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52)
2023(7334)
2022(6226)
2021(5773)
2020(4728)
2019(10215)
2018(10237)
2017(18976)
2016(10039)
2015(11089)
2014(10593)
2013(10207)
2012(8954)
2011(8293)
2010(8489)
2009(8167)
2008(7901)
2007(6996)
2006(6323)
2005(5667)
作者
(27953)
(23282)
(22819)
(21781)
(14521)
(11266)
(10321)
(9086)
(8667)
(8353)
(7703)
(7701)
(7229)
(7174)
(7064)
(7035)
(7002)
(6814)
(6595)
(6334)
(5772)
(5617)
(5555)
(5316)
(5218)
(5182)
(5103)
(4939)
(4613)
(4571)
学科
(38398)
经济(38366)
管理(33198)
(31783)
(27518)
企业(27518)
方法(12718)
(12225)
地方(11922)
中国(11715)
业经(10570)
数学(9899)
数学方法(9758)
技术(8635)
(8610)
(8559)
贸易(8555)
农业(8493)
(8328)
(8154)
(7817)
(7448)
环境(7425)
(7075)
理论(6987)
资源(6944)
(6924)
地方经济(6319)
(6220)
(6101)
机构
学院(139775)
大学(134110)
管理(55702)
(53606)
经济(52307)
理学(47533)
理学院(47051)
管理学(46295)
管理学院(46022)
研究(45542)
中国(34339)
科学(29134)
(27502)
(23599)
(22691)
研究所(20655)
(20652)
中心(20522)
(19723)
(19025)
师范(18885)
业大(18508)
财经(18491)
(17895)
北京(17161)
(16847)
(16507)
技术(16420)
农业(15349)
(15330)
基金
项目(94124)
科学(74667)
研究(71494)
基金(65782)
(56623)
国家(56178)
科学基金(48855)
社会(44220)
社会科(41981)
社会科学(41968)
(40051)
基金项目(34749)
(32047)
教育(31728)
自然(30894)
编号(30756)
自然科(30031)
自然科学(30023)
自然科学基金(29460)
资助(25998)
成果(24138)
(22249)
课题(21354)
重点(21268)
(20684)
创新(19231)
(19068)
项目编号(18725)
(17972)
发展(17907)
期刊
(63687)
经济(63687)
研究(37489)
中国(30770)
管理(22319)
科学(19387)
(18931)
学报(18884)
(17889)
教育(15925)
大学(13526)
农业(13376)
业经(12893)
技术(12564)
学学(12485)
(10328)
金融(10328)
经济研究(9749)
图书(9244)
科技(9159)
资源(8955)
财经(8386)
(8005)
论坛(8005)
问题(7978)
(7562)
(7222)
商业(7189)
现代(6998)
(6998)
共检索到2105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潘经强  
科技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重要的内生变量,因其稀缺性和战略性,区域间科技资源配置差异凸显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实现科技资源配置的高效率和高效益,变科技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响应互动主体的利益诉求,统筹科技资源势在必行。河南受历史和现实条件制约,科技资源相对贫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有限,2014年河南省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居全国第23位,R&D经费内部支出4 000 099万元,技术合同交易额416 415万元,分别位居全国第11、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瑞东  
世界经济经历了生产时代,市场时代,现在正逐步进入合作时代。生产时代,由于商品的短缺,企业只需大量生产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市场时代,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战胜竞争对手,掠夺市场份额,获取更多的利润。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全球生产能力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蒋廉雄  朱辉煌  卢泰宏  
该文在比较区域品牌与产品、服务品牌基础上,定义了区域品牌资产概念及其构成,构建了区域品牌资产发展体系。首次提出并讨论了区域品牌发展战略———基于协同的区域品牌资产构建。探讨了基于营销协同实现区域品牌效应最大化的原因、原则、任务和策略问题,以促进区域不同主体与政治、经济、文化多层次发展目标的实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田培琪  
本文基于生态学与信息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通过构建电子商务生态链协同竞争的博弈模型对电子商务不同节点间的演化博弈进行深入研究,并得出相关结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朱常波  
本文主要从战略成本管理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出发,在与传统成本管理的比较中深入剖析了战略成本管理的特点和优势,以及战略成本管理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并结合河南联通公司案例就如何实施战略成本管理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卢方元  轩琳娜  田军  
