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82)
- 2023(15949)
- 2022(13263)
- 2021(12140)
- 2020(9871)
- 2019(21874)
- 2018(21599)
- 2017(39476)
- 2016(21239)
- 2015(23857)
- 2014(23545)
- 2013(22510)
- 2012(21005)
- 2011(19155)
- 2010(19776)
- 2009(18408)
- 2008(18243)
- 2007(16977)
- 2006(15188)
- 2005(13804)
- 学科
- 济(89743)
- 经济(89660)
- 管理(65752)
- 业(64389)
- 企(54239)
- 企业(54239)
- 中国(29143)
- 方法(28640)
- 农(26343)
- 地方(25246)
- 业经(24824)
- 技术(23758)
- 数学(22244)
- 数学方法(21875)
- 农业(17964)
- 财(17765)
- 理论(17661)
- 制(17545)
- 学(17087)
- 贸(17066)
- 贸易(17051)
- 易(16467)
- 银(16012)
- 银行(15986)
- 行(15535)
- 融(15341)
- 金融(15339)
- 产业(15003)
- 技术管理(14680)
- 发(14381)
- 机构
- 学院(302159)
- 大学(298782)
- 济(121004)
- 经济(118191)
- 管理(113090)
- 研究(103591)
- 理学(95493)
- 理学院(94441)
- 管理学(92727)
- 管理学院(92155)
- 中国(78646)
- 京(63856)
- 科学(61529)
- 财(55273)
- 所(51578)
- 江(49239)
- 中心(47014)
- 研究所(46160)
- 农(45620)
- 范(44044)
- 师范(43639)
- 财经(42327)
- 北京(40817)
- 业大(40626)
- 州(40068)
- 经(37965)
- 院(37757)
- 技术(35948)
- 经济学(35613)
- 农业(35143)
- 基金
- 项目(191619)
- 科学(151437)
- 研究(148743)
- 基金(133354)
- 家(114212)
- 国家(113144)
- 科学基金(97642)
- 社会(93312)
- 社会科(88387)
- 社会科学(88370)
- 省(79749)
- 教育(69772)
- 基金项目(69339)
- 划(65057)
- 编号(62686)
- 自然(58973)
- 自然科(57683)
- 自然科学(57674)
- 自然科学基金(56663)
- 资助(52771)
- 成果(52613)
- 发(47173)
- 课题(45745)
- 创(45164)
- 重点(43646)
- 创新(41222)
- 部(40579)
- 项目编号(38636)
- 发展(38546)
- 年(38493)
- 期刊
- 济(149676)
- 经济(149676)
- 研究(94662)
- 中国(73861)
- 教育(49790)
- 管理(48396)
- 农(44705)
- 财(42564)
- 学报(41601)
- 科学(40879)
- 大学(32876)
- 技术(31322)
- 农业(31073)
- 学学(29695)
- 融(29229)
- 金融(29229)
- 业经(27101)
- 经济研究(23177)
- 财经(20930)
- 图书(19143)
- 问题(18483)
- 经(18445)
- 科技(17010)
- 业(16937)
- 技术经济(16632)
- 坛(16614)
- 论坛(16614)
- 贸(15832)
- 商业(14949)
- 职业(14683)
共检索到4845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彭绪梅 徐晗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一种新型的合作创新组织,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全面提升创新实力的重要组织形式。作为知识密集型组织的高校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的重要主体之一,是联盟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主力军,为联盟创新活动提供核心的智力支持。以协同创新理论为基础,深入分析辽宁高校在参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在借鉴国外高校参与联盟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辽宁高校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的发展路径,以此形成一个集成的协同创新联盟,顺利实现联盟之间知识的传播、知识的创造与知识的应用,充分发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作用。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郭志达 华菊翠 李学伟
特色学科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是高校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和引领产业发展的新举措,基于辽宁高校特色学科发展还不能完全满足带动辽宁省区域经济和产业集群发展这一现状,结合辽宁高等学校对接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现实需求,建构辽宁高校特色学科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模式,总结提升辽宁特色学科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的若干对策,以期更好实现辽宁高校特色学科和产业集群的协同合作与持续发展。
关键词:
特色学科 产业集群 协同创新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段云龙 张新启 刘永松 杨立生
近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迅速,但普遍存在稳定性不高、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因此,提高联盟稳定性、改进联盟绩效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基于管理协同理论,从资源协同、目标协同、知识协同、关系协同、创新协同视角,以成员信任度为调节变量,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联盟成员资源协同、目标协同、知识协同对联盟稳定性存在正向影响,关系协同、创新协同对联盟稳定性存在负向影响。基于此,提出促进联盟稳定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梁帅 李海波 李钊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新型组织形式。随着现代科研院所的发展,科研院所在协同创新过程中,无论是角色定位、技术研发还是产业化途径都呈现出区别于以往院所和大学的新特征。以科研院所主导的国家级联盟——海洋监测设备产业联盟为例,聚焦科研院所主导的协同创新过程,分析院所在推进产业创新网络、共性技术研发、产业化协同创新、产业发展目标协同等方面的特征,总结该类联盟成功运行的规律。结果发现,相较于大学和企业,科研院所主导的联盟拓展了协同创新范畴。其中,产业化协同创新是该类联盟的重要特点。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万鹏宇 王弘钰 汲海锋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高科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突破对于企业发展乃至民族产业在国际中的位置保持、产业链升级至关重要,而搭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企业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通过研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影响高科技企业突破式创新的内在机制及关键问题,并以292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企业的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关系质量对于突破式创新具有重要影响,其可通过搭建知识场活性平台促进突破式创新;关系嵌入对知识场活性与突破式创新的关系起倒U型调节作用。在经济转型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应通过构建良好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关系、激活智库知识场并拓宽关系资本的获取渠道,以更好实现突破式创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苏靖
