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99)
2023(15078)
2022(13238)
2021(12582)
2020(10464)
2019(24004)
2018(23965)
2017(45568)
2016(24979)
2015(27961)
2014(27468)
2013(26955)
2012(24435)
2011(21596)
2010(21888)
2009(20493)
2008(19512)
2007(16869)
2006(14797)
2005(12750)
作者
(68213)
(56154)
(55670)
(53182)
(36029)
(26903)
(25624)
(22017)
(21272)
(20156)
(19386)
(18753)
(17670)
(17562)
(17141)
(17112)
(17035)
(16632)
(16102)
(15980)
(13845)
(13614)
(13479)
(12765)
(12636)
(12504)
(12492)
(12340)
(11240)
(11106)
学科
(89199)
经济(89096)
管理(81484)
(69820)
(60915)
企业(60915)
方法(40746)
数学(33704)
数学方法(33322)
(28642)
中国(24307)
(24090)
业经(21521)
地方(20213)
(19634)
(18396)
财务(18313)
财务管理(18233)
(17974)
企业财务(17242)
理论(16866)
(16592)
农业(16153)
(15454)
贸易(15437)
环境(15291)
技术(15028)
(14985)
(14940)
(14248)
机构
大学(333298)
学院(333196)
管理(137372)
(124590)
经济(121456)
理学(117575)
理学院(116272)
管理学(114476)
管理学院(113820)
研究(104166)
中国(81224)
(72001)
科学(65834)
(62629)
(51235)
(49723)
中心(49043)
财经(49041)
(48437)
业大(47446)
研究所(46112)
北京(44888)
(44761)
(44516)
师范(44407)
(41053)
(38617)
农业(37687)
财经大学(36556)
经济学(35949)
基金
项目(229097)
科学(179994)
研究(171045)
基金(164776)
(142070)
国家(140856)
科学基金(122147)
社会(106042)
社会科(100376)
社会科学(100349)
(89985)
基金项目(88388)
自然(79695)
教育(78463)
自然科(77659)
自然科学(77643)
自然科学基金(76218)
(75122)
编号(72002)
资助(66766)
成果(57972)
重点(50558)
(49902)
课题(48546)
(48038)
(47782)
项目编号(44887)
创新(44442)
科研(43467)
教育部(43144)
期刊
(139194)
经济(139194)
研究(97279)
中国(69510)
(51737)
管理(51191)
学报(49605)
科学(46164)
(42926)
教育(39327)
大学(37356)
学学(34528)
农业(29881)
技术(28683)
(27202)
金融(27202)
业经(23784)
财经(22836)
图书(21421)
经济研究(21357)
(19497)
问题(17709)
(17112)
财会(16753)
资源(16577)
会计(16508)
理论(16211)
科技(15795)
现代(15528)
(15259)
共检索到4935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徐超  张雅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改革审计管理体制,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增强监督合力。要求进一步推进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全覆盖,着力解决审计人力资源、技术能力等审计供给不足与审计需求旺盛以及审计任务繁重与审计效率有待提升之间的矛盾。文章从协同视角出发,提出以保障资源供给为基础,以实现审计目标为导向,以提升审计效率为核心,坚持系统性、重要性和高效性的原则,对审计机关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信息技术资源以及权力资源进行科学管理,以解决审计资源供需矛盾的现实问题。具体来讲,可以通过健全审计人才管理体系,优化审计经费管理制度,推进审计信息化平台建设,积极构建审计机关权责清单制度实现审计资源协同管理。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审计署上海特派办理论研究会课题组  杨建荣  高振鹏  贾西贝  
本文基于A市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工作,通过对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领导干部关于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决策部署情况、水资源保护重点项目等方面的审计实践,探讨了审计中存在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基础数据不全面,难以反映水资源容量、水环境容量和水质变化,难以和领导干部履职情况关联,对水资源保护欠缺与其他自然资源资产保护的协调等方面问题,提出了摸清底数、先编制实物量表再编制价值量表,完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开发利用保护情况评价体系,利用信息化手段区分领导干部协调不同自然资源发展情况,从水环境开发利用保护重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审计署上海特派办理论研究会课题组  杨建荣  高振鹏  贾西贝  
本文基于A市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工作,通过对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领导干部关于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决策部署情况、水资源保护重点项目等方面的审计实践,探讨了审计中存在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基础数据不全面,难以反映水资源容量、水环境容量和水质变化,难以和领导干部履职情况关联,对水资源保护欠缺与其他自然资源资产保护的协调等方面问题,提出了摸清底数、先编制实物量表再编制价值量表,完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开发利用保护情况评价体系,利用信息化手段区分领导干部协调不同自然资源发展情况,从水环境开发利用保护重点工程项目跟踪资金使用绩效和职责履行情况等实现路径,以期对后续审计开展有所裨益。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然  李月娥  袁紫璇  
我国各地区资源环境约束不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任务不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不可能有统一的普适性模式。本文首先明确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思路,然后结合优化、重点、限制、禁止开发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任务,分别提出各主体功能区差异化的离任审计重点。文章以湖北省七个试点地区为例深入分析差异化离任审计的重点,对其他省域因地制宜地实施离任审计、建设生态文明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孙丹丹  
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于基层审计机关而言,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面临数据不全面、审计手段有限及评价指标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文章结合近年来基层审计实践,提出改进方法,提高审计质量。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黄溶冰  谢晓君  
基于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的准自然实验场景,以我国城市为研究样本,研究该政策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执行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试点能够有效提升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执行力,加快了政府环境治理的执行进度,并提升了执行质量。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主政官员距离离任时间越短,官员的环境政绩诉求越强烈,审计试点的政策效应也越显著。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通过优化官员晋升考核体系和强化环境治理监管提升了政府环境治理执行力。研究结论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在试点期间的政策效应提供了支持性证据,对于理解地方环境治理执行困境和推进地方政府积极承担受托环境责任具有一定的理论贡献和政策启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文军  谢帮生  
