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90)
2023(12533)
2022(10830)
2021(10276)
2020(8636)
2019(19551)
2018(19710)
2017(37291)
2016(20448)
2015(23152)
2014(22432)
2013(21602)
2012(19563)
2011(17474)
2010(17403)
2009(15778)
2008(15309)
2007(13416)
2006(11557)
2005(9781)
作者
(55708)
(46043)
(45836)
(43573)
(29487)
(22207)
(20751)
(18122)
(17483)
(16447)
(15884)
(15377)
(14637)
(14419)
(14098)
(13921)
(13867)
(13807)
(13137)
(13092)
(11433)
(11213)
(11024)
(10534)
(10464)
(10281)
(10146)
(10146)
(9240)
(9101)
学科
(73745)
经济(73671)
管理(63287)
(58395)
(50754)
企业(50754)
方法(33994)
数学(28830)
数学方法(28494)
中国(20624)
(18943)
技术(18826)
(18349)
业经(17881)
地方(16346)
(16131)
理论(14533)
技术管理(13078)
(13044)
(12874)
贸易(12864)
农业(12853)
(12828)
教育(12564)
(12461)
环境(11876)
(11718)
财务(11658)
财务管理(11636)
(11493)
机构
大学(277141)
学院(273301)
管理(113399)
(103302)
经济(100893)
理学(99056)
理学院(97965)
管理学(96205)
管理学院(95715)
研究(86323)
中国(63245)
(58541)
科学(54580)
(46753)
(41710)
业大(40902)
(39833)
(39372)
中心(39132)
研究所(38149)
(37718)
财经(37436)
师范(37417)
北京(36867)
(34056)
(32715)
(31919)
农业(30993)
师范大学(29838)
经济学(29515)
基金
项目(192890)
科学(152376)
研究(144392)
基金(138377)
(119130)
国家(118081)
科学基金(102996)
社会(89548)
社会科(84730)
社会科学(84708)
(77464)
基金项目(74495)
教育(67204)
自然(67034)
自然科(65531)
自然科学(65515)
自然科学基金(64349)
(64099)
编号(59584)
资助(55494)
成果(48628)
(44432)
重点(42426)
(41559)
课题(41346)
(40838)
创新(40607)
项目编号(37695)
大学(36843)
科研(36374)
期刊
(110889)
经济(110889)
研究(80572)
中国(56115)
管理(43096)
学报(41564)
教育(39900)
科学(38527)
(35478)
(34628)
大学(32194)
学学(29254)
农业(25268)
技术(24775)
(20309)
金融(20309)
图书(18991)
业经(18947)
经济研究(17365)
财经(17269)
科技(16164)
(14650)
技术经济(13878)
问题(13782)
理论(13690)
(13438)
实践(12770)
(12770)
书馆(12755)
图书馆(12755)
共检索到3956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贺杰  刘莹  刘秀梅  
国家"2011计划"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已经在全国高校全面铺开。各高校积极响应,纷纷制订适合学校发展的协同创新计划。协同创新的主体是高校,关于协同创新的理论研究越来越多,但是协同创新对高校的固有职能的反哺作用研究不多。本文主要研究了协同创新对高校固有职能的反哺作用,即协同创新对高校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的反哺作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薛玉香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升级转型期,需要协同创新的科研成果的智力支持。作为协同创新的主力军,我国高校科研团队取得了诸多科研成绩,但也存在缺乏协同创新的问题,包括长远规划欠缺、忽视科学分工、缺乏科研交流等。研究高校科研团队协同创新,有助于实现科研团队由个体自闭到互动创新的转变。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皮芳辉  卢曼萍  
高等农业院校作为国家协同创新活动的重要力量,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方面担负着协同创新主体的角色。国家协同创新战略意义重大,高等农业院校要明确自身协同创新的目标和内容,契合高校职能,建构协同创新的长效机制,顺应形势,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园  张宁  陈伟  
产学研合作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举措,是高等学校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深化产学研合作体系改革面临创新要素汇聚不足、产学研合作动力不足、人才和成果转移机制建设尚未完善、配套政策仍未到位等问题。本文在分析产学研合作内涵、瓶颈等基础上,提出以实施协同创新计划为契机,依托强化顶层设计,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推进管理创新,构建新格局等途径,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储节旺  李章超  
[目的/意义]文章针对网络协同创新展开研究,指出其相关影响因素和作用框架。[方法/过程]基于文献研究法对网络协同创新及其运行机制进行介绍并构建相关理论模型,采用问卷调查和实证方法进行研究。[结果/结论]研究表明社会化网络促进知识协同,知识协同促进开放式创新,其中知识协同是整个传导机制的关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进富  赵慧  张颖颖  
协同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全新组织模式,受到各国创新理论家和创新政策制定者的高度重视。文章基于协同学理论的自组织、序参量和控制参量原理研究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外部动力及其在协同创新自组织过程中的作用,运用绝热消去法、伺服原理和系统演化方程分析内外部动力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自组织作用机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蒋兴华  吴伟  
