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50)
2023(18417)
2022(15284)
2021(14250)
2020(11665)
2019(26538)
2018(26194)
2017(49893)
2016(27002)
2015(30355)
2014(29919)
2013(29083)
2012(25999)
2011(23176)
2010(23162)
2009(21866)
2008(20673)
2007(18232)
2006(16277)
2005(14556)
作者
(74969)
(61622)
(61295)
(58289)
(39195)
(29358)
(28206)
(23915)
(23541)
(22146)
(21072)
(20741)
(19492)
(19300)
(18988)
(18799)
(18501)
(18328)
(17701)
(17638)
(15211)
(15143)
(14866)
(14039)
(13929)
(13910)
(13829)
(13671)
(12421)
(12068)
学科
(100517)
经济(100409)
管理(85640)
(78689)
(67944)
企业(67944)
方法(43084)
数学(36050)
数学方法(35594)
中国(33789)
(30663)
(28551)
金融(28548)
(28336)
(28213)
银行(28175)
(26981)
业经(26945)
(23330)
地方(22967)
(21504)
财务(21414)
财务管理(21373)
(20719)
企业财务(20360)
理论(19897)
农业(19242)
(17981)
贸易(17965)
(17470)
机构
学院(366293)
大学(365866)
管理(147091)
(141227)
经济(137858)
理学(125260)
理学院(123947)
管理学(121850)
管理学院(121166)
研究(117685)
中国(95875)
(77721)
科学(71999)
(68817)
(57475)
中心(56404)
(54940)
(54544)
财经(54383)
研究所(52091)
业大(52049)
(49341)
北京(48804)
(48385)
师范(47948)
(45586)
(43235)
农业(42675)
经济学(42041)
财经大学(40551)
基金
项目(248501)
科学(195515)
研究(186285)
基金(178756)
(154207)
国家(152864)
科学基金(132368)
社会(116647)
社会科(110483)
社会科学(110455)
(98135)
基金项目(94549)
教育(85523)
自然(84470)
自然科(82511)
自然科学(82495)
(81604)
自然科学基金(80981)
编号(77948)
资助(72332)
成果(63649)
重点(55402)
(53686)
(53299)
课题(53243)
(52142)
项目编号(48975)
创新(48554)
国家社会(47570)
科研(46921)
期刊
(157647)
经济(157647)
研究(108044)
中国(74175)
管理(56363)
学报(55355)
(54773)
(50573)
科学(50376)
(45178)
金融(45178)
教育(43911)
大学(42221)
学学(39248)
农业(34222)
技术(32423)
业经(27176)
财经(26247)
经济研究(24753)
图书(23076)
(22447)
问题(19985)
理论(18931)
(18778)
实践(17430)
(17430)
现代(17292)
科技(17045)
技术经济(16980)
(16715)
共检索到5508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林莉  葛继平  
作为一个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又面临着实现信息化艰巨任务的发展中国家,大力推进两化融合,是中国释放各种发展活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的必然选择。促进两化融合不仅需要在发展信息化的生产装备、核心技术和产业上下"硬功夫",更需要在信息化浪潮所带来的管理革命上下"软功夫"。在阐述协同管理内涵及效应的基础上,剖析两化融合过程中的"孤岛"现象,提出借助协同管理理念,加速两化融合进程的具体路径,促进我国工业由"大"变"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琦  
党的十七大提出"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指明了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我国由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汪传雷  李从春  
大力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目前,我国已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后期阶段,信息化建设虽然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信息化仍没有实现与工业化的有机融合,严重制约着工业化进程。本文阐释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内涵,分析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基础和实现的途径,重点讨论了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焦点问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宋建琦  
随着经济发展与市场类型的多元化,企业内部的业务种类日趋复杂,企业想要在此变化趋势下有条不紊地进行业务管理与财务管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能够提供新的思路。本文以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其预算管理和财务共享服务管理现状,然后探讨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与财务共享服务进行协同的必要性,最后对两者融合的路径及效果展开论述。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谢康  李礼  谭艾婷  
本文在谢康(2005)和肖静华等(2006)提出的趋同模型和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模型基础上,借助技术效率的概念来定义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范围和内涵,认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一种技术效率的表现,提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机制的技术效率模型,较好地解释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中成本最小化和收益递增的观点。传统工业的信息化改造与信息技术企业投资和经营传统产业,构成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两个主渠道。研究结论对于深化现有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理论具有促进作用。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何瑾  葛宝山  杜小民  
【目的/意义】工业化与信息化不仅是时代发展的结果,更是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重点工程。吉林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制造型企业是省内支柱型产业。想要振兴省内经济,探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问题就十分重要。【方法/过程】本文通过选取省内五个代表性产业,对其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现状进行了阐述和SWOT分析,得出了深度融合的总体布局。从深度融合四个层面探讨了五大支柱产业深度融合的模式,并抽象归纳出了吉林省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模式,对其实现路径进行了剖析。【结果/结论】揭示了吉林省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模式和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阳敏辉  
