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332)
- 2023(18776)
- 2022(16067)
- 2021(15046)
- 2020(12608)
- 2019(28324)
- 2018(28412)
- 2017(53926)
- 2016(29485)
- 2015(33472)
- 2014(33007)
- 2013(31943)
- 2012(29156)
- 2011(26319)
- 2010(26418)
- 2009(24469)
- 2008(23745)
- 2007(21267)
- 2006(18655)
- 2005(16058)
- 学科
- 济(115560)
- 经济(115440)
- 业(83843)
- 管理(83685)
- 企(62673)
- 企业(62673)
- 农(50039)
- 方法(49219)
- 数学(42124)
- 数学方法(41686)
- 农业(33353)
- 中国(33013)
- 业经(29555)
- 地方(28440)
- 财(26577)
- 技术(22421)
- 学(22069)
- 制(21454)
- 理论(20437)
- 贸(19875)
- 贸易(19862)
- 易(19192)
- 教育(19088)
- 和(17847)
- 环境(17750)
- 银(16862)
- 银行(16823)
- 融(16279)
- 金融(16276)
- 行(16054)
- 机构
- 大学(401758)
- 学院(401361)
- 管理(158485)
- 济(156065)
- 经济(152432)
- 理学(137395)
- 理学院(135866)
- 管理学(133482)
- 管理学院(132746)
- 研究(129931)
- 中国(97786)
- 京(84979)
- 科学(79815)
- 农(73262)
- 财(70096)
- 所(62968)
- 业大(61757)
- 江(60953)
- 中心(60952)
- 范(57680)
- 师范(57255)
- 研究所(57043)
- 农业(56076)
- 财经(55750)
- 北京(53265)
- 经(50819)
- 州(49701)
- 院(47271)
- 经济学(45433)
- 师范大学(45427)
- 基金
- 项目(274417)
- 科学(216926)
- 研究(208605)
- 基金(196052)
- 家(168241)
- 国家(166687)
- 科学基金(144643)
- 社会(131206)
- 社会科(123898)
- 社会科学(123867)
- 省(110103)
- 基金项目(104687)
- 教育(97353)
- 自然(91467)
- 划(90934)
- 自然科(89320)
- 自然科学(89303)
- 编号(88169)
- 自然科学基金(87705)
- 资助(78521)
- 成果(72263)
- 重点(60948)
- 课题(60868)
- 部(60492)
- 发(59610)
- 创(59434)
- 创新(54793)
- 项目编号(52709)
- 国家社会(52685)
- 大学(52668)
- 期刊
- 济(175666)
- 经济(175666)
- 研究(119485)
- 中国(87460)
- 农(72265)
- 教育(61184)
- 学报(60033)
- 管理(55916)
- 科学(55324)
- 财(52033)
- 农业(49219)
- 大学(47677)
- 学学(42967)
- 技术(36076)
- 融(35850)
- 金融(35850)
- 业经(34167)
- 财经(26237)
- 图书(26225)
- 经济研究(25752)
- 业(24922)
- 问题(23823)
- 经(22433)
- 科技(20478)
- 版(19614)
- 技术经济(19183)
- 书馆(18467)
- 图书馆(18467)
- 理论(18057)
- 资源(17944)
共检索到5993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尹卓君 陈少雄 周艳华
本研究以华南农业大学泰山区、华山区、启林南区、启林北区、燕山区五个社区文化活动的调研数据为基础,分析了高校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和瓶颈,在此基础上运用协同创新的理念提出了以健全落实配套制度为保障、以优化创新活动内容为核心、以加强完善队伍建设为关键的高校社区品牌文化建设路径,旨在构建符合新时代发展进步需求、大学生成长成才诉求和高水平大学建设要求的学生社区文化建设格局,以期推动高校社区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促进学生素质提升和全面发展。
关键词:
协同创新 高校社区文化 品牌建设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郭燕锋 姜峰 陈晓阳
为更好地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需求,华南农业大学针对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态势,突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以服务行业产业为导向,协同产业龙头企业,共同精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致力于人才协同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形成了"理念引领、整体设计、制度保证、机制激励和开放共享"的人才协同培养的全链条保障机制,组建了"温氏班""阿里创新班""索菲亚班"等多种协同育人新模式,并取得显著成效。
关键词:
高校 协同育人 机制体制 改革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文亮 李雪梅 肖美丹 吴静
高校和企业是产学研合作的两大主体,文章基于单案例纵向研究,从网络、期刊等媒介间接地收集并整理了河南农业大学校企合作等发展资料,对河南农业大学由简单合作到校企合作一体化深度发展的各个阶段进行分析,提出了校企协同创新的深化发展离不开驱动要素的支持的结论。通过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对每个阶段的驱动因素进行筛选与编码分析,研究发现:校企协同的驱动要素包括人力资本、技术创新、战略创新、平台建设、资金支持、文化观念六个驱动因素,并且贯穿于各个阶段。其中,人力资本是关键,技术集成是核心,平台建设是基础,创新环境、资金支持是
关键词:
校企协同 协同创新 人力资源 技术创新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高春起 聂庆华 谭会泽
当前我国正加快推进创新性国家建设,并积极巩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成果的有效衔接。在新时代和争创“双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研究生报考人数急剧增加,社会对高层次畜牧人才需求不断提高。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诸多高校对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缺乏区分,背离国家需求导向,无法满足国家对专业人才需求。华南农业大学畜牧学学科与温氏集团精诚合作30年,创建了鲜明特色的动物生产类研究生分类培养新模式,已成为国内同类学科产学研合作的典范。本文对华南农业大学创建的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提供借鉴。
关键词:
动物生产类 研究生 分类培养 协同育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韩丽
本文从社会需要理论出发,通过对贫困大学生需要的解构来阐明贫困生这一弱势群体的无权或弱权状态。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入,我国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理念没有及时更新、方法比较单一、过程较为简单、育人效果不够明显等。本文主要从社会需要理论的视角来探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创新,以期构建一种重"育人",抓"服务",有"回报"的以人为本的贫困生帮扶机制。