利用部分地区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这一事件,本文研究其是否影响资源型、重污染型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本文发现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降低了公司盈余管理程度,抑制了正向和负向利润操纵。此外,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相关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在大小公司以及不同产权公司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制度环境差的地区影响更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黄溶冰  谢晓君  
【目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加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从中国特有的政治经济社会背景出发,探求其改善环境质量的作用机理和经验证据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2015—2020年中国30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按照自然资源禀赋的异质性,将资源型城市作为处理组,非资源型城市作为对照组,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在全国推广期间的政策效果。【结果】(1)伴随着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的常态化,相对于非资源型城市,资源型城市的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具体表现为工业污染的减排。(2)机制检验的结果表明,资源接续压力和环境绩效压力对资源型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具有促进作用,离任获得晋升的地方官员在任期内拥有更好的环境表现,支持了该项政策通过完善政绩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推动污染治理的理论逻辑。(3)路径检验的结果表明,环保投资的增加是促进资源型城市环境质量提升的可能路径。【结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符合中国国情,具有长效性和普适性,应加强审计结果运用、完善配套制度建设,推进环境责任审计的全覆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文远  孙媛媛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国家治理中的重要问题,而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应对资源环境问题方面发挥着自己独特的功能。基于此,运用熵权法及双重差分模型,以我国31个省份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研究,探究资源环境审计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资源环境审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环境,通过加强对领导干部履责情况的监督即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郭旭  
2016年12月21日,中国审计学会在北京召开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合作研究课题成果汇报交流会。来自地方审计学会、审计署各特派办理论研究会及有关高校共22个课题合作单位的3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内蒙古等5省区市审计学会、上海等3个特派办理论研究会以及有关高校的代表做了专题发言。代表们重点根据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试点情况与结果运用、面临困难与对策建议进行了交流研讨。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郭旭  
2016年12月21日,中国审计学会在北京召开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合作研究课题成果汇报交流会。来自地方审计学会、审计署各特派办理论研究会及有关高校共22个课题合作单位的3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内蒙古等5省区市审计学会、上海等3个特派办理论研究会以及有关高校的代表做了专题发言。代表们重点根据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试点情况与结果运用、面临困难与对策建议进行了交流研讨。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明辉  孙冀萍  
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内容和重点的认识存在很大差异,其原因在于人们对构成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基本单元即审计要素研究不够。因此,在回顾、梳理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厘清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基本含义和构成要素,从审计主体、审计客体、预期使用者、审计对象、审计标准、审计证据以及审计结果七个方面系统阐述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要素的具体内涵。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阳秋林  张玉  唐洋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不仅能够加大政府对资源环境的保护力度,而且能监督和制约权力的运行,可以更加充分地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净化国家治理环境。文章在我国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结合资源环境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已有成果,探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模式及方法,提出风险导向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模式;探索审计路径,从政策制定到政策实施,从实施审计到评价并对相关人员问责,弥补当前缺乏对路径等研究的短板,对于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方印  李杰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是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内在要求。而审计信息公开则是此项措施充分发挥社会公众对离任审计权进行必要监督的关键所在,是“审计全覆盖”为社会公众所感知的关键一环,更是完善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载体。探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信息公开的正当性依据,从信息公开的实际运行状况出发,分析与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挖掘此项审计信息公开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制度完善的若干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贺宝成  王娇杨  王家伟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审计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制度安排,但对领导干部的心理行为机制鲜有研究。文章集成计划行为理论、技术接受模型构建领导干部审计配合度模型,运用结构方程实证检验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领导干部感知利益、感知风险主要通过"态度"的中介传导影响审计配合度,且二者均受到生态政绩观的影响。同时,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对审计配合度具有正向影响。因此,强化生态政绩观治理导向、加大环境督查力度、创新审计方式、强化法制建设是提高领导干部审计配合度的重要现实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