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92)
2023(15526)
2022(13497)
2021(12604)
2020(10351)
2019(23427)
2018(23477)
2017(44581)
2016(24385)
2015(27394)
2014(27165)
2013(26670)
2012(24691)
2011(22413)
2010(22539)
2009(20509)
2008(19619)
2007(17150)
2006(15089)
2005(13435)
作者
(69574)
(57480)
(57194)
(54016)
(36669)
(27545)
(26103)
(22642)
(21889)
(20583)
(19689)
(19272)
(18161)
(18080)
(17782)
(17600)
(17242)
(17034)
(16524)
(16285)
(14360)
(14351)
(13816)
(13148)
(12963)
(12905)
(12850)
(12707)
(11567)
(11361)
学科
(100413)
经济(100321)
管理(66360)
(62756)
(50655)
企业(50655)
方法(39049)
数学(33312)
数学方法(32892)
中国(29192)
地方(27552)
(27533)
业经(23168)
(21361)
(20780)
农业(18816)
(17902)
贸易(17887)
(17456)
(17226)
理论(16838)
环境(16549)
(16063)
技术(15897)
(15842)
银行(15797)
(15540)
金融(15538)
地方经济(15269)
(15219)
机构
学院(336961)
大学(334715)
管理(130738)
(130007)
经济(126901)
研究(116667)
理学(112484)
理学院(111160)
管理学(109206)
管理学院(108604)
中国(86196)
科学(73349)
(72533)
(59177)
(58230)
(54780)
研究所(53810)
中心(52556)
(50409)
业大(49679)
(48451)
师范(48000)
北京(46173)
财经(46093)
(42728)
农业(42518)
(41771)
(41743)
师范大学(38686)
技术(38459)
基金
项目(229562)
科学(180011)
研究(171369)
基金(162788)
(141569)
国家(140317)
科学基金(120110)
社会(105238)
社会科(99561)
社会科学(99539)
(91916)
基金项目(86568)
教育(79436)
自然(77418)
(77045)
自然科(75579)
自然科学(75562)
自然科学基金(74153)
编号(72165)
资助(66446)
成果(58667)
(52990)
重点(51854)
课题(50548)
(49471)
(47959)
创新(44666)
项目编号(43801)
科研(43283)
发展(42316)
期刊
(149765)
经济(149765)
研究(101024)
中国(70457)
学报(51392)
(50943)
管理(48499)
科学(48265)
教育(47755)
(42198)
大学(38535)
学学(35855)
农业(35800)
技术(31383)
(30005)
金融(30005)
业经(26673)
经济研究(23236)
财经(21147)
图书(19429)
问题(19021)
(18112)
(18034)
科技(16943)
理论(16104)
技术经济(15712)
资源(15533)
商业(15509)
现代(15152)
(15136)
共检索到5062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胡定荣  
运用协同论的系统开放性、序参量和自组织原理,构建大学、中小学和教育行政部门(U-S-A)校本课程合作开发的理论模型,运用案例研究法,由1位大学研究者与9位硕士生、2个区域的课程主管和11所中小学的课程主任、教师组成课程开发团队,结果发现:U-S-A协同课程开发的需求诊断、理论学习和实践改善活动可以起到促进协同主体共赢的效果,学校课程系统的开放性、大学研究者的课程知识支持和区域课程主管的协调作用以及学校课程的自组织运行是学校课程从无序走向有序的关键因素。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周志英  冯金宝  
衢州聋校从“以文化教育为中心,以职业教育和艺术教育为两翼”的办学策略出发,创建艺能特色之学校,培养“一专多能”的聋人毕业生,由此进行了艺术和职业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实践。通过实践,形成了比较科学的校本课程体系,总结出了适合学校实际的教学实践方法,并对校本课程的评价策略进行了积极探索。校本课程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聋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和艺术潜能的开发,也进一步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永娟  
IT项目课程开发应遵循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导向"教"与"学"的原则,并以IT项目工作过程为载体,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课程开发的前提是开展IT职位信息调研,建立IT职业能力素质模型,主要包括职业素养、通用知识技能、专项知识技能三个维度。按照项目课程设计原则和步骤,对《职业格式文档处理技术》课程项目进行设计,选择文档规范化、文档自动化、文档安全化三个项目并细分为若干个工作任务。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鲁艳  
