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89)
- 2023(13651)
- 2022(11798)
- 2021(11002)
- 2020(8992)
- 2019(20742)
- 2018(20805)
- 2017(39289)
- 2016(21300)
- 2015(23891)
- 2014(23964)
- 2013(23754)
- 2012(22087)
- 2011(20024)
- 2010(20048)
- 2009(18065)
- 2008(17515)
- 2007(15312)
- 2006(13628)
- 2005(12214)
- 学科
- 济(91382)
- 经济(91295)
- 管理(58604)
- 业(56668)
- 企(45318)
- 企业(45318)
- 方法(36282)
- 数学(31025)
- 数学方法(30691)
- 中国(27245)
- 农(25817)
- 地方(25383)
- 业经(21754)
- 财(19412)
- 学(18687)
- 农业(17900)
- 贸(16158)
- 贸易(16141)
- 易(15581)
- 制(15256)
- 环境(14779)
- 银(14521)
- 银行(14480)
- 技术(14467)
- 和(14452)
- 发(14176)
- 理论(14156)
- 融(14138)
- 金融(14136)
- 行(13952)
- 机构
- 大学(299100)
- 学院(298188)
- 管理(118515)
- 济(118026)
- 经济(115366)
- 研究(104581)
- 理学(101853)
- 理学院(100677)
- 管理学(99009)
- 管理学院(98467)
- 中国(78077)
- 京(65377)
- 科学(65191)
- 财(53097)
- 所(52721)
- 农(48780)
- 研究所(47926)
- 中心(46811)
- 业大(44690)
- 江(44145)
- 北京(42018)
- 财经(41702)
- 范(41581)
- 师范(41211)
- 院(38330)
- 经(37883)
- 农业(37801)
- 州(36483)
- 经济学(34041)
- 师范大学(33340)
- 基金
- 项目(203835)
- 科学(159767)
- 研究(151388)
- 基金(145610)
- 家(126527)
- 国家(125408)
- 科学基金(107400)
- 社会(93722)
- 社会科(88758)
- 社会科学(88737)
- 省(80615)
- 基金项目(77749)
- 自然(69233)
- 教育(68680)
- 划(67637)
- 自然科(67595)
- 自然科学(67582)
- 自然科学基金(66330)
- 编号(62680)
- 资助(59417)
- 成果(50973)
- 发(47513)
- 重点(45478)
- 部(44147)
- 课题(43547)
- 创(42486)
- 创新(39557)
- 科研(38519)
- 项目编号(38357)
- 发展(38020)
- 期刊
- 济(135816)
- 经济(135816)
- 研究(91638)
- 中国(62642)
- 学报(46577)
- 农(45683)
- 管理(44785)
- 科学(43701)
- 财(37993)
- 教育(37967)
- 大学(35314)
- 学学(32868)
- 农业(32324)
- 融(27322)
- 金融(27322)
- 技术(26781)
- 业经(23779)
- 经济研究(21079)
- 财经(19469)
- 图书(18058)
- 问题(17648)
- 经(16543)
- 业(16277)
- 科技(15390)
- 理论(15101)
- 技术经济(14563)
- 实践(13969)
- 践(13969)
- 现代(13936)
- 资源(13591)
共检索到4522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东玲 杨弘
近年来,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在经济发展和地域治理方面急需进行一场深层次、全方位的改革。因地理位置和发展历史特殊性,协同发展成为东北地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举措,但东北地区在协同推动经济振兴过程中仍面临国企与民营企业协同发展不足、现有产业协同创新不足、营商环境协作机制有待改善、协同开放深入程度不足等问题,对地区经济协同发展形成严重制约。东北地区应协同国有资本与社会资本进行市场化改革,协同产、学、研创新打造龙头企业,协同发展特色产业链,协同工作机制转变政府职能,协同开放,以此更好地发挥现有优势,为东北全面振兴注入新动力。
关键词:
东北全面振兴 协同发展 区域经济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邵汉明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注重发挥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等重要功能,着力提升服务地方政府决策和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推出了一大批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和重要学术价值的精品成果,初步彰显了地方社科院在新型智库建设方面的实力和水平。一、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基本思路(一)坚持三个维度,打造特色新型智库1.突出特色智库建设。一是"满铁"研究智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孙先民
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这是继东部沿海开放、开发浦东新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后,国家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推动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东北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2012年,《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由国务院正式批复,提出到"十二五"末期,要把东北地区基本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新型原材料和能源保障基地、国家重要商品粮和农牧业生产基地以及重要技术研发与创新基地,面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枢纽。十八大提出的"四化同步"...
