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75)
2023(17702)
2022(15325)
2021(14175)
2020(11719)
2019(26846)
2018(26749)
2017(50542)
2016(27603)
2015(30870)
2014(30972)
2013(30501)
2012(28329)
2011(25742)
2010(26167)
2009(24335)
2008(24044)
2007(21646)
2006(19319)
2005(17605)
作者
(80507)
(66612)
(66483)
(62922)
(42712)
(32084)
(30012)
(25976)
(25444)
(24204)
(22772)
(22763)
(21617)
(21389)
(20716)
(20482)
(19821)
(19582)
(19141)
(19138)
(16868)
(16580)
(16105)
(15407)
(14976)
(14933)
(14931)
(14867)
(13514)
(13198)
学科
(112078)
经济(111939)
管理(87438)
(82098)
(69824)
企业(69824)
方法(43932)
数学(36380)
数学方法(35909)
中国(33718)
(29990)
(29554)
业经(27932)
地方(27202)
(25586)
(24598)
技术(23048)
(20228)
理论(20192)
银行(20177)
农业(20114)
(19655)
贸易(19635)
(19379)
(19302)
金融(19297)
(18976)
(18558)
环境(18075)
(17869)
机构
大学(397500)
学院(395118)
(155489)
管理(153305)
经济(151905)
研究(135245)
理学(130718)
理学院(129168)
管理学(127038)
管理学院(126278)
中国(102513)
(86127)
科学(82957)
(76329)
(68475)
(61760)
研究所(61511)
(61005)
中心(60397)
财经(59040)
业大(56279)
北京(55131)
(54855)
师范(54353)
(53339)
(49520)
(49234)
农业(47812)
经济学(45924)
师范大学(43825)
基金
项目(259738)
科学(204413)
研究(193771)
基金(186246)
(161397)
国家(159953)
科学基金(137463)
社会(121472)
社会科(115010)
社会科学(114986)
(102833)
基金项目(98514)
教育(89047)
自然(87632)
(86088)
自然科(85575)
自然科学(85558)
自然科学基金(84044)
编号(79149)
资助(75605)
成果(66347)
重点(58208)
(58122)
(56994)
(56734)
课题(55969)
创新(52606)
(49914)
国家社会(49271)
项目编号(49027)
期刊
(183169)
经济(183169)
研究(124870)
中国(87161)
学报(61860)
管理(61069)
(59394)
(57351)
科学(57190)
教育(52437)
大学(47377)
学学(44014)
农业(39191)
(37998)
金融(37998)
技术(35567)
业经(30350)
财经(30072)
经济研究(27782)
(25727)
问题(23524)
图书(22613)
科技(20831)
(20722)
技术经济(19596)
理论(19248)
(18303)
现代(18176)
(17558)
论坛(17558)
共检索到6117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家宏  饶世权  
以某大学为代表的"职务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和《〈专利法〉修正案(草案)》对职务发明制度的修改,试图通过权利归属的重构促进职务发明转化。从鼓励创造说、财产分配说发展形成的职务发明制度理论——利益平衡说,强调发明人与社会利益平衡。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发展形成的"新利益平衡说",强调以鼓励创造为职务发明制度的价值本源,区分职务发明创新与转化的源流关系;关注单位与发明人等权利人间以及权利使用人和社会权益间平衡,以鼓励创造与转化协同为价值目标。本文认为职务发明制度再改革和《专利法》第6条职务发明制度修改应当依照新利益平衡理论,协同激励创造与转化,配置位阶明晰的权利归属、权能行使、权益分享,并完善相应的规则体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颖露  刘华  
日本自2005年新《特许法》开始实施主要针对雇员的职务发明激励制度,激励雇员的创新积极性和通过技术研发将智力成果市场化的商业行为。本文对包括权属界定上的精神激励和报酬分配中的物质激励在内的日本职务发明激励制度进行了全方位考察,分析了近年来日本在职务发明中实行雇员激励制度后取得的成效,并由此提出完善我国职务发明制度的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肖尤丹  
事业单位职务发明权属国家所有导致的处置权虚置,当前被视为阻碍科技成果转化的重大制度问题。长期缺乏权利主义的专利法实践,导致以发明国有化为前提的发明奖励制度成为社会认知职务发明制度的惯性逻辑。实际上,2000年专利法改革已经从立法上完全否定了职务发明权属国家所有。但是,科研市场化和公共科研体系的并存,使得职务发明制度适用及其改革仍然难以回避公有制框架下国家所有权与专利权的内在冲突。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唐志红  陈光  周贤永  刘凤  
围绕高校职务发明专利权效率的提升,采用经济学范式,从效率理论、创造力资本、专门知识代理和虚拟所有权等角度进行综合剖析,提出了高校职务发明专利权的Y效率理论。研究结果表明:由高校职务发明人主导职务发明成果利益的制度安排,对于发明人从事应用型创新而言,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均具有明显的积极效应;对单位而言,从短期来看有利于提升应用研究创新效率,而从长期看则可能引发理论研究者发生研究偏好转移,从而弱化基础理论研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罗勇  
3D打印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创新生态呈现出主体多元、成本降低、过程开放、产品集成等新的时代特征。传统专利法创新激励的逻辑前提受到挑战,权属界定存在困难,激励效应正在衰退。基于新技术的发展,专利制度应当采取提高专利审查效率、激励实际发明人理性回归、完善专利共有和当然许可制度等措施,以进一步激励创新活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马喜芳  钟根元  颜世富  
