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01)
- 2023(16138)
- 2022(13260)
- 2021(12182)
- 2020(9999)
- 2019(22019)
- 2018(21392)
- 2017(39981)
- 2016(20941)
- 2015(22920)
- 2014(22447)
- 2013(21843)
- 2012(20044)
- 2011(18191)
- 2010(18540)
- 2009(17555)
- 2008(16388)
- 2007(14578)
- 2006(13184)
- 2005(11928)
- 学科
- 济(91340)
- 经济(91264)
- 业(65189)
- 管理(63004)
- 企(54080)
- 企业(54080)
- 中国(33311)
- 方法(30915)
- 地方(27977)
- 融(27481)
- 金融(27480)
- 农(26267)
- 银(25878)
- 银行(25856)
- 行(25158)
- 业经(24678)
- 数学(24671)
- 数学方法(24452)
- 技术(21770)
- 财(21277)
- 制(19376)
- 农业(18468)
- 贸(16271)
- 贸易(16253)
- 理论(16103)
- 易(15669)
- 学(15617)
- 产业(15410)
- 地方经济(14587)
- 发(14273)
- 机构
- 学院(291371)
- 大学(284752)
- 济(122257)
- 经济(119733)
- 管理(111581)
- 研究(100304)
- 理学(95125)
- 理学院(94016)
- 管理学(92530)
- 管理学院(91982)
- 中国(81669)
- 京(59805)
- 科学(58832)
- 财(56931)
- 所(48811)
- 中心(46996)
- 江(45596)
- 财经(44341)
- 研究所(43855)
- 农(42555)
- 范(41202)
- 师范(40842)
- 经(40077)
- 北京(38016)
- 州(37537)
- 业大(37385)
- 经济学(37307)
- 院(36636)
- 经济学院(33507)
- 财经大学(32796)
- 基金
- 项目(191132)
- 科学(153889)
- 研究(145681)
- 基金(137373)
- 家(118009)
- 国家(116967)
- 科学基金(102204)
- 社会(95196)
- 社会科(90524)
- 社会科学(90505)
- 省(78626)
- 基金项目(73004)
- 教育(65871)
- 划(64088)
- 自然(62570)
- 自然科(61185)
- 自然科学(61172)
- 自然科学基金(60118)
- 编号(58574)
- 资助(53925)
- 发(47643)
- 成果(46426)
- 创(45642)
- 重点(43317)
- 课题(42161)
- 创新(41716)
- 部(40565)
- 国家社会(39191)
- 发展(39140)
- 展(38503)
- 期刊
- 济(144122)
- 经济(144122)
- 研究(90245)
- 中国(66558)
- 管理(45390)
- 财(42364)
- 农(40682)
- 融(40514)
- 金融(40514)
- 科学(39592)
- 学报(37139)
- 教育(36251)
- 大学(29107)
- 农业(27572)
- 学学(27263)
- 业经(26473)
- 技术(26426)
- 经济研究(23082)
- 财经(21518)
- 经(18822)
- 问题(18236)
- 科技(16686)
- 商业(15264)
- 技术经济(15108)
- 业(15059)
- 坛(14745)
- 论坛(14745)
- 贸(14246)
- 现代(13930)
- 国际(13115)
共检索到4580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翁钢民 潘越 杨秀平 宋娜
协同视角下对旅游产业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发展格局的动态把握是驱动旅游经济永续发展,优化要素供给的重要依据。运用LISA时间路径、重心轨迹、复合系统协同度等模型,对2009—2017年我国旅游产业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发展格局的时空动态及三者所构成复合系统的协同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三者省域间发展均渐趋于空间均衡,过程中旅游产业呈现"溢出效应",而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则以"独立效应"为主。②三者局部时空格局动态变迁路径差异性显现,旅游产业最为稳定,省域间以协同增长占主导;科技创新稍弱,协同与竞争并存;现代金融稳定性最差,以空间竞争为主。③复合系统总体协同度较低,实现优质协同仍需较长时间。④协同格局经历了由局域性集聚分布—垂直分层—"胡焕庸线"的演化过程。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付保宗 盛朝迅 徐建伟 周劲 任继球
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体现了内生经济增长的基本逻辑,从国际实践来看具有全局联动性、形态多样性、阶段变化性和开放互动性特征。当前中国产业体系形态正在从中低端全能型向高端引领型突破,要素供给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率型升级,要素配置从外生干预型向内生自主型转化,开放模式从单向引进型向双向互动型拓展。同时,非协同发展的矛盾显现,主要表现在实体经济动力弱化,关键要素短板突出,结构错配矛盾凸显,产业开放层次偏低,协同发展机制僵化。建设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根本上要构建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内生发展机制,为此建议,重塑实体经济发展导向机制,强化科技创新引擎机制,顺畅现代金融服务机制,健全人力资源资本化机制,加快构建开放型产业新体制。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付保宗 周劲
