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24)
2023(17523)
2022(14927)
2021(13974)
2020(11407)
2019(26265)
2018(26245)
2017(49666)
2016(26965)
2015(30361)
2014(30308)
2013(29753)
2012(27292)
2011(24917)
2010(25297)
2009(23480)
2008(22581)
2007(20145)
2006(17881)
2005(15698)
作者
(78127)
(64586)
(64330)
(60991)
(41209)
(31019)
(29218)
(25355)
(24651)
(23242)
(22054)
(21811)
(20517)
(20473)
(19866)
(19752)
(19222)
(19000)
(18461)
(18324)
(16144)
(16087)
(15745)
(14868)
(14528)
(14464)
(14358)
(14309)
(13069)
(12664)
学科
(112130)
经济(112012)
管理(74245)
(73306)
(56928)
企业(56928)
方法(46849)
数学(40527)
数学方法(39801)
(38740)
中国(32670)
地方(27817)
业经(27299)
农业(25879)
(23967)
(23351)
(20419)
(19496)
贸易(19480)
理论(19132)
(18841)
(18125)
(17810)
银行(17767)
环境(17654)
(17123)
(17106)
(17091)
金融(17088)
技术(17017)
机构
学院(380721)
大学(378009)
管理(148973)
(147280)
经济(143772)
研究(128769)
理学(128217)
理学院(126775)
管理学(124239)
管理学院(123557)
中国(97565)
(81604)
科学(80929)
(66541)
(65028)
(64863)
中心(58920)
研究所(58900)
业大(57199)
(57054)
(53168)
师范(52697)
财经(52566)
北京(51953)
农业(49691)
(47597)
(47167)
(46820)
经济学(42789)
师范大学(42132)
基金
项目(257683)
科学(201987)
研究(191047)
基金(183802)
(159496)
国家(158088)
科学基金(135695)
社会(118647)
社会科(112195)
社会科学(112167)
(102802)
基金项目(96661)
教育(88316)
自然(87325)
(85588)
自然科(85214)
自然科学(85197)
自然科学基金(83603)
编号(80312)
资助(76118)
成果(65502)
(58146)
重点(57591)
课题(55736)
(55502)
(53282)
创新(49618)
科研(48515)
项目编号(48466)
国家社会(47892)
期刊
(170337)
经济(170337)
研究(111713)
中国(80504)
(63324)
学报(59252)
科学(55683)
管理(55021)
教育(49319)
(48244)
大学(45035)
农业(43272)
学学(42052)
技术(34942)
(34882)
金融(34882)
业经(31556)
经济研究(26310)
财经(24260)
图书(22512)
问题(21758)
(21120)
(20720)
科技(18730)
技术经济(18329)
(18304)
资源(18009)
理论(17726)
商业(17382)
统计(17140)
共检索到5712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国庆  张勇  
古村落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区域特色。在中国快速的城镇化建设中,对古村落的开发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然而,资源开发不当或过度、发展模式与当地社会不协调等问题还造成传统文化传承的困难,导致古村落资源开发与当地人居生活和生态环境不均衡发展,影响了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在开发中实现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需要创新古村落旅游发展模式,实现古村落资源保护与人居环境和谐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国庆  张勇  
古村落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区域特色。在中国快速的城镇化建设中,对古村落的开发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然而,资源开发不当或过度、发展模式与当地社会不协调等问题还造成传统文化传承的困难,导致古村落资源开发与当地人居生活和生态环境不均衡发展,影响了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在开发中实现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需要创新古村落旅游发展模式,实现古村落资源保护与人居环境和谐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邵秀英  冯卫红  
古村落是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的重要载体,贫困却是古村落的普遍现象。以保护为基础、产业为途径、减贫为目标,实现遗产保护、文化传承与社区发展协调统一,是古村落面临的主要任务。山西省是我国古村落遗存最多的省区之一,目前古村落的发展主要依赖于传统农业、旅游开发以及资源开采等产业类型,不同的模式面临的保护与减贫任务各有侧重。本文根据山西省古村落文化遗产的价值、现有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基础以及产业发展的潜力,从产业发展角度提出旅游开发、文化创意、生态农业、政府救助等适于古村落保护与减贫发展的模式,并对不同模式的适用对象和发展路径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科  屈小爽  
古村落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生产生活智慧及文化地域特色,有着较大的旅游开发潜力。而目前河北省古村落旅游资源无论是现实保护程度还是研究关注度都略显滞后。河北省古村落有特色民居型、独特格局型、特色文化型、红色革命型四种村落类型,文化体验"原生态"开发模式、民俗文化"博物馆"开发模式、文化创意型"村落产业"发展模式和山水生态"休闲度假"开发模式可针对村落类型及开发现状进一步实现河北太行古村落的合理利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艳  
我国农村地区具有丰富的人文和生态旅游资源,各地旅游资源特色鲜明,为乡村特色旅游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很多地区的旅游产品开发缺乏旅游特色,旅游产品开发和服务不足,难以形成有影响力的旅游发展模式,不利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进一步突破旅游产品开发的不足,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蒋海萍  王燕华  李经龙  