根据我国国情,我国政府提出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战略决策。在此背景下,政府于2015年将"中国制造2025"提升到国家战略,特别凸显了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这一主题。如今,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及物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快速与工业制造相互融入,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对两化融合的发展也有了更高要求,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中部崛起、湖南崛起的重要路径。文章分析湖南省两化融合的基本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湖南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基本实现路径,希望为湖南省两化深度融合的发展提供可行的参考。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谢康  肖静华  乌家培  方程  
本文针对为什么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构成中国制造2025战略任务这一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从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视角探讨协调成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为中国制造2025提供理论和政策分析依据。研究发现,协调成本的下降对经济增长具有决定性的结论是有条件的:首先,协调成本下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阀值。协调成本的下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呈"倒U"型,且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协调成本的下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也呈"倒U"型。其次,选择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下降同样单位的协调成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同。从这个角度而言,协调成本不是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源泉,选择哪一种经济增长方式的制度等外生因素可能是最重要的。最后,经济增长对协调...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于长钺  王长峰  庄文英  付伟  
【目的/意义】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评估是推进两化融合的有力抓手,有利于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法/过程】本文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31个省市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权的TOPSIS评价方法,TOPSIS用来对评价对象进行排序。【结果/结论】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对比了上海市与江苏省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发展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综合评价方法能够较为有效度量全国省级两化融合水平,为各省推进两化融合进程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晰巍  安超  初毅  
从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内涵的角度入手,分析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5级成熟度模型。在此基础上,明确两化融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在进行数据采集的基础上,构建针对工业企业的两化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定性研究中的层次分析法和定量研究的主成分析法给出不同评价指标的权重。研究可辅助企业对自身两化融合的现状进行客观评价,可辅助政府了解区域工业企业两化融合的现状及所处阶段,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晰巍  靖继鹏  刘铎  马思思  
从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内涵的角度入手,揭示两者发展的5级成熟度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关键要素系统模型,从动力、政策和支撑三个方面分析"两化"融合的关键要素。运用定量统计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并结合调研结果进行数据统计,指出两者融合中企业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政府应给予的相关扶持,最后提出两者融合的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吴兵  陈爽  张坤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对工业行业信息化发展的新要求,是国家工业行业信息化发展的新战略。从十六大"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战略思想,到十七大"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明确要求,再到十八大"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四化同步"首要位置,两化融合政策的发展历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晨光   宫景同   付韬   张永安  
基于TOE-I分析框架,采用案例研究与必要条件模糊集质性比较研究方法(NCA和fsQCA),选取20家案例企业,探究技术、组织、环境和个体四个维度前因条件对新型工业化的组态效应。研究发现:数字技术突破、数字设施、数字人才、数字共享、组织韧性、组织理念和企业家精神是制造企业构建新型工业化的核心影响因素,剖析了数制融合驱动新型工业化的4条实施路径。其中,数字技术突破和数字设施在“技术+人才”赋能组织型方案中存在潜在的替代关系。组织韧性、组织理念和企业家精神是制造企业顺利实施数制融合推进新型工业化路径的重要保障。数字设施则更多发挥间接支撑作用。据此提供实践启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周艳  孙静静  魏津瑜  赵斌  毕小青  
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是经济全球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两化融合"程度测度指标体系和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构建两化融合程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本文运用ELECTRE方法来研究两化融合的程度;选取了天津市300家企业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了天津市九大行业的两化融合程度,其中装备制造的两化融合程度最高,新能源新材料的融合程度最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