本文通过实践的总结和理论分析,提出联盟的实质是产学研结合的机制创新,联盟的发展必须依靠一系列机制的建立和有效运作。并系统分析了联盟的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机制、风险共担与利益共享机制、开放发展机制、成果扩散和辐射带动机制、人才培养机制等,对如何建立和完善这些机制提出了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剑波 安丹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向纵深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科技创新正逐渐取代传统生产要素成为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核心资源,但受资金、科技人才、研发平台等资源限制,单个企业或者企业间合作很难在创新方面有实质性突破,亟需一种可以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和充分利用各种创新资源的科技创新团队,而基于产学研战略联盟发展起来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不仅可以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还可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备受各国关注和青睐。目前,国外企业越来越重视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应对技术创新环境的变化,通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有效地实现联合技术创新,成效显著。基于此,通过对日本、美国、欧盟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成效进行深入剖...
关键词: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国际经验 启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争光 南剑飞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利益为纽带的新型技术创新组织形态,是研发战略联盟在产业层面的拓展。文章从战略联盟理论出发,分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特征和使命,并提出构建其应注意的几个战略问题:突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产业特征;注意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网络中的战略金三角;选择合理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运行模式;构建联盟成果的分享机制和联盟风险分担机制。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筱媛 刘志辉
在阐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竞争情报的特点和开展竞争情报协作与共享的必要性,提出竞争情报协作的集中式模式,并以美国半导体制造技术研究联合体为例,分析联盟中竞争情报协作的实践经验。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赵哲 董新伟
随着"2011计划"的实施,地方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协同创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和科技引擎,但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存在突破方向需要不断明确,整体设计和战略规划仍有缺失,内部推力不足,外部驱动力不强,体制机制障碍等问题。因此,从以立足地方战略需求为目标,推动地方高校成为促进省域协同创新的主要力量;以打造科技平台为载体,构筑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的桥梁和纽带;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全面构筑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体系链;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根本保障,实现地方高校协同创新外部需求和内生动力之间的协调与平衡等四个方面,提出推动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的新路径。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协同创新 路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范群林
文化科技创新作为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的发展融合,使得文化科技产业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本文以重庆市文化科技产业创新战略联盟为对象,对创新战略联盟的契约、关系治理机制及技术创新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关系治理比契约治理更能有效地推动创新战略联盟建构,并加强联盟中的信任关系,而知识分享、技术合作对创新战略联盟中的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联盟中的信任关系并不能直接推动企业间的技术合作,知识分享在信任关系与技术合作中起到调节作用,良好的信任关系可以有效地推动创新战略联盟间的知识分享,进而推动创新战略联盟间的技术合作,实现技术创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新男
本文结合政府功能定位对"产学研结合"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再认识,指出当前"产学研结合"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分析国际产学研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从要素组成、组织形态、运行机制、主要任务四方面提出了构建新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设想,进而分析了创新"产学研结合"组织模式的战略意义,并提出了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原则与措施。
关键词:
产学研 创新 组织模式 战略联盟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晖明 丁娟
近些年,随着国际环境以及技术进步本身的巨大变化,国际技术战略联盟在缔结目的、行业领域、发展模式等方面也呈现出许多新的动向和特点。上海企业多以追踪和引进国外技术方式实现自身技术进步和升级,密切关注和分析目前的技术战略联盟发展动向,有利于企业把握时机、采取合适的措施和战略,更快地实现技术升级。因此,本文就国际技术战略联盟发展新动向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同时就上海企业的实际情况在联盟领域、伙伴选择、指导思想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战略联盟 上海企业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政刚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对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其所面临的法律主体资格不明问题,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大多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没有民事主体资格,不能以合法身份承接政府重大科研项目,也不能以联盟名义签订合同,其身份地位与其所承载的重要功能不相匹配。通过界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概念,分析其法律现状和实践中所呈现的社团法人、民办非企业法人、备案制等存在形态,提出赋予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非法人组织民事主体地位、破除其承接政府服务职能和产学研合作项目的"身份"不明问题等法律对策。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郭慧锋 叶卫正
界定建筑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概念,分析建筑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成员构成和组织模式,阐述建筑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系统结构。建筑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主体由建筑业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共同组成,外部环境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技术环境等。
关键词:
建筑业 技术创新 战略联盟 系统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