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23)
2023(13906)
2022(12057)
2021(11429)
2020(9563)
2019(22374)
2018(22390)
2017(42881)
2016(23664)
2015(27097)
2014(27208)
2013(26450)
2012(24108)
2011(21648)
2010(22077)
2009(19694)
2008(19158)
2007(16626)
2006(14385)
2005(12580)
作者
(68486)
(56810)
(56588)
(53880)
(36380)
(27369)
(25627)
(22526)
(21689)
(20239)
(19680)
(19143)
(18101)
(17760)
(17520)
(17483)
(17260)
(16878)
(16339)
(16178)
(14275)
(14171)
(13907)
(13098)
(12707)
(12707)
(12673)
(12493)
(11472)
(11287)
学科
(88332)
经济(88231)
管理(62825)
(58747)
(49366)
企业(49366)
方法(43676)
数学(38288)
数学方法(37471)
(23004)
中国(22090)
(21898)
(19845)
业经(19351)
理论(18878)
地方(17626)
(16327)
贸易(16320)
(15822)
(15748)
农业(15287)
(14947)
教学(14352)
技术(13707)
教育(13584)
环境(13538)
(12543)
银行(12491)
(12490)
财务(12410)
机构
大学(332776)
学院(331639)
管理(129083)
(120376)
经济(117365)
理学(112618)
理学院(111280)
研究(109283)
管理学(108709)
管理学院(108135)
中国(78835)
科学(72070)
(71381)
(55962)
(54272)
(53384)
研究所(51626)
业大(50981)
中心(49189)
(48262)
(48136)
师范(47770)
北京(45198)
财经(44181)
农业(41975)
(40157)
(39909)
(39487)
师范大学(38731)
技术(38617)
基金
项目(231546)
科学(180698)
研究(168332)
基金(164902)
(144682)
国家(143503)
科学基金(122524)
社会(101085)
社会科(95600)
社会科学(95572)
(91886)
基金项目(87630)
自然(82317)
教育(80747)
自然科(80432)
自然科学(80411)
自然科学基金(78915)
(78224)
编号(70106)
资助(68994)
成果(57302)
重点(52605)
(50407)
课题(49703)
(48678)
(47790)
科研(44542)
创新(44494)
大学(43386)
教育部(42899)
期刊
(128750)
经济(128750)
研究(94425)
中国(65455)
学报(54484)
教育(50439)
科学(50238)
(47594)
管理(46771)
大学(41070)
(38831)
学学(38211)
农业(33855)
技术(32109)
(23346)
金融(23346)
业经(21169)
经济研究(20244)
财经(20039)
图书(18376)
(18156)
(16970)
科技(16388)
问题(16059)
(15767)
理论(15319)
技术经济(15087)
资源(15030)
统计(14489)
实践(14212)
共检索到4731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亚晖  薛国凤  
介绍了协商课程的基本特征,指出小型讨论会、在教学大纲中反映学主意愿以及指定性作业的选择是协商课程的主要实践模式,探讨了协商课程对我国研究生课程教学的启示意义。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宏武  
外语学习的最终落脚点是语言形式的选择和使用。形式协商作为负面提示性反馈是课堂教学环境下的有效干预手段。形式协商通过有意义的互动把学习者的注意力吸引到话语形式上,使其进行必要的话语调整和重构。然而,形式协商并非万能,其效果可能因各种因素的干扰而大打折扣。形式协商与意义协商交融、启动中的注意机制和调整输出的重构机制等构成了形式协商的促学机制,形式协商在时间和频率、方式方法、中介语水平及个体差异等方面存在问题,因此,教师应充分考虑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针对何种教育对象实施形式协商,以确保其取得最佳的反馈效果。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许硕  李靖  
文章分析总结了国外科研机构与大学的科教协同创新模式和特点,阐述其对于我国建立大学与科研机构协同创新网络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借鉴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建立符合科学研究和研究生教育内在规律的科教融合机制的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继安  杨楚翘  叶慧  
较为完善的资助制度是美国研究生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过去的20年里,美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教育费用快速增长,资助随之发生变化。通过对相关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美国研究生资助表现出更加多元化供给、覆盖面扩大、资助力度提高、资助结构更加立体化以贴合不同类别研究生的需求、资助与人才培养结合度更高等特点,并探讨了美国研究生资助体系特征对我国的启示。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罗刚  李华  
对美国金融学研究生教育的商学院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归纳出了其主要特点,得出了其对中国的金融学研究生教育的启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孙晓敏  车宏生  
本文针对我国研究生复试中存在的内容效度问题,在系统综述国外研究生胜任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学业能力、学业努力、个人自律、个人管理技能、人际关系以及职业愿景与自我导向等6个因素的研究生绩效模型。本文认为,基于研究生胜任特征模型对复试的内容和形式进行系统的探索和研究,是提高我国研究生选拔科学性和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钟海荣  谢红卫  杨自文  
本文介绍了美国远程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背景、基于技术的教育模式及其组织形式等 ,探讨了美国远程研究生教育对我国发展基于技术的远程研究生教育的启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肖龙海  
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教育改革的时代性课题。协商课程是师生在教育过程中共同讨论确定学什么?怎样学?从满足学生主动和高效地学习的需要出发,协商课程能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岚   王馨然  
台湾地区技职教育研究生培养秉持实务创新原则,重视高层次技能型人才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台北科技大学技术导向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四个特点:培养目标凸显行业需求与技术导向,课程设置兼顾实践实训与理论创新,产学合作依托多元主体和联合培养,评价考核强调成果应用与科技转化。台湾地区在技职教育研究生培养方面的经验对我国大陆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完善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明确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强化职业教育研究生的培养特色,树立应用能力本位的培养理念;创新产学合作的培养模式,完善产学合作的配套保障措施;构建应用导向的评价体系,鼓励职业教育进行技术创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继安  杨楚翘  
美国研究生项目评估得以成功开展,一个重要前提是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制度。多元主体参与评估是美国学位项目评估的另一重要特征。学生学习成果评估嵌入周期性项目评估,是美国研究生教育项目评估的一个主要发展趋势。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裴劲松  
认为研究生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形式,并立足于人力资本形成的一般方式,提出了“制度文化”投资方式的概念,分析论述了研究生教育在人力资本形成方面所具有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其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几点启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海宗  王胜男  
美国生涯与技术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起步早、发展快,以其培养方式灵活多样和管理严格著称,且有完善的质量评估保障机制。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仍处于探索阶段。借鉴美国的经验,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应明确培养目标定位,确保生源质量,加强课程和导师建设,规范管理机制。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素娥  
根据国外相关研究结果,对留学海外的中国研究生面临的语言问题作了剖析。研究发现,留学海外的中国研究生在英语听力、口语表达、学术写作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据此提出了对国内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的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鹏  
介绍了我国古代书院的教学特色,如教学与学术研究紧密结合、学生自学为主、强调质疑问难、提倡百家争鸣、学问与德行紧密联系、做人与治学有机融合等,通过对这些特色的分析,得出了一些对当前研究生培养的启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盛群力  
本文分析了五星教学模式产生的背景和宗旨,指出课程与教学改革要重视教学技术、使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的相容、聚焦分类教学策略、博采众家之长、潜心比较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