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05)
2023(16825)
2022(14027)
2021(13173)
2020(11078)
2019(24980)
2018(25333)
2017(46719)
2016(25761)
2015(28884)
2014(28516)
2013(27083)
2012(24247)
2011(21866)
2010(22532)
2009(21376)
2008(21248)
2007(19456)
2006(17325)
2005(15514)
作者
(69812)
(58003)
(57990)
(55142)
(36946)
(27613)
(26278)
(22408)
(21993)
(21131)
(19765)
(19653)
(18690)
(18512)
(18106)
(17767)
(17131)
(17083)
(16772)
(16659)
(14694)
(14291)
(14156)
(13451)
(13180)
(13042)
(13030)
(12760)
(11760)
(11487)
学科
(90943)
经济(90819)
管理(86680)
(74506)
(67752)
企业(67752)
方法(37027)
数学(30126)
数学方法(29474)
(28449)
中国(28085)
(25516)
(24297)
业经(24267)
理论(21410)
技术(20089)
(19376)
(18502)
银行(18476)
地方(18223)
(17929)
(17614)
(17594)
财务(17511)
财务管理(17468)
(16663)
金融(16655)
企业财务(16486)
(15973)
(15944)
机构
大学(344333)
学院(344322)
管理(133126)
(131638)
经济(128375)
理学(111955)
研究(111906)
理学院(110743)
管理学(108453)
管理学院(107785)
中国(88630)
(73688)
(68786)
科学(66919)
(56062)
(55071)
中心(52033)
财经(51342)
(50721)
研究所(49123)
业大(47279)
(46524)
北京(46501)
(46338)
师范(46038)
(44677)
(41497)
技术(40086)
经济学(39188)
农业(39181)
基金
项目(222374)
科学(175664)
研究(168793)
基金(157405)
(135779)
国家(134602)
科学基金(116765)
社会(105053)
社会科(99405)
社会科学(99383)
(90376)
基金项目(81778)
教育(81175)
(74929)
自然(73842)
自然科(72198)
自然科学(72181)
自然科学基金(70854)
编号(70621)
资助(63710)
成果(59738)
课题(51248)
重点(50630)
(50366)
(48102)
(47217)
创新(46269)
(44766)
项目编号(43955)
大学(42553)
期刊
(157379)
经济(157379)
研究(106536)
中国(85946)
(57764)
管理(57391)
教育(55941)
学报(49880)
(46745)
科学(46269)
大学(39493)
学学(35720)
技术(35076)
(34354)
金融(34354)
农业(31040)
财经(26071)
业经(26035)
经济研究(24224)
(22601)
图书(21196)
问题(18581)
(18346)
职业(17211)
科技(17185)
技术经济(16903)
(16493)
论坛(16493)
(16261)
会计(16077)
共检索到5474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卢建华  
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高校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主阵地,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多个面向和维度需要多方协同才能实现。当前高校文科科研管理体制变革的核心就在于将影响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多重因素与创新的多个面向和维度更好地协同起来。基于此,构建了文科科研管理体制变革的四维模型,指出要构建能够充分反映社会需求的弹性组织管理体系,形成同行评价、市场评价和社会评价并行的发展型考核评价体系,以充分实现社会需求与人的发展的有效联结,进而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创新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金福  代利利  王维明  
"2011计划"的实施使协同创新中心应运而生。协同创新中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实体单位,有多主体协同攻关、多学科交叉研究、多重目标联合并存、多功能集成化创新等组织特点。协同创新中心的组织属性和特点决定了理事会制度是其管理体制的创新。理事会制度所具有的共同治理理念、决策权与执行权分离、决策民主化等制度优势,不仅适应其组织属性和特点,而且能消解协同创新过程中所出现的矛盾和张力,充分保证高校协同创新目标的达成和协同效应的实现。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文胜  景枫  
从协同创新的重要性导入正文,并提出"改革科研管理体制势在必行"和"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框架下的协同机制是关键"两个论断,从河北省的实际出发,在区域科技合作、创新组织、构筑平台、完善管理方式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促进河北省科研协同创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凌春  庄怀玢  谢心澄  
现有的各种支持计划、创新基地、合作平台已经推动了高校资源的部分整合和有组织的创新,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比如体制机制有待完善、开放度有待提高、科教结合有待加强等。"2011计划"的推出,有助于探索适应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和氛围。一、面向重大科研需求,创新组织形式是趋势协同创新中心必须以解决重大问题为导向,把协同创新的目标聚焦在国家重大需求中产生的关键核心科学问题上。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虹凌  
