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22)
2023(12372)
2022(10228)
2021(9200)
2020(7953)
2019(17651)
2018(17559)
2017(33417)
2016(17805)
2015(19561)
2014(19439)
2013(19046)
2012(17138)
2011(15095)
2010(15504)
2009(15084)
2008(15117)
2007(13841)
2006(12159)
2005(11439)
作者
(49565)
(41660)
(41657)
(39239)
(26628)
(19734)
(18643)
(15978)
(15636)
(14951)
(14136)
(14092)
(13496)
(13342)
(12895)
(12545)
(12480)
(12012)
(11931)
(11810)
(10326)
(10211)
(10099)
(9550)
(9345)
(9343)
(9295)
(9234)
(8249)
(8158)
学科
(87221)
(82016)
企业(82016)
(79989)
经济(79870)
管理(76586)
方法(35076)
业经(29106)
(28641)
数学(26882)
数学方法(26501)
(24358)
(21212)
财务(21180)
财务管理(21157)
技术(21053)
(20745)
企业财务(20051)
中国(19150)
农业(17537)
(15748)
理论(15689)
(15578)
(15296)
(14452)
技术管理(14153)
体制(13668)
地方(13138)
(12831)
银行(12823)
机构
学院(257928)
大学(252093)
(110285)
管理(108415)
经济(108280)
理学(93095)
理学院(92294)
管理学(90876)
管理学院(90383)
研究(78181)
中国(64484)
(54901)
(51698)
科学(44894)
财经(42464)
(40468)
(39811)
(38432)
(37916)
中心(36477)
业大(35139)
研究所(33510)
经济学(32818)
北京(32149)
(31544)
财经大学(31240)
农业(30821)
商学(30666)
商学院(30383)
经济学院(29511)
基金
项目(166830)
科学(135244)
研究(124737)
基金(123239)
(105133)
国家(104204)
科学基金(93077)
社会(82032)
社会科(77945)
社会科学(77929)
(67725)
基金项目(64645)
自然(59412)
自然科(58164)
自然科学(58149)
自然科学基金(57185)
教育(56452)
(54536)
资助(49669)
编号(48874)
(41558)
成果(38548)
创新(37845)
(37482)
(37277)
重点(37002)
(36772)
(35719)
国家社会(34052)
课题(33966)
期刊
(127376)
经济(127376)
研究(76045)
中国(55276)
管理(48824)
(47334)
(38099)
科学(33790)
学报(32341)
大学(26460)
技术(26285)
农业(25864)
(25541)
金融(25541)
学学(25265)
教育(23536)
业经(22643)
财经(21833)
经济研究(19566)
(18831)
技术经济(16404)
(16373)
问题(16026)
科技(15098)
财会(14045)
(13750)
现代(13355)
统计(13192)
会计(12724)
商业(12473)
共检索到3948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冬梅  
我国科技型小微企业在营造创新环境、促进科技知识转化、吸收社会就业、建设智能化社会等诸多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推动科技型小微企业快速发展的关键途径在于协同创新。目前我国科技型小微企业整体协同创新能力薄弱,一方面是科技型小微企业自身的因素,另一方面是政策环境和外部协同主体的因素。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协同创新需要企业内生动力和外部刺激,通过建立市场化的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机制,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桥梁和沟通作用,在各协同主体共同努力下,营造促进协同创新健康发展的社会氛围,落实激发创新主体创新热情的政策措施,才能实现预期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陶爱萍  宋秋菊  
科技型小微企业是最活跃和最具经济发展潜力的科技创新群体,其健康发展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创新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从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特征入手,探讨了科技型小微企业协同创新的机制和主要模式。科技型小微企业协同创新的主要模式包括:横向关联的竞合创新模式、纵向关联的链合创新模式和网状关联的产学研模式。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了具有科技型小微企业特征的三种战略联盟形式:横向联盟、纵向联盟和产学研联盟。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范云翠  
科技型小微企业协同创新是由多主体构成的复杂适应系统。本文分析了科技型小微企业协同创新过程的复杂性特征,基于刺激-反应模型研究科技型小微企业协同创新主体行为模式,基于涌现模型研究科技型小微企业协同创新整体行为模式,从而揭示科技型小微企业协同创新系统行为模式及作用机理,并据此提出科技型小微企业协同创新实现策略,为科技型小微企业进行协同创新并提高创新效率奠定理论基础。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磊  朱先奇  史彦虎  
信任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本文分析了影响合作主体之间信任的因素,在KMRW声誉模型的基础上引入第三方信任监督机构,从参与主体不同理性角度出发进行多阶段的动态博弈。研究发现:科技型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想要取得长足的发展,须与合作方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可以利用第三方信任监督机构规范参与主体的行为,弥补因信息缺失带来的风险。最后,建议从企业内因、环境外因、信息、信誉四个方面来完善参与主体的信任机制,促使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协同创新的过程中与合作方保持长期合作信任关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磊  朱先奇  史彦虎  
