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26)
2023(14946)
2022(12599)
2021(11412)
2020(9308)
2019(20796)
2018(20391)
2017(37640)
2016(20516)
2015(22736)
2014(22274)
2013(21555)
2012(20336)
2011(18417)
2010(18955)
2009(17587)
2008(17391)
2007(16007)
2006(14367)
2005(13399)
作者
(57720)
(48454)
(47828)
(45311)
(30552)
(22900)
(21713)
(18600)
(18289)
(17426)
(16478)
(16159)
(15617)
(15379)
(15211)
(14725)
(14319)
(13971)
(13962)
(13732)
(12303)
(11960)
(11609)
(11143)
(10981)
(10799)
(10745)
(10530)
(9741)
(9677)
学科
(81620)
经济(81497)
管理(65989)
(63254)
(52155)
企业(52155)
中国(28242)
(25744)
地方(23901)
方法(22707)
(22503)
业经(22383)
(21782)
技术(20203)
数学(18043)
数学方法(17826)
农业(17361)
(17221)
银行(17191)
(16869)
(16686)
(16629)
金融(16622)
(15512)
(14207)
贸易(14189)
环境(14002)
理论(13754)
(13627)
技术管理(13603)
机构
学院(284324)
大学(280960)
(115448)
经济(112804)
管理(105801)
研究(102190)
理学(88733)
理学院(87681)
管理学(86329)
管理学院(85774)
中国(79237)
(63156)
科学(58996)
(57586)
(50973)
(46521)
中心(46444)
(46273)
研究所(45314)
财经(43188)
北京(40789)
业大(39096)
(38897)
(38867)
师范(38489)
(37676)
(37019)
农业(35405)
经济学(34279)
(32653)
基金
项目(183000)
科学(144882)
研究(141036)
基金(128991)
(111235)
国家(110159)
科学基金(94806)
社会(90061)
社会科(85181)
社会科学(85164)
(74377)
基金项目(67443)
教育(64804)
(61732)
编号(57883)
自然(57076)
自然科(55743)
自然科学(55729)
自然科学基金(54748)
资助(50479)
成果(48871)
(44585)
(43286)
课题(42889)
重点(41750)
(39646)
创新(39639)
(39586)
国家社会(36868)
发展(36345)
期刊
(144291)
经济(144291)
研究(92074)
中国(74120)
(45695)
(45480)
管理(44757)
教育(42115)
学报(41336)
科学(39516)
大学(32735)
(32390)
金融(32390)
农业(30582)
学学(30305)
技术(27023)
业经(25309)
经济研究(22164)
财经(21599)
(18729)
问题(17958)
(15836)
科技(15774)
(14729)
论坛(14729)
(14155)
技术经济(13741)
(13487)
职业(13260)
现代(13223)
共检索到4636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丛屹  王焱  
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本质上要求打破藩篱,形成合作共赢的发展格局。创新体制机制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与合作治理的首要步骤和切入点。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与合作治理,应在坚持顶层设计与地方协同相一致,信息共享、平等协商与互利共赢,统筹协调、总量控制、比例分配,近期目标与中长期目标相结合的原则的基础上,优先推进京津双核的一体化进程,加快编制统一的中长期规划,建立长效协调机制,清理相关限制性政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魏丽华  
根据制度经济学理论,有效的制度安排是改善生产力、提高要素配置效率的主要原因,制度设计的优劣以及协同性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区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多年来,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一直踌躇不前,其主要原因在于制度设计协同的滞后。尽管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对各地均有好处,却因有效制度供给不足,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不能协同,博弈行为主体谈判地位不对等,传统制度设计的路径依赖固化既有利益格局,导致市场分割状态依旧,既无法实现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也无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进而形成了集体行动难题。而要进一步推动三地合作进程,创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良好制度环境,必须构建制度协同体系,强化制度设计体系中利益的协同性,强化制度供求结构的有效性与均衡性,强化政府在制度供给中权力行为的边界性。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魏丽华  
根据制度经济学理论,有效的制度安排是改善生产力、提高要素配置效率的主要原因,制度设计的优劣以及协同性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区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多年来,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一直踌躇不前,其主要原因在于制度设计协同的滞后。尽管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对各地均有好处,却因有效制度供给不足,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不能协同,博弈行为主体谈判地位不对等,传统制度设计的路径依赖固化既有利益格局,导致市场分割状态依旧,既无法实现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也无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进而形成了集体行动难题。而要进一步推动三地合作进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毛汉英  
机制创新与区域政策是政府对区域发展的方向、目标、速度、格局和路径进行调控的政策手段。本文探讨了机制创新与区域政策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保障作用,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近中期的主要任务,提出了当前机制创新与区域政策应重点服务于: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优化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构建一体化的现代交通网络、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五大方面;并基于长远和全局视角,阐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制创新与宏观区域政策,包括: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机制与政策、区域要素市场一体化机制与政策、区域协同创新机制与政策、区域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机制与政策和区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这些政策旨在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荣金  张一  李秀红  张乐  孙美莹  宋振威  张钰莹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重大区域战略,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连接河北、北京和天津。建立和完善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实现流域生态的共建共享共赢是必由之路。为此,文章提出了流域生态补偿规划引领、水质水量双补偿、多层次沟通协调的永定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思路和科研支撑流域补偿试点、第三方编制生态补偿试点规划方案的建议。探索永定河流域水质水量生态补偿机制可以为北方类似河流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提供借鉴,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也至关重要。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毛汉英  
