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82)
- 2023(11971)
- 2022(9951)
- 2021(9226)
- 2020(7408)
- 2019(16480)
- 2018(15921)
- 2017(29648)
- 2016(16127)
- 2015(18054)
- 2014(17750)
- 2013(16393)
- 2012(14712)
- 2011(13309)
- 2010(13364)
- 2009(12169)
- 2008(11580)
- 2007(10433)
- 2006(9147)
- 2005(7804)
- 学科
- 济(67002)
- 经济(66845)
- 管理(42126)
- 业(35756)
- 企(30202)
- 企业(30202)
- 方法(27885)
- 数学(22227)
- 数学方法(21777)
- 中国(19811)
- 农(19406)
- 地方(18036)
- 业经(17030)
- 理论(16304)
- 农业(13078)
- 学(12744)
- 财(12611)
- 和(12226)
- 环境(10459)
- 贸(10156)
- 贸易(10150)
- 教育(10144)
- 制(10108)
- 地方经济(10075)
- 易(9780)
- 技术(9218)
- 融(8972)
- 金融(8970)
- 发(8834)
- 教学(8833)
- 机构
- 学院(217458)
- 大学(207151)
- 济(81525)
- 管理(79800)
- 经济(79597)
- 理学(68927)
- 研究(68575)
- 理学院(68135)
- 管理学(66500)
- 管理学院(66112)
- 中国(50531)
- 京(42931)
- 科学(41829)
- 财(37461)
- 江(33001)
- 所(32576)
- 范(31781)
- 中心(31762)
- 师范(31544)
- 财经(29666)
- 研究所(29467)
- 技术(29154)
- 农(29093)
- 业大(28299)
- 州(27447)
- 职业(27038)
- 经(26792)
- 北京(26482)
- 院(25542)
- 经济学(24943)
- 基金
- 项目(147383)
- 科学(117828)
- 研究(115864)
- 基金(103461)
- 家(88410)
- 国家(87582)
- 科学基金(76275)
- 社会(74024)
- 社会科(69046)
- 社会科学(69032)
- 省(61785)
- 教育(56947)
- 基金项目(53587)
- 划(50956)
- 编号(50894)
- 自然(45982)
- 自然科(44945)
- 自然科学(44940)
- 自然科学基金(44067)
- 资助(40972)
- 成果(40741)
- 课题(36980)
- 重点(34317)
- 发(33481)
- 年(31813)
- 部(31597)
- 创(31460)
- 项目编号(30176)
- 国家社会(29597)
- 规划(29559)
- 期刊
- 济(94245)
- 经济(94245)
- 研究(61267)
- 中国(48249)
- 教育(39602)
- 管理(29379)
- 学报(28653)
- 农(28322)
- 科学(27824)
- 财(27565)
- 技术(24275)
- 大学(22697)
- 学学(20829)
- 农业(19570)
- 业经(17150)
- 职业(16339)
- 融(16056)
- 金融(16056)
- 经济研究(15318)
- 财经(14135)
- 经(12281)
- 图书(11685)
- 问题(11486)
- 坛(11443)
- 论坛(11443)
- 统计(11208)
- 策(10601)
- 技术教育(10296)
- 职业技术(10296)
- 职业技术教育(10296)
共检索到3197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任慧婷
技能型社会建设是我国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是参与技能型社会建设的“主力军”“排头兵”。协同理论视域下,高职院校参与技能型社会建设是历史必然、时代使然和体系应然,同时还存在高职院校区域协同效应发挥不足、技术协同效应发挥不够、质量协同效应发展不均、培养协同效应规格滞后等困境。协同理论视域下,高职院校参与技能型社会建设是“三轨协同”的协作共生共建模型,其实践路径是:以内涵发展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畅通本轨自我协同提升链路;以提质增效为导向,深化产教融合,畅通内轨多维协同合作链路;以互惠互利为导向,扩大交流合作,畅通外轨互通协作联合链路。
关键词:
协同理论 高职院校 技能型社会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屹 黄凤萍
职业教育在技能型社会建设中扮演着推动者的角色。职业教育赋能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内在逻辑在于促进国家重视技能、带动社会崇尚技能、全面供应技能资源。但由于当前职业教育技能人才供应不足、职业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职业教育主体协助力不强等主要诱因,使其赋能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实效性不强。对此,要通过加强职业教育技能人才培养,满足技能型社会人才需求;全面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为人人供应均衡技能资源;提高职业教育主体协作力,营造良好技能学习氛围等可为路向,更好地使职业教育高质量赋能技能型社会建设。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技能型社会 技术技能人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崔雨 刘友女 刘祯琪
