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082)
2023(21778)
2022(18314)
2021(17209)
2020(14315)
2019(32830)
2018(32412)
2017(61777)
2016(33475)
2015(37928)
2014(37961)
2013(37672)
2012(35124)
2011(31704)
2010(32216)
2009(30157)
2008(30121)
2007(27089)
2006(24327)
2005(22456)
作者
(99329)
(82451)
(82029)
(78128)
(53177)
(39559)
(37280)
(32125)
(31414)
(29858)
(28113)
(27954)
(26614)
(26560)
(25837)
(25302)
(24520)
(24028)
(23750)
(23642)
(20840)
(20444)
(20046)
(19037)
(18474)
(18427)
(18358)
(18158)
(16673)
(16302)
学科
(156906)
经济(156729)
(108835)
管理(105174)
(95226)
企业(95226)
方法(63644)
数学(52609)
数学方法(51809)
中国(42307)
(40407)
业经(39261)
(38885)
地方(32473)
(30668)
(29232)
(27821)
贸易(27796)
农业(27415)
(26946)
(25830)
理论(25830)
财务(25739)
财务管理(25690)
(24571)
技术(24400)
企业财务(24327)
(23876)
银行(23823)
(23689)
机构
大学(491094)
学院(490094)
(207035)
经济(202785)
管理(189793)
研究(171141)
理学(161690)
理学院(159843)
管理学(157049)
管理学院(156149)
中国(133451)
(106764)
科学(102821)
(95910)
(87516)
(80230)
研究所(78775)
中心(76429)
财经(75537)
(74641)
业大(69722)
北京(68655)
(68566)
(64002)
师范(63373)
经济学(62937)
农业(62621)
(61446)
(59778)
经济学院(56333)
基金
项目(315918)
科学(249297)
研究(231431)
基金(230090)
(200639)
国家(198793)
科学基金(170673)
社会(147102)
社会科(139493)
社会科学(139453)
(122067)
基金项目(119850)
自然(109937)
自然科(107471)
自然科学(107446)
教育(106189)
自然科学基金(105555)
(102483)
资助(96390)
编号(93068)
成果(76704)
重点(70676)
(69940)
(69437)
(66173)
课题(65085)
创新(61434)
国家社会(60950)
教育部(60162)
科研(59830)
期刊
(241230)
经济(241230)
研究(152755)
中国(102766)
管理(77068)
学报(75769)
(75411)
(74098)
科学(71196)
大学(58045)
教育(55621)
学学(54484)
农业(50803)
(48672)
金融(48672)
技术(45420)
财经(38676)
经济研究(38529)
业经(37943)
(33480)
问题(30609)
(29107)
技术经济(26843)
(26052)
统计(24336)
世界(24204)
图书(24164)
国际(23877)
现代(22702)
理论(22458)
共检索到7634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平青  
实证研究表明 ,家族企业是发达市场经济形成中“现代企业生态群体”的“母体”和重要的企业组织形态之一。与转轨期中国家族企业比较 ,前者在几百年的演变过程中与市场经济协同进化 ,后者是基于市场化改革而从正统体制 (计划经济 )边缘成长起来的经济成分。优化“企业生态环境”,使目前中国正处于发育阶段的市场经济和家族企业协同进化 ,是推动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和转轨期中国家族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化的关键。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王文岩  刘平青  
本文从适者生存的视角,分析了家族企业与市场经济协同进化的历程,指出优化环境是家族企业管理创新的制度前提,提升管理是家族企业健康发展的内在基础。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平青  朱倩军  
从资源配置角度看 ,家庭或家族制度作为有别于市场和政府的另一只“看不见的手” ,也影响着海外华商的经济行为。比较海外华商家族企业与转轨期中国家族企业 ,目的在于廓清另一只“看不见的手”在中国经济转轨中的价值取向。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卢福财  刘满芝  
家族企业并不都要成长演变为非家族企业 ,家族企业的成长路径也不止一条。我国家族企业可选择的成长模式主要有内部创新型和外部联网型两大类。家族企业在选择成长模式时要充分考虑行业特征、人文网络环境、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内外部经营资源状况等因素 ,并遵循因地制宜、吸收和借鉴、与市场经济协同进化、内部创新与外部联网相结合等原则。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何莹  赵曙明  王德才  
