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77)
2023(9368)
2022(7643)
2021(7182)
2020(5571)
2019(12183)
2018(11984)
2017(20450)
2016(12294)
2015(13828)
2014(13630)
2013(11892)
2012(10421)
2011(9735)
2010(9878)
2009(8801)
2008(7967)
2007(7190)
2006(6365)
2005(5812)
作者
(28595)
(23621)
(23615)
(22659)
(14811)
(11322)
(10968)
(9184)
(9072)
(8483)
(8096)
(7853)
(7555)
(7476)
(7276)
(7234)
(7189)
(7110)
(7070)
(6646)
(5983)
(5965)
(5620)
(5586)
(5391)
(5328)
(5192)
(5179)
(4826)
(4769)
学科
(36417)
经济(36394)
管理(25443)
教育(22724)
中国(19903)
(19574)
(14643)
企业(14643)
地方(12941)
(11653)
方法(11317)
理论(10693)
教学(10224)
数学(9946)
数学方法(9710)
业经(8719)
(8607)
地方经济(8126)
农业(8125)
(8040)
(6860)
环境(6857)
发展(6719)
(6592)
(6342)
贸易(6339)
技术(6174)
(6096)
(5779)
研究(5692)
机构
大学(151748)
学院(147858)
研究(53323)
(48353)
管理(47427)
经济(46920)
理学(41042)
理学院(40359)
管理学(39256)
管理学院(38937)
教育(35419)
(34518)
师范(34363)
(33372)
中国(31928)
科学(31663)
师范大学(28104)
(25090)
(24015)
中心(23047)
研究所(22963)
(21874)
北京(21801)
技术(21434)
职业(20896)
(20104)
(19337)
业大(18011)
(17557)
财经(17479)
基金
项目(99928)
研究(85592)
科学(81264)
基金(66497)
(55733)
国家(55083)
社会(51776)
教育(48773)
社会科(48698)
社会科学(48689)
科学基金(47244)
(43063)
编号(39235)
(37989)
成果(34774)
基金项目(33934)
课题(31655)
(27599)
自然(26363)
自然科(25729)
自然科学(25724)
自然科学基金(25185)
资助(25116)
(24772)
重点(24752)
规划(24488)
项目编号(23454)
(22857)
(21993)
(21968)
期刊
教育(64167)
研究(56292)
(54683)
经济(54683)
中国(43069)
学报(18550)
科学(17332)
技术(17275)
(17023)
大学(16574)
管理(16225)
职业(16110)
(15397)
学学(12470)
农业(12395)
业经(10897)
技术教育(9809)
职业技术(9809)
职业技术教育(9809)
(9259)
金融(9259)
经济研究(9103)
高等(9081)
(8991)
论坛(8991)
(8908)
图书(8487)
财经(7894)
高等教育(7757)
成人(7524)
共检索到2324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崔伟  
大学生就业教育是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文章从协同视域出发,从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四个方面探讨了大学生就业教育内容,并在分析其可能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有的放矢的专业教育、能力导向下的职业教育、就业为导向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和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的就业指导教育等践行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高政  
文章阐述了高校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存在的一些误区,详细分析了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必要性,并针对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提出一条有效的就业指导工作模式,从而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就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明海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关系千家万户的热点话题,也是困扰政府和高校的难题。高校校园媒体是大学校园传播信息的载体和工具,担负着舆论引导与育人的任务。高校通过对校园媒体的建设,整合媒体资源,有效发挥其功能,对于引导与培育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念、就业技能,促进大学生就业有积极意义。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广芝  
对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关键因素:个人综合素质和就业心理问题进行分析,论述以二三课堂素质教育为抓手,不断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就业能力,从而促进大学生就业。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素云  赵志川  
普通高校的军事教育课程高扬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严肃生动,紧张活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潜移默化地升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当前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闫辉  
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目前,艺术类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堪忧,表现为实用主义盛行,人文知识匮乏,价值取向功利化;心理问题普遍化,审美能力不足;片面追求个性发展,理想信念模糊。为此,加强艺术类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在于更新艺术教育理念,建立人文科学课程体系,使德艺双馨成为大学生的自觉追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社会实践活动;尊重差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苗富强  张峰  
当前盛行的享乐主义不利于大学生吃苦精神的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吃苦精神出现缺失。而吃苦精神是大学生成为"社会人"的需要,是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内在要求,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因此,在大学生中有必要进行吃苦精神教育。通过加强国情教育,增强学生体质、磨炼其意志,充分理解吃苦精神精髓、丰富活动形式和内容等途径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吃苦精神。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彭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关系到人才培育质量问题,在全球化背景之下,我国高校要汲取西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先进经验,不断完善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与管理机制。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织专家教授编写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比较研究》一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职能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该书在全球化背景下对中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进行了比较研究,本教材研究视野开阔,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薇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显得越发紧迫和重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大学生的成长问题更加被重视。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热门领域。文章就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展开分析,认为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途径的研究非常重要,在大学生成长成才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提出目前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因材施教,将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提高到科学的轨道上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代敏  
如何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以及拓宽大学生就业途径,是高等教育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探究通过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拓展就业的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相天东  
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继承传统的方式方法,更要适应时代要求,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优化工作环境,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努力探索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吕欢  
本篇文章从"中国梦"视角着手,针对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展开研究,结合笔者自身高校学生工作经历经验,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对策建议:政府部门要加强宏观指导,为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提供保障;高校应当加大思想引导力度,将"中国梦"定位为大学生就业观指导教育的基础;提高对家庭因素的重视程度以及大学生对自身就业观的调整等等,希望能够为我国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带来一些有参考性的意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曲玉柱  
就业价值观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和价值选择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随着党建理论成果的不断创新和大学生就业面临的现实问题,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应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文章以协同理论为切入点,探讨了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协同培养模式,力图为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提供有益性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晓峰  薛二勇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占到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的一半以上,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虽然我国初步形成了大学生就业的政策体系,但政策的产生是社会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相互博弈的产物,这就使大学生就业政策之间缺乏有效的协同。具体表现为:政策制定主体协同不足,导致政策实施难;就业市场政策协同不够,导致政策设计失真;就业激励政策缺乏协同,导致激励效果降低。为此,一要加强政策制定主体的协同,破解就业体制的障碍;二要有效调控就业市场,保障大学生的就业权益;三要健全激励政策,鼓励大学生灵活、自主的就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晗雯  
本文基于高校大学生就业力的调查,针对目前大学生就业力不强的结症,提出针对性强、切实可行的途径,提升大学生就业力,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