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51)
- 2023(16288)
- 2022(14074)
- 2021(13137)
- 2020(10929)
- 2019(24714)
- 2018(24665)
- 2017(46878)
- 2016(25538)
- 2015(28475)
- 2014(28135)
- 2013(27025)
- 2012(24369)
- 2011(21868)
- 2010(21809)
- 2009(20472)
- 2008(19615)
- 2007(17291)
- 2006(15030)
- 2005(13088)
- 学科
- 济(91391)
- 经济(91257)
- 管理(81555)
- 业(74000)
- 企(64402)
- 企业(64402)
- 方法(39975)
- 数学(33697)
- 数学方法(33307)
- 财(27052)
- 中国(26082)
- 农(24576)
- 业经(23053)
- 制(21886)
- 技术(20650)
- 学(18869)
- 地方(18492)
- 理论(17662)
- 务(17093)
- 财务(17021)
- 财务管理(16987)
- 贸(16846)
- 贸易(16833)
- 易(16357)
- 农业(16167)
- 企业财务(16078)
- 银(15884)
- 银行(15846)
- 和(15768)
- 环境(15349)
- 机构
- 大学(349057)
- 学院(346620)
- 管理(138801)
- 济(133942)
- 经济(130878)
- 理学(120262)
- 理学院(118980)
- 管理学(116982)
- 管理学院(116335)
- 研究(109875)
- 中国(82038)
- 京(72899)
- 科学(66815)
- 财(65067)
- 所(52857)
- 财经(51463)
- 江(50856)
- 中心(50149)
- 农(49268)
- 业大(49244)
- 研究所(47850)
- 范(46829)
- 经(46670)
- 师范(46448)
- 北京(45625)
- 州(41359)
- 院(40451)
- 经济学(40045)
- 财经大学(38321)
- 农业(38285)
- 基金
- 项目(238639)
- 科学(188932)
- 研究(180686)
- 基金(171756)
- 家(147405)
- 国家(146134)
- 科学基金(127237)
- 社会(113589)
- 社会科(107541)
- 社会科学(107519)
- 省(94751)
- 基金项目(91402)
- 教育(84166)
- 自然(81005)
- 自然科(79134)
- 自然科学(79119)
- 划(78698)
- 自然科学基金(77693)
- 编号(74788)
- 资助(68705)
- 成果(61760)
- 创(53468)
- 重点(52894)
- 部(52301)
- 课题(51753)
- 发(50460)
- 创新(49176)
- 制(47659)
- 项目编号(47100)
- 国家社会(45904)
- 期刊
- 济(147714)
- 经济(147714)
- 研究(103884)
- 中国(71064)
- 管理(52993)
- 学报(50868)
- 财(50648)
- 教育(48054)
- 科学(47051)
- 农(44979)
- 大学(39737)
- 学学(36413)
- 农业(31148)
- 技术(30478)
- 融(28707)
- 金融(28707)
- 业经(25245)
- 财经(24823)
- 经济研究(23268)
- 经(21231)
- 图书(20710)
- 科技(18534)
- 问题(18480)
- 理论(16818)
- 技术经济(16227)
- 业(16111)
- 现代(15518)
- 版(15490)
- 实践(15420)
- 践(15420)
共检索到5079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明学 陈洪
提高高校专利转化率对高校和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基于协同创新视角,从专利产生的氛围、过程、转化等多个角度研究了促进高校专利转化的机制,并提出相应策略。
关键词:
高校 专利转化 协同创新 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汪一丁
随着"2011计划"的实施,协同创新能力成为高校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人事人才管理机制作为高校协同创新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需在招聘、选用、激励、考核及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协同创新 高等院校 人事人才管理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温锡敏 何淑冰
实习基地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生产实际和掌握书本技术并运用于生产的重要场所,实习基地的建设直接影响到学校实践教学的质量,影响到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当今社会对高校实习基地建设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研究如何利用协同创新平台的资源和科研成果,与企业开展深层次合作,以此来建设满足各类学生需求的实习基地。
关键词:
协同创新 高校 实习基地建设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玉萍
高职院校与地方产业的互动融合属于教育部计划建设的"协同创新中心"系统中的第四种类型,双方的协同互融有着充分的外部条件保障和内在需求动力。在政府和院校制定有效的激励政策条件及地方产业的价值主张和价值诉求被充分尊重和满足的前提条件下,双方在人才培养、生产应用、组织管理和文化融合等方面将实现协同创新、互动融合。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孙健
阐述了协同创新思想的来源,分析了协同创新视角下研究生培养中的制约因素,针对这些制约因素,探讨了优化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路径,认为可以从跨学科协同创新、跨组织协同创新与跨国界协同创新入手,最终实现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
关键词:
协同创新 研究生培养过程 研究生教育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金花 杨陈
IT能力对技术创新联盟的协同创新绩效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文章从隐性知识转化效率视角来探讨IT能力对联盟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通过系统动力学方法的基本原理构建了IT能力、隐性知识转化效率与协同创新绩效的因果关系模型,并应用Vensim PLE软件进行系统仿真。研究结果发现:IT能力对隐性知识吸收转化效率的影响接近于S型增长趋势,对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呈现非线性增长趋势。同时,隐性知识转化效率的相关影响因素,即知识转移意愿和知识吸收能力对协同创新绩效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其中知识转移意愿的影响更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韵婷 曾慧君 张日新
