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43)
2023(6081)
2022(5037)
2021(4772)
2020(3975)
2019(8868)
2018(9346)
2017(16172)
2016(8786)
2015(9515)
2014(8825)
2013(7758)
2012(6742)
2011(6033)
2010(6258)
2009(5931)
2008(5966)
2007(5309)
2006(4802)
2005(4155)
作者
(19952)
(16771)
(16488)
(15840)
(10689)
(7915)
(7480)
(6336)
(6214)
(6002)
(5617)
(5590)
(5505)
(5152)
(5031)
(5018)
(4870)
(4815)
(4801)
(4723)
(4248)
(4007)
(3940)
(3875)
(3847)
(3681)
(3673)
(3661)
(3271)
(3201)
学科
管理(29250)
(26292)
(25983)
经济(25953)
(24884)
企业(24884)
技术(14031)
技术管理(11338)
中国(10163)
(9362)
业经(8237)
(7278)
(7157)
方法(7115)
教育(6983)
地方(6885)
(6609)
理论(6409)
体制(6178)
(6167)
银行(6162)
(6010)
教学(5864)
(5711)
金融(5711)
数学(5453)
数学方法(5375)
工作(4721)
(4669)
(4613)
机构
大学(104915)
学院(102874)
(41585)
管理(41062)
经济(40700)
理学(34745)
理学院(34415)
研究(33944)
管理学(33872)
管理学院(33643)
中国(26009)
(21500)
(21416)
科学(18072)
(17377)
(15788)
师范(15688)
财经(15359)
(15291)
中心(15140)
(13896)
(13845)
北京(13840)
研究所(13484)
(12750)
师范大学(12140)
经济学(12077)
业大(11842)
教育(11603)
技术(11560)
基金
项目(66904)
研究(55977)
科学(54264)
基金(45863)
(38036)
国家(37649)
社会(35535)
科学基金(34045)
社会科(33677)
社会科学(33669)
(29133)
教育(27603)
基金项目(24298)
编号(23119)
(23099)
(21220)
成果(20455)
自然(19357)
自然科(18988)
自然科学(18986)
自然科学基金(18684)
创新(18619)
课题(17782)
资助(16297)
(15207)
(15068)
重点(15058)
(15023)
项目编号(14987)
规划(14433)
期刊
(50072)
经济(50072)
研究(37735)
中国(32275)
教育(26093)
管理(19923)
(17180)
技术(11174)
科学(11131)
(10719)
金融(10719)
学报(10497)
(10038)
大学(9557)
图书(8326)
业经(8204)
科技(8068)
经济研究(8061)
财经(7591)
学学(7541)
(6712)
职业(6654)
(6499)
论坛(6499)
农业(6418)
书馆(6254)
图书馆(6254)
技术经济(5920)
高等(5777)
问题(5506)
共检索到1737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葛墨林  
当前,高校"2011计划"已顺利实施,首批协同中心脱颖而出。作为长期从事教学、研究的教师,可以用"兴奋"和"改变"表达对它成功实施的赞同和支持。"协同创新"打破了高校目前各自"小农经营"的模式,打破了高校、中科院,甚至是企业的界限,强强联合,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充分发挥现有条件,大胆突破现有管理模式,在实践中进行改革。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薛玉香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升级转型期,需要协同创新的科研成果的智力支持。作为协同创新的主力军,我国高校科研团队取得了诸多科研成绩,但也存在缺乏协同创新的问题,包括长远规划欠缺、忽视科学分工、缺乏科研交流等。研究高校科研团队协同创新,有助于实现科研团队由个体自闭到互动创新的转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园  张宁  陈伟  
产学研合作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举措,是高等学校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深化产学研合作体系改革面临创新要素汇聚不足、产学研合作动力不足、人才和成果转移机制建设尚未完善、配套政策仍未到位等问题。本文在分析产学研合作内涵、瓶颈等基础上,提出以实施协同创新计划为契机,依托强化顶层设计,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推进管理创新,构建新格局等途径,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红武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以协同创新促进资源整合,以协同创新推动管理改革。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必须政府、高校、社会三维协同,多方联动。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高等教育由外延扩张转向内涵提升的宏观背景下,如何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是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如何使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是必须应对的一个重大课题;如何使高校办学水平在全国同级、同类、同学科领域中,争创一流,进入前列,是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挑战。近年来,福建省从政府部门层面发挥协同创新引领作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着力提高高等教育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古广灵  
