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26)
2023(7243)
2022(5447)
2021(4695)
2020(3777)
2019(8519)
2018(8412)
2017(16471)
2016(8845)
2015(10106)
2014(10131)
2013(9811)
2012(8908)
2011(8079)
2010(8059)
2009(7662)
2008(7596)
2007(6957)
2006(6377)
2005(6191)
作者
(28175)
(23481)
(23306)
(22235)
(15027)
(11299)
(10521)
(9389)
(9020)
(8477)
(8188)
(8067)
(7884)
(7597)
(7583)
(7373)
(7014)
(6923)
(6912)
(6770)
(5902)
(5861)
(5816)
(5622)
(5372)
(5263)
(5204)
(5173)
(4972)
(4608)
学科
(42283)
经济(42242)
管理(23791)
(22464)
(17323)
企业(17323)
方法(14072)
中国(13122)
数学(12227)
(12121)
数学方法(12121)
(10745)
业经(9467)
地方(8642)
土地(8330)
(8104)
(8085)
农业(7622)
(7094)
金融(7094)
(6983)
(6965)
贸易(6958)
(6703)
(6510)
银行(6483)
(6271)
(6098)
发展(5424)
(5412)
机构
大学(132675)
学院(130759)
(54730)
经济(53614)
研究(50856)
管理(46836)
中国(40394)
理学(39310)
理学院(38842)
管理学(38061)
管理学院(37846)
科学(31347)
(29995)
(27913)
(26877)
(25440)
研究所(24127)
中心(22838)
农业(22259)
业大(21567)
(21565)
财经(19900)
北京(18879)
(18823)
(18144)
经济学(17573)
(16680)
(16498)
(16464)
师范(16412)
基金
项目(86018)
科学(67653)
基金(63333)
研究(59580)
(57451)
国家(57034)
科学基金(47825)
社会(38559)
社会科(36503)
社会科学(36487)
(32797)
基金项目(32565)
自然(31718)
自然科(30989)
自然科学(30976)
自然科学基金(30452)
(28674)
教育(26525)
资助(25948)
编号(22892)
重点(20050)
(19332)
(18727)
成果(18623)
(17624)
课题(16914)
创新(16713)
国家社会(16558)
计划(16538)
科研(16501)
期刊
(65207)
经济(65207)
研究(41502)
中国(33600)
(26285)
学报(24610)
科学(23133)
管理(19331)
(19191)
大学(18287)
农业(17504)
学学(17277)
(15712)
金融(15712)
教育(12941)
财经(10790)
经济研究(10704)
业经(10509)
技术(10269)
(9435)
(9380)
问题(8944)
国际(7356)
(7351)
世界(6854)
(6834)
业大(6502)
现代(6174)
理论(6132)
技术经济(6062)
共检索到2121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戴卫平  顾海英  
本文讨论了土地批租市场中的协议地价的形成机制和基准地价、协议地价被反复“指导”、“修正”下的土地的市场化进程。基准地价和协议成交价格被反复“指导”和“修正”的过程是一个市场化被逐步推进的过程,具有重大的意义。理论上,协议地价与招标、拍卖方式下形成的地价并无差异,但如果协议出让中处于垄断地位的卖者一方有权决定选择和谁谈判,那么买者一方的寻租竞争就会造成协议地价偏低,并且寻租竞争将会阻碍土地的市场化进程。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谷婷  张全景  陈晓倩  
评价土地市场化程度,可以完善土地市场建设内容,充分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作用。在建立土地市场化程度模型的基础上,依据2003—2008年间土地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交易的面积和地块数,对山东省土地市场化程度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山东省土地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市场化进程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当前的土地市场总体处于中等市场化水平,但土地市场化进程和水平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个别地区土地市场化程度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吻合。在分析山东省土地市场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优化全省土地市场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青  陈志刚  叶依广  黄贤金  
土地市场的发展对于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更好地了解我国不同阶段、不同地区土地资源的配置状况,以及土地市场的未来发展方向,本文在系统评价我国土地市场化程度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近年来土地市场化进程的时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的土地市场化进程总体呈现为快速发展的趋势,且由东至西在不同地区表现为逐步降低的态势,而土地市场化的区间发展差异则正在逐步减小。不仅如此,土地市场化进程在不同地区内部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表现为东部发达地区的北京、天津和山东等地的土地市场化水平相对较低;而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广西、四川和重庆等地则相对较高。为更好地促进土地资源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黄砺  张梁  
本文运用制度变迁理论,通过对2003—2008年23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进行经验分析,发现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模式严重阻滞了土地市场化进程。在土地财政模式等相关制度安排下,地方政府不仅无法承担起制度变迁的"第一行动集团"角色,其具体行为模式还会使土地市场化改革面临着更大阻力。中国土地市场化进程的根本出路在于由强制性制度变迁向诱致性制度变迁转换,这能否实现主要取决于微观土地市场主体的自身努力程度。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窦清红  
2004年1月26日,中国税务杂志社、中国改革杂志社和中国体改研究会在北京联合举办了“2004年经济社会形势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有原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原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杜润生,原中顾委委员、中国体改研究会名誉会长安志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研究员刘守英等。与会人士就当前经济改革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讨论。我们将其中有关土地问题的发言内容进行了整理和编辑,在此刊出,以期对读者有所裨益。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盖凯程  李俊丽  
在现行土地产权制度空间下,地方政府成为中国城市土地市场化成功与否的内生性构成要素。作为一个增长导向的适应性调整主体和城市土地的实际剩余控制者,地方政府具备了对土地要素进行符合自身效用函数配置的能力。城市土地市场上,地方政府的行为取向是其所面对的外部激励约束条件的函数,软约束的制度环境使其行为选择的理性必然异化为行为结果的非理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征兵  