在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上,对高等院校的科技资源投入进行三个维度的实证分析。基于广东和江苏两省的高等院校数据,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和Logistic模型,结果表明,政府资源对广东高校科技成果产出影响显著,但广东高校的政府资源效率较江苏弱;企事业单位和学校资源更有利于创新的最终产出技术转让水平的提升。对广东的政策启示是,在有效落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自主权的前提下,通过政策引导高校与企业构建协同创新机制,不仅可以有效缓解政府资源效率不足问题,还有助于提高高校的技术转化水平。
[期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作者]
王根
为了应对创新环境变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探索信息服务的有效机制,本文以协同创新环境下的专利信息服务为对象,分析了协同创新政策的特征及其影响,探讨了协同创新环境下专利信息服务的目标、创新要素和服务模式,进而分析了协同创新环境下专利信息服务的组织激励、规范约束和系统保障,并得出协同创新环境下专利信息服务机制的主要内容:依据信息生态位理论重构多层次网络化的专利信息服务组织,搭建以服务评价为核心的规范约束体系,最终形成以资源、管理和制度为重要保障的服务系统。同时对未来的专利信息服务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协同创新 专利信息 信息服务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侯二秀 秦蓉 杨洋 石晶
文章从协同创新的视角分析了科研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通过对内外部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分析,进而构建出科研团队创新绩效影响因素模型。以62个科研团队中498名团队成员为调研对象,利用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科研团队内部协同因素对团队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并在外部协同因素与团队创新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部分外部协同因素会作用于内部因素,从而产生协同关系,共同作用于团队创新绩效,并在文末提出了提高科研团队创新绩效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协同创新 科研团队 团队创新绩效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任珂
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新阶段、新要求,催生了以"协同创新"为指导思想的"2011计划"的颁布实施。这一计划紧密地契合了高校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要求,为其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定位指明了方向。在"协同创新"思想指导下,高校要积极争取、联合政校企等多方面的支持,构建政府、中介机构、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及其他高校等多维支持结构,形成高校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协同模型和策略。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协同创新 模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薛岩松 张正华
文章基于社会资本理论,采用SWOT分析方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对行业特色高校内部的优势和劣势、外部的机会和威胁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并据此提出行业特色高校协同创新机制的战略模式,具体包括动力促进机制、相互信任机制、信息沟通机制、利益分配机制、风险评估机制、监督反馈机制。
关键词:
社会资本理论 行业特色高校 协同创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马伟 王庆金
协同创新已经成为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但是在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多集中于外部协同创新网络构建及其创新活动,而往往忽视企业内部协同问题。本文在对相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外部协同创新网络和内部协同创新体系,系统探讨了协同创新视角下企业协同创新模型,笔者认为企业应发挥目标契合的序参数的聚合效应,综合协同创新应综合内外创新驱动力来提高协同创新绩效,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协同创新 内部协同 企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柏洲 董恒敏
基于融合演变速度状态和演变速度趋势的速度激励模型,以信息集结视角和"激励与惩罚"手段,结合改进突变级数、变化速度状态和趋势测量模型,构建了变化速度动态模型,并实证测度了协同创新视角下科研院所科技资源配置能力的截面静态和变化速度动态综合测度结果。实证结果表明:东部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配置能力较高,但其演变综合效度却呈现疲软甚至下降态势。相比之下,虽然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科研院所科技资源配置能力较低,但其演变综合效度处于快速上升的发展状态。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进一步强化科研院所科技资源配置能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彬
协同创新理论作为一种新的认识论视角和对复杂组织对象的理论分析方法,有助于描述继续教育校企联盟各创新主体的利益诉求与相互关系,形成继续教育校企联盟平台协同创新架构,进而有效破解当前继续教育校企合作难题,探索继续教育校企联盟的具体推进策略。
关键词:
协同创新 继续教育 校企联盟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聂鹏 王向
协同创新是环渤海区域科技创新、发展方式转换以及参与国际竞争的内在要求。从协同创新视角出发,运用DEA-Malamquist指数方法对环渤海区域科技政策绩效进行测算,并对绩效的收敛性进行计量分析。实证分析表明:环渤海区域科技政策绩效整体呈现下滑趋势,主要原因在于技术落后;另外,环渤海区域科技发展不平衡,北京是唯一科技政策绩效年均增长13.8%的地区;同时,环渤海区域科技发展差距在缩小,科技经济一体化趋势明显。基于实证分析提出环渤海区域科技政策协同创新的三点建议,包括科学规划、资源共享与政策支持,从而促进环渤海区域科技政策绩效的提升和优化,推进区域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