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95)
- 2023(16717)
- 2022(13670)
- 2021(12569)
- 2020(10146)
- 2019(22886)
- 2018(22382)
- 2017(41825)
- 2016(22483)
- 2015(25268)
- 2014(24935)
- 2013(25012)
- 2012(23639)
- 2011(21580)
- 2010(21691)
- 2009(20446)
- 2008(20451)
- 2007(18419)
- 2006(16729)
- 2005(15632)
- 学科
- 济(106577)
- 经济(106454)
- 业(91237)
- 企(72371)
- 企业(72371)
- 管理(71169)
- 农(48704)
- 方法(38338)
- 中国(34141)
- 业经(33263)
- 农业(32505)
- 数学(29946)
- 数学方法(29725)
- 财(28480)
- 地方(24402)
- 制(22346)
- 贸(20966)
- 贸易(20944)
- 易(20403)
- 技术(19608)
- 务(18720)
- 财务(18698)
- 财务管理(18665)
- 策(17943)
- 企业财务(17659)
- 和(17519)
- 银(17054)
- 银行(17022)
- 学(16797)
- 体(16768)
- 机构
- 学院(329445)
- 大学(323366)
- 济(148833)
- 经济(146237)
- 管理(126291)
- 研究(121362)
- 理学(107079)
- 理学院(105925)
- 管理学(104651)
- 管理学院(104034)
- 中国(97365)
- 京(69896)
- 科学(69878)
- 农(68862)
- 财(66418)
- 所(61948)
- 研究所(55581)
- 中心(54816)
- 农业(52916)
- 江(52122)
- 财经(51317)
- 业大(50337)
- 经(46716)
- 经济学(44898)
- 北京(44679)
- 院(43130)
- 范(41586)
- 师范(41164)
- 州(40813)
- 经济学院(40352)
- 基金
- 项目(211637)
- 科学(168433)
- 研究(158196)
- 基金(154517)
- 家(134920)
- 国家(133614)
- 科学基金(114351)
- 社会(104396)
- 社会科(98701)
- 社会科学(98677)
- 省(83180)
- 基金项目(80533)
- 自然(70493)
- 教育(69905)
- 划(69142)
- 自然科(68848)
- 自然科学(68830)
- 自然科学基金(67670)
- 编号(63383)
- 资助(62143)
- 发(51966)
- 成果(50916)
- 重点(48011)
- 部(47692)
- 创(46827)
- 业(44631)
- 课题(44338)
- 国家社会(44055)
- 创新(43159)
- 发展(42577)
- 期刊
- 济(180500)
- 经济(180500)
- 研究(104170)
- 中国(77011)
- 农(70239)
- 财(51864)
- 管理(50905)
- 学报(49814)
- 科学(49719)
- 农业(47620)
- 大学(39007)
- 融(37528)
- 金融(37528)
- 学学(36959)
- 业经(33810)
- 教育(33637)
- 技术(29691)
- 经济研究(27920)
- 财经(26064)
- 业(25656)
- 问题(23759)
- 经(22727)
- 世界(20202)
- 贸(19792)
- 技术经济(18649)
- 国际(18174)
- 版(16384)
- 经济问题(15747)
- 现代(15740)
- 农村(15698)
共检索到5306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卢凤君 郑志安
90年代是协调推动我国农业发展最关键的10年。在这10年里,从社会和政治稳定的角度看,农业的发展应能保证城乡居民生活达到小康;从深化和加快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角度看,农业的发展应能支撑现代经济的发展从成长阶段向成熟阶段顺利地跨跃。要想满足上述要求,必须创造条件健全和完善农业发展的宏观调控机制和市场调节机制,保障农业投入有效增加和合理使用。而健全和完善农业发展的宏观调控机制和市场调节机制,需要正确认识协调推动90年代我国农业发展的目标和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牛若峰
1992年8月在北京召开了“90年代中国农业发展学术讨论会”,与会者是海峡两岸知名农业经济学家、对中国农业颇有研究的海外学者和中国留学生。对会议上提供的论文,我们分门别类,加工整理,结集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农业发展论坛》一书,并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今年7月可望问世。本书荟萃了会议上提供的64篇论文,70余万字。它适读面广,可供高等院校师生、经济科学研究人员、经济管理干部、政策研究者和决策者阅读参考。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顾海兵
文章在国内率先对90年代后半期的中国农业发展作了预警与对策研究。文章首先确证了农业发展与整个宏观经济的紧密关系,然后利用黑色系统方法,黄色系统方法、红色系统方法预测到90年代后半期的中国农业发展将呈无警态势,好于90年代前中期及80年代后半期。文章最后从宏观调控角度对我国农业发展提出了强化国家干预、促进政府引导的两项基本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卢良恕
90年代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展望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中国农学会名誉会长卢良恕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我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在12亿人口中,农民占80%左右,农业产值占相当大的比重,农业现代化进程将直接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中国建立45年...
