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39)
- 2023(16484)
- 2022(14142)
- 2021(13578)
- 2020(10998)
- 2019(25372)
- 2018(25461)
- 2017(47734)
- 2016(26696)
- 2015(30028)
- 2014(30081)
- 2013(28570)
- 2012(25999)
- 2011(23561)
- 2010(23951)
- 2009(21751)
- 2008(21023)
- 2007(18476)
- 2006(16113)
- 2005(14298)
- 学科
- 济(100749)
- 经济(100641)
- 管理(72153)
- 业(64792)
- 企(55588)
- 企业(55588)
- 方法(47230)
- 数学(40530)
- 数学方法(39770)
- 中国(30033)
- 农(25690)
- 教育(24636)
- 学(24322)
- 财(23527)
- 理论(22805)
- 业经(22501)
- 地方(21788)
- 制(18159)
- 和(16836)
- 农业(16734)
- 贸(16453)
- 贸易(16443)
- 易(15893)
- 技术(15737)
- 环境(15654)
- 务(14657)
- 财务(14574)
- 财务管理(14544)
- 划(14039)
- 银(13996)
- 机构
- 大学(368153)
- 学院(364704)
- 管理(140513)
- 济(134064)
- 经济(130691)
- 理学(122391)
- 理学院(120946)
- 研究(120383)
- 管理学(118373)
- 管理学院(117698)
- 中国(84124)
- 京(79328)
- 科学(75744)
- 财(61488)
- 所(59476)
- 范(57647)
- 师范(57243)
- 研究所(54473)
- 中心(53638)
- 江(53405)
- 农(52282)
- 业大(51920)
- 北京(50535)
- 财经(49665)
- 师范大学(46549)
- 经(45042)
- 院(44216)
- 州(43762)
- 教育(42739)
- 技术(42316)
- 基金
- 项目(250202)
- 科学(197690)
- 研究(188658)
- 基金(177815)
- 家(153795)
- 国家(152408)
- 科学基金(130925)
- 社会(116225)
- 社会科(109774)
- 社会科学(109744)
- 省(99546)
- 教育(93275)
- 基金项目(93131)
- 划(85084)
- 自然(84149)
- 自然科(82159)
- 自然科学(82141)
- 自然科学基金(80580)
- 编号(79811)
- 资助(73374)
- 成果(66700)
- 课题(57553)
- 重点(57253)
- 部(55584)
- 发(53730)
- 创(51956)
- 项目编号(49135)
- 教育部(48352)
- 创新(48193)
- 科研(47254)
- 期刊
- 济(145868)
- 经济(145868)
- 研究(110913)
- 中国(75665)
- 教育(70674)
- 学报(55443)
- 科学(51325)
- 管理(50345)
- 农(47191)
- 财(45839)
- 大学(42962)
- 学学(39055)
- 技术(35888)
- 农业(33341)
- 融(25245)
- 金融(25245)
- 业经(24321)
- 财经(23380)
- 经济研究(23216)
- 经(19998)
- 图书(19895)
- 职业(18619)
- 问题(17819)
- 科技(17021)
- 业(16983)
- 版(16749)
- 技术经济(16293)
- 理论(16246)
- 统计(16227)
- 坛(15762)
共检索到5285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吴翠丽
协同治理理论中所蕴含的平等、多元、协商、合作等基本精神和理念要素,为实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认为促进传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转变,主要应树立协同理念、提升研究生的主体地位;打造协同结构、实现管理组织扁平发展;整合协同资源、实现多元开放合作互动。
关键词:
研究生 思想政治教育 协同治理理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林祖梅 张冬敏
通过总结长安大学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经验,提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渡管理”模式,并分析了构建“过渡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系统阐述了实施“过渡管理”模式的具体措施,最后指出了研究生德育“过渡管理”模式的优势及其推广价值。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杨咏
哈肯的协同理论揭示了自然界开放系统中物质、能量交换产生的内部协同和平衡关系,认为系统内各子系统或各要素间基于非平衡相变,能够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自组织结构,进而在宏观上产生独立部分之和的系统整体价值,即协同效应。高校研究生育人机制中存在着若干彼此相关的子系统结构,科学构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机制,促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各子系统或各要素间的整合、协同、配合,有利于形成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效应和目标利益的最大化。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蔺伟 王军政 纪惠文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推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是立足发展大局,在"三个转变"中把握研究生教育教学规律的必然要求,符合一流大学建设发展的根本要求、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现实需求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的实践诉求。认为新形势下构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要从责任协同、阵地协同、队伍协同、保障协同四个方面入手,不断增强工作的系统性、统筹性、能动性和创新性,努力开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
关键词:
研究生 思想政治教育 协同育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翱
文章以社区工作为视角,通过构建"服务、保障、稳定、发展"四位一体的研究生社区工作方法,分析了研究生社区工作方法的思想内涵和内在要求,并提出在社区工作实践中突出"服务"、凸显"合力"、着力"互动"、落脚"赋权",以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
社区工作 研究生 思想政治教育 实践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左益 王东强
检视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仍然没有摆脱对受教育者主体性的漠视和"主客体二分"的思维范式的束缚。主体间性理论以其崭新的语境和独特的视域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借鉴和可行的路径选择。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创新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大学生在线交流制度。
关键词:
主体间性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交流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杨博文 党刘拴
我院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几点探讨杨博文党刘拴1992年,我们提出了对新时期工科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进行科学地系统地研究。遵循以工作实践提出研究目标,以科学研究促进教育实践的方针,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分析改革开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敏
文章介绍了PDCA循环理论的内涵及特点,结合当前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现状,认为基于PDCA循环对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进行探讨是非常必要的,将PDCA循环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所具有的特点相结合,从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阶段入手,促进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和管理能力的不断提高,从而达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推动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
关键词:
PDCA循环 思想政治教育 模式创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劳俊华 吕淼华 许为民
在分析我国研究生教育特点的基础上,对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体制和队伍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组织模式的理念、体制构架的若干原则和队伍建设的主体力量。
关键词:
研究生 思想政治教育 模式 体制 队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翁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课程,在学生思想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也必须改变传统的以说教、学生被动接受的课程模式,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创新课程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其促进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新时代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现实价值。如何进行思政课程理论实践教学创新,由张亚丹编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一书对价值论方面做了系统的研究,明确了以大学生为价值客体、思想教育为价值主体的教育模式。本书丰富的思政教育内容,对思政教育价值实现和评价进行了深入探索,该书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具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法
构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模式,必须针对大学生的特点,注重"三贴近",解决实际问题;注重平等互动,完善教育方法;注重网络道德,狠抓行为引导。
关键词:
高校 网络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闫军秀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这一教育主题已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但实施和推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教育模式的理论依据尚欠缺,仍需要深入研究。文章以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核心价值理论为指导思想,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出发,积极探索现存问题,并对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模式进行了探索,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人文关怀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华
网络视阈下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资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的新课题。文章在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视阈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四种有效创新模式:建立健全校园网、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充分挖掘网络资源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关键词:
网络 思想政治教育 新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玉泉
接受理论是研究外界信息对受众与效果的观点和方法,它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大学生接受机理,是基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进行信息的获取、融入与内化的过程。当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着一些影响大学生接受效果的障碍因素,应当积极借助接受理论,跨越信息效果不佳的障碍,实现信息传动与信息接受的有效契合,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
接受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 激励 障碍 策略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雁东 张澍军
立德树人,贵在知行合一。这不仅是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更是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必然要求。分析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实现知行合一的主客观条件,借鉴知行关系的丰富思想资源,研究知行合一的实践模式,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师资水平,为实现研究生知行合一教育提供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