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97)
- 2023(12229)
- 2022(10051)
- 2021(9481)
- 2020(7913)
- 2019(17856)
- 2018(17224)
- 2017(32870)
- 2016(17286)
- 2015(19388)
- 2014(18878)
- 2013(18073)
- 2012(16216)
- 2011(14245)
- 2010(13967)
- 2009(12406)
- 2008(11567)
- 2007(9637)
- 2006(7933)
- 2005(6921)
- 学科
- 济(68762)
- 经济(68683)
- 管理(54306)
- 业(50065)
- 企(42750)
- 企业(42750)
- 方法(35638)
- 数学(31476)
- 数学方法(30897)
- 农(18196)
- 财(17825)
- 中国(17036)
- 业经(15994)
- 地方(12781)
- 学(12694)
- 农业(12570)
- 技术(12344)
- 贸(12166)
- 贸易(12152)
- 理论(12104)
- 易(11858)
- 制(11841)
- 务(11408)
- 财务(11360)
- 财务管理(11332)
- 和(10888)
- 企业财务(10782)
- 划(10245)
- 环境(10040)
- 银(9494)
- 机构
- 学院(231825)
- 大学(231756)
- 管理(96868)
- 济(92471)
- 经济(90693)
- 理学(85716)
- 理学院(84839)
- 管理学(82994)
- 管理学院(82575)
- 研究(68125)
- 中国(51741)
- 京(46077)
- 财(42052)
- 科学(40928)
- 财经(34349)
- 中心(34251)
- 业大(33520)
- 农(33119)
- 江(32639)
- 经(31687)
- 所(30736)
- 范(29895)
- 师范(29551)
- 经济学(28663)
- 研究所(28147)
- 北京(27560)
- 州(26204)
- 财经大学(26202)
- 经济学院(26041)
- 农业(25641)
- 基金
- 项目(170792)
- 科学(137716)
- 基金(127387)
- 研究(125451)
- 家(110167)
- 国家(109273)
- 科学基金(96967)
- 社会(82088)
- 社会科(77998)
- 社会科学(77983)
- 基金项目(67480)
- 省(66538)
- 自然(63058)
- 自然科(61753)
- 自然科学(61737)
- 自然科学基金(60637)
- 教育(59742)
- 划(55798)
- 资助(51082)
- 编号(50174)
- 成果(39283)
- 部(38306)
- 重点(37956)
- 创(37104)
- 发(35748)
- 国家社会(34866)
- 创新(34554)
- 教育部(33929)
- 人文(33401)
- 课题(33327)
共检索到3245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丽芳 付博 于桂兰
如何有效干预知识隐藏、突破知识型组织发展的约束性因素,是组织管理中亟需解决的难题,尤其是在竞合交织的工作情境下鲜有研究同时考虑合作性、竞争性工作情境对知识隐藏行为的影响机制,导致对知识隐藏的认知存在片面性。鉴于此,结合心理所有权理论,探讨协同工作设计与团队竞争氛围影响知识隐藏的联动机制。通过对77个知识团队的457名成员进行两阶段问卷调查,研究发现,知识心理所有权、组织心理所有权在协同工作设计(任务互依性、社会支持和他人反馈)与知识隐藏之间起中介作用,团队竞争氛围在协同工作设计要素通过知识心理所有权、组织心理所有权影响知识隐藏的中介路径中发挥调节作用。上述结论不仅为深入研究知识隐藏行为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也为构建竞争与合作平衡的知识型组织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姜荣萍 何亦名
员工知识分享行为已经引起学术界足够重视,但对工作场所中知识隐藏行为尚缺乏深入了解。基于社会交换理论、资源保存理论,利用306名智力型企业知识员工一手数据,构建了一个带有调节的双重中介模型,检验了组织心理所有权对知识隐藏的影响机制,包括组织公民行为和公民疲劳的中介作用及变革型领导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组织心理所有权负向预测知识隐藏行为;组织公民行为与公民疲劳在组织心理所有权与知识隐藏之间起显著中介作用;变革型领导正向调节组织心理所有权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并调节组织公民行为在组织心理所有权与知识隐藏之间的中介作用,该中介作用在变革型领导水平高时更强,在变革型领导水平低时相对较弱。研究结论不仅可以丰富知识隐藏、公民疲劳等理论,还可以为企业知识管理实践提供有效参考。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叶龙 刘怡彤 郭名 杨松林
知识传承是保持组织知识持续性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随着“退休潮”的到来,企业采取“传帮带”、知识分享会等模式来促进年长员工知识共享,但是依然无法改善组织内知识隐藏的现象。本研究结合实际背景,基于心理所有权理论,考察了年长员工相对剥夺感对知识隐藏行为的影响机制及边界条件。通过对296名年长员工的调查分析,研究发现:年长员工相对剥夺感对知识隐藏行为具有正向影响,组织心理所有权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年龄刻板印象威胁正向调节相对剥夺感与知识隐藏行为的关系,并增强组织心理所有权在其关系间的中介作用。本研究丰富了相对剥夺感与知识隐藏行为的相关研究,为企业改善年长员工知识隐藏行为提供理论依据与管理启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沁雪 周冬华
