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276)
2023(19251)
2022(16389)
2021(14980)
2020(12717)
2019(28829)
2018(28354)
2017(53948)
2016(28960)
2015(32509)
2014(32226)
2013(31760)
2012(29491)
2011(26794)
2010(27075)
2009(25049)
2008(24620)
2007(21887)
2006(19291)
2005(17557)
作者
(83561)
(69779)
(69568)
(66093)
(44267)
(33487)
(31820)
(27362)
(26479)
(24902)
(23661)
(23487)
(22107)
(21938)
(21627)
(21569)
(20775)
(20706)
(20091)
(19878)
(17392)
(17172)
(16957)
(16082)
(15840)
(15694)
(15383)
(15261)
(14025)
(13755)
学科
(136191)
经济(136071)
管理(80919)
(77286)
(62519)
企业(62519)
方法(52101)
数学(45165)
数学方法(44596)
中国(36230)
(34860)
地方(34116)
业经(29539)
(28405)
(26644)
(23782)
贸易(23768)
农业(23531)
(23183)
(22945)
(19771)
银行(19737)
环境(19677)
(19614)
金融(19611)
(19207)
地方经济(19093)
(19017)
理论(18979)
技术(18472)
机构
学院(413673)
大学(410540)
(176298)
经济(172668)
管理(157051)
研究(145122)
理学(134179)
理学院(132568)
管理学(130160)
管理学院(129359)
中国(109975)
(88653)
科学(87998)
(77874)
(73647)
(66910)
研究所(66608)
中心(66325)
(63283)
财经(61502)
业大(58900)
北京(56277)
(55837)
(55609)
师范(55303)
经济学(53832)
(52570)
农业(52113)
(50538)
经济学院(48112)
基金
项目(272848)
科学(215110)
研究(199714)
基金(196622)
(171301)
国家(169892)
科学基金(145779)
社会(127103)
社会科(120586)
社会科学(120558)
(107314)
基金项目(103152)
自然(93397)
教育(91635)
自然科(91201)
自然科学(91181)
(90713)
自然科学基金(89514)
编号(81526)
资助(80444)
成果(65773)
(63416)
重点(62224)
(59398)
课题(56908)
(56900)
创新(53221)
国家社会(52419)
科研(52010)
教育部(50911)
期刊
(203723)
经济(203723)
研究(122896)
中国(84759)
学报(61325)
(61315)
(60289)
管理(60126)
科学(58378)
大学(46574)
教育(44677)
学学(43695)
农业(41698)
(38759)
金融(38759)
技术(38525)
业经(33557)
经济研究(32997)
财经(30398)
问题(26422)
(26332)
(22849)
(21884)
技术经济(21655)
统计(20766)
商业(19834)
图书(19673)
国际(19385)
资源(19278)
(19175)
共检索到6315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魏丽华  李书锋  
协同发展的本质要义就是通过要素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协作,使整个区域经济系统由旧结构状态发展变化为新结构状态;从而实现经济要素合乎规律发展、区域内部与外部经济互惠共赢发展、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协同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客观规律。具体到实践中,就需要突破"一亩三分地的"行政区划限制,变当下的"行政区经济"为"产业区经济",走产业协同发展之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以临空产业为切入点,立足三地临空产业发展各自所面临的困境,深入探讨实现三地空港资源整合,推动三地临空产业的协同发展,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化,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魏丽华  李书锋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出台将京津冀三地的协同发展推到了新的历史阶段。京津冀的协同发展,实质上是产业的协同发展;京津冀的深度融合,实质上是产业的深度融合。在协同发展战略下,伴随着京冀交界处首都第二机场的开建,以具有明显航空指向性的临空产业为突破口,加快河北省临空产业布局,深化跨区域产业合理布局,助推三地一体化发展进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考虑到河北省发展临空产业的现实基础及其在空港运载力、产业配套、环境、园区开发程度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为更好地推动河北省临空产业发展,一要研究城市新定位,着力打造正定空港城;二要建立空间新格局,实现错位发展齐奋进;三要实现产业新选择,依靠空港特色经济促转型;四要制定政...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义鹏  
现阶段,虽然说北京与天津的经济发展速度十分迅猛,但是并没有充分的带动河北省的经济发展,使得我省的经济发展情况与北京、天津之间出现了严重的失衡现象,并进一步导致京津冀的区域经济整体发展停滞不前。目前,做为机场及其周边地区的一种常见的新型区域经济形态,临空经济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了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与区域经济增长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就针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临空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与路径研究进行简单分析,以供后期参考。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陶娅娜  
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是金融工作的根本遵循,也是当前研究金融深化和经济增长关系最为关注的现实问题。特别是在党的十九大提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背景下,研究金融资源空间分布差异以及金融集聚对实体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用,能够为科学制定城市金融业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推动落实区域协同发展战略提供政策指引。本文在空间经济学研究框架下,利用空间计量建模及估计方法,对金融资源空间分布与结构差异影响产业布局的微观作用机制进行了理论研究和数值模拟分析,认为金融业集聚对产出的影响存在阈值效应且二者呈"倒U型"关系;区域金融集聚和产业集聚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金融业集聚指数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金融异质性程度与信息扩散强度的提高可以强化区域金融合作,增强金融服务的溢出效应。鉴于此,发挥金融力量助推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应注意:优化区域发展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兼顾区域协调,实现金融资源在地理空间内的优化配置,加强区域金融信息共享,扩大金融服务正向溢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素峰   杨蕾   冯鸿雁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从区域协调发展出发,提出了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是引领京津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纲领。为此,借助空间杜宾模型,立足空间溢出效应视角,本文尝试探索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前后,绿色金融和环境规制如何对京津冀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影响。选取京津冀13个城市,借助2008—2022年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京津冀经济高质量发展总体呈现“高-高”和“低-低”的集聚现象;绿色金融和环境规制对京津冀相邻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且不同空间权重矩阵下溢出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绿色金融和环境规制对城市相邻与否作用效果异质性显著,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以后,绿色金融和环境规制显著提升了京津冀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本研究践行了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对实现京津冀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国辉  