激励尤其是物质激励对创造力的作用存在争议。本文基于协同视角与有机整合理论,以激励本身的不同主体来源探讨为出发点,构建了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模型,对组织激励与领导风格的协同效应及其与组织创造力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索。通过对来自116家大中型企业的共计999份问卷调研(包括员工问卷603份和管理层问卷396份),并对个体层面数据聚合到组织层面并分析后得出:组织物质激励与组织创造力影响机制不显著,组织发展激励正向影响组织创造力;组织物质激励与变革型领导风格、组织发展激励与交易型领导风格存在协同效应;跨部门协作正向中介组织发展激励与组织创造力之间的关系。研究丰富了激励协同理论,拓展了领导风格作用边界,对推动激励变革和组织创造力有一定实践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艳  
实践中,职务发明人的署名权被侵犯、职务发明人无奖无酬、有奖无酬、企业职务发明制度不规范等情况屡见不鲜。职务发明纠纷多发于权属和奖酬,纠纷多与劳动用工有关,发明人权益难以保障。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职务发明条例草案》中有关于监督检查与法律责任的规定,行政执法的主动性让权利人比较快捷方便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公权力在阳光下行使也不会加重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负担。建议修改条例中的个别条款,列明对具体行政行为的救济途径,增加行政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的规定,力求在保护职务发明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在职务发明人的权益和单位的权益之间取得平衡。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鑫  
专利当然许可作为一种特殊的专利许可类型,肇始于英国,后为德、法等多国移植,我国《专利法修订草案(送审稿)》也将这一制度引入。提升专利信息质量和降低专利交易成本是专利当然许可的重要制度效用,但其在适用范围上的局限性则制约着制度效用的发挥。为保证当然许可制度在不同领域的有效运行,有必要根据私益主体和公益主体所资助专利技术的不同属性,构建差异化的当然许可规则。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廷华  
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雇佣单位本想通过分成合约让发明人分享部分发明成果,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问题的根本原因不是分成合约存在不公平,而是雇佣方在执行分成合约时的机会主义行为损害了发明人的利益。因此,雇佣方在约定奖酬时,若无法准确评估发明人贡献时,应将更多问题留待将来的再次谈判来解决。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廷华  
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雇佣单位本想通过分成合约让发明人分享部分发明成果,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问题的根本原因不是分成合约存在不公平,而是雇佣方在执行分成合约时的机会主义行为损害了发明人的利益。因此,雇佣方在约定奖酬时,若无法准确评估发明人贡献时,应将更多问题留待将来的再次谈判来解决。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马君  王迪  
适应新常态与创新引领是当前中国转型发展的主基调,如何激活员工创造力已经提到企业发展的战略议程。基于有机整合理论和内外激励协同的视角,引入心理需要作为重要的边界条件(发挥调节作用)和作用机制(发挥中介作用),构建一个被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尝试揭示任务意义和奖励如何协同影响员工创造力。以某信用卡中心3 150名员工为研究样本,运用多元回归和区间估计Bootstrap法进行假设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任务意义正向影响创造力,表明优化工作设计、让员工体验到更多的工作意义和价值有助于提升创造力;2奖励正向调节任务意义与创造力的关系,但被胜任需要和归属需要的中介作用所解释,表明尽管奖励从整体上促进任务意义转...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曹越  赵书博  王琼琼  
专利盒制度作为研发税收激励政策之一,其影响一直饱受争议。本文以欧洲11个国家2000多家企业2008—2017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专利盒制度对企业创新参与意愿及研发支出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专利盒制度对于已开展研发的企业的研发投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未开展研发企业参与研发的意愿有积极影响,但不显著;此外,专利盒制度对企业研发水平的影响具有行业差异性,对于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的企业研发水平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信息通讯行业和专业、科学与技术业的企业研发支出则没有显著影响;最后,专利盒制度的设计和特点也会影响专利盒效应的发挥,更有利于企业的制度设计将增强企业研发活动对专利盒政策的敏感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柳青,邱玉环,刘兆民,胡修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洪吉  毛昊  
以在中国1985~2003年提出的所有职务发明专利申请作为研究对象,对专利申请量以及由专利申请量反映出的技术结构和比较优势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国家制定有关政策和相关技术领域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迩瀚  
专利权保护的发明创造所涉及行业日益复杂,精准激励不同行业的创新显得至关重要。美国学者主张法院应当灵活适用司法政策杠杆调节不同行业的激励机制,以避免激励不足或者激励过度。以政策杠杆理论为分析工具,研究发现:我国专利法中存在类似于美国的司法政策杠杆,还存在明确规定了特定于某些行业而适用的法定政策杠杆。司法政策杠杆的适用具有不确定性,可通过合理的法定化路径实现适用的确定性与可预见性,从而使我国专利法中的政策杠杆发挥精准激励不同行业创新的功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