本文基于2007—2019年中国沪深A股市场机构投资者共同持股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分析了共同所有权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共同所有权与企业创新显著正相关,即与未拥有共同机构投资者的企业相比,拥有共同机构投资者的企业创新能力更高。共同所有权主要通过缓解产品市场竞争和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促进企业创新活动。更进一步地,当共同机构投资者为长期型机构投资者时,共同所有权与企业创新之间正向关系更为显著。相较于位于经济发达地区的上市公司,共同所有权主要提高了位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上市公司的创新水平。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丰富我国共同所有权的相关经济后果研究,为共同所有权与企业创新的联动关系提供了直接的经验证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杜勇 孙帆 曹磊
企业升级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微观基础,但一个现实情况是,近年来日益严峻的过度竞争消耗了企业过多精力和资源,制约了企业升级。不仅如此,中国资本市场中较为严重的委托代理问题降低了企业升级意愿。探索企业间过度竞争的协同机制和缓解代理问题的治理模式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本文基于资本市场中逐渐活跃的共同机构所有权这一视角发现,共同机构所有权促进了企业升级,在采用工具变量法、Heckman二阶段模型、多时期DID模型、PSM等多种方法控制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影响机理检验表明,共同机构所有权通过发挥协同效应强化了企业升级能力,并通过发挥治理效应提升了企业升级意愿;作用路径检验发现,共同机构所有权通过委派董事实现协同和治理。从不同维度刻画企业升级发现,共同机构所有权提升了企业创新能力、创新成果以及成长性。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国有企业、瓶颈期企业以及经济发达地区,共同机构所有权助推企业升级的效果越明显,且非国有共同机构投资者越多,协同治理效果越显著。本文的研究不仅从企业高质量发展视角丰富了共同机构所有权的协同治理效应研究,也为监管部门规范和引导共同机构所有权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邹鹏 刘静文 刘鸿雷 卢晴晴
尚未有相关研究深入探索功能声称与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关系。基于动机目标层面,将功能声称分为促进型功能声称和防御型功能声称两种形式。依据详尽可能性模型,将消费者营养知识作为调节变量。根据研究内容,设计两组实验探究促进型声称与防御型声称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差异,通过为消费者提供具体的购物情景测量消费者的购买意愿。研究1检验功能声称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2测试促进型功能声称与防御型功能声称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功能声称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具有积极影响;营养知识能够增强功能声称对消费者购买意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雪松
文章以我国西部、中部、东部三地的453名知识型员工为例,探究工作—家庭冲突对知识型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影响,以及首次检验心理所有权在它们之间是否存在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工作—家庭冲突对知识型员工工作满意度有显著负向影响,心理所有权却对其有显著正向影响;良好的心理所有权感将有助于减弱工作—家庭冲突对知识型员工工作满意度的负向影响。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宝生 张庆普
知识型组织成员的知识隐藏行为会破坏成员心理契约,给成员合作造成障碍,最终影响组织绩效。对成员知识隐藏行为的前因进行研究,可以有效预防或减少这一现象发生。以扎根理论为主导工具进行研究得出,知识型组织成员隐藏知识的前因是成员主体(内生性因素)、知识和任务客体(调节性因素)、互动媒介(中介性因素)、组织环境(外部性因素)4个维度交互作用的结果,通过深入分析,提出防御对策。
关键词:
知识型组织 知识隐藏 成员行为 扎根理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廉永辉 张琳
以行业困境为外生冲击事件,本文考察了企业经营环境恶化对不同产权约束下企业多元化价值效应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与专业化企业相比,国有控股的多元化企业在行业困境期间具有外部融资优势,但内部资本市场有效性没有明显提升,"钱多而用不好"导致多元化折价程度不变;反之,私有产权控股的多元化企业在行业困境期间虽不具有外部融资优势,但内部资本市场有效性有所提升,可以有效抑制投资不足问题,"钱少但用得好"促使多元化折价程度降低。这些证据表明,私有产权的多元化企业能够利用内部资本市场替代外部资本市场,从而更好地抵御不利的外部冲击。本文研究丰富了我国企业多元化价值效应方面的文献,也深化了对经济环境、产权制度和企业价...