从已有的经验来看,校本课程开发过程就是一种合作的过程。然而我国的学校与教师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工作习惯却缺乏一种合作的意识,这必将会影响到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与方向。因此,本文采用一种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试图从理论与实践层面阐明校本课程开发中合作的基本内涵、合作的类型与合作的模式分析等问题。最后,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以期能对我国全面推广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有所助益。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何银  
文章指出:要充分挖掘地域文化资源,把其中可以为教学所用的素材纳入校本课程的开发体系,其意义在于,拓展课程资源,传承地域文化,提升校园文化,完善学生个性;地域文化既有内隐与抽象的精神层面,又有外显与具象的物化表现,基于地域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可从历史遗迹、地方名士、民俗风情、方言艺术、地方精神、民间体育等领域着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路华清  左菊  孙泽文  
校本课程开发是当前课程改革无法绕过的专门领域和特殊工作。因选取角度和方法的不同,校本课程开发可划分为多种类型:依据范围,可分为完全和部分校本课程开发;依据主体的变化,可分教师个人、教师小组、教师全体以及与校外机构或个人合作等四种类型;依据主体参与的程度不同,可分为课程选择等六种类型。校本课程开发没有固定的程序,但具有一般的流程。它包括明确理念、情况分析、制定目标、设计方案和实施与评价五个步骤。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崔允漷  夏雪梅  
校本课程开发在中国内地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 :教学意义上的课程建设活动是一种自发的、仅限于课或者科目层面上的课程活动 ,严格地说 ,这只是一种教学意义上的活动 ;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模式的探索是在西方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影响下 ,少数学校进行的规范的、以学校为基地的课程整合实践活动 ;作为国家政策的校本课程开发是对前两种活动的超越 ,它预示着中国校本课程开发时代的到来 ,体现了学校教育共同体的课程权利得到保障。最后 ,作者提出了新课程背景下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特别是价值定位、课程能力建设、审议机制与资源共享等 ,来展望新的地平线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斌华  
美国是较早开展校本课程开发的国家。本文力争以客观的态度 ,审视并分析了美国校本课程开发的发展轨迹、影响因素和经验教训 ,并进行了个案的介绍和研究。美国的某些做法不仅值得我们参照或借鉴 ,而且有助于我们冷静反思当前我国正在开展的校本课程开发活动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吴刚平  陈华  徐晨盈  赵晓雨  
我国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确立,正式开启了校本课程开发20年的发展道路。其中,早期校本课程开发的学术关注,特别是华东师大教育学者群的校本创新思维及其校本课程开发系列专著、咨询报告、实用案例丛书、教学成果奖项和专业支持平台等新兴研究成果,以及更多校本课程研究者的理论建构和实践反思,都是值得认真回顾和总结的创新理论成果与实践智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崔允漷  陈建吉  傅建明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罗厚辉  
教师参与课程决策意味着教师的传统角色从课程使用者到课程开发者的转变,在指向学生学习的课程决策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本文以香港"快速发展中的校本课程开发"这一改革方案的实施与研究为例,运用访谈与分析的研究方法,系统阐述了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被鼓励参与课程决策,从而获得深度学习的机会,增进自身专业成长的历程。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丽琴  
中式课例研究除了具备国际上公认的课例研究之四大共通性特点外,还具有鲜明的校本研修特质,即既基于校本、服务校本,也成就于校本。多年来,浦东新区一批教研员、科研员致力于课例研究进基层学校的实践和推广,选择"课程化"为主要实践方向。其中,校本课例精修工作坊以满足校本研修的新需求为逻辑起点,有完整的课程元素,作为校本研修课程产品,其实施效果良好,并得到了较好的辐射。由此反思中式课例研究与校本研修课程的关系,可以发现课例研究课程化的程度与次序应允许因取向、类型、环节而异;校本研修课程亟需引入中式课例研究的精神特质来改善当前困窘的态势;在校本研修视域下的中式课例研究中,课程化之关键人物是校本研修领衔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叶波  
知识选择是课程开发的基本问题。澄清校本课程开发的知识基础,有利于提升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效性。地域性知识观照下的校本课程开发,割裂了学校、地方、国家三级课程管理的层递关系,无法对校本课程开发中的知识进行价值辩护,存在窄化与浅层化课程知识的局限。境域性知识强调知识的语境性、地方性和动态性,对于优化三级课程管理、彰显校本课程开发特色、确证师生作为知识选择主体具有积极意义。其中,问题情境的构建、开放文化的形成和立足内部眼界的方法论主张是彰显境域性知识的基本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