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37)
- 2023(4045)
- 2022(3534)
- 2021(3033)
- 2020(2712)
- 2019(6092)
- 2018(6011)
- 2017(11866)
- 2016(6443)
- 2015(7117)
- 2014(7084)
- 2013(6949)
- 2012(6215)
- 2011(5463)
- 2010(5400)
- 2009(5010)
- 2008(5085)
- 2007(4653)
- 2006(4014)
- 2005(3474)
- 学科
- 济(28127)
- 经济(28099)
- 业(23927)
- 管理(23522)
- 企(20092)
- 企业(20092)
- 方法(14132)
- 数学(12705)
- 数学方法(12636)
- 财(10382)
- 中国(8852)
- 务(7459)
- 财务(7454)
- 财务管理(7444)
- 农(7239)
- 企业财务(7188)
- 地方(6517)
- 业经(5399)
- 农业(5319)
- 劳(5169)
- 劳动(5152)
- 制(4983)
- 技术(4572)
- 环境(4563)
- 银(4528)
- 银行(4520)
- 贸(4486)
- 贸易(4486)
- 融(4405)
- 金融(4404)
- 机构
- 学院(87341)
- 大学(86563)
- 济(38587)
- 经济(37884)
- 管理(36298)
- 理学(31923)
- 理学院(31629)
- 管理学(31163)
- 管理学院(31028)
- 研究(25828)
- 中国(20441)
- 财(18074)
- 京(16665)
- 财经(14712)
- 科学(14572)
- 经(13360)
- 江(12319)
- 中心(12266)
- 经济学(12245)
- 所(12204)
- 业大(11743)
- 农(11540)
- 研究所(11001)
- 经济学院(10991)
- 财经大学(10979)
- 范(10656)
- 师范(10572)
- 北京(10258)
- 州(10233)
- 商学(10150)
- 基金
- 项目(60453)
- 科学(49045)
- 研究(45040)
- 基金(44841)
- 家(37761)
- 国家(37449)
- 科学基金(33603)
- 社会(30846)
- 社会科(29374)
- 社会科学(29365)
- 省(24635)
- 基金项目(24136)
- 教育(21183)
- 自然(20727)
- 自然科(20322)
- 自然科学(20319)
- 自然科学基金(19987)
- 划(19984)
- 资助(18071)
- 编号(17794)
- 成果(14184)
- 部(13477)
- 重点(13373)
- 创(13262)
- 发(12786)
- 国家社会(12663)
- 创新(12405)
- 课题(12373)
- 人文(12281)
- 教育部(12109)
共检索到1259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金华 孙殿明
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而要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就必须协调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公平与效率的不同组合对劳资关系将产生不同的影响。在目前阶段,针对不公平问题日益凸显和劳资关系日益紧张的现状,我们必须强调公平与效率并重和统一,并以此为指导来构建和谐劳资关系。而要做到将公平与效率并重和统一起来并促进劳资关系的和谐发展,需要政府、资本所有者和经营者、劳动者的共同努力:政府要制定政策和法规,资本所有者和经营者要转变发展观念,劳动者要转变观念和提高能力。
关键词:
公平 效率 劳资关系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许传淇
劳资关系反映出社会的生产关系性质、劳动者的利益和社会地位以及劳动的质量和效率。只有劳动者的利益和相应的社会地位得到保障,劳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徐辉 王忠郴
劳资关系的协调问题是当前政府、企业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课题,和谐的劳资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微观基础。本文分析了和谐社会与现代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辩证关系,基于和谐理论对劳资冲突的"萌发、酝酿和爆发"三个阶段进行了论述,并构建了劳资关系协调预警机制,从而为劳资关系的和谐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于有效减少劳资争议,避免劳资双方矛盾激化,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和谐理论 和谐社会 劳资关系 预警机制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宇峰 陈国营
劳资关系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中一贯的基础性关系,而民营经济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核心要件,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构建和谐民营劳资关系自然也成为转型期中国亟需处理的重要改革任务。文章从劳资关系的契约性质和政府职能出发,探讨了构建和谐民营劳资关系的必要性,同时也解析了西方国家政府在劳资关系调节中的角色差异及其经济影响,最后从政府干预不足和过度干预同时并存的系统角度提出构建转型期和谐民营劳资关系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劳资关系 和谐 政府职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涛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曾经提出劳资两利的思想,提出双方在利益对立的情况下有开展合作的可能。劳资两利思想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内外协调的机制,能够达到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要求。劳资两利思想对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启示在于:建立外部约束框架、多重沟通协商谈判机制和仲裁机制、利益分享机制。基于劳资两利思想构建和谐劳资关系重点是要严格落实监督制度,完善集体谈判制度,建立共同治理机制和团队合作机制。
关键词:
劳资两利思想 和谐劳资关系 启示 途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涛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曾经提出劳资两利的思想,提出双方在利益对立的情况下有开展合作的可能。劳资两利思想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内外协调的机制,能够达到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要求。劳资两利思想对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启示在于:建立外部约束框架、多重沟通协商谈判机制和仲裁机制、利益分享机制。基于劳资两利思想构建和谐劳资关系重点是要严格落实监督制度,完善集体谈判制度,建立共同治理机制和团队合作机制。
关键词:
劳资两利思想 和谐劳资关系 启示 途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涛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曾经提出劳资两利的思想,提出双方在利益对立的情况下有开展合作的可能。劳资两利思想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内外协调的机制,能够达到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要求。劳资两利思想对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启示在于:建立外部约束框架、多重沟通协商谈判机制和仲裁机制、利益分享机制。基于劳资两利思想构建和谐劳资关系重点是要严格落实监督制度,完善集体谈判制度,建立共同治理机制和团队合作机制。
关键词:
劳资两利思想 和谐劳资关系 启示 途径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小明 徐凯
我国民营企业目前正处于持续、稳定的发展阶段,对经济社会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但其内部的劳资关系存在着失衡的问题。公平、合理的劳资关系是社会稳定的基础,解决好这一问题有利于理顺各种利益关系,使社会得以良性运行。当前,政府应在全社会进一步确立社会公正的基本价值理念,在构建和谐劳资关系中发挥主导作用。
关键词:
社会公正 劳资关系 价值理念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朱芝洲
当前,雇佣劳动形式在我国逐渐成为主要的形式,而劳资关系也日益成为影响企业效率乃至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劳资冲突不仅造成"工时的浪费"、"工作努力的浪费"以及员工道德风险的增加,甚至可能造成员工退出合作,给企业带来内部组织成本的大幅提升,导致企业生产效率受损。因此,培育、构筑和谐的劳资关系,从而提高企业效率,企业必须做出积极而正确的努力。
关键词:
劳资关系 和谐 效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晓宁 冯颖
劳资关系是我国当前最主要的劳动关系形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应从深入研究劳资关系入手。以第七次中国职工状况调查数据为主,首先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期的劳资关系特征;其次从劳资利益分配权、政府利益偏好、劳资合作形式以及劳动法律体系等方面分析形成劳资关系现状的诱因,并挖掘形成这种劳资关系的本质是劳资议价能力的差异,即资方的议价能力强于劳方;最后提出合作共赢是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努力方向,建议通过建立劳资利益认同机制、寻找利益平衡点、确立劳动要素的分配地位等路径,以及加强政府的强制性法规改革或培养具有独立性的工会力量等举措,达到新时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的目标。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齐杏发
建立和谐劳资关系,最关键的是解决动力机制问题,即不仅关注"应该怎样建立"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回答"各方怎样才会主动去建立和谐劳资关系"的问题。当前,劳资关系改善的动力来源于各方面的压力。被动压力型的动力机制产生了明显的不良后果与严重危害,对地方政府、企业、工人三方都不利。迫切需要建立以地方政府为中心、企业和工人共同参与的促进劳资和谐的良性动力机制。
关键词:
和谐劳资关系 构建 动力机制 地方政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正喜
和谐劳资关系实际上是劳资双方利益分配问题,在一个对立的利益格局中,资方必须要有合理赢利;而劳方则要能体面地工作。在现阶段,资本相对短缺而劳动力无差别大量供给,加剧了劳资力量失衡。要建立和谐劳资关系,政府要确立协调劳资关系的公共管理目标,工会则要积极转换职能,参与劳资关系协调,对企业而言,要推行企业社会责任,努力构建和谐劳资关系。发展方向是构建三方机制,确立社会伙伴关系,使劳资关系达到真正的和谐。
关键词:
和谐劳资关系 政府 工会 企业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宋桂霞 齐晓安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劳动关系中因劳资利益失衡导致的矛盾和冲突日益凸显,必须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一、劳资利益失衡,劳动所得在分配中比重下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夏小林
中国的劳资关系失衡,主要表现是雇主主导劳动市场,违法违规现象严重,劳资纠纷快速增加。同时,劳资协调机制滞后于私营部门和改制企业的发展。近几年来,加快完善劳资协调机制任务的紧迫性在不断提升。解决这个问题,既需完善政府、工会、雇主组织的职能和组织建设,也需要调整或校正存在于政府和工会某些部位中的不当目标和行为。治理失衡的劳资关系,首先要完善“吏治”。发展企业外的区域/行业性集体谈判机制,对于完善私营部门工会的维权职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应该修改《劳动法》和配套法规的有关条款。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顾光青
劳动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基础,劳资关系是市场经济制度下劳动关系的特质。本文从市场经济国家中劳资关系的冲突、对抗到合作、双赢的变动现象切入,提炼分析其背后理论认识的演进和制度变迁的影响,以启示当下应对中国市场经济实践中劳动关系的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