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25)
- 2023(3002)
- 2022(2620)
- 2021(2595)
- 2020(2229)
- 2019(5002)
- 2018(5214)
- 2017(8801)
- 2016(5531)
- 2015(6696)
- 2014(6741)
- 2013(6354)
- 2012(6330)
- 2011(5681)
- 2010(6065)
- 2009(5533)
- 2008(5693)
- 2007(5417)
- 2006(4844)
- 2005(4398)
- 学科
- 济(16071)
- 经济(16041)
- 管理(12145)
- 业(10575)
- 企(8577)
- 企业(8577)
- 理论(7345)
- 教学(6572)
- 方法(6410)
- 教育(6150)
- 中国(6014)
- 贸(5230)
- 贸易(5227)
- 易(5130)
- 农(4852)
- 数学(4707)
- 融(4664)
- 金融(4664)
- 学(4647)
- 数学方法(4511)
- 学法(4305)
- 教学法(4305)
- 财(3969)
- 制(3954)
- 银(3771)
- 银行(3758)
- 学理(3711)
- 学理论(3711)
- 行(3626)
- 国际(3459)
- 机构
- 大学(76334)
- 学院(75467)
- 研究(28399)
- 济(25595)
- 经济(24739)
- 管理(23285)
- 中国(21301)
- 理学(18581)
- 理学院(18310)
- 管理学(17751)
- 京(17682)
- 管理学院(17618)
- 科学(17310)
- 所(15210)
- 农(13565)
- 研究所(13559)
- 江(13250)
- 中心(12666)
- 财(12597)
- 范(12338)
- 师范(12194)
- 技术(11837)
- 北京(11689)
- 业大(10978)
- 农业(10674)
- 州(10665)
- 院(10420)
- 教育(10183)
- 师范大学(9603)
- 职业(9355)
- 基金
- 项目(43182)
- 研究(34015)
- 科学(31728)
- 基金(27265)
- 家(23894)
- 国家(23642)
- 科学基金(18819)
- 教育(18654)
- 省(17889)
- 社会(17514)
- 社会科(16359)
- 社会科学(16353)
- 编号(15446)
- 划(15240)
- 成果(14266)
- 基金项目(13620)
- 资助(12555)
- 课题(12343)
- 自然(11826)
- 自然科(11585)
- 自然科学(11580)
- 自然科学基金(11324)
- 年(10621)
- 重点(10482)
- 部(9482)
- 项目编号(9148)
- 性(9018)
- 发(8978)
- 大学(8893)
- 创(8836)
共检索到1332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卢艳青 李继怀 王力军
从现代工程教育理念出发,在概述了国际工程教育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分析了卓越工程人才应具备的核心能力、拓展能力、控制能力、创造能力、预测能力和协同能力等能力素质;从注重为学生提供境外学习的机会,建立联合培养机制,跨文化交流与合作,教师学缘的国际化,合作利用国际工程教育资源,全球范围参与实习实训,重视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等方面,对卓越工程人才培养中国际视野的拓展路径作了阐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子辉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是"卓越计划"的一个重要特点,校企合作成为"卓越计划"成功的关键。然而,现实的情况是,我国工程人才培养中的校企合作模式易受到企业、专业、教育体制限制等因素影响,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包括: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体现不足;培养方案有待完善;实习岗位多向高年级倾斜;"N+1"的培养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等等。针对校企合作开展人才培养涉及范围广、内容多、建设周期长的实际,应从各角度全面推动校企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进明 陈新民
目前,我国现代化建设已进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快速发展阶段,作为一个后发型国家,我们面对着传统优势减弱、人口资源环境约束增强和经济发展方式迫切需要转变等各种挑战;加之科学技术发展对工程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程师的素质正处于换代升级之际。基于上述背景,为了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工程技术人才,在国家层面相继制订出台国家科技规划纲要、国家人才规划纲要和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的基础上,教育部启动实施了"卓越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陈子辉
面向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突出建筑类专业特点,从工程实训中心的建设理念、建设目标、运行机制、布局设计、制度建设5个方面对中心的建设进行了研究,采取了"中心+平台、学校+企业"的建设模式,突出建筑、水、暖、电等学科专业融合,打破学科界限,资源共享,建设交叉实训项目。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专业融合 学科界限 资源共享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侃 冯文全 熊璋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重大改革项目,自2010年启动以来,有力地推动了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在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工程技术人才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深入贯彻国家相关部署,促进北京地区高等工程教育的快速发展,在北京市教委的倡议下,北京航空航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晓荣 唐新来 李健军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顺应了社会需求。本文从应用型本科的培养目标、办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指导,探讨了应用本科人才培养的改革之路。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 “卓越计划”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娜 邸书灵 段淑凤