"产业体系"是中国语境下的独特概念,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既立足于时代特征和突出矛盾,也体现了产业政策模式和重心的转变。产业体系本质上是从产业角度对国民经济构成的一种阐释,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体现了内生经济增长的基本逻辑。实体经济在协同关系中处于核心主体地位,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间也不是平行独立的,而是存在着立体交互关系。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具有全局联动性、形态多样性、阶段变化性、开放互动性、灵活高效性的特征。具体表现在: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不是要素间单向联系的机械组合,而是每一个要素间关联互动的整体系统;没有统一合意的标准模式,而是在不同条件下可能呈现出多种具体形式;不是静态的稳定状态,而是动态的变化过程,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呈现不同特征;不是孤立运行的封闭系统,而是国际共振的开放结构;不是一劳永逸的目标,而往往根植于灵活高效的协同机制。建设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根本上要构筑有利于要素资源优化配置的高效协同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新海 沈纬辰 杨喜 刘瑞红
文章构建了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与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和耦合协同度评价模型,对中国八大区域的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与人力资源协同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西南地区实体经济水平滞后于其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水平;大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水平滞后于实体经济水平,这种失调在进一步的恶化,相比之下,长江中游地区协同发展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善;三大沿海地区的协同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但在三大沿海地区内部存在异质性。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闻宝静 赵永亮 郭胜男
金融产业集聚与科技创新的协同发展对于经济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建立两者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以长三角江浙沪地区为例,根据2008—2017年相关指标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0年间两省一市金融产业集聚与科技创新协同的耦合度平稳增长,江苏省耦合程度有较大的优势。整体科技创新系统和耦合协调度发展有较小波动性,并根据协同发展类型划分为3个阶段。最后,依据结论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以此促进江浙沪地区金融产业集聚与科技创新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
产业集聚 科技创新 协同发展 江浙沪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静 王宝林 刘朝峰
实现旅游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而旅游高质量发展又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方向指引。在两系统耦合机理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σ收敛方法对京津冀科技创新和旅游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化特征和收敛程度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两系统耦合协调度呈波动上升的良好发展态势,总体协调水平不断提高;地区间耦合协调度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但整体来看耦合协调度差异呈波动缩小的收敛态势。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提升两系统耦合协调度的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静 王宝林 刘朝峰
实现旅游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而旅游高质量发展又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方向指引。在两系统耦合机理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σ收敛方法对京津冀科技创新和旅游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化特征和收敛程度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两系统耦合协调度呈波动上升的良好发展态势,总体协调水平不断提高;地区间耦合协调度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但整体来看耦合协调度差异呈波动缩小的收敛态势。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提升两系统耦合协调度的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宰予东
物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好金融问题,是关系到物流企业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通过对几个问题的分析,阐述了物流企业中金融服务和金融创新的重要性及其方法。
关键词:
物流 融资 金融租赁 物资银行 金融创新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圆圆
琴澳合作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引擎,两地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是未来琴澳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文章通过全面总结琴澳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及战略意义,检视两地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在协调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打造差异化"及"建构协同模式"的协同发展路径,对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旅游产业区域协同发展的经济格局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差异化视角 琴澳旅游产业 产业协同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直蓉
