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73)
- 2023(10150)
- 2022(8434)
- 2021(7876)
- 2020(6353)
- 2019(14538)
- 2018(14672)
- 2017(26431)
- 2016(15237)
- 2015(17461)
- 2014(17871)
- 2013(17474)
- 2012(16315)
- 2011(15049)
- 2010(15691)
- 2009(14459)
- 2008(14394)
- 2007(13637)
- 2006(12694)
- 2005(11616)
- 学科
- 济(77010)
- 经济(76951)
- 业(46343)
- 农(45413)
- 管理(42350)
- 农业(30331)
- 企(26508)
- 企业(26508)
- 地方(20844)
- 业经(19705)
- 方法(19684)
- 中国(18268)
- 数学(16293)
- 数学方法(16130)
- 财(14962)
- 制(14626)
- 学(14190)
- 理论(13102)
- 地方经济(12219)
- 策(11986)
- 发(11854)
- 体(10930)
- 银(10620)
- 银行(10607)
- 农业经济(10400)
- 教育(10299)
- 教学(10169)
- 行(10071)
- 融(9386)
- 金融(9385)
- 机构
- 学院(216282)
- 大学(207434)
- 济(92681)
- 经济(90444)
- 管理(78204)
- 研究(75184)
- 理学(63585)
- 理学院(62878)
- 管理学(61926)
- 管理学院(61480)
- 中国(61385)
- 农(51592)
- 京(45136)
- 科学(43658)
- 财(41801)
- 所(38832)
- 江(38672)
- 农业(38406)
- 中心(35979)
- 业大(35524)
- 研究所(34296)
- 财经(30791)
- 州(30256)
- 范(30184)
- 师范(29958)
- 北京(29025)
- 省(28780)
- 经(27587)
- 经济学(27131)
- 院(26279)
- 基金
- 项目(126549)
- 研究(102202)
- 科学(96508)
- 基金(84250)
- 家(71970)
- 国家(71147)
- 社会(61081)
- 科学基金(59436)
- 社会科(57137)
- 社会科学(57119)
- 省(53838)
- 教育(48350)
- 编号(46610)
- 基金项目(44214)
- 划(42196)
- 成果(38398)
- 自然(34301)
- 资助(34263)
- 自然科(33307)
- 自然科学(33303)
- 课题(33107)
- 自然科学基金(32670)
- 发(30023)
- 农(28844)
- 重点(28724)
- 年(27904)
- 部(27372)
- 性(27103)
- 创(25660)
- 发展(24969)
- 期刊
- 济(127782)
- 经济(127782)
- 研究(69780)
- 中国(58381)
- 农(55569)
- 农业(36794)
- 教育(35980)
- 财(34484)
- 学报(31227)
- 管理(30129)
- 科学(28888)
- 大学(25573)
- 融(24976)
- 金融(24976)
- 业经(24963)
- 技术(24766)
- 学学(23665)
- 业(19159)
- 经济研究(16986)
- 问题(16895)
- 财经(15886)
- 农村(14737)
- 村(14737)
- 农业经济(14079)
- 经(13959)
- 世界(13262)
- 职业(12654)
- 经济问题(12650)
- 技术经济(12313)
- 版(12098)
共检索到3680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陈娆 李华 唐衡
为了贯彻落实"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关于复合应用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的任务,并结合北京农学院"3+1"本科人才培养要求,北京农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从培养目标的调整、培养方案的提升以及课程结构和体系的优化、双导师制的推行、远程教育平台的搭建、"涉农企业深度培养"模式的构建、"六位一体"实践教学平台的建立、师资队伍的建设、实践教学基地的稳固、考评体系的完善等方面,对卓越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
卓越农林经济管理专业 人才培养 特色专业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俭 詹一览 黄巧香
提高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激发卓越农林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热情。构建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与专业技能实践课程相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卓越农林计划师资队伍培养是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是顺应时代发展为中国特色农林经济培养高层次涉农林专业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人才培养计划 创新创业教育 创业实践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何玮
<正>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极大改善,人们外出旅游的需求越来越旺盛,我国的旅游业蓬勃发展,因此高校对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工作也越受重视。在创新创业的时代背景下,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目前诸多高等院校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问题。培养创新创业型高素质人才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需求和高等教育改革的必要举措。优化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将全域旅游理念落到实处,以满足新时代下经济社会对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由高云峰著、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模式的建设与创新研究》一书,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心壮 张玉 芒来 齐景伟 格日乐其木格
卓越人才培养符合时代对人才的迫切需求。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更需要卓越农林人才的培养。动物科学专业作为农业科学的重要学科,其人才培养方式与其他学科的卓越农林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共同点,还有其独特的鲜明特点。动物科学专业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就是培养理想信念执著、基础知识扎实、专业知识系统、实践技能强、富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国际视野和持久竞争力,以及从事动物科学专业的教学、科研和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拔尖创新型专业人才。因此,动物科学专业卓越农林人才培养,应该强化专业实践教育,培养能文能武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增加科研动手能力的专业训练,培养高端创新型专业人才;加强学术理性教育,培养杰出的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加强交叉学科融合教学,培养跨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加强专业外语教学,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化专业人才。以期为高等农林院校制定适宜的动物科学专业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提供参考。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孟国忠 朱南峰 王正 徐朝阳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积极作用。结合南京林业大学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复合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的改革实践,从校外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和保障体系等方面探讨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与实践以及教学模式的改革。