关键词:
东北振兴 四化同步 开放大学使命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6月7日至8日在辽宁调研。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振兴重要论述,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全面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调研中,李强主持召开座谈会。在听取辽宁省有关部门、部分市县和企业负责人发言后,李强指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振兴重要论述,把握新机遇,找准发力点,把长板拉长、短板补齐。他强调,营商环境对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
李强 东北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凌 冶建明 朱梦梦
[目的]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等突出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以科学客观的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定量评估乡村发展综合特征,根据地区差异性划分乡村发展类型并提出针对性优化建议,对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早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方法]文章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研究对象,基于2011—2020年的统计数据,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5个维度构建包含42个指标的乡村振兴发展水平指标评价体系,借助改进后的熵值法与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乡村发展水平和耦合协调度进行研究,并结合协调影响力指数开展兵团乡村振兴的格局解析与区域差异性研究。[结果](1)兵团乡村振兴综合发展水平逐年稳步提升,但整体仍处于起步阶段。各维度发展水平评价得分和变化趋势存在一定的差异。(2)兵团乡村振兴耦合度、协调度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师市间差异明显;协调度呈现“天山南坡发展区—天山北坡发展区—沿边口岸经济区—南疆发展区”的空间格局。(3)结合协调影响力指数来看,五大维度在研究期间对不同师市的作用方向各异。(4)综合协调度与协调影响力指数,将研究区乡村发展细分为3类6型共11个亚类的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结论]兵团乡村振兴仍处于起步阶段,各师市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产业兴旺维度对兵团乡村振兴协调发展制约作用显著。未来应基于上述分类结果,针对现存短板出台相应振兴策略,走符合地方实际的乡村全面振兴之路。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汤吉军 戚振宇
2019年1月10日,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高端论坛暨"东北振兴与东北亚区域合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首批辽宁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辽宁大学东北振兴研究中心"、辽宁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辽宁省东北地区面向东北亚区域开放协同创新中心"、辽宁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科学出版社和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邓金钱
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事实出发,顺应亿万农民新企盼做出的重大战略抉择。习近平乡村振兴发展立意高远、内容丰富、思想深刻,成为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习近平乡村振兴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城乡关系理论与中国传统优秀农耕文化的完美结合,是对新中国70年城乡发展实践的理论思考,凸显了习近平深入乡村、扎根农民的"三农"情怀。习近平乡村振兴发展理论内涵丰富,包括乡村振兴之基、乡村振兴之本、乡村振兴之魂、乡村振兴之擎、乡村振兴之核等五个方面的内容,蕴含着重要的理论贡献、实践和政策价值。新时代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矛盾,必须以乡村振兴为总抓手,积极践行习近平乡村振兴发展的系列论述。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高国力 贾若祥 徐睿宁
以脱贫地区为重点的欠发达地区、革命老区、边境地区、生态退化地区、资源型地区、老工业城市等特殊类型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是新时代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体现最为明显的区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的突出短板和薄弱环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国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促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在这一宏观背景下,必须把特殊类型地区高质量振兴发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既把握不同特殊类型地区的共性特征,强化“统”的力度,加大政策资源等支持力度,又要细化“分”的举措,彰显不同类型的功能特色,精准谋划促进特殊类型地区分类高质量振兴发展的路径,通过特殊类型地区的高质量振兴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不断提高区域发展的平衡性和协调性,确保特殊类型地区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跟上队。
关键词:
特殊类型地区 高质量发展 振兴发展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伟安
在当前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科学合理地管理和保护乡村的资源和环境成为重要课题。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孙华主编的《乡村资源环境规划基础》是一部全面介绍乡村资源环境规划的专业著作,该书系统论述了乡村资源环境规划的理论基础、技术方法和实践案例。作者在第一章阐述了乡村资源环境规划的背景和意义,强调其在乡村发展中的重要性,为后续内容奠定基础,并唤起读者对该领域的兴趣。在第二章中,作者系统介绍了乡村资源环境规划的基础理论,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理论基础,到“两山”理论、人地系统理论和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阐述,