本文基于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背景,在旅游消费市场发展变化趋势和特征分析基础上,通过构建我国旅游消费市场发展水平,实证检验了我国旅游消费市场与内需扩大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研究发现,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我国旅游消费市场呈现出向高品质、高端旅游消费转变;旅游消费群体年轻化,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居民旅游动机和偏好更趋向于健康卫生等特征。我国旅游消费市场与内需扩大之间存在密切的耦合协调发展关系,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已经由良性互动、初级耦合协调向高水平互动、高耦合协调状态转变,转变时点大概在2014-2015年期间。进一步实证检验证实了我国旅游消费市场与内需扩大之间存在显著的协同发展效应。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林 温涛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兴旺要求的重要途径,而金融支持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动力。本文基于267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27家涉农金融机构的调研数据,研究发现:金融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目前仍存在涉农信贷资金总量增长缓慢、中长期大额贷款供给不足、直接融资渠道不畅、金融创新持续性差和多部门协同服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结合实践案例,本文进一步对金融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政银保多位一体模式、内部信用合作模式、产业链金融模式和政策性产业基金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从建立健全财政金融协同服务机制、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快农村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建设以及加强资金流向监管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进富 黄鹏飞
创新驱动发展对我国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转型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共同演化视角提出创新驱动发展内生协同动力的分析框架,并构建创新驱动发展共同演化模型。最后,文章从政府政策主导和企业创新主体两方面为我国创新驱动战略的推进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学基 程励
近年来,国家立足新发展阶段实施了系列区域重大战略,致力于构建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作为区域战略实施的重要路径,各地在积极推进区域旅游协同发展。位于我国西南的川滇藏地区自然和文化资源丰富,又因历史、地缘等而具有旅游协同发展的基础。长期以来,川滇藏三省区均将旅游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面对新时代发展要求,如何将川滇藏旅游发展的优势充分整合,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更好地发挥西南桥头堡的战略作用,是亟须思考的重要问题。无论从历史经验还是当下的发展来看,道路交通始终在川滇藏社会经济发展与文化交流合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笔者提出基于“路学”视角思考道路与旅游的关系,探寻川滇藏这一西南特殊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可能性。“路学”是近年来周永明倡导的区域研究视角~②,强调从跨学科视角分析道路对区域社会的全方位复杂影响。
关键词:
协同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史玉丁 李建军
武陵山区自然生态资源保存良好,文化生态资源丰富多样,生态资源在旅游产业发展中发挥着支撑作用。武陵山区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缺乏宏观规划、破坏本土生态、冲击生态文化的潜在问题,这不利于该区域生态资源价值的提升和旅游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生态资本提升是生态资源开发与保护的重要目标,也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路径。文章以生态资本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武陵山区旅游产业与生态资本的互动关系,得出两者之间存在横向网络关系和纵向时序关系,继而提出了以生态资本提升促进武陵山区旅游产业发展的实践路径。武陵山区各地区之间应该注重旅游发展
关键词:
武陵山区 旅游资源 生态资本 协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史玉丁 李建军
武陵山区自然生态资源保存良好,文化生态资源丰富多样,生态资源在旅游产业发展中发挥着支撑作用。武陵山区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缺乏宏观规划、破坏本土生态、冲击生态文化的潜在问题,这不利于该区域生态资源价值的提升和旅游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生态资本提升是生态资源开发与保护的重要目标,也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路径。文章以生态资本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武陵山区旅游产业与生态资本的互动关系,得出两者之间存在横向网络关系和纵向时序关系,继而提出了以生态资本提升促进武陵山区旅游产业发展的实践路径。武陵山区各地区之间应该注重旅游发展的统筹协调,进行科学的旅游规划,应注重旅游生态数据的统计和旅游生态系统的监测,应提升旅游生态服务价值,注重产业互动发展,还应该注重挖掘文化生态资源,提升旅游产业的整体价值。
关键词:
武陵山区 旅游资源 生态资本 协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