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72)
- 2023(12442)
- 2022(10664)
- 2021(9584)
- 2020(8113)
- 2019(18798)
- 2018(18399)
- 2017(35047)
- 2016(18844)
- 2015(21135)
- 2014(21084)
- 2013(21080)
- 2012(20176)
- 2011(18470)
- 2010(18977)
- 2009(17680)
- 2008(17789)
- 2007(16373)
- 2006(14583)
- 2005(13518)
- 学科
- 济(87567)
- 经济(87490)
- 管理(54199)
- 业(53783)
- 企(42639)
- 企业(42639)
- 方法(32151)
- 数学(27528)
- 数学方法(27237)
- 中国(26771)
- 农(24837)
- 地方(24415)
- 业经(19754)
- 财(18769)
- 技术(17924)
- 学(16937)
- 农业(16620)
- 贸(16382)
- 贸易(16366)
- 制(16218)
- 易(15761)
- 银(15435)
- 银行(15398)
- 融(15085)
- 金融(15083)
- 行(14913)
- 地方经济(13483)
- 环境(12896)
- 和(12877)
- 发(12866)
- 机构
- 学院(273199)
- 大学(272805)
- 济(116080)
- 经济(113595)
- 管理(101858)
- 研究(100015)
- 理学(85716)
- 理学院(84685)
- 管理学(83259)
- 管理学院(82711)
- 中国(76753)
- 科学(60095)
- 京(59550)
- 财(53777)
- 所(51856)
- 农(48677)
- 研究所(46504)
- 中心(45539)
- 江(44412)
- 财经(41142)
- 业大(39615)
- 北京(38409)
- 范(38070)
- 农业(37861)
- 师范(37721)
- 经(37015)
- 院(35717)
- 州(35573)
- 经济学(35274)
- 经济学院(31680)
- 基金
- 项目(172741)
- 科学(135326)
- 研究(128857)
- 基金(122083)
- 家(106144)
- 国家(105190)
- 科学基金(89073)
- 社会(81374)
- 社会科(77110)
- 社会科学(77086)
- 省(69809)
- 基金项目(64174)
- 教育(58573)
- 划(58097)
- 自然(55042)
- 自然科(53772)
- 自然科学(53754)
- 编号(52954)
- 自然科学基金(52744)
- 资助(49341)
- 成果(44095)
- 发(43298)
- 重点(39449)
- 创(38254)
- 课题(37856)
- 部(37602)
- 创新(35955)
- 发展(35032)
- 展(34431)
- 国家社会(33323)
- 期刊
- 济(137548)
- 经济(137548)
- 研究(86643)
- 中国(64449)
- 农(45788)
- 财(41615)
- 学报(41592)
- 管理(39641)
- 科学(39027)
- 教育(34515)
- 大学(31324)
- 农业(30624)
- 融(29360)
- 金融(29360)
- 学学(28934)
- 技术(25912)
- 业经(23576)
- 经济研究(22156)
- 财经(20242)
- 问题(18170)
- 经(17503)
- 业(17434)
- 技术经济(15320)
- 贸(14977)
- 图书(14683)
- 科技(13886)
- 商业(13649)
- 国际(13073)
- 世界(12893)
- 统计(12798)
共检索到4373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徐现祥 舒元
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强调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而国内现有文献并没有提供一个考察协调发展的分析框架。根据趋同文献的最新进展,本文提供了一个能够同时考察经济增长及其差距的分析框架:增长分布演进。在实证上,本文采用非参数估计的Kernel密度函数发现,在1978~1998年间,我国省区经济增长分布不断向右平移(反映各省区都快速地增长),而且逐渐呈现双峰状(反映增长中的不协调),从而把省区内生地分为两类:左边峰和右边峰;从模拟结果看,左边峰最终会缓慢地趋于消失。这意味着,我国能够实现省区协调发展,但过程较漫长。"中部开发"利于早日实现省区协调发展。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增长分布演进 协调发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余亮亮 蔡银莺
厘清国土空间规划管制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之间的关系,是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管制有效开展的重要前提。论文主要结合国内外最新的实证研究文献,在国土空间规划管制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影响的"表现形式—作用机理—协调机制"这一逻辑框架下,分析了国土空间规划管制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国土空间规划管制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主要表现在发展受限制区域的土地产权受到抑制和资源环境保护的外部性未能有效地内在化;2)国土空间规划管制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机制在于保护型区域生产的生态产品可贸易性较差,使其落入比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余亮亮 蔡银莺
厘清国土空间规划管制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之间的关系,是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管制有效开展的重要前提。论文主要结合国内外最新的实证研究文献,在国土空间规划管制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影响的"表现形式—作用机理—协调机制"这一逻辑框架下,分析了国土空间规划管制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国土空间规划管制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主要表现在发展受限制区域的土地产权受到抑制和资源环境保护的外部性未能有效地内在化;2)国土空间规划管制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机制在于保护型区域生产的生态产品可贸易性较差,使其落入比较优势陷阱;3)国土空间规划管制下的区域经济协调机制主要包括土地发展权漂移、税费调节和地役权保护。从理论和实践上来看,空间规划管制从诞生起,就面临效率的争议,但在资源环境保护的巨大压力之下,国土空间规划管制在实践层面又非不可调和,关键在于区域经济协调机制的设计。这对我国在建立"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时代背景下,为避免新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高生 熊小彤
鉴于企业内部不同程度地存在市场的事实 ,作者认为应该把管理费用区分为组织协调费用和内部交易费用两部分。员工认同感、程序化程度、规模是决定组织费用三个主要因素。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单独只强调这三个因素中任何一个 ,而忽略其他二者的影响 ,都将导致组织畸形、缺乏效率、组织协调费用增加。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谢思全 张熇铭 李泰宏