信任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本文分析了影响合作主体之间信任的因素,在KMRW声誉模型的基础上引入第三方信任监督机构,从参与主体不同理性角度出发进行多阶段的动态博弈。研究发现:科技型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想要取得长足的发展,须与合作方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可以利用第三方信任监督机构规范参与主体的行为,弥补因信息缺失带来的风险。最后,建议从企业内因、环境外因、信息、信誉四个方面来完善参与主体的信任机制,促使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协同创新的过程中与合作方保持长期合作信任关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常洁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风潮的兴起,科技型中小企业正在逐渐成为创新驱动的主体,但由于其在能力、资源等方面与大型企业差距较大,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就必须学会集中自己的独特优势,在分工的基础上,依靠外部资源和能力共同发展。文章以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影响其运行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为促进企业之间的共赢、集群的持续发展和推进区域经济增长提供了合理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林良  王耀德  
协同创新是科技创新的有效组织模式,但当前的一般协同创新模式存在协同范围较窄、关键共性技术难突破、协同紧密度较低、运行机制不健全、体制壁垒等问题。为了弥补协同创新中的市场失灵,发挥政府作用,组建科技协同创新体是一种新的产权制度安排和协同创新模式。文章以江西为例,在对协同创新体的内涵及其参与主体、特点和优势、运行机制等理论层面探讨的基础上,从组建条件和目标、运作模式、资金扶持方式以及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总结分析了改革实践中的做法。经过三年多的积极探索,这种新的创新组织模式实现了一批关键、核心和共性技术的突破,增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韩景旺  刘宾  严婧  
本文采用SEM模型对目前京津冀科技型企业协同创新现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形成京津冀的科技协同体系中,以高等教育为中心的协同创新网络协同创新能力最强,以企业为中心的协同创新网络最低,在京津冀科技型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可以通过增强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支持完善政府职能、加强系统中的企业合作、大力发展中介服务机构,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常洁  乔彬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提高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其绩效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各创新主体间的利益分配。为了评价其绩效,文章选择资源、技术、知识、风险在协同作用下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绩效创新产生的影响效果进行评价,并通过实证研究对政府制定的财政补贴政策分别在这四个因素和协同创新绩效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均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政府补贴也呈现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李明  贺伟  豆洪青  
面向小微企业科技创新活动需求,探讨高校图书馆驱动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的服务模式及运行机制。文章在对小微企业创新活动进行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高校图书馆为竞争情报驱动主体、以小微企业集群为服务平台承载主体、以小微企业单元为创新活动实践主体的"三维一体"科技创新服务模式,通过大数据、云服务、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实现小微企业及其集群科技创新竞争情报的网络溢出。结合小米公司CBMCE运营模式,提出通过创新社区构建、样本服务积累、企业服务量化、集群数据联结、竞争情报扩展等五阶段实现的CSMCE运行机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晓云  赵伟峰  
如何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已经成为我国制造业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经济战略发展的重大问题,运用协同创新是实现这一战略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根据系统自身特点和制造产业特点,分析了我国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从系统动力机制、资源供给机制、合作信任机制和激励保障机制等四个方面构建了我国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四个机制相互支撑、相互作用,能够保障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的高效运行,进而提升制造业的协同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期刊] 预测  [作者] 康益敏  朱先奇  李雪莲  
本文基于245家科技型企业调研数据,实证检验了伙伴关系对协同创新和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协同创新的中介作用,知识共享和认知多样性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伙伴关系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协同创新在两者关系中起中介作用,认知多样性正向调节了伙伴关系和协同创新之间的关系,知识共享正向调节了协同创新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且正向调节了协同创新的中介作用。本文研究结果对于企业如何利用伙伴关系提升创新绩效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季沛  栾晶晶  
文章结合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的背景和意义,对平台的运行模式和机制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以期实现产学研的有效对接,建立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魁鸿  
高校协同创新是高校、企业、政府等机构在某一重大战略需求的引导下协作攻关的创造性活动,其具有原创性、协作性和任务导向性等特征。目前,高校协同创新存在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政府职责不清、体制机制不完善等现实障碍。因此,相关部门应紧密合作,构建由知识创新机制、知识转化机制和政府协调机制组成的协同创新耦合机制,调动各方积极性,推动协同创新活动顺利开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