当前,高职院校“三全育人”存在着全员育人“人员”角色缺位、全过程育人“过程”链条欠完整、全方位育人“方位”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造成诸多制约。协同理论作为系统科学的重要分支,被广泛运用到社会科学中,其所具有的基于开放效应的开放性、基于伺服原理的序参量、基于自组织原理的自主性等内涵特征,成为实现高职院校“三全育人”的现实基础、关键要素、发展动力。协同理论视阈下高职院校“三全育人”的实现理路为:以价值引领实现目标重组促进目标协同;以评价改革实现主体重塑促进主体协同;以元素融合实现内容重构促进内容协同。
关键词:
三全育人 协同理论 立德树人 高职院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陆宇正 汤霓
培养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现代职业教育重要的时代使命。技能型社会建设离不开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的有机融合,这就要求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必须确保人才梯队结构对接产业与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嵌合生产需求,人才发展层次融入技能类型。然而,当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仍面临着培养质量和结构失衡、职业教育资源滞后、校企间共育机制失活等现实困境。基于建设技能型社会的远景目标,我国要打破“学历至上”导向,助力技能型社会经济发展;构筑“类型特色”体系,推动技能型社会人才进阶;弘扬“工匠精神”价值,营造技能型社会良好氛围,推动技能强国步入新征程。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成涛 籍涵星 陈一鑫
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技能型社会建设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作为职业技能培训实施的重要载体,职业培训机构在技能型社会建设中肩负着营造技能文化氛围、提升职业培训供给能力、服务劳动者终身技能成长等历史使命。为推动职业技能培训的历史使命落到实处,职业培训机构应通过调适职业技能培训的目标定位,契合终身职业培训体系构建的需求;转变职业培训的职能,满足劳动者多元化培训的需求;优化职业培训供给,提升职业培训服务的质量;完善职业培训机制,提高职业培训的整体效能等路径参与技能型社会建设。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徐林 王阿舒
技能型社会需高职思政教育与时俱进。基于生态学与协同学的“道德—知识—技能”分析框架,将高职思政教育作为职教类型特质下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系统,以此探究其育人机理:达至德技双馨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培养大国工匠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实现技能强国是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进而,审思现实发现部分院校囿于学科、价值取向单一,部分教师墨守成规、开发资源及创新教学能力欠佳,部分学生被动接受、融通转化自主发展意识不强。为此,高职思政教育需丰实价值取向,将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凝聚人心协同起来;守正创新,以文化人、因材育人、以身示范;指向技能强国,助力提升学生职业素养、职业生涯规划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型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新文 陈忠根
在技能型社会建设中,高职院校被赋予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当前高职院校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面临思想与文化的桎梏、实践与政策的局限、主体与要素的缺失等问题。高职院校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的重点在于在发展目标中寻找共同点、在发展路径中寻找契合点、在发展重点中寻找融合点。其内生动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体现本质性的技能供给力、突出类型化的跨界融合力和增强适应性的质量保障力。其需要的有效服务机制包括多元协同、市场响应、职能再建和主体优先四种,从而凝聚内外合力,提升供给效能,强化育训一体,凸显终极价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波 刘笑天
提升高职院校服务能力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应然之举。从共生理论视域出发,以共生系统的三要素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为锚点,可以构建一套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分析框架。高职与社会共生发展具有目的性、整体性、自组织性以及适应性,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在主体参与上需探索更多元主体参与,形成主体均衡互利共生新生态;在模式上需创新社会服务共生机制,挖掘社会服务模式多样性;在资源环境上需培育灵活资源共享平台,保持共生环境开放性。
关键词:
共生理论 高职院校 社会服务能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硕硕 江春华 宋子齐
高职院校专业群是适应和引领现代职业教育变革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型学习平台和组织模式。共生理论为研究专业群建设提供了新的依据、视角和范式。从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共生模式三个视角建构了高职院校专业群共生体系的要素,并从共生单元异化、共生环境困扰、共生模式失调、共生界面阻碍四个方面深入剖析了高职院校专业群共生发展的现实困境。未来高职院校专业群协同创新的共生路径为:提高共生单元的合作效能;营造相互促进的共生环境;深化互惠共生的共生模式;创新开放协同的共生界面。