[期刊] 预测
[作者]
王书明 陶志刚 张协隆
90年代中国农业的困境与对策王书明,陶志刚,张协隆(大庆石油学院社会科学系,151400)农业为新中国的建设和当代改革都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如今的农业自身却陷入了困境,并且有迹象表明,如果不采取强有力的保护和发展措施,目前的困境将导致农业的衰落,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吕相海
对我国农用物资投入的需要量预测已有过较多的研究,归纳起来有两种方法:①通过历史上社会发展对粮食的需要量,建立粮食与农用物资投入的回归模式,预测2000年农用物资的需要量;②依据历史上农用物资投入的增长速度,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加以修正,预测农用物资的需要量。前种方法的主要缺陷是:在预测模型中,用粮食增长对农用物资的需求代替农业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宏广
农业低速增长以及由此衍生的问题,已严重制约我国2000年农业发展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危及国家长治久安。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一矛盾将更加突出。实现2000年农业发展目标已是一项十分艰巨,但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坚持改革与发展并举、开源与节流并重、增产与增效兼顾的对策,通过八条开源和七条节流途径,采用十大技术措施,保证政策、物质两个方面的条件,我国不仅能实现2000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还将能为21世纪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
农业目标,对策,途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雍哲
一、在稳定农村基本政策的基础上深化改革90年代农业发展的前提是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我们党在80年代的农村改革实践中,坚持发展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引导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逐步形成一系列基本政策,使我国农村经济取得史无前例的迅猛发展。90年代的中国农村,当然会面临一些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但农村经济要持续稳定发展,仍必须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创造的、被实践证明是成功的、深得人心的基本政策稳定地继承下来。这是深化改革,继续前进的基础。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朱丕荣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朱丕荣
1995年引进波尔山羊(原产南非),在江苏、陕西、四川等地推广。1998年山东从新西兰引进波尔山羊150多只,在菏泽、滨州地区推广。波尔山羊体格大,发育良好,体躯早熟,易育肥,产羔率达193%~225%,泌乳力强,每天可产奶2.5kg。1986年从意大利引进皮埃蒙特肉牛良种,已在河南、北京、山东等地繁育推广,用来杂交改良中国黄牛,杂交种生长发育快,肌肉丰满,屠宰和净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泽
90年代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之研究朱泽一实现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世界各国致力于农业发展的共同目标。作为生产力方面质的变化,农业现代化具有共性和普遍性。发达国家自本世纪30年代以来,在实现国家工业化基础上,相继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从这些国家实...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林伯强
本文根据作者对福建省 1 0个县 1 980年至 1 990年乡镇企业发展和农业增长情况实 地调查 ,集中讨论自 1 978年农村经济改革以来至 1 990年乡镇企业迅速扩张对农业增长 的影响。文章将农村经济分为两个子部门 :乡镇企业和农业部门 ,并假设这两个部门的边 际要素生产力不同 ,然后基于Feder的两要素增长模型形成了一个分析框架 ,同时运用生 产函数研究对这一分析做了进一步的补充。这一研究的主要结论是 :1 978年至 1 990年 中国乡镇企业的扩张通过正的外在性影响支持了农业增长 ,但“要素贡献”并不明显。相 反 ,存在着一种不利于农业部门的“负激励效应”(nega...
关键词:
乡镇企业 农业增长 两个子部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马文兴
80年代,我国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1985年以后,农业生产停滞不前,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减缓,究其原因是80年代我国农业发展选柽了一条以提高农产品价格和增加物质投入为主要手段,以追求农产品数量增长为中心的道路。90年代,我国农业发展有两大主要目标,一是粮食产量在本世纪末登上5千亿公斤的新台阶,二是农民生活从温饱达到小康。要完成这两项任务,并为下个世纪的更大发展打好基础,根据我国国情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农业发展必须走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新路子,出路在于发展以提高农业综合效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甘宜沅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创新,是实现第二、第三产业反哺农业的激励机制,是促进科技长入农业经济的载体、关键环节和改造传统农业的必由之路。我国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就必须健全市场体系,培育农业主导产业、抓好"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建设,促进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建立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利益分配和协调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任建平 赵龙跃
剩余农业劳动力转移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及模式转换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结构变动现象。未来10年的农业发展将更多地取决于技术创新和要素组合的优化,因而剩余农业劳动力转移将成为制约90年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报告旨在分析农业发展与剩余农业劳动力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