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81)
2023(16957)
2022(14632)
2021(13740)
2020(11471)
2019(26080)
2018(25984)
2017(49007)
2016(26951)
2015(30312)
2014(29904)
2013(28885)
2012(26016)
2011(23343)
2010(23373)
2009(21974)
2008(21398)
2007(19105)
2006(16814)
2005(14835)
作者
(73353)
(60656)
(60465)
(57496)
(38694)
(29068)
(27591)
(23583)
(23032)
(21891)
(20665)
(20368)
(19220)
(19055)
(18579)
(18520)
(18289)
(18056)
(17351)
(17293)
(14973)
(14891)
(14543)
(13875)
(13791)
(13546)
(13505)
(13357)
(12158)
(11851)
学科
(94724)
经济(94586)
管理(92079)
(81554)
(72322)
企业(72322)
方法(41575)
数学(34429)
数学方法(34034)
(30674)
中国(27316)
(25144)
业经(24482)
(24000)
技术(20960)
(20094)
财务(20011)
财务管理(19968)
理论(19882)
(19524)
企业财务(18910)
地方(18904)
(17692)
银行(17654)
(17162)
贸易(17148)
(17011)
(16815)
(16662)
(16661)
机构
大学(366363)
学院(364587)
管理(147884)
(139411)
经济(136029)
理学(126305)
理学院(124936)
管理学(122922)
管理学院(122202)
研究(114235)
中国(88120)
(77490)
(70121)
科学(69254)
(55341)
(55234)
财经(54417)
中心(53029)
(51154)
业大(50821)
研究所(49732)
(49295)
(48720)
北京(48678)
师范(48324)
(44889)
(42018)
经济学(41150)
财经大学(40450)
农业(39638)
基金
项目(245459)
科学(193832)
研究(186192)
基金(175921)
(150812)
国家(149498)
科学基金(130184)
社会(116277)
社会科(110070)
社会科学(110045)
(97615)
基金项目(93523)
教育(87275)
自然(83008)
自然科(81085)
自然科学(81070)
(80943)
自然科学基金(79614)
编号(77474)
资助(70755)
成果(64178)
(54626)
重点(54386)
课题(53852)
(53727)
(51537)
创新(50259)
项目编号(48789)
(48693)
大学(47046)
期刊
(158199)
经济(158199)
研究(109886)
中国(79156)
管理(59253)
(56910)
学报(52616)
教育(51611)
科学(49041)
(46321)
大学(41304)
学学(37738)
技术(33456)
(32513)
金融(32513)
农业(31829)
财经(26683)
业经(26448)
经济研究(24062)
(22864)
图书(22380)
问题(19373)
科技(18781)
(18246)
理论(17749)
技术经济(17407)
现代(16959)
会计(16532)
财会(16520)
(16353)
共检索到5485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汪一丁  
随着"2011计划"的实施,协同创新能力成为高校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人事人才管理机制作为高校协同创新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需在招聘、选用、激励、考核及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明学  陈洪  
提高高校专利转化率对高校和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基于协同创新视角,从专利产生的氛围、过程、转化等多个角度研究了促进高校专利转化的机制,并提出相应策略。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培哲  菅利荣  刘勇  
以知识转移为视角,从关系契约管理和非正式网络管理两方面设计复杂产品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管理机制,提出关系契约管理和非正式网络管理在复杂产品产学研创新活动中会协同发生作用,能有效促进创新主体间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转移,保证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伟  董玉鹏  
多种类型主体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发生知识溢出现象,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知识产权权益纠葛。公权力机构运用宏观政策治理措施保护协同创新知识产权权益,具有较强导向作用,但是容易产生过度引导,不适应知识演进、技术自身发展规律及市场要求。所以,协同创新组织知识产权管理与协调机制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实现产业创新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协同创新组织应建设与完善内部知识产权治理机制,实现知识产权系统化、集约化管理;同时,出于平衡"管制"僵化与"自治"无序后果考虑,政府可以通过强化建设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的方式,间接对协同创新组织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温锡敏  何淑冰  
实习基地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生产实际和掌握书本技术并运用于生产的重要场所,实习基地的建设直接影响到学校实践教学的质量,影响到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当今社会对高校实习基地建设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研究如何利用协同创新平台的资源和科研成果,与企业开展深层次合作,以此来建设满足各类学生需求的实习基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玉萍  
高职院校与地方产业的互动融合属于教育部计划建设的"协同创新中心"系统中的第四种类型,双方的协同互融有着充分的外部条件保障和内在需求动力。在政府和院校制定有效的激励政策条件及地方产业的价值主张和价值诉求被充分尊重和满足的前提条件下,双方在人才培养、生产应用、组织管理和文化融合等方面将实现协同创新、互动融合。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孙健  
