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33)
- 2023(8953)
- 2022(7356)
- 2021(7106)
- 2020(5773)
- 2019(12720)
- 2018(12961)
- 2017(21466)
- 2016(13078)
- 2015(14976)
- 2014(14974)
- 2013(13006)
- 2012(11532)
- 2011(10787)
- 2010(11077)
- 2009(9937)
- 2008(9249)
- 2007(8479)
- 2006(7450)
- 2005(6712)
- 学科
- 济(30321)
- 经济(30274)
- 管理(29219)
- 教育(23401)
- 业(21724)
- 中国(17919)
- 企(17772)
- 企业(17772)
- 理论(12581)
- 教学(11272)
- 学(10790)
- 农(10676)
- 方法(9657)
- 财(8925)
- 制(8864)
- 地方(8071)
- 数学(7759)
- 业经(7701)
- 数学方法(7519)
- 体(7081)
- 发(6882)
- 农业(6517)
- 银(6255)
- 银行(6235)
- 技术(6182)
- 行(6042)
- 学法(5996)
- 教学法(5996)
- 贸(5926)
- 贸易(5923)
- 机构
- 大学(161710)
- 学院(157040)
- 研究(57838)
- 管理(49422)
- 济(46642)
- 经济(45034)
- 理学(41991)
- 理学院(41284)
- 管理学(39978)
- 管理学院(39662)
- 教育(36593)
- 京(36438)
- 中国(35846)
- 科学(35585)
- 范(34690)
- 师范(34423)
- 所(28570)
- 师范大学(27859)
- 江(26732)
- 研究所(25989)
- 中心(25203)
- 技术(25069)
- 农(24524)
- 财(23817)
- 北京(23758)
- 职业(22392)
- 业大(22005)
- 院(21665)
- 州(21282)
- 农业(19166)
- 基金
- 项目(103370)
- 研究(86313)
- 科学(81611)
- 基金(67158)
- 家(57517)
- 国家(56810)
- 教育(49685)
- 社会(49403)
- 科学基金(47488)
- 社会科(46248)
- 社会科学(46237)
- 省(44917)
- 编号(40010)
- 划(39623)
- 成果(36754)
- 基金项目(34008)
- 课题(32583)
- 年(28172)
- 自然(27897)
- 自然科(27266)
- 自然科学(27253)
- 自然科学基金(26704)
- 资助(26578)
- 重点(25216)
- 项目编号(24461)
- 规划(23972)
- 发(23837)
- 部(23289)
- 创(22284)
- 性(22279)
共检索到2558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吴涛 王继元 徐利新
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大学生心理问题表现为适应压力、人际交往压力、恋爱心理困惑、抑郁焦虑心理、自我认识失调和就业择业困扰等。我们需要树立以人为本、防治并举的基本理念,通过校内防治、校外共治,逐步构建大学生心理问题协同解决体系。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目前,一定比例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大学生心理问题表现为大学适应压力、人际交往压力、恋爱心理困惑、抑郁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徐伟东
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困扰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问题之一。构建科学合理的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对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发展和成功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实践意义。高校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应从目标系统、操作系统与管理系统等方面入手,力求拓展教育途径,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金春寒 余卉
立足于高校现有资源和平台,围绕大学生不同学段出现的主要心理矛盾,文章构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阶段化教育体系,依凭大学生不同学段和各阶段的突出心理矛盾,提出以适应性为主要目标,引导大学新生开启人生新阶段;以成长发展为主要目标,塑造大二、大三学生健康心理素质;以主动规划为目标,培养大四学生择业、就业良好心态等教育措施,以更有效地优化大学生人格,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 阶段化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仲稳山
从理论上预先建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可以在充分考虑中西方文化对体系中各子系统影响的前提下,建立起比较理想的、基本符合我国大学生心理发展实际需求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心理健康水平的评估标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及其理论支撑、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体系、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体系、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运行的原则和方式、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效能的评估标准等六个方面,为各高校在现实环境中具体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建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谭静
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这个"五位一体"的活动体系里,包括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进行心理咨询与辅导、建立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开展心理调查与研究,可以全面提高高职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学院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
高职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活动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佩杰 宋凤宁
大学生心理健康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却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其主要原因在于长期以来受消极心理学研究取向的影响。积极心理学的兴起扭转了心理学过于关注负性心理的局面,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指明了方向。论文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探讨其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尝试构建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潘子彦
站在生命教育的视阈下反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立足生命塑造,着眼全人成长,基于学生的生命困顿和需要构建课程体系,探索适应学生生命特点的教学方法,培育陪伴学生生命成长的教师队伍,整合学生的生命资源和社会资源,来激发学生的生命潜能,提升生命质量。
关键词:
生命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柴丹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大学时期是大学生正处于心身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大部分学生还存在适应不了社会规则和自身角色的转变等一系列问题,导致部分学生心理出现问题。因此,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刻不容缓,需要学校和家庭协同教育,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发展。大学生家校协同是一种双向活动,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相互配合,以育人为根本目的。由秦波主编,煤炭工业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要素》一书,在现有心理学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结合作者对大学生所作的实证研究,提出了大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协同育人机制提供探讨方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翠春
目前,高校成教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弱化,成教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互联网+"为成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提出了"互联网+"视域下成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五大服务体系及应遵循的四大原则。
关键词:
成教大学生 心理健康 “互联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保红
本文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客观的反思,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分析问题和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问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程少荣 于静之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大学生面临着学习、生活、情感、就业等多种压力,各种心理问题日益严重和突出。本文指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分析了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的成因,并提出了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家庭教育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玉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高校的扩招,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多,高校在社会优秀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然而,不少院校对学校建设、扩张给予了高度重视,却忽视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大学阶段是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正确、及时的引导对于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重要意义。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书,是适合教师教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读本。该书结合当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金春寒
"90后"大学生具有鲜明的心理特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尊重"90后"大学生的心理成长规律,克服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困境。文章利用高校现有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平台,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模块化,形成内容规范、目标明确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块化体系,并通过体系有效运行,实现"90后"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个性优化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 模块化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明
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这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本文提出关键是要建设好三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服务体系,即:心理素质教育教学体系、心理咨询体系、心理疾病预防和危机干预体系。并就健全和完善这三大体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文清 周玉萍 陶小华 王正莉
对高职大学生性心理的"性知识和性观念"、"性情感"、"性适应和性控制"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构建科学的高职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即开展形式多样的性知识和性圣洁性教育;加强‘性、爱、婚姻’为主题的性伦理教育;开展各式各样的文体活动,进行性能量释放等。
关键词:
构建 高职大学生 性心理 教育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