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75)
- 2023(7972)
- 2022(6702)
- 2021(6149)
- 2020(4923)
- 2019(10617)
- 2018(10675)
- 2017(19592)
- 2016(10858)
- 2015(12159)
- 2014(12344)
- 2013(11424)
- 2012(10887)
- 2011(9829)
- 2010(9926)
- 2009(9411)
- 2008(9417)
- 2007(8682)
- 2006(7800)
- 2005(7157)
- 学科
- 济(43634)
- 经济(43581)
- 管理(35793)
- 业(26769)
- 企(23162)
- 企业(23162)
- 方法(14881)
- 地方(13912)
- 环境(12185)
- 数学(12156)
- 中国(12040)
- 数学方法(11928)
- 农(11731)
- 学(11633)
- 制(10681)
- 财(10445)
- 业经(9412)
- 体(9287)
- 地方经济(8727)
- 划(8656)
- 理论(8122)
- 贸(7904)
- 贸易(7901)
- 易(7612)
- 和(7600)
- 融(7380)
- 金融(7372)
- 农业(7122)
- 银(7102)
- 银行(7082)
- 机构
- 学院(155398)
- 大学(154089)
- 济(56423)
- 管理(55977)
- 研究(55219)
- 经济(54922)
- 理学(47648)
- 理学院(47047)
- 管理学(46036)
- 管理学院(45762)
- 中国(41994)
- 科学(35821)
- 京(33727)
- 所(28460)
- 财(27231)
- 农(27043)
- 研究所(25851)
- 中心(25611)
- 江(25002)
- 业大(23019)
- 范(22539)
- 师范(22254)
- 农业(21271)
- 财经(21062)
- 北京(21030)
- 院(20670)
- 州(20162)
- 经(18908)
- 技术(18820)
- 师范大学(17704)
- 基金
- 项目(104989)
- 科学(82416)
- 研究(76671)
- 基金(74360)
- 家(65859)
- 国家(65321)
- 科学基金(55408)
- 社会(48359)
- 社会科(45594)
- 社会科学(45579)
- 省(42739)
- 基金项目(38760)
- 划(35801)
- 自然(35285)
- 教育(35154)
- 自然科(34417)
- 自然科学(34405)
- 自然科学基金(33721)
- 编号(31535)
- 资助(29734)
- 成果(26228)
- 重点(24337)
- 发(23581)
- 课题(23026)
- 部(22153)
- 创(21376)
- 创新(20142)
- 国家社会(19906)
- 科研(19774)
- 计划(19324)
共检索到2405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海成
近年来,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频发的根本原因在于公众参与不足导致的环境决策异化。协商民主强调公民平等参与,在理性协商的基础上形成环境决策,增强了政府和民众之间的互信,在治理环境群体性事件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以协商民主的方式预防环境群体性事件需要推动政府从"统治型"向"治理型"的转变,加强协商平台建设,公开环境信息,培育和引导环保组织积极参与协商。
关键词:
协商民主 环境群体性事件 治理 环境决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克 刘海燕
随着社会矛盾的凸显,由此所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也呈现了高发的态势。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与网络舆论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能否有效进行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治理,已成为能否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的关键环节。网络舆情对群体性事件的影响是辩证的,社会治理必须遵循网络舆论的特点及网络对群体性事件的影响机制,从科研、立法、政府网站的建设等方面加大对网络舆情的治理力度,才能稳妥处理群体性事件,实现社会和谐。
关键词:
网络舆情 群体性事件 治理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高福廷
高校突发群体性事件是影响校园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其应急管理考量着高校乃至政府机关危机管理的水平。置身互联网时代的高校,其突发群体性事件也必然与网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网络信息传播的聚合效应,对高校突发群体性事件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从另一方面讲,网络也有利于高校管理者更及时地获取校园舆情动态,在突发事件萌芽期进行预警处置,在突发事件发生后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宋香丽
随着我国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都出现很大的变动,由此导致各种群体性事件日趋增多。大学生是思想活跃、对社会问题敏感度比较高的一个群体。近年来,大学生群体性事件也呈日益增多趋势。从政府行政伦理来考量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它暴露了社会转型期政府行政伦理失范。因此,必须建立规范的行政伦理制度,以提高政府防范和应对高校群体性事件的能力。
关键词:
社会转型 群体性事件 行政伦理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美灵
当前我国污染驱动型农村环境群体性事件出现频发的态势,其生成机理呈现出"怨恨唤起—怨恨动员—怨恨感染—怨恨发泄"的现实逻辑。政府作为单一的治理主体已经难以为继,协同治理为污染驱动型农村环境群体性事件的解决提供了理论和现实的双重依据。污染驱动型农村环境群体性事件协同治理的困境在于理念滞后造成协同治理的缺失;制度不完善难以为协同治理提供有效保障;主体间的协同合作机制不畅使协同治理难以展开。因此,要克服协同治理的困境,必须要转变观念,提升协同治理的意识;切实完善农村居民环境权相关法律体系,为协同治理提供法律保障;构建主体间良好的合作机制,大力发挥媒体与社会组织参与功能。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冯建军 刘霞
