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25)
2023(9439)
2022(7617)
2021(6669)
2020(5183)
2019(11679)
2018(11135)
2017(20998)
2016(10964)
2015(12047)
2014(12013)
2013(11889)
2012(11403)
2011(10445)
2010(10994)
2009(10385)
2008(9384)
2007(8438)
2006(7877)
2005(7632)
作者
(31779)
(26199)
(26093)
(24542)
(16637)
(12563)
(11895)
(10244)
(10037)
(9569)
(9018)
(8794)
(8445)
(8373)
(8347)
(8260)
(7783)
(7541)
(7537)
(7430)
(6757)
(6421)
(6371)
(6044)
(6037)
(5930)
(5901)
(5833)
(5349)
(5276)
学科
(51555)
经济(51512)
(31381)
管理(30012)
(25970)
金融(25970)
中国(24951)
(23874)
企业(23874)
(23632)
银行(23621)
(23106)
地方(21083)
(15623)
业经(13888)
(12670)
方法(12634)
(12034)
农业(11274)
中国金融(11114)
数学(10766)
地方经济(10728)
(10711)
数学方法(10674)
环境(10079)
(9391)
贸易(9375)
(9031)
技术(8678)
(8184)
机构
学院(153193)
大学(148863)
(67251)
经济(65743)
研究(58445)
管理(54287)
中国(51505)
理学(44702)
理学院(44185)
管理学(43526)
管理学院(43248)
科学(33153)
(32647)
(32553)
(29547)
中心(28138)
研究所(26299)
(26002)
(25103)
财经(24162)
(21757)
北京(21486)
(21307)
(21276)
(21100)
师范(21055)
经济学(20849)
(20697)
业大(20150)
银行(19913)
基金
项目(95334)
科学(75031)
研究(73661)
基金(66443)
(56911)
国家(56349)
科学基金(48284)
社会(47370)
社会科(45126)
社会科学(45119)
(39961)
基金项目(34252)
(32366)
教育(32161)
编号(29989)
自然(28034)
(27997)
自然科(27379)
自然科学(27376)
自然科学基金(26853)
资助(26760)
成果(24734)
发展(23193)
(22783)
课题(22364)
重点(21966)
(21073)
创新(19780)
(19665)
国家社会(19500)
期刊
(83704)
经济(83704)
研究(53188)
中国(40673)
(33908)
金融(33908)
(26178)
(23950)
管理(22073)
学报(20654)
科学(19886)
教育(19609)
农业(17187)
大学(16056)
学学(15066)
业经(14986)
技术(13904)
经济研究(13533)
财经(11913)
问题(10444)
(10231)
(8770)
国际(8644)
(8341)
商业(7694)
世界(7643)
理论(7532)
(7503)
(7405)
论坛(7405)
共检索到2642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鲁政委  汤维祺  
2016年9月,在杭州G20峰会上,中国提出了建设"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的议题,成为全球金融治理"中国方案"的关键内容,受到了全球的关注。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是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方向,对于实现我国"协调、创新、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战略都有重要意义。在过去的5年中,我国已经在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的相关领域开展了深入的探索,并成功地将相关理念和经验推向国际社会。2017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仁曾  詹姝珂  
数字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作为经济数字化和绿色化发展的重要助推器,探索数字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影响对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域面板数据,运用多种计量模型检验数字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影响与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能够协同绿色金融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结论在借助工具变量法克服内生性并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通过协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绿色技术创新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异质性分析揭示,在市场中介组织发育水平、创新创业能力与环境规制强度较高的地区协同效应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影响在空间效应下依旧成立。因此,建立区域金融发展协同机制,注重发挥数字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的协同作用有助于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白澄宇  
在数字金融创新加持下,促进农村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要有效发挥商业性、开发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的合力作用2022年2月2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会议强调,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快补齐县域、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金融服务短板;要优化金融机构体系、市场体系、产品体系,有效发挥商业性、开发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作用;有序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这就为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普惠金融的政策目标是要满足社会各阶层和各类市场主体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杜林丰  周玲  
本文以我国31个省份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分析了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和智能金融的协同效应,通过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各省份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和智能金融耦合度的动态演化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三个子系统对耦合度的影响。结果显示:(1)全国各省份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和智能金融之间的协同效应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2)三个子系统对协同效应均呈现出倒U形特征,期初三个子系统会对协同效应产生明显的推动作用,随后促进作用将会减弱;(3)长期影响来看,智能金融的长期影响大于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而各省份绿色金融的正向影响已步入临界区间;短期影响来看,中东部地区绿色金融的短期影响明显,而西部地区智能金融的短期影响明显。这些结果表明:通过新发展理念与金融体系的深度融合将推动我国金融体系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朱新蓉   刘霄汉   徐嘉艺   
绿色金融作为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有力抓手,近年来备受关注,在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支持污染防治、优化能源结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金融机构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不仅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内在要求,也是自身践行社会责任的具体表现。但总体来看,我国绿色金融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漂绿”风险仍然存在、环境风险管理水平有待提升、配套基础设施亟须完善等。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郑万春  
<正>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是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以及新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庄严承诺的重要举措。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强调“促进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科创金融等融合发展,提升政策精准度和有效性”,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要“有效推进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的融合发展”,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彭岚  