阐述了协同创新思想的来源,分析了协同创新视角下研究生培养中的制约因素,针对这些制约因素,探讨了优化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路径,认为可以从跨学科协同创新、跨组织协同创新与跨国界协同创新入手,最终实现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金花  杨陈  
IT能力对技术创新联盟的协同创新绩效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文章从隐性知识转化效率视角来探讨IT能力对联盟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通过系统动力学方法的基本原理构建了IT能力、隐性知识转化效率与协同创新绩效的因果关系模型,并应用Vensim PLE软件进行系统仿真。研究结果发现:IT能力对隐性知识吸收转化效率的影响接近于S型增长趋势,对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呈现非线性增长趋势。同时,隐性知识转化效率的相关影响因素,即知识转移意愿和知识吸收能力对协同创新绩效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其中知识转移意愿的影响更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婷  
以协同创新为背景,"寓教于研"培养模式是提升高校人才培养水平的有效途径。应树立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积极推进协同创新体系的构建;实施"寓教于研"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研究相互促进的局面;提升高校教师面向实践的能力,使高校人才培养适应企业需求;加强校内外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提供"寓教于研"的实践基地;完善协同创新相关的配套机制,促进高校人才培养的良性运转。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何伟  邵云飞  刘磊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协同创新活动能够得以健康发展的基础,它也是开展协同创新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借鉴发达国家典型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经验的基础上,分析现阶段我国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不足,结合电子科技大学太赫兹协同创新体的案例,提出在协同创新机制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措施,为我国高校协同创新活动的健康开展提供支持。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侯二秀  秦蓉  杨洋  石晶  
文章从协同创新的视角分析了科研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通过对内外部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分析,进而构建出科研团队创新绩效影响因素模型。以62个科研团队中498名团队成员为调研对象,利用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科研团队内部协同因素对团队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并在外部协同因素与团队创新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部分外部协同因素会作用于内部因素,从而产生协同关系,共同作用于团队创新绩效,并在文末提出了提高科研团队创新绩效的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任珂  
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新阶段、新要求,催生了以"协同创新"为指导思想的"2011计划"的颁布实施。这一计划紧密地契合了高校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要求,为其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定位指明了方向。在"协同创新"思想指导下,高校要积极争取、联合政校企等多方面的支持,构建政府、中介机构、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及其他高校等多维支持结构,形成高校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协同模型和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薛岩松  张正华  
文章基于社会资本理论,采用SWOT分析方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对行业特色高校内部的优势和劣势、外部的机会和威胁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并据此提出行业特色高校协同创新机制的战略模式,具体包括动力促进机制、相互信任机制、信息沟通机制、利益分配机制、风险评估机制、监督反馈机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柏洲  董恒敏  
基于融合演变速度状态和演变速度趋势的速度激励模型,以信息集结视角和"激励与惩罚"手段,结合改进突变级数、变化速度状态和趋势测量模型,构建了变化速度动态模型,并实证测度了协同创新视角下科研院所科技资源配置能力的截面静态和变化速度动态综合测度结果。实证结果表明:东部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配置能力较高,但其演变综合效度却呈现疲软甚至下降态势。相比之下,虽然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科研院所科技资源配置能力较低,但其演变综合效度处于快速上升的发展状态。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进一步强化科研院所科技资源配置能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马伟  王庆金  
协同创新已经成为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但是在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多集中于外部协同创新网络构建及其创新活动,而往往忽视企业内部协同问题。本文在对相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外部协同创新网络和内部协同创新体系,系统探讨了协同创新视角下企业协同创新模型,笔者认为企业应发挥目标契合的序参数的聚合效应,综合协同创新应综合内外创新驱动力来提高协同创新绩效,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