关键词:
公共资源管理 乡村振兴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芳山 李露瑶 陈杰
近年来,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对乡村振兴发展的影响极大。文章选取2011—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熵权法和固定效应模型,探究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发展的影响机制和程度,并创新性地使用随机森林模型,深入考察影响乡村振兴发展的数字经济各项指标的重要性。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发展对乡村振兴工作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影响效应为0.4100。(2)数字经济对林业大省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较其他地区更为显著,影响系数为0.5700,说明数字经济在林业经济的应用已取得了显著成效。(3)数字经济影响乡村振兴最重要的因素是企业拥有网站数和信息从业人数,重要性分别为13.62和11.61,农村电商有望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增长极。(4)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影响系数分别为东部地区0.6450、西部地区0.2560、东北部地区0.2350、中部地区0.1970。文章聚焦于数字经济各个维度指标的重要性比较以及林业经济大省和其他省份的异质性分析,深化了相关研究内容,弥补了现有文献对林业经济大省数字经济研究的不足。基于此提出政策启示:乡村振兴工作中应利用好数字经济这一推手,重点推动农村电子信息制造业和农村电商,推进林业大省和其他地区乡村振兴工作低成本、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贾可 李元鑫 王志丹
辽宁既是农业大省,也是种质资源大省。通过在全面阐述辽宁省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以来取得的阶段性成效的基础上,深刻剖析当前种业振兴行动过程中存在主要问题,因地制宜地提出加快推动辽宁现代种业振兴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现代种业 种业振兴 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海军 张超 闫莉
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中国现代工业的根基和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为我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重要历史贡献。20世纪90年代,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较深的东北地区,在市场经济大潮下,历史包袱沉重,主导产业衰退,企业亏损严重,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形成了所谓的“东北现象”。为化解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突出矛盾,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战略决策。2003—2012年是东北振兴第一个十年,东北地区贯彻落实中央部署,采取一系列具体举措,集中解决了一些突出问题,东北振兴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2013—2022年是东北振兴第二个十年,东北地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振兴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爬坡过坎、攻坚克难、扎实推进,新一轮东北振兴取得明显成效。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应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引领,敢于担当和作为,走出振兴发展新路子。
关键词:
东北振兴 东北全面振兴 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子季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已进入攻坚克难阶段,只有把改革作为根本动力,才能激发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活力。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和深化教育改革相适应的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需要在政府层面,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制度体系,给职业教育增值赋能;在学校层面,坚定"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宗旨,不断深化校企合作,提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在学生层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德为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培养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姜有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东北当前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归根结底仍然是体制机制问题,是产业结构、经济结构问题,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归根结底还要靠深化改革"。2015年,沈阳成为8个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之一,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沈阳的关心和厚爱。3年来,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和"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左振华 吴磊
旅游业是以提供消费性服务为主的综合性劳动密集型行业,产业关联度高,对第三产业带动性强,既能改善本地区经济发展环境,又能促进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增长,更能带来收入、就业、产业关联等效应。本文以赣州市为例,就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旅游业与振兴苏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进行分析,以期推动旅游业成为赣州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产业增长极。
关键词:
旅游业 苏区经济 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