科技竞争力反映了科技促进经济发展、增强经济实力、推动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本文从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和科技潜力4个方面对河南省18个地市的科技竞争力进行分析,并给出了各个地市科技竞争力的综合排名次序。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秦远建  陈亮武  
在产品创新过程中企业内各部门间由于利益、目标导向、权利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因而导致部门之间存在各种冲突、对抗或竞争行为。本文通过对企业在产品创新过程中各部门间的冲突和竞争行为的分析,构建了部门间协同竞争博弈模型,并提出产品创新中促进部门协同创新的策略,减少部门间的恶性竞争行为,提高产品创新的成功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施若  李霞  
协同竞争是供需网成员企业相互作用的一种重要形式。文章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方法,借鉴生物进化过程中的"复制动态"的思想,构建了供需网成员企业协同竞争行为的演化博弈模型,并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分析。通过模型分析,得出协同创造的额外收益、协同成本以及协同收益的分配机制是影响供需网成员企业协同竞争演化的主要因素。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国军  
本文提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之源。企业通过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向关联性业务进行转移扩散,可以形成良性多元化的格局。这是一个战略协同的过程。文中对协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也作了较为详尽的论述。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谢章澍  朱斌  
本文在比较闽台高科技产业竞争力的基础上,采用一定量化方法综合比较两地高科技 产业竞争力,并对闽台高科技产业协同提升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宏恩  
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都在采取各种激励措施吸引外资,以至于造成了国家之间的剧烈竞争,并且这种竞争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之间同样存在。中国各个地区之间吸引外资的过度竞争将使我国整体利益受损,各个地区也难以达到预期目的。本文以扩大河南省外资流入为目的,首先考察了河南省利用外资的历程和现状,然后分从实践和理论两方面分析了我国地区间外资竞争的状况,并进一步分析了河南省引进外资方面的优势和劣势。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理性地提出了河南省扩大外资流入的策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鸿明  
西安拥有丰富的科技资源,但这种科技优势却未能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主要是因为存在着科技资源的"分隔"、"分离"、"分散"等三分问题。以西部大开发、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西咸新区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等为组成部分,提出并构建西安大区域发展战略。该战略的提出进一步理清了西安统筹科技资源面临的巨大机遇和必要性,为西安统筹科技资源提供了坚实的现实基础和强大的牵引力量。西安统筹科技资源需要根据大区域发展战略下的角色定位和功能定位,实现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有效破解科技资源"三分"问题,只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蔚松  
本文根据行业性质、竞争者反应程度和投资期权所具有的专属性或共享性 ,对企业采取抢先战略或等待战略以及何时采取合作或对抗性投资战略等博弈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在基于实物期权的战略思考中引入了博弈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温德成  李开鹏  
The paper firstly analy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terprise and its supplier in the condition of supply chain competi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way for each to improve profits, secondly researches the applicability of Porter competition model in the condition of supply chain cooperative competition.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杰  
美国在众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体系的创新链中拥有"绝对性"博弈占优地位,这是决定中美之间科技创新战略竞争中"不对称"博弈特征的核心因素。而中国在创新链的大规模产业化、商业化环节拥有的独特竞争优势,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中美之间科技创新战略竞争中"对称性"博弈格局形成的主要因素。中美之间科技创新战略竞争的焦点,愈发聚焦于政府和市场的合理关系和功能边界的认知和博弈、跨国公司的全球竞争力和独特的军民融合创新发展模式。对于中国而言,核心目标应该是谋求"共生互赢"策略,特别是要正确把握和谋划中美科技创新之间的特殊竞争关系和共生关系逻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