政府作为转型期制度创新最具优势的社会组织,对于社会进化和"均衡状态"的打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实质是政府主导型的制度变迁。改革初期,"政府主导型"模式对开启和推动市场化进程起到了巨大作用,但在市场经济微观基础初步形成的今天,这种模式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探究政府在农地市场化进程中正确定位与制度、机制供给的重要性,研究政府调控的得失,构建推进农地市场化进程的宏、中观政府规制框架,提出完善农地产权制度、健全农地流转机制、规范农地市场运作、强化农地市场化法律支持等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徐强   周伟  
(一) 土地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动产资源的重组不仅是市场组织发育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一个完整的市场体系形成的先导。发挥土地的级差效益是培育和发展土地市场的关键。在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经济的高水平发展和良好的区位条件使有限土地蕴涵着极高的级差效益。这种特殊的资源秉赋决定了上海城市发展必须利用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土地优势,挖掘潜在的土地级差效益,合理利用宝贵的国土资源,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我国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国民经济转入高度计划的产品经济轨道以后,在土地使用上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雲泰  黄贤金  钟太洋  张晓玲  彭佳雯  杜官印  肖莉  
为评估土地督察对土地市场化的影响,论文把目标分解为两个问题:即土地督察制度的实施是否对土地市场化程度产生影响;如果有影响,影响的效果如何。论文收集了2003—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基于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估计了土地督察对土地市场化的影响。通过相关检验,采用了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并在模型估计的基础上,对影响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①土地督察对土地市场化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2007—2009年专项督察覆盖度每提高1%,约能促进土地市场化程度提升0.14%,例行督察覆盖度每提高1%,约能促进土地市场化程度提升1.12%;②通过实施专项督察,2007—2009年全国土地市场化程度分别提...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罗能生  彭郁  罗富政  
基于我国3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DEA模型,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维度计算了各城市的土地综合利用效率。结果显示:我国主要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整体上偏低,但呈现出逐渐提升的变化趋势;不同城市之间的土地综合利用效率差异较大,土地市场化程度、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等均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有显著影响;土地市场化程度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之间呈U型关系,随着土地市场化程度的持续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改善也越来越明显;城市二、三产业比值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谭梦  钟太洋  张晓玲  黄贤金  赵雲泰  章波  
研究目的:分析土地督察对土地出让市场市场化的作用效果,为充分发挥土地督察制度效应,促进土地市场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和混合OLS模型。研究结果:(1)土地督察对土地市场化具有显著作用,例行督察比专项督察的效果更优。(2)由于实行专项督察,2007年和2008年被督察区域土地出让市场的市场化程度提高了5.71%;2008年由于实行了土地例行督察,被督察区域比未实行督察时期提高了17.39%。(3)土地督察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土地市场的发展,但是在强度和广度上还存在差别。今后还需结合土地市场的建设,借提高土地市场化程度的同时完善健全土地督察制度,使土地督察制度更充分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朱道林  
本文围绕土地的本质属性及其对土地市场运行的要求等展开讨论,并提出在实施土地市场化配置过程中,必须遵循土地的自然属性、经济属性、公共属性等本质属性及其背后的基本规律,土地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土地经济关系的特殊性等论点。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许实  王庆日  谭永忠  余倩倩  
研究目的:利用2003—2009年土地一级市场交易数据,分析研究中国土地市场化程度的时空差异特征。研究方法:统计模型分析法,文献资料法,对比法。研究结果:(1)全国土地市场化程度总体上升趋势明显:东部地区市场化程度最高,上升幅度最大;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持续上升;东北地区在波动中上升。(2)全国约有2/3省份的土地市场化程度呈上升态势,各省份之间土地市场化程度的差异正在逐步缩小。(3)商服用地和住宅用地的土地市场化程度逐年平稳上升,工矿仓储用地的土地市场化程度受政策的影响出现快速上升。(4)土地市场化高水平、高增长的省份与低水平、负增长的省份并存,但在地域上的分布较为分散。研究结论:应继续深化土...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良健  黄露贇  弓文  
研究目的:研究土地市场化发育主要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完善土地市场政策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结合不同固定效应分析,对中国31省(市/区)2003—2007年间影响土地市场化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大多数省份土地市场化程度逐年提高,区域差异逐步减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外商直接投资额对土地市场化发展有明显的推动作用,人均土地面积、非农产业产值占GDP比重与土地市场化水平呈负相关。研究结论:研究过程考虑了空间效应,与其他模型相比,结论更可靠,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调整土地市场政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雲泰  黄贤金  钟太洋  彭佳雯  王小丽  
构建科学、客观、易判的土地市场化测度方法,有助于理解和分析我国土地资源配置的时空差异。本文在归纳总结已有测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价款加权修正宗数比重测度法和实际-理想价款比值测度法,并以2000年-2009年中国土地市场化发展为实证,比较不同方法的特征、适用范围、结果的共性和差异。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2009年中国土地市场化指数呈现震荡上升的态势,2006年前后土地市场化指数较大幅度的增长;宗数比重测度法和面积比重测度法仅考虑了完全市场下的土地供应,不适用于土地市场化的专题研究;静态系数宗数比重测度法适用于短时间序列的研究,而价款加权修正宗数比重测度法适宜于较小尺度、土地供应类型趋于一致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