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40)
- 2023(6127)
- 2022(4987)
- 2021(4701)
- 2020(3618)
- 2019(8067)
- 2018(7519)
- 2017(13317)
- 2016(8098)
- 2015(9451)
- 2014(9245)
- 2013(8325)
- 2012(7328)
- 2011(6528)
- 2010(6554)
- 2009(5661)
- 2008(5849)
- 2007(5307)
- 2006(4904)
- 2005(4530)
- 学科
- 管理(32372)
- 业(24013)
- 企(22638)
- 企业(22638)
- 济(20929)
- 经济(20914)
- 中国(10495)
- 财(9865)
- 农(7356)
- 业经(7341)
- 务(7331)
- 制(7315)
- 财务(7309)
- 财务管理(7287)
- 方法(6970)
- 理论(6950)
- 企业财务(6926)
- 划(6156)
- 教育(5877)
- 地方(5574)
- 策(5331)
- 学校(5219)
- 技术(5122)
- 体(5027)
- 人事(4951)
- 人事管理(4951)
- 银(4929)
- 银行(4929)
- 数学(4870)
- 数学方法(4811)
- 机构
- 学院(98983)
- 大学(90458)
- 管理(37962)
- 济(31194)
- 理学(30386)
- 经济(30080)
- 理学院(30057)
- 管理学(29673)
- 管理学院(29432)
- 研究(28912)
- 中国(23416)
- 职业(19476)
- 京(19409)
- 财(18843)
- 技术(17845)
- 江(17483)
- 科学(15995)
- 范(14849)
- 师范(14761)
- 中心(14138)
- 州(14119)
- 所(13722)
- 职业技术(13616)
- 财经(13363)
- 教育(12958)
- 北京(12270)
- 技术学院(12225)
- 经(12020)
- 研究所(11970)
- 院(11173)
- 基金
- 项目(60177)
- 研究(52810)
- 科学(48144)
- 基金(39273)
- 家(32257)
- 国家(31862)
- 社会(30672)
- 教育(28911)
- 社会科(28808)
- 社会科学(28797)
- 科学基金(27826)
- 省(26813)
- 编号(25078)
- 划(22478)
- 基金项目(20220)
- 成果(20165)
- 课题(19914)
- 年(17633)
- 自然(15618)
- 自然科(15191)
- 自然科学(15191)
- 项目编号(14961)
- 规划(14909)
- 自然科学基金(14882)
- 资助(14843)
- 重点(14456)
- 发(14095)
- 性(13941)
- 制(13684)
- 部(13511)
共检索到1629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邢晖
协同治理,是用自然科学协同论的理念和方法,改善社会科学的治理理论,其实质是在开放系统中,多元主体共同行动,寻求有效治理结构,最大化地展现价值和功能,从而达到善治效果。协同治理,既是一门新兴交叉理论,又是新时期公共管理范式的创新路径;已成为现代教育管理的重要思想内蕴。对跨界的、复杂的职业教育来说,更有特殊的借鉴意义,特别是为职业院校管理,带来更多的理论研究空间,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颉
完善校院管理机制是现代大学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其改革动因是激发学校基层学术组织的创新活力,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效益和办学水平。校院之间资源与政策的博弈是改革的焦点和难点问题,需要避免校院权责"零和博弈"的改革陷阱。上海交通大学在以往"院为实体"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院办校"改革,在目标-手段一致性、人性化制度设计和契约管理三原则下,开展了"院系综合预算"和"协议授权"两项改革,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校院协同治理体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方绪军 王屹
职业院校发展规划执行实质是"政策文本"到"政策执行"纵向下移的过程,彰显出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内生性诉求。从认识论基础出发,深入剖析了职业院校发展规划执行忠实性、本体性、联动性等原则的哲学释义,同时运用协同治理分析方法,提出了职业院校发展规划执行过程中存在碎片化的问题。基于此,职业院校发展规划执行碎片化的防治策略包括主动嵌入政府整体发展规划中,增强发展规划的认同度,实现"政—校"执行目标的帕累托最优效应;合理使用教育政策工具,激发发展规划执行主体的内生动能,实现"校—部"多层次公共利益的整体效应;构建"协调—监控"机制,提升发展规划执行的组织效能,实现"部—部"协同创新的内生动能;全面融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程度,实现"校—社"资源供给侧的动态平衡。
关键词:
职业院校发展规划 执行碎片化 协同治理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卢元风
职业院校文化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过程中,经过历史积淀、外部影响与自身努力,尤其是在与企业、社区互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师生共享的价值体系与行为规范,它对师生的心理、行为和意识等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应用协同理论,在对职业院校文化内涵深入剖析的基础上,从建设主体与要素两个维度构建了职业院校文化建设的理论模型,提出职业院校特色文化建设的路径。
关键词:
职业院校文化 建设路径 协同理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曹玉华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化是非常重要的方面,被社会各界所关注。在本文中,笔者从协同治理的角度入手,在充分研究农民工职业化现状的基础上,借助现代治理方法,提出促进农民工职业化的有关路径,政府与非政府组织、政府与企业、政府与新闻媒体、政府与公民等之间应构建起协同发展的机制,实现良性互动,促使农民工职业化进程稳步推进。
关键词:
协同治理 农民工职业化 实现路径 选择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董磊 王屹
协同治理因具有多元主体、权责利明确等多重优势而成为提高现代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成效的重要途径,它强调多元主体协同参与、共同承担、共享成果。"政校企行社"多方协同治理主体、"权责利"多元协同的治理内容和"共建共治共享"多域协同的治理方式,是现代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协同治理的生成逻辑。促进协同治理资源的整合化、协调协同治理利益的共享化、保障协同治理制度的法制化是现代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协同治理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现代职业教育 集团化办学 协同治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郭清