协商民主是在批评现代民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代表着当代民主的新形态。它强调公民的平等参与、理性思考和协商对话,对公民提出了协商民主素养的要求。培养公民的协商民主素养,需要一种特殊类型的公民教育——协商民主教育。协商民主教育就是让教育体现协商民主的精神,建立一种以协商为核心的民主教育模式,包括建立以协商为核心的教育治理机制,建设以协商为核心的学校和班级治理组织,构建协商课程,开展协商对话教学。
关键词:
协商民主 公民素养 民主教育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彭小兵 谢虹
【目的/意义】揭示邻避效应向环境群体性事件转化的内在机理是防治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关键。【方法/过程】基于"演变机理→治理机制"的论证路径及案例的对比分析,呈现这种转化的演进轨迹及其治理逻辑。【结果/结论】"邻避效应"是否会引爆为"环境群体性事件",取决于"政府处置模式"和"大数据网络平台"这两个主要引致变量的相互作用,即政府与民众的信息应对策略;因此,预防环境群体性事件的逻辑是阻断邻避效应,将社区民众与基层政府置于一种信息完全博弈的环境下,构建政府与公众合作监管的治理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孙畅 刘海燕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中,由于政府与社会协商对话条件的不平等,面临着协商者自身的困境、协商对话制度的困境和协商对话结果的困境。而重塑开放型的民主政府,培育参与性公民文化等是破解困境的有效路径选择。
关键词:
协商民主 公民参与 公共决策 路径选择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峰
群体性事件的频频发生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要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深刻历史背景下,准确把握其特有的内涵和性质,坚持正确的原则,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主动预防,妥善处理,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群体性事件 处理 原则 预警 方法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涛
进入21世纪,中国社会结构中的层级分裂已相当明显,他们之间的冲突与矛盾日渐显现。群体性事件作为一种利益表达方式,逐渐增多。对于国家管理者来说,妥当处置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严峻挑战。针对群体性事件的生成机理,对域内外有代表性的理论进行整理概括,力图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矛盾论、发展观去理性认识当前中国群体性事件的生成机理,为群体性事件的预防与解决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群体性事件 生成机理 利益冲突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皇平平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新时代社会治安治理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种公共危机事件。区别于现实社会的群体性事件,在网络上,一个普通人就可能做到"一呼百万应",短时间内便可造成严重的影响。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诱因虽然来源于传统社会冲突,但表现为瞬间爆发性,参与者也具有匿名性和自发性的特点,加上现实社会的弱控制力及其他种种触发因素,致使网络群体性事件恶性发展和蔓延。因此,如何妥善、公正地处理网络群体性事件成为新时代社会治安治理创新化和法治化研究必须认真对待的命题。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应理性对待网络群体性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并通过搭建在线纠纷解决机制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网络群体性事件进行合理有效地疏导、规制和监管,进而营造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社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关于网络社会治理法治的思想。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闻效仪
在中国工业化进程和工人权利意识发育的背景下,工人群体性事件随着参与主体的改变正在发生转型,并呈现了利益增进诉求、破坏生产秩序和非组织化等新特征。这给政府的应对带来了巨大挑战。面对新形势下的群体性冲突,政府需要转换治理模式,转变对工人群体性事件的性质判断,让企业工会独立于雇主,积极发展行业自治组织,构建新的劳资冲突消解机制。
关键词:
工人群体性事件 劳动关系 政府治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缪金祥
环境群体性事件基本都是长期积累或者是政府盲目招商引资引起的,表现为政府引进来的高污染企业造成环境污染,令群众不满而形成的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加上群众的维权时常得不到保障,于是想采取极端的方式将问题解决。我们应该正确认识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和产生的原因,充分重视并积极加以预防,建设美丽中国。
关键词:
美丽中国 环境群体性事件 预防 思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林 陈茜 黄利芳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渐突出。当前发生的许多群体性事件都属于污染驱动型,因环境污染冲突而诱发的社会矛盾及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呈高发频发态势。文章选取了15例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环境群体性事件,从经济发展、文化素质、地理条件、国家政策等各个方面综合分析了由环境问题诱发的群体性事件的地域分布规律性以及其转移趋势,并对其中的原因进行了剖析。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学林 魏中许
航班延误群体性事件反映出在航班延误时间产权非完全界定时,旅客和航空公司对处于公共领域利益"寻租"的事实。要从根源上对航班延误群体性事件进行控制,一方面要消除公共领域,另一方面控制旅客和航空公司寻租价值和寻租成本。从长期看,给予旅客更多的航班延误时间产权可能更利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
航班延误 群体性事件 产权分析 契约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