古村落型世界遗产地的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均衡关系一直倍受关注。文章通过对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旅游开发历程、现状深入的调查,对西递、宏村两种旅游开发模式下的经济、社会影响做了比较,指出古村落型世界遗产地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在实施社区参与的开发模式(Commun ity-BacedDevelopm ent)的同时融入企业经营因素,根据当地实际探索适宜的开发模式。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玢  左俊玮  
赣南古村旅游作为以独特文化为根基的一种旅游业态,其发展可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和生活富裕的目标,并已成为乡村振兴中的重要引擎。然而,由于当前古村发展的各类主流模式仍旧受到地方政府资金短缺、旅游开发非专业化、监管权责不明等问题的限制,阻碍了古村落再生发展的进程。针对此类问题,对古村再生开发过程中各方利益主体关系进行分析和梳理,提出一套政企合作的多元化开发模式,并根据当前政策完善政企合作项目融资操作细则,同时通过制度立体化建设、古村经济文化价值挖掘和合作监管机制三个关键政策,确保古村再生发展的可持续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范子娜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其本质上就蕴含着乡村全面振兴的任务,而成功完成这一任务的关键就在于人。对我国农村当前的人力资源状况分析可知,其开发前景并不明朗,呈现出规模大质量低的特点。因此,应优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理念,扩大技能培养方面的投资,推进农村高职教育,强化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非农技能,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以促进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生东  
古村落已经成为一类重要的旅游景点,然而随着旅游开发的推进,旅游者的进和原住居民的退,使古村落面临过度商业化与空心化的困境。运用生态学的共生理论,以世界文化遗产地西递村为案例,分析了古村落空间的演化轨迹,结合村落遗产旅游从物质景观遗产,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再到农业遗产的开发历程,提出了村落遗产旅游的共生整体开发模式。并认为留住村落原住居民,合理分配相关者利益,活态保护村落整体遗产是村落遗产旅游共生整体开发的保障。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芳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实现了持续性发展,古村落旅游也受到了越来越多游客的欢迎,热度越来越高。然而,在进行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古村落为了获取更加高效的经济效应,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传统文化保护,仅仅只是千篇一律地包装古村落,日益凸显出同质化以及商业化的问题,缺乏足够的特色。文章主要采用了案例分析法,以山西长治某古村落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古村落旅游在未来实现更加积极发展的相关策略。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林  温涛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兴旺要求的重要途径,而金融支持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动力。本文基于267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27家涉农金融机构的调研数据,研究发现:金融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目前仍存在涉农信贷资金总量增长缓慢、中长期大额贷款供给不足、直接融资渠道不畅、金融创新持续性差和多部门协同服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结合实践案例,本文进一步对金融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政银保多位一体模式、内部信用合作模式、产业链金融模式和政策性产业基金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从建立健全财政金融协同服务机制、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快农村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建设以及加强资金流向监管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方磊  唐德彪  
借鉴甘恩(Gunn)旅游系统功能模型,本文从资源特色、旅游环境、服务设施、市场基础等方面建立了古村落旅游开发潜力评价指标,运用AHP法赋予各指标因子权重,在此基础上利用模糊数学构建了古村落旅游开发潜力的综合评价模型,运用该模型对湖南西部地区35个古村落资源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综合评价方法可操作性强、效果较好,可为古村落旅游开发提供比较依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富利  
单纯引进社会资本、依靠旅游开发的保护模式使古村落的保护面临危机,它不仅带来了诸多潜在的隐患,也损害了古村落的文化价值。当前社会上存在着古村落保护仅仅是将古村落维修好、保护好的思想认识误区,实际上,古村落是民族记忆和传统文化的载体,需要保护的绝不是哪座建筑物的空巢,而是民族文化的记忆、符号和传承,应从古村落整体保护的出发点来考虑。只有深入发掘古村落的内生动力,在发挥古村落村民主体作用的同时,平衡社会、政府、村民等各方利益,才能达到整体保护的效果,真正保护好古村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婉玲  
乡村旅游,是当代富起来的中国人首选的一种旅游方式,举世闻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更是国内外旅游爱好者最爱的乡村游。如何让世人享用到这份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感受到中国乡村旅游浓厚的文化底蕴,根据波特产业集群化发展理论,结合开平碉楼与村落设施的实际情况,拟研究政府主导下乡村旅游新模式的发展对策与措施。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肖佑兴  
以广州古村落为研究对象,分析讨论古村落的旅游发展条件与开发原则,提出广州古村落的旅游发展定位及旅游发展战略。认为广州古村落开发要遵循地方化与国际化相结合,遗产保护与旅游商品化相结合,政府主导、社区参与及民间资本运作相结合,旅游发展与古村落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在此基础上,确定广州古村落旅游发展的定位,即体现广州地方特色的游憩社区与文化产业发展基地。结合有序的保护战略、整合的市场战略、圈层型的空间战略、立体开发的产品战略、结构优化的产业战略、适宜的经营战略等发展战略,推进广州古村落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