协同创新是推动我国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紧密结合的重大战略。在国家大力倡导科技创新的背景下,面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带来的重大机遇,协同创新对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协同创新视阈下,地方高校需要重新审视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协同育人机制。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束国刚  
协同创新是指围绕创新目标多主体、多元素共同协作,相互补充、相互协作的创新行为,它是一种取长补短的智慧型创新。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要更加注重协同创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虹凌  
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发表讲话,首次将高校的协同创新提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为贯彻落实讲话精神,教育部和财政部于2012年5月联合启动实施"2011计划"以构建协同创新模式。本文以该背景下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为切入点,分析了目前高校科研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科研管理工作的几个应变策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淑兰  
地方高校引用倒逼机制就是通过强化就业压力传递,将社会外部压力转化为地方高校内部改革动力。通过倒逼机制,倒逼出服务于社会的理念和教育机制,推进地方高校就业指导重心的前移。倒逼出学科的兼并、重组和结构的优化,推进地方高校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倒逼出地方高校的灵活性和竞争力,推进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产业的合作。倒逼出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模式,推进地方高校与就业市场的适配性。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金龙  张淑林  裴旭  陈伟  
系统分析了协同创新战略与研究生联合培养计划的共同使命与共同诉求,梳理了联合培养机制改革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并从招生指标配置机制、资源共享机制、人才培养评价机制、交流协调机制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改革设想。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勇  
实施"2011计划"是基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构建协同创新平台并探寻协同创新的各种有效模式,并在其间探索突破制约大学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影响办学质量提高的体制机制障碍的有效途径。高校组织与管理的改革创新,包括科研工作的组织与管理创新,应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管理者深入研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段宝岩  
为了积极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积极推动协同创新"的要求,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实施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旨在加强高校与科研机构、行业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崭新模式,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实现协同创新,关键在于改革体制机制。一、推动协同创新存在的问题与障碍我国现代科技事业的发展,经历了从建国初期"零起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兰娟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既往所具有的低成本优势逐渐消失,技术创新能力需要不断提高,必须建立以科技创新为基础的,拥有竞争优势的全新发展模式。为此,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校"2011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建西  黄守刚  王扬  
高校专业课程是传授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的重要手段。文章首先对专业课程进行准确定位,明确课程内容的特点,然后针对专业课程内容更新慢、学生操作少、教学形式单一等问题,提出师生"二维"协同与"三维"具体实施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方案。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程平  黎明  
在国家深化研究生教育和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改革、全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教指委建立MPAcc质量评价体系的背景下,对现有MPAcc培养模式进行全方位改革势在必行。本文构建了MPAcc培养模式改革协同创新的总体框架,详细分析了战略协同、主体协同、过程协同和知识协同等四个协同过程的内涵,并针对招生宣传、校外导师选择、培养方案修订等关键培养环节重点阐述了相应的协同创新改革路径,最后针对MPAcc培养模式改革协同创新的组织和运行提出了具体建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凌春  庄怀玢  谢心澄  
现有的各种支持计划、创新基地、合作平台已经推动了高校资源的部分整合和有组织的创新,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比如体制机制有待完善、开放度有待提高、科教结合有待加强等。"2011计划"的推出,有助于探索适应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和氛围。一、面向重大科研需求,创新组织形式是趋势协同创新中心必须以解决重大问题为导向,把协同创新的目标聚焦在国家重大需求中产生的关键核心科学问题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