关键词:
社会需要 贫困生 帮扶机制
[期刊] 档案学研究
[作者]
王林娜 刘静一
以文化创新为先导,探索高校校史文化研究与档案文化建设的特质及内在联系,剖析高校校史文化研究对档案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并对文化创新视域下的高校校史文化研究与档案文化建设提出思考与建议。研究方法:查阅相关资料,充分利用本校真实的研究环境,把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边实践探索、边归纳完善。研究结果:深刻理解高校校史文化研究与档案文化建设的特质及内在联系,从四个方面归纳了高校校史文化研究对档案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明确推动文化创新视域下高校校史文化研究与档案文化建设的四个机制。
关键词:
文化创新 高校 校史文化 档案文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章春杰
面向区域文化建设推动协同创新,是高校必须直面的时代课题,亟需从更新传统思想观念、加强区域文化研究、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推进大学文化建设等四个方面入手,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发挥更大作用。
关键词:
高校 协同创新 区域文化 战略重点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石贵舟 余霞
高校转型发展是国之所需,社会之所盼。产学研协同创新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加了科技训练,拓展了办学空间,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既适应了企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总体形势,又促进了高校的转型发展。高校转型发展体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实用性、适用性,有利于推动高素质人才培养、丰富实践教学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应从转变办学理念,明确应用技能办学定位;转变学校管理,优化学科专业课程建设;转变培养目标,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转变科研方向,凸显应用技能服务地方;转变办学条件,拓宽产、学、研、用基地建设等几方面促进高校转型发展。
关键词:
产学研 协同创新 高校转型发展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高东升 李广松
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使多校区办学模式应运而生,而多校区的管理特别是新校区的管理对高校安全稳定工作提出新的挑战。分析新校区安全稳定面临的突出问题,借鉴协同理论,并结合山东农业大学南校区工作实践,构建以制度协同、决策协同、信息协同和资源协同为主要内容的新校区安全稳定新机制。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吴衍涛 韩同吉 许盈 石维杰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和谐之基,促进充分就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以山东农业大学为例,对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索,深入推进就业工作体制机制的创新实践,形成具有农业高校特色的就业工作"山农模式"。
关键词:
就业工作 体制机制 创新实践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天飞 齐彪
经过近十年的教学改革和实证研究,吉林农业大学的农业科技英语教育已构建起多维度课程体系,实现了德育育品性、人文育素养、学科育知识、外语育技能"四位一体"教育目标,并实现科学技术与文化的融合、英语语言知识技能与科技文化知识的融合。调查发现,"语言、科技和文化"等外语教育元素不同程度的缺失,教材建设面临体量性、权威性和科学性等挑战,这些发现为其他类专门用途英语和相关英语教育改革提供了启示。
关键词:
农业科技英语 课程体系 文化融入 创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保忠
我国要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关键在于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产业发展,核心在于高水平农业科技人才培养,重点在于农业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协同创新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我国农业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在政策支持、经费投入、成果转化、合作模式等方面不断进步,但在机制创新、供需结构、产学结合、校企协作等方面仍存在矛盾。为促进我国农业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协同创新高质量发展,提出以一流理念为导向构建协同创新机制、以要素联动为引领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以多方参与为路径打造校企实践基地、以效果反馈为目的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发展策略。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陈艳慧 崔议文 李勇 张瑾 李博
以顶层设计的理论为指导,以某农业大学为例,对地方农业院校研究生的人才培养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目前所处的困境,指出地方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要服务于地方农业和经济发展,并给出在各培养环节所应采取的对策。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艾楠竹 王新才
[目的/意义]调查高校图书馆对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文献保障情况,提出改善文献保障工作的建议,以支持协同创新中心的发展。[方法/过程]以武汉大学为例,统计武汉大学牵头和参与建设的3所协同创新中心发表中文期刊论文的引文信息,通过数据分析归纳出引文特征,并将这些引文与武汉大学图书馆馆藏资源进行比对,计算出武汉大学图书馆对3所协同创新中心的文献保障情况。[结果 /结论]高校图书馆应通过探索协同保障机制、重视特种文献资源建设、提高馆藏资源可发现性和利用开放存取资源等方式来提高协同创新中心文献保障的效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华南农业大学是全国重点大学,广东省和农业部共建的"211工程"大学,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校园坐落在素有"花城"美誉的广州市,土地总面积8270余亩,其中天河五山校部4407余亩,增城教学科研基地3863余亩。学校建筑总面积145万平方米。初步形成了"五湖四海一片林的紫荆校园"环境,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是读书求学的好地方。
关键词:
华南农业大学 广东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