行业产业类协同创新是高校特别是理工类高校提升创新水平和行业领域地位,解决国家重大创新任务的最重要途径之一。目前,高校面向行业产业协同创新仍然存在考核评价单一、创新主体孤立、链条式创新特征不明显、创新资源集聚不够等问题。"2011协同创新中心"在有效破解高校面向行业产业协同创新机制障碍方面取得了成效,本文通过分析其建设模式及运行机制,探讨解决高校面向行业产业协同创新困境的有效途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石贵舟  余霞  
高校转型发展是国之所需,社会之所盼。产学研协同创新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加了科技训练,拓展了办学空间,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既适应了企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总体形势,又促进了高校的转型发展。高校转型发展体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实用性、适用性,有利于推动高素质人才培养、丰富实践教学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应从转变办学理念,明确应用技能办学定位;转变学校管理,优化学科专业课程建设;转变培养目标,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转变科研方向,凸显应用技能服务地方;转变办学条件,拓宽产、学、研、用基地建设等几方面促进高校转型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廷  
开展协同创新是地方高校破解发展瓶颈的战略选择,社会资本理论为推动地方高校协同创新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文章从社会资本的内涵和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的特点出发,阐述了社会资本的三个基本维度在协同创新网络中的影响作用,指出了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社会资本的缺失,最后把体制机制建设作为推动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的落脚点,论述了建立有效联结机制、信任机制、沟通机制、激励机制的实施路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和成  李犟  
基于2012—2016年教育部直属高校协同创新数据,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测度高校协同创新效率和资源冗余程度,并借助非参数统计方法对效率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样本高校中有16.9%的高校在分析期内保持持续的协同创新高效率,有28.8%的样本高校其协同创新活动在分析期内持续表现为无效状态;高校协同创新平均效率在分析期内的变化在统计上不显著;样本高校协同创新效率表现为10类不同的分布状况;仅有4所高校的经费和人力投入冗余率均较小,超过50%的样本高校在经费与人力投入冗余率上相当,其余高校则在经费和人力冗余率指标上差异显著。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玄黎娜  
随着广东社会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高校不断涌现出具有应用前景的科技创新成果,为广东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传统的科研组织仍显陈旧,逐渐显现出根本性和结构性的缺陷,与国家协同创新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高校如何创新科研组织,促进学科、专业之间的融合,有效利用科技资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研究阐述了广州地区高校科研组织创新的背景,通过对高校科研组织的解析,提出高校科研组织协同创新的几点建议,对高校建立科技创新协同机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郭志达  华菊翠  李学伟  
特色学科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是高校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和引领产业发展的新举措,基于辽宁高校特色学科发展还不能完全满足带动辽宁省区域经济和产业集群发展这一现状,结合辽宁高等学校对接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现实需求,建构辽宁高校特色学科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模式,总结提升辽宁特色学科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的若干对策,以期更好实现辽宁高校特色学科和产业集群的协同合作与持续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珩  朱英明  
协同创新是国家创新系统的推动力和国家竞争力的动力源,是高校创新能力提升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通过梳理国内有关协同创新的最新研究成果,简要介绍了协同创新理念的形成和协同创新困境的表现形式,系统梳理了协同创新的路径选择和实践探索,最后归纳并提出了协同创新的政策建议以及未来研究展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潘懋元  
上世纪90年代初,党的十四大系统总结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992年11月,国家教委召开第四次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遵循党的十四大精神,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加快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在此形势下,时任国家教委高教司司长及后任国家教委副主任的周远清同志领导组织了一项重大课题研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简称"理论要点")。这项研究从1993年启动,1997年结题,历时5年,动员了全国一大批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虹凌  
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发表讲话,首次将高校的协同创新提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为贯彻落实讲话精神,教育部和财政部于2012年5月联合启动实施"2011计划"以构建协同创新模式。本文以该背景下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为切入点,分析了目前高校科研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科研管理工作的几个应变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