关键词:
卓越农林人才 实践教学 校外实践基地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朱蕾 黄大乾 黄文勇 曹广祥 房三虎
基于广东区域农林业发展需求及人才培养现状,研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及其质量评价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建立人才协同培养机制,其动力基础来源于产学研各方的内在发展需求,以及科技、产业和市场等环境压力。主体的协同和信息的反馈,推动人才培养的互动协同。多元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是检验卓越农林人才协同培养机制合理性与有效度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卓越农林人才 协同机制 质量评价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定清
一、引言2010年,教育部启动了"卓越人才培养计划"。2013年,教育部高教司开始研究制定"卓越会计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方案,并广泛征求意见。"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是针对部分高校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而提出的,主要表现在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而轻实践,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差,产学结合缺乏长效机制等问题。据统计,目前我国高级会计人才不足40万人,且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静 穆慧玲
围绕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创新性提出了服装专业CDTA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理念,在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学科体系、平台建设、考核体系和监控体系建设方面对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与实践。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桂清 吕福堂 张秀省
2014年聊城大学园林专业获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后,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生发展为本位,加大园林专业的建设和改革力度,定位园林专业复合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实基础、重实践、强能力、高素质、求创新"的园林专业培养规格,创新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出"三个学段、三个方向、四年实践、一年创新"的"3341"适应园林行业建设发展需要的复合应用型卓越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升了专业竞争力,社会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全国专业排名显示,学校园林专业连续五年(2012—2016)达到B+,研究成果获山东省第八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黄旭雄 谭洪新 陈再忠 刘其根 白志毅
在新的社会形势下水产养殖类专业教育面临新的困境。借助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开展拔尖创新型水产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选拔部分热爱专业、具有优秀科研潜能的学生,通过外语水平强化、海外游学、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多元师资队伍建设及个性化科研素养训练课等环节,强化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实践创新能力。通过政策倾斜和加大资源投入,搭建中外合作教学平台,将海外游学培训及贯穿四年的个性化科研素养训练课纳入卓越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多级大学生创新训练体系,创新卓越水产(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占柱 尚微微 姚丹 李亚非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出现了各种改革,就跨大类培养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探讨跨大类卓越农林人才培养优缺点,提出跨大类卓越人才培养的对策,构建跨大类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与农林科研机构、企业、用人单位联合培养人才;建立学生参与的教学模式;实行本科生"双导师制";实行授课教师准入制度;强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崔永健
人才培养是高等院校四大功能之首,也是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立足西北、放眼全国,近年来在教与学两个方面实行双轮驱动,加大了人才引进力度,启动了2008版培养方案,实施了教学质量工程,开展了学风建设"五大工程",使本科培养人才质量稳步提升,培养的本科毕业生供不应求。
关键词:
农林院校 工科专业 人才培养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广胜 郭一墨 周密
基于层次分析法(AHP),从学习、工作、生活、发展潜力、用人单位评价五个方面选取了18个评价指标构建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出具体权重。发现独立思考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质量影响最大,其次为专业课教师评价和农业经济理论的专业应用能力;而对于人才培养模式质量影响最小的是教师交给的任务完成情况平均自评。对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应更注重独立思考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对于教学活动的参与,使学生对于农业经济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这是提高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质量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农林经济管理 人才培养模式 层次分析法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孙志良 高志强 邹锐标 张燕
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省级、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和"2011"协同创新中心、国家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等力量,协同平台资源、协同创新团队和企业精英骨干、协同创新中心科研项目和企业研发任务,探索构建卓越农林人才协同培养机制。研究从建立基于人—职匹配的学生选拔制、优化课程体系、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实施全程双导师制、改革教学方法和建立以"积极学习、追求卓越"为内在动力的学业评价制度共六个方面详细阐述卓越农林人才协同培养机制的运行。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唐祥云
高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基本建立起来的基础上,仍然存在着培养模式、课程设置、需求不对口等问题,需要通过明确时代要求、更新教学理念以及开展合作办学、实践教学等方案,才能建立更加完善的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关键词:
高校管理专业人才 培养机制 农林院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