关键词:
共生理论 高职院校 专业群 共生体系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区小兰 罗珞峻 于水
乡村文化建设既需要自上而下的国家推动,亦需要自下而上的村民参与。文章将格里·斯托克的参与式治理CLEAR模型引入乡村文化建设场域,分析村民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动态过程。研究发现,村民文化参与存在无力参与、无意参与、无视参与、无路参与、无心参与的困境,原因是文化互动社会化加剧文化决策难度、活动组织行政化压缩文化自治空间、村民角色边缘化使其产生直接躺平心理;基于“赋能—认同—组织—机制—回应”的参与路径能提升参与能力、激发参与意识、增强参与力量、拓宽参与渠道与催动参与动机。
关键词:
文化建设 村民参与 参与式治理 乡村振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韩通 郄海霞
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开发亟需提上日程。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开发关系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核心问题,有利于适配“工业4.0”人力资源需求变革的需要,使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工作有标准可依。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开发,需要立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原则,着眼“工业4.0”技术知识建构,并致力于职业性和教育性的有机耦合。因此,需要加强顶层设计,推动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科学规范研制和修订;调动利益相关者参与度,激活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建设主体动力;衔接职业技能等级与资格证书制度,促进技能人才培养标准落地。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需要 姬祥飞 侯晓丽 樊振佳
[目的/意义]数据要素流通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对数据要素流通本源的考察和追溯有助于理解和掌握数据要素流通的规律,加快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推动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方法/过程]基于分工理论探讨数据要素流通的生发逻辑,归纳总结了数据要素主要通过数据供给、数据交换和数据交易三个环节实现流通,并逐渐演化形成数据要素市场,市场按照“数据供给—数据场景应用—数据再供给”的路径循环往复动态发展。[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受分工演化而来的异化影响,数据要素流通在未来面临数据权属矛盾激增、数据流通相关组织发展受制、数据垄断行为滋生以及消磨组织创新精神等现实困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正安
中国高职教育从外延式扩张到内涵式建设的转变之际,高职院校的内部管理虽经长期摸索,但仍处于低水平阶段。对高职院校绩效管理的现实困境进行理性反思和追问,是对高职院校绩效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探索。高职院校绩效管理只有在嬗变中进行策略调整,以使命和战略目标为基点,无缝衔接教师的行动,在高绩效文化的引导与绩效结果的充分运用之下,方能实现高职院校绩效管理从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的突破和跃迁。
关键词:
绩效管理 内涵建设 路径选择 平衡记分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姚丹
实践育人在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价值日益重要,能够有效提升应用型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行业企业的用人要求。文章从协同理论的视角出发,针对目前应用型院校在实践育人工作中面临的工作模式陈旧、协同机制不健全、保障机制不健全以及评价机制不健全等一系列困境,提出优化工作模式、优化协同机制、优化保障机制以及优化评价机制四条出路。
关键词:
协同理论 应用型院校 实践育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曹靖 尚嘉珉
不完全契约理论视域下,契约设计明晰产教融合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权益保障、契约执行促进产教融合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协同共赢、契约调整优化产教融合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通变达权。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中留有价值目标取向冲突、有限理性矛盾挑战及产教信息封闭阻塞的契约设计之困;显现沟通协调机制失灵、职教发展氛围失范及社会网络关系失衡的契约执行之难;存在激励制度不健全、资产专用性不坚韧及适变能力不充分的契约调整之窘。可通过优化契约设计,提升产教融合型企业的认知;强化契约执行,增强产教融合型企业的信心;细化契约调整,通畅产教融合型企业的运营,助推其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