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77)
2023(10314)
2022(8263)
2021(7506)
2020(6257)
2019(13759)
2018(13436)
2017(24594)
2016(13484)
2015(15257)
2014(15104)
2013(14550)
2012(13299)
2011(11660)
2010(11944)
2009(11223)
2008(11760)
2007(10631)
2006(9436)
2005(8544)
作者
(36159)
(30371)
(29910)
(28804)
(19271)
(14292)
(13715)
(11460)
(11311)
(11024)
(10292)
(10215)
(9890)
(9780)
(9673)
(9119)
(8784)
(8765)
(8596)
(8591)
(7587)
(7383)
(7275)
(6999)
(6837)
(6759)
(6735)
(6732)
(5975)
(5947)
学科
管理(50587)
(49723)
经济(49631)
(42833)
(37459)
企业(37459)
(29217)
(17709)
中国(17515)
方法(16445)
(16183)
(14546)
财务(14510)
财务管理(14465)
企业财务(13823)
财政(13711)
业经(13701)
数学(13484)
数学方法(13334)
(12443)
地方(12182)
(10939)
体制(10596)
(10323)
银行(10314)
农业(9784)
(9715)
(9475)
金融(9473)
(9174)
机构
大学(183311)
学院(182817)
(75078)
经济(73449)
管理(68890)
研究(62322)
理学(57992)
理学院(57372)
管理学(56581)
管理学院(56220)
中国(49260)
(47898)
(38775)
科学(34298)
财经(33093)
(30008)
(29861)
(29691)
中心(28741)
研究所(26077)
(25593)
北京(24577)
财经大学(24232)
经济学(23552)
(23319)
(23194)
师范(23120)
业大(22927)
(22742)
经济学院(21013)
基金
项目(117730)
科学(93426)
研究(91423)
基金(85299)
(73727)
国家(72670)
科学基金(62609)
社会(60056)
社会科(56762)
社会科学(56745)
(45830)
基金项目(44285)
教育(42278)
(38066)
自然(37097)
编号(36672)
自然科(36174)
自然科学(36165)
自然科学基金(35508)
资助(33277)
成果(32105)
(29144)
重点(27027)
课题(26901)
(26792)
国家社会(25331)
(25066)
(25060)
(24568)
教育部(23666)
期刊
(91667)
经济(91667)
研究(61584)
中国(46672)
(43743)
管理(28512)
学报(26085)
(25221)
科学(23964)
教育(23887)
大学(21511)
学学(19886)
(18953)
金融(18953)
财经(17751)
农业(16736)
技术(15995)
(15169)
经济研究(14143)
业经(13974)
会计(12074)
问题(11566)
财会(10739)
(9758)
(9079)
(8971)
财政(8971)
图书(8697)
(8624)
(8531)
共检索到3004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连家明  
一个要搬家的蜂群,并没有蜂王的指挥,但在盲目的试错之后,总能找到合适的路。一个庞大的鱼群,在海中进退趋避之际,尽管只是每个个体简单的本能,但那种分合之间的整齐划一却令人惊叹。世界各个角落的电脑终端都在干着自己的事,但联接在一起,就涌现出人类史上最大的奇迹之一。在上述过程中,每个分散的个体都在独立地决策和行动,最后却促成理性的结果,群盲们貌似杂乱的背后,却体现出非凡的效率。是有谁在控制这一切吗?还是正因为没有所谓的控制,才造就了上述的神奇?对一个复杂系统而言,能否保持活力,实现良性运行,与控制紧密相关。不同的控制方式和程度,将带来迥异的结果。在极端的全面控制与失控之间,是现实世界的各类控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马骁  周克清  
随着"四个全面"战略的持续实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不断加快,国家治理机制正在发生重大改变。我国传统的政府治理与市场治理的二元结构将被政府治理、市场治理与社会治理三体系替代,必将导致公共产品供求格局发生裂变,政府必须转变为法治政府、有限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为此,现代财政制度建设必须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及政府角色的变化,制定财政基本法及相关法律,实现税收法治与财政支出活动的法治化;加强民主协商,增进参与主体间的协商沟通实现民主理财;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核心促进社会正义增进人民福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周克清  马骁  
现代国家治理要求重构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及政府间的关系,其对法治、民主和社会公正的追求正是现代财政制度建设的目标,二者在价值追求上具有天然的同一性。但我国的财政实践与现代国家治理和现代财政制度的共同价值追求尚有较大距离,故而亟需按照现代国家治理的价值导向,推动现代财政制度建设。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司彤  
本文阐述了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内涵,从财政本身的特性和表现形式两个方面解释了财政何以成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支柱,并从建立现代预算制度、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匹配事权和支出责任等方面给出了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具体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付敏杰  
本文以十九大报告描绘的发展蓝图和制度框架为基础,结合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从现代化强国的内在逻辑去理解作为改革和制度发展目标的现代财政制度。现代化经济体系和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是新时代中国建设现代化强国的"两大支柱"。中国的现代财政制度以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为发展目标,以现代化经济体系为汲取之源,支撑新时代的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建构,成为中国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的"第三支柱"。以现代财政制度来支撑和构建社会主义国家制度治理模式和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正义,推进财政收入侧的法治化和支出侧的民主化。以税制和预算制度现代化来推进产业政策、发展规划科学化,建立以国家信用为核心的现代宏观调控体系等关键制度,通过促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等私人产品需要,通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来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公共需要。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张军  孙永军  余应敏  
