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81)
- 2023(11017)
- 2022(9296)
- 2021(8449)
- 2020(6629)
- 2019(15132)
- 2018(14784)
- 2017(27801)
- 2016(15116)
- 2015(17009)
- 2014(16916)
- 2013(16357)
- 2012(15422)
- 2011(14162)
- 2010(14586)
- 2009(13333)
- 2008(13186)
- 2007(11932)
- 2006(10921)
- 2005(10071)
- 学科
- 济(62589)
- 经济(62532)
- 业(43365)
- 管理(42947)
- 企(34122)
- 企业(34122)
- 中国(23008)
- 农(20991)
- 地方(20831)
- 方法(16928)
- 业经(16602)
- 财(14599)
- 农业(14138)
- 数学(13616)
- 数学方法(13399)
- 策(13172)
- 制(12779)
- 贸(12680)
- 贸易(12667)
- 银(12653)
- 银行(12637)
- 行(12360)
- 易(12241)
- 融(12163)
- 金融(12163)
- 发(11663)
- 理论(11518)
- 地方经济(11440)
- 技术(11297)
- 环境(10502)
- 机构
- 学院(212454)
- 大学(206186)
- 济(88813)
- 经济(86765)
- 管理(78687)
- 研究(76966)
- 理学(65816)
- 理学院(65067)
- 管理学(64154)
- 管理学院(63724)
- 中国(59191)
- 京(44450)
- 科学(43398)
- 财(42817)
- 所(38154)
- 江(35087)
- 中心(34867)
- 研究所(33890)
- 农(32818)
- 财经(32161)
- 范(31119)
- 师范(30875)
- 经(29076)
- 北京(28701)
- 州(28370)
- 院(28264)
- 业大(26880)
- 经济学(26115)
- 农业(25056)
- 技术(24758)
- 基金
- 项目(131986)
- 研究(105224)
- 科学(104476)
- 基金(91587)
- 家(77864)
- 国家(77065)
- 科学基金(66350)
- 社会(65641)
- 社会科(62183)
- 社会科学(62172)
- 省(54246)
- 教育(49392)
- 基金项目(47054)
- 编号(44841)
- 划(44749)
- 自然(39318)
- 自然科(38411)
- 自然科学(38404)
- 成果(37787)
- 自然科学基金(37687)
- 资助(36905)
- 发(34794)
- 课题(33267)
- 重点(30289)
- 发展(28839)
- 创(28820)
- 部(28799)
- 展(28289)
- 年(27687)
- 性(27059)
共检索到3486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玉 高明
受传统理念束缚、认识程度不足、知识体系缺失、教育发展失衡等因素影响,我国工匠精神的培育遭遇瓶颈。从协同发展视角看,我国工匠精神的培养主体亟需根据自身的角色定位与职能属性,共同承担培育使命,形成整体培育系统。政府层面要强化市场管理制度,发挥组织协调作用;社会层面需培育高品质消费市场;企业要不断完善技术技能人员薪酬体系,建设工匠精神激励机制;学校需构建三站互动机制,发挥主体性培育作用。
关键词:
协同发展 工匠精神 培育机制 职业教育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俞松坤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如何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成为时代课题。工匠精神是应用技术大学文化特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具有较强的关联性。通过转变核心理念、深化课程教学、推进产教融合、加强双师建设、营造文化氛围、推进创新创业等多渠道并举的途径,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到工程教育各个环节,打造应用型人才工匠精神培育特色。
关键词:
工匠精神 应用技术大学 特质 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英
重视工匠精神培育既是强国战略,也是高职院校新时代的育人责任。工匠精神培育以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其最终教育旨归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完善。然而,当前工匠精神培育中人的全面发展终极目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工匠精神中人的全面发展意蕴隐而不彰,工匠精神培育窄化为技术技能培训,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形成制约。因此,基于人的全面发展视角,建议从激发潜能、丰富社会关系、实现个性自由等维度对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进行审思,这样有助于进一步澄明和厘清工匠精神培育的本质与本真。同时,学校、企业、家庭应形成协同育人的新格局,生成全面性育人理念,促进主体全面性发展,创设全面性教育场域,在工匠精神培育中实现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不断进步。
关键词:
人的全面发展 工匠精神 高职学生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孟源北 陈小娟
工匠精神的弘扬与培育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多方协同培育。从政府层面,要完善质量管理、知识产权保护、国家资格框架等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夯实全社会崇尚工匠精神的基础;从学校层面,要将工匠精神渗透到品德教育、专业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强化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和塑造;在企业层面,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现代学徒制等形式将工匠精神的培育与生产领域相融合,强化工匠精神的实践应用。
关键词:
工匠精神 基本内涵 协同培育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宋晶
我国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新方位,"高质量发展"成为全社会热衷的焦点所在,比之以往任何时代,我们都更迫切地渴求大批量工匠型高素质人才。"工匠精神"的内涵兼具历史性和时代性特征,是一个不断动态发展的概念。将"工匠精神"的价值融入职业院校人才培育过程中,以适应"中国质造"强国战略、彰显职业院校的办学魅力并促进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需要摒弃功利化和工具化倾向,关注人的主体价值,引入现代学徒制,建构亲密师生关系。
关键词:
工匠精神 新时代 创新 诉求 价值 策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蔡青
21世纪的时代发展要求进一步提高高职教育水平,高职院校要为社会发展培养越来越多的职业型人才,基于此,加强劳动教育也是高职院校开展日常教学活动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的内容。通过提高高职院校在劳动教育中的精细化程度和教学力度,能够令劳动教育达成预期教学目标的同时,对于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也具有极其显著的促进作用。文章基于劳动教育和“工匠精神”的密切联系,结合当下劳动教育现状,就“工匠精神”在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中的培育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劳动教育 工匠精神 培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宏伟
工匠精神不只是人的感性生发与表达,更是人的"理性"选择和实践。技术理性、审美理性、伦理理性、创新理性构成了工匠精神的"理性之维"。其中技术理性是根本基础,审美理性是灵魂升华、伦理理性是责任担当、创新理性是永续动力。职业教育是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包括融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涵育工匠精神;塑造"工匠之师",传承工匠精神;完善培养过程,革新工匠精神;实施整体评价,导引工匠精神四个方面。
关键词:
工匠精神 理性 职业教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任雪园 祁占勇
"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的精神引领,具有"匠技""匠心""匠魂"等本质特性。当前我国"工匠精神"的缺失主要表现在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墨守成规的发展势头及敷衍塞责的职业态度等方面。作为"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精神支柱,需要从更新社会观念、营造创新环境、升华职业素养等方面来培育"工匠精神"。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正>入选理由系统梳理我国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历史发展、现实状况,结合调研及政策文本分析,界定我国产业工人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依据对大国工匠、江苏大工匠、江苏工匠代表的访谈,揭示了工匠精神形成的机理。遵照态度改变、情境学习等相关理论,借鉴相关经验,提出未来产业工人工匠精神培育的目标定位、内容设计、路径安排、策略选择、成效评价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及实践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聂文俊
随着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如何推动工匠精神的发展,培育从业者具有良好的工匠精神,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生存与发展的内在需求,同时,培育出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人才也成为职业院校的重大历史使命。文章在明晰工匠精神内涵的基础上,对职业院校传承与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和存在的困境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以学校为主、企业和政府共同参与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策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肖龙 陈鹏
随着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现代社会亟需工匠精神的回归。文章基于技术哲学,以技术作为工匠精神的载体为逻辑起点,根据米切姆的技术类型学概念框架,分别从作为人工物、知识、过程和意志的技术分析了工匠精神生成的起点、可能、关键和内核,思考了职业教育作为工匠精神培育主体的"不能"与"不为",提出工匠精神的培育需在教育中前置并探究了具体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渗透、校园文化三个前置培育路径。
关键词:
技术哲学 工匠精神 生成 培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薇
在追求短、平、快的效益之中,容易导致工匠精神缺失,势必会影响到经济社会健康、和谐、持续发展。可从心理学视角出发,阐释工匠精神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表现四个结构层面。培育工匠精神的心理机制要从增强理性认知,引发情感认同,强化心理调适,在实践中自觉践行四方面入手,立足于整合社会各方力量,探析工匠精神培育途径。
关键词:
工匠精神 心理学 心理机制 人才培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建富 陈磊
《未来产业工人工匠精神培育路径与策略研究》一书认为,工匠精神培育是构建未来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的思想基础,个体因素是工匠精神形成的激发力量,环境因素是工匠精神形成的支持力量,个体、环境与行为的互动是工匠精神内化的维持力量。职业教育助力工匠精神培育可围绕“匠心”“匠行”“匠品”等内容,通过专题教育、课程渗透、文化浸润、活动养成等路径开展实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敖永红 刘霞 李美清
工匠精神培育是"大国工匠"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强化工匠精神培育,职业院校应从协同学角度研究工匠精神培育,分析工匠精神培育与协同学的耦合性以及工匠精神培育的协同学特征,通过养成教育、体验教育、实践教育"三育"协同的工匠精神培育新路径,加强工匠精神锻造,推动"制造强国"建设,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天 周珏
已有文献对工匠精神内涵及培养途径的阐述多是将工匠精神视作一种价值观或精神特质,采用的一般是自上至下的宏观性培养办法。动机心理学则为理解工匠精神提供了新的视角。根据动机心理学中自我决定理论,工匠精神是自主动机的体现,是长期自主动机驱动的学习和练习培养出的专注、细致、创新、孜孜不倦的工作状态。据此,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应注重在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的无动机和外部动机向自主性动机转化,这不仅需要引导学生认同工匠精神的价值,更需要给予其参与和选择的机会,提供非控制性信息反馈,引导学生将工匠精神树立为内部目标并避免受到物质主义的侵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