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76)
2023(6602)
2022(5355)
2021(5000)
2020(4167)
2019(9997)
2018(9863)
2017(18862)
2016(9827)
2015(11114)
2014(10996)
2013(10522)
2012(9361)
2011(8468)
2010(8922)
2009(8105)
2008(7756)
2007(6870)
2006(5934)
2005(5582)
作者
(27461)
(22699)
(22688)
(21811)
(14569)
(10944)
(10189)
(8812)
(8701)
(8356)
(7837)
(7765)
(7502)
(7263)
(7081)
(6970)
(6880)
(6729)
(6724)
(6482)
(5786)
(5652)
(5571)
(5238)
(5146)
(5116)
(5113)
(5065)
(4724)
(4443)
学科
(41927)
经济(41894)
管理(25744)
(23741)
(20479)
企业(20479)
方法(20033)
数学(18203)
数学方法(17572)
中国(10360)
(9562)
理论(9272)
(8794)
贸易(8787)
教学(8596)
(8540)
地方(8437)
业经(8356)
(7796)
(7085)
农业(6097)
(6060)
技术(5901)
教育(5693)
(5513)
(5208)
金融(5206)
(5182)
(5130)
银行(5118)
机构
学院(134210)
大学(133997)
管理(51279)
(50779)
经济(49664)
理学(44509)
研究(44066)
理学院(44014)
管理学(42690)
管理学院(42463)
中国(32010)
(28815)
科学(27525)
(22929)
(22119)
(20761)
(20176)
研究所(20092)
(19876)
中心(19751)
师范(19699)
业大(19635)
北京(18491)
财经(17835)
技术(17602)
(16642)
(16577)
(16192)
师范大学(15928)
农业(15596)
基金
项目(91680)
科学(71793)
研究(67181)
基金(64560)
(56702)
国家(56313)
科学基金(48560)
社会(40549)
社会科(38503)
社会科学(38493)
(37331)
教育(34064)
基金项目(32733)
自然(32198)
自然科(31585)
自然科学(31578)
(31469)
自然科学基金(30976)
资助(28190)
编号(27923)
成果(22593)
重点(21155)
课题(20967)
(19563)
(19553)
(19362)
创新(18075)
科研(17572)
大学(17512)
项目编号(17044)
期刊
(54311)
经济(54311)
研究(40250)
中国(32601)
教育(26503)
管理(21528)
学报(20737)
科学(19160)
(18119)
(17313)
大学(16565)
技术(16145)
学学(15235)
农业(12456)
经济研究(10175)
(9865)
金融(9865)
业经(9592)
统计(8801)
财经(8428)
(8152)
职业(7561)
(7436)
(7298)
决策(7211)
技术经济(6847)
商业(6677)
科技(6566)
图书(6369)
问题(6243)
共检索到2041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肖龙海  
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教育改革的时代性课题。协商课程是师生在教育过程中共同讨论确定学什么?怎样学?从满足学生主动和高效地学习的需要出发,协商课程能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海英  
课堂中的课程权力指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实施中重构课程的权力。人们一直认为教师和学生对这一权力的获得是不言而喻的。但协商课程的代表人物布莫提出了不同看法,他认为课堂中的课程权力问题远非人们想象的那样理想,应该在课程角色、课程活动、课程文本形式方面赋予教师和学生充分的权力,从而真正将课堂中的课程权力还给教师和学生。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徐钊  温小荣  佘光辉  
分析了国内外碳交易市场的现状和前景,初步提出了在政府引导支持下,双边谈判模式在碳交易中的应用,并根据碳交易市场的特点,引入了价格系数、离散消减率、自消减总成本和边际成本概念,构建了森林碳汇项目与碳排放主体、碳排放主体与碳排放主体等2种市场运行模式,较为详细地探讨了3种具体交易方案及谈判过程中产生的交易量、交易价格、成本、收益等因子的计算方法,尤其对基于双方自消减与边际成本的碳排放主体间交易模式及因子计算公式做了前瞻性研究;同时,讨论了影响交易进行的关键因素,并形成了交易流程图。意在充分发挥市场对碳汇资源、地区环境的优化配置作用。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夏新斌  雷鸣强  
教育离不开师生交往 ,但是传统学校的组织设计是抑制师生交往的。本文从一种全新的管理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出发 ,提出改造与重组传统的学校组织 ,使之成为学习型学校 ,这是实现交往教育的一条现实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小波  