文章通过对家族企业继任理论的探究,找出家族企业不同的继任模式。通过对这些继任模式的分析,构建影响中国家族企业选择不同继任模式的因素。结果表明,未来的中国家族企业继任模式主要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引进职业经理人的道路模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鸿勇  
本文从把握知识管理的相关概念出发,提出知识管理有编码化战略、个人化战略和两者的混合型三种,并分析它们的特征与选择因素;在此基础上,分别对家族企业的培育期、成长期与转型期等不同成长阶段影响企业知识管理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知识管理实施模型及实施战略。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付文阁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付文阁  于春晖  
职位开放是指在家族企业中,家族成员让渡部分或全部中、高层职位给非家族成员。它包括内部开放和外部开放。内部开放主要是指家族企业给予全体员工以公平竞争的机会和成长的空间,无论是否是家族成员,所有有能力的人都能够升迁到他最能够发挥作用的职位上;外部开放则是指从企业以外引进人才。职位开放是家族企业整合管理资源,实现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龚振  钟爱群  
家族企业是世界各国或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本文从中国家族企业治理现状出发,重点分析韩国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的现状及其治理对策,并通过对比,找出了有益于中国家族企业发展的启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储小平  李怀祖  
本文通过对家族企业成长过程的分析 ,论证家族企业成长瓶颈的实质是信任资源约束 ,进而概括了华人社会3种信任资源产生的机制 ,并分析其对华人家族企业成长的影响 ,提出华人社会独特的泛家族信任既对家族企业的成长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但又对其成长形成制约;泛家族信任的运作成本高于理性制度信任 ,它在企业融资的广度和效度上的能力低于市场经济中的理性制度信任的功能。促进家族企业有效成长的关键是解决当代中国的双重信任残缺的状况。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唐震  
家族企业的产生是两种管理文化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一是社会传统文化中的家族文化,其二是西方工业文明中的工商管理文化。由于美、日、中三国的家族企业组织形式及其运作理念基本都是受西方工商管理文化的影响,因而应在许多方面表现一致,但实践证明,三者实际展现的组织性格和经营效率却相当不同。因此,本文从家族企业的另一个文化根基———家族文化着手去比较分析三国家族企业的差异,探讨其发展趋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立新  李传昭  
家族企业组织演进研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术界理论研究中的热点之一。本文通过一个关于外部市场与家族企业组织演进逻辑关系简要模型的构建,旨在揭示当代中国家族企业组织演进态势的基本原因,并就此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潘军旭  吴炯  
为了深入了解家族企业的本质,本文使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依托CNKI数据库,对相关家族企业研究文献进行计量,挖掘家族企业的核心特征:家族企业是嵌入于家族网络中的企业,家族通过家族网络持有企业相当大比例的股份,通过家族网络对企业进行经营管理,同时计划或已经把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控制传承给自己的后代或其他家族成员。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谢涛  
本文从家族企业演化理论的视角,对近代以来中国家族企业的流变进行梳理,比较分析聂氏家族和冯氏家族企业的演化历程。从中国家族企业历史分析中可以看出,每次政权的更迭都造成了家族企业发展的不利环境,家族企业在无干预的外部社会环境下发展的更好。通过对两个典型家族企业演化分析的比较得出,家族化、两权分离、优化传承、业务转移、寻租政治等都是认知模式的具体表现,新认知模式的形成是家族企业自身成功演化的关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万希  
只有选择准、培养好家族企业接班人,才能为家族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家族企业的接班模式有:“子承父业”接班模式,“内部培养”接班模式,“空降高层”接班模式。“子承父业”接班模式是家族企业代代相传的常见方式。作者通过对三种模式的比较和分析,目的是提炼不同接班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