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14)
- 2023(2820)
- 2022(2423)
- 2021(2035)
- 2020(1737)
- 2019(3900)
- 2018(3818)
- 2017(7209)
- 2016(3845)
- 2015(4256)
- 2014(4094)
- 2013(4032)
- 2012(3515)
- 2011(3184)
- 2010(3126)
- 2009(2737)
- 2008(2704)
- 2007(2237)
- 2006(1942)
- 2005(1693)
- 学科
- 济(17188)
- 经济(17180)
- 管理(9761)
- 业(9337)
- 方法(8308)
- 数学(7760)
- 数学方法(7700)
- 企(6836)
- 企业(6836)
- 农(4771)
- 地方(4560)
- 中国(3777)
- 业经(3409)
- 农业(3290)
- 贸(3259)
- 贸易(3259)
- 环境(3191)
- 易(3139)
- 学(2855)
- 地方经济(2753)
- 技术(2406)
- 财(2360)
- 划(2347)
- 发(2335)
- 理论(2125)
- 制(2018)
- 产业(1988)
- 教育(1836)
- 银(1818)
- 银行(1802)
- 机构
- 大学(53874)
- 学院(53733)
- 济(22615)
- 经济(22237)
- 管理(21818)
- 理学(19532)
- 理学院(19308)
- 管理学(18977)
- 管理学院(18876)
- 研究(17789)
- 中国(12436)
- 科学(11554)
- 农(11549)
- 京(10699)
- 业大(10299)
- 农业(9238)
- 所(8802)
- 财(8432)
- 研究所(8212)
- 中心(8043)
- 江(7776)
- 范(7164)
- 财经(7115)
- 师范(7071)
- 经济学(6763)
- 农业大学(6657)
- 经济管理(6596)
- 经(6519)
- 院(6265)
- 北京(6253)
- 基金
- 项目(40848)
- 科学(32724)
- 基金(30223)
- 研究(28557)
- 家(26791)
- 国家(26588)
- 科学基金(23051)
- 社会(19171)
- 社会科(18322)
- 社会科学(18315)
- 省(16946)
- 基金项目(16511)
- 自然(14971)
- 自然科(14652)
- 自然科学(14648)
- 自然科学基金(14419)
- 划(14127)
- 教育(13433)
- 资助(11694)
- 编号(10741)
- 发(9314)
- 重点(9314)
- 创(9025)
- 部(8825)
- 创新(8455)
- 国家社会(8184)
- 成果(8150)
- 计划(7991)
- 科研(7852)
- 课题(7701)
共检索到741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陈春花 朱丽
只要把注意力集中于向顾客传送价值的各项活动,企业就会具有增长的能力,从而处于领先的地位。在持续研究组织效率的过程中,我们明白,影响组织环境的变量是极为多样的,因此我们需要把研究放在企业真实的场景中,正如查尔斯·汉迪(Charles Handy)所说:"对于组织现象的阐释应该使用历史学家那种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自强 王浣尘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敏
计算机网络与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以及数字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实施,将拓宽基于网络的协同信息服务视角,虚拟服务形式已得到迅速发展,信息服务系统完全可以在网络支撑下实现虚拟联合,按虚拟服务融合机制建立跨系统协同服务联盟。从跨系统协同服务的实现需解决的问题入手,论述跨系统协同信息服务的内涵及目标定位,从协同对象、协同内容、协同服务环境三方面剖析其构成要素。
关键词:
跨系统 协同信息服务 服务组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贺金霞
有效的关系管理是复杂的协作关系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基于关系管理的供应链协同影响要素主要包括组织间的目标一致、相互兼容、信任和承诺等。各要素对供应链协同的影响程度各有不同,了解各要素与供应链协同的相关程度,可以有针对性地对供应链协同进行管理。通过偏相关分析可知,各要素与供应链协同均呈正相关关系。其中,信任与供应链协同有高度相关关系,承诺与供应链协同是中度相关关系,目标一致和相互兼容与供应链协同是弱相关关系。并对分析结果做了进一步理论论证。
关键词:
供应链协同 影响要素 偏相关分析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昕 薛岳梅 丁黎黎
本文在测算全要素能源效率值的基础上,将金融支持划分为金融深化与资本深化两个维度,从多重约束视角将金融深化、资本深化以及两者协同共生三个变量纳入分析框架。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借助固定效应模型和T obit模型,实证研究金融与资本协同共生对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相对落后的金融深化与过度资本深化对全要素能源效率都有着显著的负面影响,而两者的协同共生对全要素能源效率有着显著的正面影响。金融深化与资本深化的协同发展能够促进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提高。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孙鹏 罗新星
运用四维空间分析方法对区域物流协同要素进行分析,指出现代区域物流协同依赖于时间、成本、效率、可持续发展等多个约束因素的协调,从而为现代区域物流管理理论与实践提供了一个系统的战略框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昕 薛岳梅 丁黎黎
本文在测算全要素能源效率值的基础上,将金融支持划分为金融深化与资本深化两个维度,从多重约束视角将金融深化、资本深化以及两者协同共生三个变量纳入分析框架。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借助固定效应模型和T obit模型,实证研究金融与资本协同共生对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相对落后的金融深化与过度资本深化对全要素能源效率都有着显著的负面影响,而两者的协同共生对全要素能源效率有着显著的正面影响。金融深化与资本深化的协同发展能够促进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提高。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仇娟东 赵景峰
地区差距是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形成、在空间中体现的重要经济问题,其在空间的直观表现是要素与经济的非协同集聚。本文在该非协同集聚视角下分析了地区差距形成的一般过程、构造了测度指标并描述了1952年以来的时序演进情况;在此基础上,从地区经济发展的要素投入入手,提出了三个可能导致地区差距变化的因素,选取1978—2011年我国大陆地区31个省(市、区)的数据建立了动态面板模型,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法(SYS-GMM)检验了相关因素对我国地区差距的影响。实证检验表明:劳动力流动壁垒、资本边际产出差异和技术吸收能力对要素与经济的非协同集聚起到推动作用,而非农劳动生产率在阻止其扩大方面起了一定作用。最后,在总结...