作为职业院校教师,要掌握学生的特点,懂得学生的需求,掌握其发展规律,这对学生的成长作用会很大。职业院校教师应当具有与社会发展与时俱进的新理念,如在心理咨询中注入思想教育,注重培育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不求最好、但求不同,教师是学生的"服务者"、师道"弱"为先等教育理念。
关键词:
新时期 职业院校 师德 新理念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建春 刘春朝
实验室是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和产教融合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尤其是在创新创业的时代背景下,在加快高职优质校创建过程中,一流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是高职优质校建设的核心内容与重要部分。基于实证研究,提出构建"政府依法监督、学校统一领导、院系全面负责、实验室管理部门具体推进、师生全员参与"安全管理模式,制定以运行机制、整合机制和保障机制为核心支撑的全面治理对策。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实验室 安全管理 协同治理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毛春合 刘树
推动黄河流域生态治理是调节黄河水沙关系、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迫切需要,也是践行生态发展理念,防范和化解生态安全风险的现实要求。基于协同治理理论分析视域,以青海省治理实践为例,探析了黄河流域生态治理的内在机理,在总结治理经验基础上,深刻分析了黄河流域生态治理中面临的现实困境,并针对性提出创新路径:树牢流域生态协同治理的绿色价值理念,完善流域生态协同治理的协同共治机制,增强数字赋能流域生态协同治理的综合效能,推动流域生态协同治理的互惠共生。黄河流域生态治理是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让黄河成为造福人类幸福河的关键。
关键词:
协同治理 黄河流域 生态治理 青海省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毛春合 刘树
推动黄河流域生态治理是调节黄河水沙关系、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迫切需要,也是践行生态发展理念,防范和化解生态安全风险的现实要求。基于协同治理理论分析视域,以青海省治理实践为例,探析了黄河流域生态治理的内在机理,在总结治理经验基础上,深刻分析了黄河流域生态治理中面临的现实困境,并针对性提出创新路径:树牢流域生态协同治理的绿色价值理念,完善流域生态协同治理的协同共治机制,增强数字赋能流域生态协同治理的综合效能,推动流域生态协同治理的互惠共生。黄河流域生态治理是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让黄河成为造福人类幸福河的关键。
关键词:
协同治理 黄河流域 生态治理 青海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韩沛锟
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治理是实现公共治理主体多元化的重要实践,在政府改革、社会组织发展、公民政治社会化、应对危机、加强监督、促进公益、等方面颇有意义。当前,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治理虽有成就却成效受限,面临政社不分、互信不足、合作不深入、法律不完备等困境。善治是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治理之路的最终走向。协同治理的顺利发展有赖于按照动员和同化路径发展组织能力、扩大参与范围、拓宽参与渠道、普及政策法规、培育公共精神、积累社会资本,也需要完善法规立法和制度安排、推动信息公开和问责制度、杜绝封闭合作与交易
关键词:
社会组织 协同治理 善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黄子龙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与变迁,保险已不仅是政府管理社会及分担社会风险的一种手段,而是与政府一道参与公共事业治理。保险协同治理可以充分发挥保险治理的功能与价值,通过与政府部门主体的协同合作降低或者消除社会公众风险,使社会无限经济责任向有限经济责任转变,呈现出更高的社会保障职能。当前,我国保险业协同治理存在的问题在于:协同动力不足,过分依赖政府政策;保险资源分布不均,协同模式有待丰富;服务创新性匮乏,公共风险治理的广度与深度不足。因此,需要通过创新手段,从价值理念、保险机制及保险载体等方面对其进行改革与升级。
关键词:
保险业 协同治理 系统理论 制度设计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杨妮娜
目前我国的公共就业服务面对诸多发展难题,仅依靠政府供给公共就业服务已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协同治理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即政府、企业、非盈利组织、公民个人等都作为参与主体,协同解决这一难题,实现共同治理。在公共就业服务领域引入协同治理,具有可行性,符合现代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发展趋势,适应我国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的发展现状。运用协同治理理论,改善我国公共就业服务供给机制的实现路径为:改善外部治理环境;建立内部治理机制;加强治理的监督力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司林波 聂晓云 孟卫东
目前,跨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面临着环境保护内聚力不足、责任分担难以界定、合作共识难以达成等治理困境。建构以内生动力为驱动的多元协同治理模式,形成国家、市场和社会一体化的协作性治理网络是解决跨域生态环境治理中面临的困境的有效途径。多元协同治理模式的实现,必须健全决策与预防、参与执行、沟通协调、信息共享和互信、政绩考核与监管,以及生态补偿机制等协同治理机制,以保障跨域生态环境治理切实取得实效。
关键词:
跨域 生态环境 协同治理 多元协同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高国生 王冉
保险协同治理可以充分发挥保险治理的功能与价值,通过与政府部门主体的协同合作降低或者消除社会公众风险,使社会无限经济责任向有限经济责任转变,表现出更高的社会保障职能。但当前我国保险协同治理存在一系列问题:协同动力不足,过分依赖政府政策;保险资源分布不均,协同模式有待丰富;服务创新性匮乏,公共风险治理的广度与深度不足等。本文基于保险产业可以作为公共事业治理主体的理念,以系统理论为出发点,探究保险产业在公共事业领域内的协同治理可行性。通过对我国保险产业协同治理实践的研究,总结出保险协同治理发展的问题及阻碍,并从内部机制改革、升级与创新的角度提出了我国保险业进行创新协同治理发展的策略选择。
关键词:
保险行业 协同治理 系统理论 制度设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