业管理、股权投资等七大业务板块。2015年,为了应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和严峻的行业环境,也为了配合集团规模扩大及多元化经营的发展,卓越集团决定建设基于商业智能的经营计划分析平台,通过搭建经营计划编制平台和经营分析平台强化战略管控,确保管理层能快速及时地获取决策支持数据。一、卓越集团的业务特点和管理难题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王锴 柳成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在此思路引导下,研究了基于"卓越计划"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实践平台的搭建,具体内容包括构建多主体协同培养机制、多元化教学融合运行机制以及"精准化供给"培养提升机制,以CDIO理念建设平台,以OBE理念优化升级平台,并建立具有创新创业教育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打造具有创新创业教育特色的文化。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陈文波 李保同
实践教学是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对提高教学实习的质量,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总结"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要求的基础上,以江西农业大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为例,构建了实践教学体系,突出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与推广价值。
关键词:
卓越计划 农业水利工程 实践教学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志辉
"卓越计划"给应用型卓越工程人才的培养带来了许多新变革。本科一年级是"卓越计划"实施的关键期,面临特殊的任务和要求,新生教育须坚持思想引领与专业引导并重、方法指导与观念熏陶并举、工程体验与工程实践齐抓、学业规划与职业生涯规划共促等原则,构建思想文化引导体系、学习能力培养体系、早期工程体验教育体系、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等四大教育体系。
关键词:
卓越计划 应用型卓越工程师 新生教育体系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何庆 洪燕云 谈衡
依据"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标准和要求,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探索卓越计划的内涵及要求,研究其师资队伍的组成及各自职责,建立校内指导教师、企业指导教师、国外指导教师的"三个层次"的专业教学团队,实现创新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新科 刘辕
近年来,德国针对世界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并重视精英教育的新形势,提出并实施了"卓越计划",力图通过加大对高校科研项目的经费资助,集聚促进国内高校科学研究发展的优质资源,从高等教育均衡发展向追求卓越发展的理念过渡,最终实现德国高等教育领先世界的复兴目标。虽然"卓越计划"在各方博奕及均衡发展的传统观念影响下,存在着经费不足等困扰,但其推动德国高校之间加大竞争力度的战略意义远大于现实意义。
关键词:
德国 卓越计划 精英教育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胡志 闫洪 艾凡荣 刘东雷 曹传亮 李克
该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在实践创新教学模式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完善和优化了"卓越计划"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基础实践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2个方面的能力培养,依托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平台、创新创业项目平台和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3个平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师资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学校和企业相结合及创新实践能力与考评机制相结合,从而构建起"一体系、二方面、三平台、四结合"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林健
"卓越计划"专门要求是针对我国工程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和提升工程教育的国际竞争力而专门提出的要求,归纳起来共10条、涵盖6个方面:学校标准制定,课程体系和教学形式改革,教师队伍建设,校企联合培养,工程教育面向世界,学校支持保障。"卓越计划"质量评价的重点和难点在于针对专门要求的评价检查,它既要准确把握专门要求的本质内涵、客观公正地进行,又要能够鼓励不同试点专业发挥优势、办出特色。本文从试点专业和评估专家两个角度全面分析和研究每条专门要求,使得双方对专门要求均有系统深刻的理解和把握,以在继续实施"卓越计划"的过程中更好地贯彻落实专门要求,高效地开展和接受对专门要求的评价。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阎小民
大学生创业能力不足是制约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发展的瓶颈。在国家实施人才培养卓越计划的背景下,卓越人才培养创业胜任力培养在目标与路径上具有一致性,基于卓越计划平台,融入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将有效地提升工科类大学生的创业胜任力。
关键词:
卓越计划 创业胜任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秦磊华 蒋文海
2010年6月,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2012年,教育部又启动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下简称"2011计划")。华中科技大学是首批进入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的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国内首批实施卓越计划的专业,在多年工程师培养的探索和实践基础上,开始着手以"2011计划"的新协同创新理念,深入实施和推进卓越工程师计划。一、深刻领会和把握"2011计划"给卓越计划带来的新理念"卓越计划"和"2011计划"都是"十二五"期间发布的高等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两者之间既存在本质特征的相似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传毅 杨力苈 杨佳乐
通过倾向值匹配法(PSM)和双重差分法(DID),从知识生产的视角对德国大学"卓越计划"实施成效进行评价。研究发现,虽然入选高校的学术发表数量、质量以及国际合作发表在建设周期内取得了显著进步,但进步幅度较之于没有入选"卓越计划"的高校并不明显。这表明德国"卓越计划"在提高德国大学科研表现上的效果并不显著。我国"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可考虑在科学研究维度的若干可比领域运用PSM-DID的方法开展政策效应评估。
关键词:
德国“卓越计划” 重点建设政策 成效评价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辉
教材建设作为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中的重要教学资源,是"卓越计划"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培养标准以及重点任务的集中体现和实践载体,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工程技术专门人才的基本保证,对于推进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等均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兆义
进入21世纪以来,"卓越计划"是德国实施的最为重要的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它以资助德国顶尖大学的科学研究为主要途径,以提升德国大学的全球竞争力为主要目的。作为德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灯塔",它主导着德国高等教育理念由"均质"向"分层"的范式转变。在平权思维的影响下,应用科学大学在"卓越计划"中的理性应对带来了许多"政策平衡",使其成为"卓越计划"的间接受益者。从更高维度上看,"卓越计划"中提出的"精英大学"理念与德国传统的高等教育理念之间存在一定的张力,作为新型大学的应用科学大学却以"温和分化"的方式维系着德国高等教育结构的平衡。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朱佳妮 韩友耿
德意志大学曾是现代大学的典范,但如今似乎失去了昔日的辉煌。为了重振德国大学的科研地位与国际声誉,2017年德国政府在2006年“卓越计划”的基础上推出了新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计划“卓越战略”,57个卓越集群、10所卓越大学和1个卓越联盟从竞争中脱颖而出。从“卓越计划”到“卓越战略”,其主要动因在于重振德国大学的全球领先地位;其最大的变化在于调整了资助层面、遴选标准和遴选机制;其战略意义在于推动大学分化与提升大学治理能力;其实现路径在于引入国际评审、实施流动与反馈机制以及整合区域科研资源,力争促进德国大学早日重返世界科学研究中心的舞台。
关键词:
德国大学 卓越战略 卓越计划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孙华
德国于2006年开始推行"卓越大学计划",该计划分为三部分,分别指向博士生培养、科研团队锤炼与一流大学建设,旨在通过加大投入的方式提升德国大学的竞争力。"卓越大学计划"的实施将为德国大学追赶世界一流起到推动作用,对我国"985工程"建设也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德国 卓越大学计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