机制创新与区域政策是政府对区域发展的方向、目标、速度、格局和路径进行调控的政策手段。本文探讨了机制创新与区域政策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保障作用,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近中期的主要任务,提出了当前机制创新与区域政策应重点服务于: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优化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构建一体化的现代交通网络、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五大方面;并基于长远和全局视角,阐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制创新与宏观区域政策,包括: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机制与政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建廷  黄莉  
京津冀地区区域协同发展一直以来受到严重的诟病,区域内部恶性竞争明显,缺乏科学合理的区域协同发展合作机制,严重制约了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构建区域协同发展动力模型,从区域发展动力分析入手,引出区域健康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而分析京津冀地区区域协同发展的关键问题。研究结果显示,京津冀地区要素禀赋优势突出,但产业同构化严重,区域分工不够明确,导致区域聚集能力低下,发展动力不足。因此,明确三地定位与分工,制定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空间结构演化、区域辐射能力提升等实施路径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柳天恩  
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利于增强区域发展动力、缩小地区差距、落实国家区域战略和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但回顾京津冀近四十年的合作历程,可以发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并未取得预期效果,区域一体化还处于从市场一体化向产业一体化迈进的阶段,区域空间结构呈现典型的"中心—外围"特征。区域发展不平衡、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行政区经济和缺乏区际协调机制是制约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原因,应从明确区域功能定位、优化区域空间结构、推进功能区联动、构建区际协调机制四个方面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魏丽华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当前我国区域发展战略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的产业协同发展更是至关重要。借助产业分工指数、产业区域配置系数、区位商对京津冀三地第二第三产业进行测算、比较和分析发现,京津冀三地产业存在明显和程度不一的产业同构现象,且同构产业在三地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其中津冀两地的产业同构现象更为突出;京津冀三地存在各自比较优势突出的主导产业,如北京的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等,河北的黑色金属采选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织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天津的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等。考虑到京津冀产业同构对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造成的极其不利的影响,为更好地优化京津冀产业布局,推动京津冀产业结构协同,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深化实施,必须从布局优化、分工合理、产业成链的协同视角出发,突破行政区域壁垒,以产业关联度、产业链契合度、资源配置合理度等为标准,构建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体系,推动产业跨区域整合,试点横向分税制,突破地方政府为争夺税收而设立的各种产业布局壁垒,按照参与产业链条的要素贡献度高低进行税收分成。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魏丽华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当前我国区域发展战略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的产业协同发展更是至关重要。借助产业分工指数、产业区域配置系数、区位商对京津冀三地第二第三产业进行测算、比较和分析发现,京津冀三地产业存在明显和程度不一的产业同构现象,且同构产业在三地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其中津冀两地的产业同构现象更为突出;京津冀三地存在各自比较优势突出的主导产业,如北京的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等,河北的黑色金属采选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织业、农副食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孙昊哲  尹少成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深入阐述依法治国方略时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这是推动各项事业纳入法治轨道的基本遵循。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国家确定的重大战略,更离不开法治的规制与保障,但在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法治进程中,仍存在诸多法治困境,如区域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法治化水平不高,区域合作协调机制的法律保障不到位,区域协同发展模式中法律规制手段不均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法制推动力不足,重大行政决策的公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魏丽华  
推动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是增强京津冀城市群协同竞争力,积极践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产业的协同发展,从本质上包含产业间的协同、地域间的产业协同以及产业内各子系统的协同。深入分析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现状及其面临着一系列困境,并据此总结出加快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具体思路,对于加快产业协同发展,提高三地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郭馨梅  张淑梅  杨慧鹏  
目前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缓慢,本文为了深入探究三地农业协作做了如下研究:首先,就京津冀三地农业发展条件和现状,阐述了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其次,梳理了京津冀在农业协同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包括行政地位不平等、利益目标难以同步及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最后,为三地农业协作加速发展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郭馨梅  张淑梅  杨慧鹏  
目前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缓慢,本文为了深入探究三地农业协作做了如下研究:首先,就京津冀三地农业发展条件和现状,阐述了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其次,梳理了京津冀在农业协同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包括行政地位不平等、利益目标难以同步及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最后,为三地农业协作加速发展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袁刚  张小康  
区域协同发展过程中由于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不足,需要政府发挥对经济活动的引导和规范作用。政府作为制度创新的主体,能够利用自有优势,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通过制度创新,使地方政府间形成良好的协调合作机制,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