关键词:
地区差距 要素集聚 经济集聚 非协同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邵云飞 庞博 方佳明
企业内部协同和IT能力被认为是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在协同创新系统框架下构建了理论模型,探析了企业内部技术要素和三类非技术要素协同对于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关系,以及IT能力对于企业内部协同的调节效应。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技术要素与市场要素、组织要素、文化要素协同能够提升企业创新绩效;技术要素同时与三类非技术要素协同,即组织内部多要素协同对于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效应更加显著;此外,IT能力正向调节企业内部协同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结论从企业内部协同和IT能力的视角深化拓展了创新理论,为企业运用IT能力促进内部协同创新提供了有益借鉴。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王宏宇 刘刊 范德成
在后工业化时代,如何通过区域资源配置优化推动区域工业发展,提高工业产出效率和区域资源配置效率成为了关键问题。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利用相对前沿技术效率测度、产业投入产出分析、构建区域资源对工业生产带动效应的测度模型,探索区域资源对工业发展的拉动作用,识别各地区工业发展的技术效率、区域产业资源配置效率和要素资源配置效率,能够对工业发展战略和模式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引。结果表明:区域资源禀赋与工业发展显著相关,区域土地、资本要素、政府服务和农业发展对工业发展拉动效果明显,而劳动力要素禀赋、其他产业(如批发业、建筑业等)发展及区域外资源禀赋对工业发展起负向影响;分地区来看,当前业与资源禀赋不协同;工业发展未能较好的利用区域资源,区域资源禀赋也未能实现对工业的拉动作用,应该根据各地区资源禀赋的使用情况,对工业发展的空间布局、工业发展的资源配置模式进行优化,从而实现工业合理发展,保证资源使用高效率和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增长。
关键词:
工业发展 资源禀赋 产业 协同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青宁 毛世平
为探究产业协同集聚与数字经济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基于2013—2019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SBM-GML指数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并使用系统GMM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农业与二三产业协同集聚均显著促进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且一三产业协同集聚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在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旧成立。2)数字经济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不仅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还在一二产业协同集聚、一三产业协同集聚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中起到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3)地区异质性研究发现,农业与二三产业协同集聚对西部地区与东北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而数字经济对东中部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为此,本研究提出了加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流协作、强化数字经济建设等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任阳军 田泽 梁栋 张鑫
文章根据影响机制理论提出假说,运用动态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产业协同集聚对GTFP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中国GTFP存在显著的"时间惯性"和空间相关性。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产业协同集聚对本市GTFP的直接影响呈倒"U"型,并且对相邻城市GTFP产生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分行业回归结果表明,金融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在长期和短期内均显著抑制本市GTFP的提升,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与制造业分别协同集聚在长期和短期内均显著促进本市GTFP的提升,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在长期和短期内对本市GTFP的影响均不显著,同时这些细分行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GTFP的空间溢出效应均存在明显差异。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任阳军 田泽 梁栋 张鑫
文章根据影响机制理论提出假说,运用动态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产业协同集聚对GTFP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中国GTFP存在显著的"时间惯性"和空间相关性。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产业协同集聚对本市GTFP的直接影响呈倒"U"型,并且对相邻城市GTFP产生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分行业回归结果表明,金融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在长期和短期内均显著抑制本市GTFP的提升,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与制造业分别协同集聚在长期和短期内均显著促进本市GTFP的提升,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在长期和短期内对本市GTFP的影响均不显著,同时这些细分行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GTFP的空间溢出效应均存在明显差异。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玉梅
知识创新运行过程涉及多方面主体要素行为,受到内部、外部动力与障碍因素的共同影响,以市场为导向,以实现市场价值为目标要素,形成了一个由知识创新构思子系统、知识创新构思评价子系统、知识创新研发子系统、知识创新商业化子系统、知识创新反思子系统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协同发展的复杂知识创新运行过程的网络协同系统。知识创新运行网络协同模型,揭示了知识创新运行各子系统之间的结构及其运行的规律。在此基础上给出促进知识创新运行过程良性循环的对策。
关键词:
知识创新 要素分析 网络模型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冯立杰 闵清华 王金凤 张珂
立足于中国情境,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 QCA),以143家企业为样本,系统研究制度环境、异质性知识来源和吸收能力不同维度耦合组态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路径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存在3条高创新绩效驱动路径,即政府主导下依托外部知识—吸收能力的探索式创新驱动型路径、关系主导下依托外部知识—吸收能力的探索式创新驱动型路径和依托内部知识—吸收能力的利用式创新驱动型路径;(2)不同路径内部构成要素间存在替代或互补关系;(3)驱动高创新绩效的路径间存在等价性。基于组态视角探究中国情境下创新绩效内化机制及协同驱动路径,为企业提升创新绩效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
创新绩效 创新要素 创新驱动路径 QCA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