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发表讲话,首次将高校的协同创新提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为贯彻落实讲话精神,教育部和财政部于2012年5月联合启动实施"2011计划"以构建协同创新模式。本文以该背景下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为切入点,分析了目前高校科研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科研管理工作的几个应变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唐芳  龙建佑  曹利  
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壮大,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为适应新形势下高职教育教学管理的要求,文章根据高职院校教务处"三多、四大"的实际状况,按照"扁平管理、授权管理、规范管理"的原则,改革教务处内部管理的体制机制,通过管理的协同与创新来提高管理效率,使教务处管理工作由过程型管理转向目标型管理,由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由事务型管理转向服务型管理。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有增  
成功实施"2011计划",对于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达到"2011计划"的实施目标,需要深入分析其所面临的问题,提供一些理论支持,并找寻实践路径。一、高校的资源配给机制:从"分配-竞争"到"合作-竞争"从发展模式来看,我国高校存在一种趋同的倾向。如果用竞争和合作的视角来审视我国高校发展模式的趋同性,则可以发现,这一模式主要与资源获取的分配-竞争模式密切相关,其特征是分配和竞争相结合,归属不同地域政府管理的高校按照高校的身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景丽  李罡  
高校协同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核心与关键。高校协同创新需要高校、科研机构及行业企业间的深度合作,这一过程所要解决的问题除了必要的制度机制,还有文化冲突问题。因此,文化冲突下的高校协同创新应基于合作各方的角色利益所固有的文化差异与矛盾而制定有效的合作制度,在避免文化冲突的基础上确立目标一致的契约互信关系,建立公平的利益分享机制,树立新型兼容的文化价值观念。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远火  姜娜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是高校内部组织系统及其构建的原则与功能的总称。权力整合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创新的目标是建立党委领导、校长治校、教授治学三权分治的现代大学制度。制度设计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方略,其中包括建立健全大学章程,优化组织结构设计,完善决策制度、加强民主监督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孙彦明  赵树宽  王泷  邵东  于黄河  
通过调查发现,科技资源共享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市场、政策、系统、意识与环境等方面。根据系统动力学理论,构建科技资源共享模型,演示要素之间变化规律和运行机制,提出加快建立科技资源共享的政策建议,有助于为政府优化科技创新环境、为企业提升创新绩效,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诚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步走向大众化和民主化,高等学校面临的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的压力越来越大。在国家逐步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同时,高等学校首先面对的就是如何通过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完善各种激励机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钟瑞栋  刘奇英  
我国现行法律对商事登记设定了大量的审批事项,过苛的准入门槛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将推动行政管理体制在行政理念、行政程序、行政责任和行政管理方式等4个方面实现创新,有利于减少行政成本和企业负担,转变政府职能,促进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与联动,打造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勇  
实施"2011计划"是基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构建协同创新平台并探寻协同创新的各种有效模式,并在其间探索突破制约大学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影响办学质量提高的体制机制障碍的有效途径。高校组织与管理的改革创新,包括科研工作的组织与管理创新,应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管理者深入研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段宝岩  
为了积极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积极推动协同创新"的要求,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实施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旨在加强高校与科研机构、行业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崭新模式,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实现协同创新,关键在于改革体制机制。一、推动协同创新存在的问题与障碍我国现代科技事业的发展,经历了从建国初期"零起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兰娟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既往所具有的低成本优势逐渐消失,技术创新能力需要不断提高,必须建立以科技创新为基础的,拥有竞争优势的全新发展模式。为此,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校"2011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