本文通过一个协调博弈的分析框架,对区域内参与协调博弈的地方政府主体的偏好、相互间的策略互动和一致性行为进行了描述,分析了区域内地方政府之间协调博弈的均衡条件以及协调失败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解决协调失败的对策,如建立基于地方收益增大的合作动力机制,加强地方主体之间协调互动的互惠机制,以及中央政府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政策机制等等。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何建宇
中国社团研究一直为公民社会、合作主义等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视角所主导,对社团发展的制约因素有比较充分的分析,但对于推动社团发展的社会经济动力因素分析不足。文章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从比较政治经济学的视角,结合历史分析,提出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认为将现代化、市场转型与政策波动三者相结合能更好地解释社团在不同时空中的发展差异,并提出了有待进一步验证的三条理论假设。
关键词:
社团 公民社会 现代化 市场转型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余敏江
鉴于已有的命令—控制、互动—妥协、政治动员模式之积弊,以及生态治理中地方机会主义和中央与地方政府间或隐或现的共容性利益的存在,有必要从结构—行为互动的视角,将协调结构作为自变量、协调行为作为中间变量、协调结果作为因变量,以考察生态治理中影响中央与地方关系各因素之间的关联,从而建构一个分析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协调的理论框架。文章提出,"协调结构—协调行为—协调结果"分析框架对于透视和理解近年来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及其相关政治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生态治理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府际间协调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王菲易
推进制度化和有效的跨界合作是近年来发达国家政府改革的新趋势,跨部门协调相应地成为政府改革的热门实践和国际公共管理学研究的前沿领域。本文以上海自贸区为个案,从结构性机制和程序性机制两个层面,构建了"参与主体—管理客体—实现机制"的分析框架,对上海自贸区跨部门协调机制进行归纳、描述和分析,为自贸区的政府管理模式创新提供一个新的理论视角。上海自贸区跨部门协调机制主要以结构性协调机制为主、程序性协调机制为辅,程序性协调机制的建构主要是为了推进结构性协调机制的实现和完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唐志鹏 刘卫东 刘红光
产业结构是国民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有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本文在投入产出分析框架下对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提出了新的理论方法测度,并采用2002年中国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26个部门作了相关计算,指出了4个影响CO2减排的能源部门的优先调整顺序,以实现产业结构协调发展达到CO2减排。同时研究发现,我国2002年整个产业结构的协调度并不高,需要加大调整力度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为我国在制定产业政策提供了参考借鉴。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杜曙光 李亚男 刘刚
在要素无限供给的条件下,用动态分析重构杨格定理模型,以解答"封闭等于落后"的发展命题。把这个模型推广到开放条件下,可以准确地说明如何发挥国际贸易的作用,推动发展中国家走出产业结构僵化的困境。通过对产业间动态比较优势的分析,可以发现发展中国家由出口导向战略到进口替代战略转化的路径和逻辑过程。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栾光旭 费淑静
本文从后发优势的角度建立一个分析中国金融发展问题的框架。后发国家的金融发展是一个向先发国家学习的过程。金融发展中的后发优势包括技术性后发优势和制度性后发优势。后发优势的实现要求后发国家要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受很多因素制约 ,包括外部环境、先天禀赋和学习意愿等。要发挥中国金融发展中的后发优势 ,需要改善微观经济机制 ,以激励金融机构提高学习能力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后发优势 学习能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严先锋 张颂心
职业教育是构成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教育类型,远程教育是现代教育实施的一种重要形式。在社会对职业教育具有大量需求的背景下,通过实现职业教育与远程教育的联动发展,可以提高教育资源的集聚与整合程度,实现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有效提升。具体来说,二者的联动发展可以用"动力——行为——价值取向"这一分析框架来概括。
关键词:
远程教育 职业教育 联动 价值取向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郝爱民
构建了一个制度分析框架,认为城乡流通体系失调、关系失调源于流通制度、落后的农村经济基础和城乡二元化结构的约束。对城乡流通体系协调发展的机制进行了分析,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实现和谐城乡流通统筹路径选择:(1)解除城乡流通不协调的经济约束;(2)进一步完善统筹城乡流通的制度环境;(3)创新城乡流通尤其是农村流通的制度供给模式;(4)加快流通现代化步伐,以流通技术促进农村流通效率的提高,实现城乡流通协调;(5)树立现代农村大流通意识,鼓励农村流通主体的创新;(6)以"公平高效"为目标,改进农村流通监管。
关键词:
城乡流通 协调机制 路径选择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白廷斌 Geoffrey Wall
20世纪50年代后半个多世纪的旅游研究是建立在发展话语体系之中的,在理论化的前沿,发展成为解释旅游现象的指导性概念;在实践中和学术界,旅游代表了获得发展的有效手段。在发展思想影响下,对旅游的研究相应地经历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早期研究、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功能主义的旅游影响研究和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全面发展的分析研究3个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在各个时期从各自的专业角度贡献着自己的思想,使旅游与发展的分析框架逐步形成,并成为当代多数旅游研究无论研究尺度大小和方法异同都脱离不了的共同
关键词:
旅游研究 分析框架 发展理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