本文分析总结了河北省对外贸易区域布局及存在的诸多问题。然后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构想等重大战略机遇,建议通过多条途径,将河北省对外贸易区域重新布局。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国辉  
本文分析总结了河北省对外贸易区域布局及存在的诸多问题。然后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构想等重大战略机遇,建议通过多条途径,将河北省对外贸易区域重新布局。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敬严  陈慧青  
为解决京津冀协同战略下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对京津冀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度进行分析,运用灰色关联分析(GRA)进行港口物流与区域产业发展关联分析,并据此提出京津冀港口物流经济协同发展思路。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尹秀琴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背景下,京津冀共建共享天津自贸区无疑会促进京津冀区域的整体发展。上海自贸区实践证明,自贸区的建设发展对长三角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预见,天津自贸区的成立将是推动京津冀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契机和助力。要实现这个预期,在寻找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突破口的同时,还要整合京津冀三方"政行企校研"资源,积极探索天津自贸区技能操作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为把天津自贸区打造成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共享平台、试验平台和示范平台做好人才储备。本文在调研京津冀共享自贸区发展中人才供需问题的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尹秀琴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背景下,京津冀共建共享天津自贸区无疑会促进京津冀区域的整体发展。上海自贸区实践证明,自贸区的建设发展对长三角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预见,天津自贸区的成立将是推动京津冀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契机和助力。要实现这个预期,在寻找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突破口的同时,还要整合京津冀三方"政行企校研"资源,积极探索天津自贸区技能操作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为把天津自贸区打造成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共享平台、试验平台和示范平台做好人才储备。本文在调研京津冀共享自贸区发展中人才供需问题的基础上,对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视角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力寻京津冀职业教育资源一体化形势下天津自贸区技能操作型人才培养的途径,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玉成  杨露鑫  万兴  
基于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和进出口额的季度数据,运用"反事实"分析框架,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前后三地的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和进出口额的实际值和"反事实"值进行了对比分析,据此评估该战略的经济效应。结果表明:该战略的实施并未显著地促进京津冀三地的经济增长,其中对天津和河北两地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额的影响效应较为显著,但存在较大波动,三地的经济增长差异依然明显。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柳春青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秦皇岛经济实现科学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的契机。未来,秦皇岛将被打造为首都行政、医疗、文化教育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区,首都教育医疗体育资源转移基地和秦高新技术产业合作发展示范区。本文简要概括了秦皇岛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系统分析了该市发展潜力和存在的各种风险,从产业升级、园区建设、企业发展、设施规划、环境治理、政府服务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炜  陈景新  薛楠  刘二亮  
京津冀是我国雾霾污染最为严重的地区。要想彻底解决环境问题,必须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京津冀循环经济区域协同发展,不仅是治理环境污染的根本途径,也是实现区域一体化战略的重要突破口。运用综合分析和对比分析方法,在系统梳理北京、天津、河北循环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个方面提出了京津冀地区循环经济协同发展的基本途径。农业方面,根据资源禀赋统筹整合农业生产区,建设各类生态产业园,推动农业循环发展;工业方面,按照循环经济理念统筹规划空间布局,建设改造现有产业园区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构建废弃物回收再利用体系以减少污染物向外排放;服务业方面,基于比较优势合理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霍丽娟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北京市的中职学校面临转型、疏解的战略选择,与河北省职业院校进行跨区域合作办学是其未来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为深入了解河北省中职学校对与北京中职学校开展跨区域办学的认同度和参与意愿,本研究对河北省张家口、承德、廊坊、保定、唐山等五个地区的19所中职学校的学生和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就合作模式的选择、合作意愿以及影响合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影响学生选择跨区域合作办学项目的因素在于院校的管理水平、专业优势及企业资源和设备的投入等,学生和教师更愿意选择对学生的专业成长和就业有利的项目。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淑伟  崔万田  
本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分析2009-2019年京津冀经济系统协同有序度,利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评价京津冀区域经济协同度。从序参量权重看,创新开放对京津冀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影响最强,其次是资源环境、社会综合、经济发展和经济协调;从有序度看,北京协同有序度显著高于津冀各城市,说明北京经济协同发展能力强,天津居中,河北各城市经济协同发展能力较弱;从协同度评分看,京津冀区域经济协同度较低,协同发展进程较慢,存在上升下降波动过程,说明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关系不稳定;京津和京冀协同程度较好,津冀协同程度较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