近年来,江西作为全国兼有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的省份,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改革创新为驱动,在促进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金融支撑、贡献了有效金融力量。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的成效首先,多元化金融供给持续增强。一是直接融资快速发展。2021年江西省实现资本市场融资1859亿元,
关键词: 普惠金融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伟  孙永涛  
近年来,受国内外多重因素叠加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普惠小微金融遭遇巨大冲击。随着国家“六稳六保”政策目标的提出,财政金融政策协同支持普惠小微金融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财政政策可通过转移支付等方式,直接提升小微企业经营及融资活力,并通过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民间金融三层次传导路径,协同引导资金支持小微企业。因此,财政金融政策需要围绕其功能影响路径和协同传导机制,从优化金融产品服务保障体系、直接补贴财政政策、普惠小微公共金融体系构建、金融科技和普惠小微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采取有效举措,共同助力普惠小微金融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莲贵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美丽乡村发源地和绿色发展先行地,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为安吉县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创造了优越条件。安吉农商银行基于支农支小市场定位和普惠金融发展的良好基础,于2016年在全国地方性小法人银行机构中率先成立绿色金融事业部,并成为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绿金委)首个小法人银行机构理事单位、中国银行业协会绿色信贷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单位、浙江省内首家签署《负责任银行原则》的地方法人银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曹斌  
<正>随着乡村振兴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绿色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亟须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深度融合,充分发挥绿色普惠金融对乡村资源的引导、配置和优化作用。2023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在普惠金融重点领域服务中融入绿色低碳发展目标。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普惠金融,而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又需要绿色金融的支持配合,需要绿色金融为乡村振兴注入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关键词: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磊   马金铭  
将数字普惠金融与农业绿色发展纳入统一分析框架,基于2011—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提高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并且主要通过提高农业技术创新水平和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得以实现;对于东部地区、金融排斥较弱的区域和非粮食主产区,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农地流转程度越高、农户创业活跃度越高,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就越大;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存在以环境规制为门槛的单一门槛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霞  田霞  
本文利用中国2011-2018年的城市面板数据,基于全局GML指数测度绿色经济发展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实证分析外商直接投资、数字普惠金融对绿色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第一,总体上外商直接投资显著抑制了绿色经济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则能够降低外商直接投资对绿色经济发展的抑制作用。第二,从数字普惠金融的维度来看,数字普惠金融的使用深度和数字支持服务程度都能够降低外商直接投资对绿色经济发展的抑制作用。第三,分区位来看,外商直接投资对中西部地区绿色经济发展产生了较为显著的抑制作用,而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则能够降低外商直接投资对该地区绿色经济发展的抑制作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姜再勇  
截至2017年末,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之一,是世界上同时提出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政策体系的少数经济体之一,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的发展规模世界瞩目。但是,当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保持相对独立发展的态势,分别规划、指导、推动,与我国经济金融发展实际需要相比有差距。站在适应、引导金融发展前进方向的角度,理论界应提出绿色普惠金融概念并形成相应理论框架。绿色普惠金融概念的提出绿色普惠金融是实现五大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创新、协调、绿色、开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芳   毛静宜   张晓静   李奇锴   蔡起华  
在农业生态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农业绿色发展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而作为新型金融模式的数字普惠金融,是打破农村金融困境的有效工具,已经成为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因此,论文利用中国2011-2020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从金融约束缓解的视角,深入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2011-2020年,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及其分指数,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各区域间的农业绿色发展差异较大;2.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程度最大;3.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缓解金融约束推动农业绿色发展;4.从农业重要性角度而言,数字普惠金融对粮食主产区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程度最大,且其在粮食主产区和非粮食主产区中,均能通过缓解金融约束促进农业绿色发展。从区域差异性角度来看,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程度,沿东部、中部向西部递减,且其均能通过缓解金融约束来促进东部和西部的农业绿色发展。为加快农业生产方式转型,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进程,论文提出完善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市场、缩小区域“数字鸿沟”、增强数字普惠金融的农业绿色发展效能等政策建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宏海  
我国以要素禀赋驱动的经济增长几近极限,同时累积了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尤其是京津冀地区,环境承载超限、污染严重,过剩产能集聚。经济发展进入转折关口,亟待转变发展方式走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宣告我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要求发展要以质量优先,具体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京津冀协同发展也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成为京津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先导。绿色发展自然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我国金融总量虽然位居世界前列,但绿色金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