关键词:
行业困境 所有权性质 多元化 企业价值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芳 王浩
为探索组织心理所有权与员工工作态度、组织公民行为和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抽取236名被试进行问卷调查,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组织心理所有权对情感承诺和工作满意度有显著影响;情感承诺对各层面的组织公民行为有显著影响;群体和社会层面的组织公民行为对工作绩效产生显著的影响;组织心理所有权通过情感承诺对各层面的组织公民行为有显著的间接影响;情感承诺通过群体和社会层面的组织公民行为对工作绩效有显著的间接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郝夏靓 陈毅文
基于双过程模型理论,构建有调节的双中介模型来探究其对知识隐藏行为的影响,运用层级回归分析及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不合规任务经由工作疏离感和工作愤怒对知识隐藏行为有正向预测作用。当工作愤怒和工作疏离感同时作为中介变量进行分析时,工作愤怒的中介作用比工作疏离感的中介作用更强。量子型领导负向调节不合规任务与工作疏离感和工作愤怒之间的关系,且发挥有调节的中介作用,即当量子型领导力更高时,上述关系更弱;反之更强。以上结果对于扩充工作压力源作为知识隐藏的前因机制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郝夏靓 陈毅文
基于双过程模型理论,构建有调节的双中介模型来探究其对知识隐藏行为的影响,运用层级回归分析及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不合规任务经由工作疏离感和工作愤怒对知识隐藏行为有正向预测作用。当工作愤怒和工作疏离感同时作为中介变量进行分析时,工作愤怒的中介作用比工作疏离感的中介作用更强。量子型领导负向调节不合规任务与工作疏离感和工作愤怒之间的关系,且发挥有调节的中介作用,即当量子型领导力更高时,上述关系更弱;反之更强。以上结果对于扩充工作压力源作为知识隐藏的前因机制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周浩 罗昊
以2008~2015年间被境外投资人收购的中国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文章结合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双重差分估计考察了跨境并购对作为并购目标的中国企业经济业绩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交易完成后的三年内,跨境并购对目标企业的息税前盈余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原因在于销售额的下降幅度超过了销售成本。更进一步分析表明,该并购效应呈现出收购者来源地和目标企业所属行业的异质性:跨境并购对目标企业经济绩效的负面效应集中于制造业行业和来自于OECD的并购交易。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浩 惠青山
员工创新工作行为是企业创新的出发点。通过196份有效调查问卷的研究发现,组织支持感、领导-成员交换关系与员工创新工作行为显著正相关,组织心理所有权、工作心理所有权与员工创新工作行为显著正相关,工作心理所有权在组织支持感、领导-成员交换关系与员工创新工作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员工的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在组织心理所有权、工作心理所有权与创新工作行为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光迪 黄鸣鹏 崔敏
现有关于员工工作绩效的研究很大程度上忽视了高工作绩效对员工自身行为的潜在负面影响。因此,本研究从员工视角出发,基于自我知觉理论,探讨员工工作绩效是否、如何以及何时会对员工自身行为产生负面影响,并通过一项情景操纵实验和一项多时点、多来源的问卷调查进行验证。研究发现,员工工作绩效正向影响员工资质过剩感,进而导致员工出现知识隐藏行为,并且在领导谦卑程度高时,这一影响更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