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目标,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重实践的特点,结合我国社会人才模式的需求,文章提出从基础理论、科技活动和科研实践"三维体"教学模式,优化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促进学生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应用和就业的自信心,为我国培养出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质量计算机专业工程技术人才。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专业课 计算机技术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永生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作为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一项重要任务,旨在通过教育和行业、高校和企业的密切合作,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多种类型优秀工程师,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满足科学技术和工程应用国际化要求。无疑,这是对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贾绍宁 刘奇 郭萌萌
文章从卓越人才培养的标准与社会人才需求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了大数据时代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内涵、标准及要求,阐述了二级学院在大数据时代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呈现的特点,提出了有效构建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杨翠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石油化工学院、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东北石油大学、西安石油大学、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高校(以下简称石化卓越高校),这七所高校图书馆在外文资源建设及服务方面发展不均衡。根据石化卓越高校对外文资源的实际需求,围绕"卓越计划"的特点,七所石化卓越高校图书馆应构建"石化卓越高校图书馆联盟",建立石化卓越高校图书馆"卓越计划"的外文资源建设体系,并以行业企业为依托,通过资源共享平台,针对强化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开展石化卓越高校图书馆外文资源特色服务,以满足石化卓越高校应用型人才对外文资源需求的最大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郭广银 易红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国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完善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形成人才培养新优势,努力出名师、育英才、创一流。"这一讲话昭示着当前我国高校的建设和发展已进入必须把提高质量、争创一流作为核心任务的新阶段。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心壮 张玉 芒来 齐景伟 格日乐其木格
卓越人才培养符合时代对人才的迫切需求。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更需要卓越农林人才的培养。动物科学专业作为农业科学的重要学科,其人才培养方式与其他学科的卓越农林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共同点,还有其独特的鲜明特点。动物科学专业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就是培养理想信念执著、基础知识扎实、专业知识系统、实践技能强、富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国际视野和持久竞争力,以及从事动物科学专业的教学、科研和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拔尖创新型专业人才。因此,动物科学专业卓越农林人才培养,应该强化专业实践教育,培养能文能武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增加科研动手能力的专业训练,培养高端创新型专业人才;加强学术理性教育,培养杰出的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加强交叉学科融合教学,培养跨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加强专业外语教学,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化专业人才。以期为高等农林院校制定适宜的动物科学专业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利明
法学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保障。自2011年底,教育部和中央政法委联合启动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以来,已经取得明显进展。但如何更好地推动这一计划的实施,顺利实现预期目标,仍然有一些问题有待探讨。一、两类卓越法律人才的共同培养目标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应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孟磊
在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复合型卓越法治人才的培养是新时代法学教育的重要使命。复合型卓越法治人才的交叉和跨界的知识优势、能力优势和思维优势是新文科建设和卓越法治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针对我国复合型卓越法治人才培养存在专业间学科壁垒难以打破、专业复合程度不深、双学位存在考研与就业政策障碍和学制、实践教学不足等问题,提出了理工类高校要发挥法学与特色学科深度交叉优势、推广"双学位双证"培养模式、推动法学双学位与二学位招生与培养并轨、鼓励在国家急需的领域设置复合型卓越法治人才培养博士点、借鉴"四跨"培养模式、探索复合型卓越法治人才培养新机制的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方益权 唐丽雪 易招娣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开放程度和市场化进程的日益深化,我国企业融入全球经济共同体的步伐将不断加快,依法治企、依法发展的理念逐步获得企业认同,由此导致企业法务人才需求旺盛。然而,企业对法科学生的企业法务从业素养的评价并不高,法科学生在企业法务岗位就业的比例较低。高校应在"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中,从企业法务人才所需的素养出发,创新实践卓越企业法务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企业法务人才 素养 培养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