文章系统地分析和研究了高等职业教育技能教学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了在技能教学中以赛促学的新理念,并以大量的实践活动为例证,证明以赛促学确实是快速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各项基本技能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新模式。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李宝庆  靳玉乐  
协商课程是一种新的课程思想,它主张协商学习,将教师视为反思性实践者,并赋予学生以参与课程发展的权力。协商课程作为西方的一种课程思想,要实现本土化发展,就需要积极发掘我国古今丰富的商量教学思想并进行理论提升,立足于本国教育实际以寻求协商课程在中国的发展路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亚晖  薛国凤  
介绍了协商课程的基本特征,指出小型讨论会、在教学大纲中反映学主意愿以及指定性作业的选择是协商课程的主要实践模式,探讨了协商课程对我国研究生课程教学的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李青  王涛  
MOOC——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是开放教育领域近年来出现的新型课程模式。该课程模式具有免费开放、大规模、社会性、自组织等特点,在2008年推出以后引起了广泛关注,代表了开放课程发展的方向之一。本文通过对十门MOOC课程的调查和分析,介绍了MOOC课程模式的发展过程,剖析了其运行模式和技术特点,讨论了其优劣势和适用范围,以期能够将该模式介绍给国内开放教育的研究者和先行者。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张发明  郭亚军  易平涛  
针对综合评价中不同专家(或利益相关者)对属性权重看法不一致的情况,提出了一种蒙特卡罗模拟的群体协商评价方法。文章首先给出了一种专家影响力的确定方法;然后对各属性下专家的非一致性意见进行协商集结,得出属性权重的协商区间;最后在权重协商区间确定的基础上,利用蒙特卡罗模拟的方式来计算方案的优先排序概率,据此对方案进行排序,并给出了一个排序可信度的概念。文章最后给出了一个应用例。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韦斯林  贾远娥  
学习进程是沟通学习研究与课堂教学实践的桥梁,联结课程、教学与评价,促进其相互一致性的有效工具;在介绍学习进程的缘起、含义、特征及要素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学习进程对促进课程标准、课堂教学、考试评价及其相互联系的若干策略。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赵颖  郝德永  
 民主的课堂学习模式,是西方学校教育的普遍追求与特点,也是今后我国学校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与依据之一。本文通过对协商课程与协商学习理论与实践的分析,阐明了建构民主课堂的蕴含与路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钟启泉  
回顾"形式训练说"与"实质训练说"的演进,进而从知识论、学力论的角度,检视课程思潮的变化所带来的课程发展模式的演进,使我们借以认识新课程的思想背景。经过探讨两种回归现象:从"实质训练说"向"形式训练说"的回归,从"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探讨从"线性模式"向"非线性模式"的转向;探讨非线性模式的特征;我们认识到,"课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所生成的有意识的文化活动,这是一个需要行动、对话和合作,回荡着多元声音的生机勃勃的领域。我们需要打破分科主义的封地,来促进跨越学科边界的对话,共同求得课程领域的整体发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宝庆  樊亚峤  
协商课程强调教师与学生分享课程权力,它以师生的自由与解放为根本旨归。协商课程研究者以建构主义心理学、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学、人本主义教育学、批判教育学等为理论来源,对协商课程的课程价值、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作了富有创意的阐释,从而丰富了后现代课程研究话语。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宝庆  靳玉乐  
协商课程是一种实践性浓郁的后现代课程理论,它在实施过程中强调协商学习而反对促动学习,库克与布莫分别提出了自己的协商学习模式。批判教育学是协商课程的重要思想渊源。协商课程的后现代本质体现在:倡导动态的课程本质观,反对技术理性的价值取向,反对二元对立的课程思维方式,彰显学生的课程主体角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兰  
目前有关教师课程决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师参与决策过程中的权利或专业能力等领域,却忽视了最终真正影响教师课程决策质量的并不是教师在课程开发中被制度性赋予的权利或教师执行权利的能力,而是教师在决策过程中所争取到的包含政治和专业因素在内的综合性权力。合理的教师课程决策过程必须在教师与参与决策的各方权力主体的相互协商中得到落实,而协商过程的合理性在实践和批判这两种立场下具有不同的评判标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