现代财政制度在国家治理体系转型中发挥着基础作用,现代财政制度的构建对财政审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财税体制还存在不足:预算管理制度不完善、财政支出效益不高、税收征管水平不高、转移支付制度不能有效解决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不合理。财政审计虽然在我国财税体制完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仍然不能适应构建现代财政制度的要求。推动现代财政制度的构建,是财政审计发挥国家治理"免疫系统"功能的主要途径之一。首先,财政审计应该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推动绩效预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其次,加快税收征管审计发展,促进税务机关提高征管水平;再次,转移支付资金审计要聚焦资金使用效益,促进转移支付制度改革。财政审计要采取针...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财税体制改革,对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等提出明确要求,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推动现代财政制度建设指明了方向。站在新的更高起点上,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立足于服务党和人民事业,立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立足于发挥财政宏观调控作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罗建国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具有开创性、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一系列重大政治问题,为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安徽各级财政部门党组织和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朱红琼  
唐朝财政制度以"安史之乱"为界,分别形成前期租庸调为主的财政制度和后期两税法为主的财政制度。本文将唐朝不同时期的财政制度进一步细化为赋役制度、征收管理制度、财政体制、预算制度、财政监督等,并分析不同制度安排下国家治理能力的演变,反思历史给现实以借鉴。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晓路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理念,将现代国家的国家治理与财政视为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对新中国财政制度变迁的分析因此也必须以国家治理的阶段性变化为依据。本文回顾了发达国家历史上国家治理与财政的同步演进。根据国家意志与国民意志之间所经历的冲突、并立和融合三种状态,将国家治理划分为“强国”“富民”和“民主”三个发展阶段,并据此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三个时期的国家治理特征。在各个时期,财政制度的具体内容与形式虽然有所差别,但满足该阶段国家治理的需要都是其变化的内在驱动力,突出表现为财政的经济治理职能、社会治理职能和政府治理职能相继成为财政制度建设的重点。通过明确国家治理概念、划分国家治理阶段、界定与国家治理相匹配的财政职能和梳理国家治理背景下的新中国财政制度变迁,本文尝试将“国家治理”理念构建为真正能够用于阐释和说明具体财政现象的分析性原理。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卢洪友  
在现代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制度安排下,财政是各种利益关系的交汇点,财政与市场、财政与社会、财政与民众各个层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财税预算制度理所当然地成为现代国家治理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中国财政制度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期间,尽管经过了1994年税制与分税制的大规模改革,但离现代财政制度相距甚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而且也必须从深化财政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体系,增强财政治理能力入手。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贾康  龙小燕  
本文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背景下,提出以"财政全域国家治理"理论框架支持构建现代财政制度,是新历史时期、新发展阶段的客观需要和财政理论与时俱进的创新命题。基于财政基础理论层面"国家分配论"、"社会集中分配论"的本质认识和"公共财政"、"民生财政"的型态认识,论述了财政是现代化"五位一体"国家治理的基础、重要支柱及全面改革的支撑,进而提出创新构建"财政全域国家治理"理论框架以服务于建立全面渗透和优化经济社会生活的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认识,强调这一框架是新历史时期客观现实需要与时俱进财政理论创新所引发的逻辑性延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岳军  王杰茹  
财政作为国家的一种公共治理活动,归根结底要维护公共利益。建立现代公共治理的框架体系,促使现代财政制度体现受托责任、公开透明、可预见性和公众参与的要求,这是未来财税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要实现法治财政,必须从法律和制度两个层面保障。只有法律健全、制度完善、内容科学、管理高效的财税体制,才是现代财政制度。未来可以借鉴美国"进步时代"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改革经验,继续增强预算公开透明度,构建预算绩效评价机制;建立以直接税为主体的税收体系,促进税负公平;在公共决策中引入公众参与和行政听证制度,优化需求表达机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谢旭人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既是对十八大战略部署的贯彻落实,也是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和保障。《决定》凝聚全党智慧,立足国情实际,坚持实事求是,内容全面系统,目标高瞻远瞩,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描绘了"法治中国"的宏伟蓝图,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和目标体系。今天,我们在此举行中国财政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第六次(在京)常务理事会议,主题是学习十八届四中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马骁  李雪  
本文探讨了现代财政制度建设的逻辑起点和核心,认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是现代财政制度建设的逻辑起点,法治财政是现代财政制度建设的核心;并进一步明确指出,在财政法治建设中,完善财政法律制度是根本,推进财政收支法定是主要内容,加强财政公开透明是工作保障,法治文化建设则是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