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26)
- 2023(12973)
- 2022(11335)
- 2021(10762)
- 2020(8977)
- 2019(20492)
- 2018(20222)
- 2017(38138)
- 2016(21023)
- 2015(23896)
- 2014(23601)
- 2013(22681)
- 2012(20796)
- 2011(18546)
- 2010(18443)
- 2009(16316)
- 2008(15776)
- 2007(13616)
- 2006(11674)
- 2005(9865)
- 学科
- 济(75331)
- 经济(75253)
- 管理(62665)
- 业(59319)
- 企(50908)
- 企业(50908)
- 方法(34516)
- 数学(29331)
- 数学方法(28932)
- 中国(21238)
- 技术(20283)
- 农(19884)
- 财(18601)
- 业经(18128)
- 理论(16925)
- 地方(16471)
- 学(16318)
- 农业(13713)
- 贸(13127)
- 贸易(13117)
- 技术管理(13094)
- 制(13048)
- 教育(12952)
- 和(12754)
- 易(12711)
- 环境(12141)
- 务(12058)
- 财务(11995)
- 财务管理(11975)
- 教学(11769)
- 机构
- 学院(284735)
- 大学(279385)
- 管理(114883)
- 济(105424)
- 经济(102938)
- 理学(100043)
- 理学院(98944)
- 管理学(97224)
- 管理学院(96702)
- 研究(89643)
- 中国(64493)
- 京(59375)
- 科学(56190)
- 财(47657)
- 所(43568)
- 江(41457)
- 业大(40790)
- 中心(40389)
- 农(40057)
- 范(39810)
- 研究所(39801)
- 师范(39478)
- 财经(38425)
- 北京(37435)
- 技术(36592)
- 经(34962)
- 州(34345)
- 院(33104)
- 师范大学(31767)
- 农业(31087)
- 基金
- 项目(198717)
- 科学(156969)
- 研究(151512)
- 基金(140639)
- 家(121154)
- 国家(120067)
- 科学基金(104430)
- 社会(92117)
- 社会科(87141)
- 社会科学(87120)
- 省(81057)
- 基金项目(75509)
- 教育(72747)
- 自然(67500)
- 划(67246)
- 自然科(65964)
- 自然科学(65952)
- 自然科学基金(64790)
- 编号(64343)
- 资助(56588)
- 成果(51677)
- 课题(45544)
- 创(45501)
- 重点(44622)
- 部(43143)
- 发(42516)
- 创新(41630)
- 项目编号(39479)
- 教育部(37464)
- 大学(37423)
- 期刊
- 济(111866)
- 经济(111866)
- 研究(82523)
- 中国(58123)
- 教育(48005)
- 管理(42798)
- 学报(41059)
- 科学(38667)
- 农(35721)
- 财(35256)
- 大学(31539)
- 技术(30294)
- 学学(29180)
- 农业(25347)
- 融(20735)
- 金融(20735)
- 业经(19135)
- 财经(17659)
- 经济研究(17554)
- 图书(16623)
- 职业(16083)
- 科技(16023)
- 经(14964)
- 问题(14102)
- 技术经济(13826)
- 坛(13736)
- 论坛(13736)
- 理论(13724)
- 业(13460)
- 实践(12807)
共检索到4077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鲁文娟 金一强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要求中高职教育内涵衔接,协调发展,而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是中高职衔接的重要基础。研究选取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从协同创新、内涵衔接视角,应用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联合中职学校、高职学校和相关企业共同制定了中高职三二分段衔接的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以此制定的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有利于实现专业与企业对接、课程与岗位对接、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对接,对于三二分段一体化人才培养、职教体系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高俊文 邹心遥 夏晓冬
2010年广东省制定了开展对口自主招生"中高职三二分段"衔接的政策,这一政策对于促进广东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在政策的实施方面则需要继续探索。针对此现状,文章对国外先进国家的中高职衔接模式以及目前国内"中高职三二分段"衔接的现状进行了探索,并在此基础上从生源的选拔、专业的设置、课程体系的设计和因材施教四方面给出了建议,以期为广东省"中高职三二分段"衔接政策的实施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
三二分段 中高职 职业教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沈凌
统一的课程标准是构建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的核心。以中高职衔接的工程机械专业《机械制图及CAD》课程标准为例,其开发与设计过程中,以工程机械专业职业(岗位)群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确定中高职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以识读和绘制图样的任务为线索,设计相应的内容模块,使学历与职业资格证书内容、标准得以衔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卫 赵清艳
中高职衔接是推动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系统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特别是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关键。实现"三二分段"中高职的有效衔接,高职院校应在政府的统筹管理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高职引领下的中高职的协调发展,不断拓宽内涵式衔接的路径,一体化设计中高职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创新招考制度,形成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人才选拔机制,逐步探索"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教学管理和运行模式,真正做到"无缝"对接。在此基础上,还要解决衔接上本科层次上移的困境,努力构建终身职业教育体系。
关键词:
三二分段 内涵式衔接 终身职业教育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范爱民 张晓雷 覃岭
本文针对目前中高职衔接存在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重叠及衔接脱节等问题,提出了采用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教学的解决措施,并举例说明了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与衔接方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管弦
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及其社会适应性,拓展高职教育生源等具有实践意义。它在衔接内容上主要包括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质量监控等方面,在衔接过程中需要注意学生"转段"考核标准、专业衔接口径以及中职学校与技工类学校的差异问题。在实践中,要根据自身的价值取向选择适合的衔接专业,突破体制壁垒,兼顾中职学校与技工类学校,适当确定高职院校对口中职专业的布点范围。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 三二分段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晓红 曾文良 马炎坤 王景智
从高职到本科的课程体系衔接是贯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面临的新问题。通过分析目前高职与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发现,实现一体化高本衔接课程体系构建,需要处理好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的适度设置、课程重复以及课程体系分别承载的人才培养目标等问题。课程衔接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实现课程结构从"应用模式"向"建构模式"的转变,在职业教育同一体系下,完成高本一体化课程体系承载的两个层次人才培养的目标。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邵世光 王月穆
基于国家职业标准的中高职课程衔接策略,是指中高职学校分别依据《国家职业标准》,针对培养目标所设定的职业(岗位)群,按照中级工和高级工的要求,各自确定教学内容的办法和途径。步骤是:确定培养目标,设置职业(岗位)群,确定学习内容模块,构建课程体系。
关键词:
国家职业标准 中高职学校 课程衔接 策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邵世光 王月穆
以《国家职业标准》作为中高职课程衔接的主要介质时,会受到《国家职业标准》尚不完善、与正规学校教育培养目标不同,以及中、高级工知技要求界限有时欠清楚等制约;建议以工人技术等级标准等补充尚未出台的职业标准,将职业特定技能与核心技能放到同样的高度去对待,根据企业、学校的实际把握等级差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顾明智 赵玲珍 韩兰娟
中高职衔接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必要措施,以协同创新为理论依据,依托职业教育集团,创建协同平台,开拓中高职衔接的新思路,从招考方式的衔接、培养目标的衔接、课程体系的衔接和课程标准的衔接几个方面入手,构建中高职衔接一体化模式,推动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关键词:
协同创新 中高职衔接 教育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眭姗姗
近年来,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身于创新创业的浪潮中,走上自主创新创业的道路。但整体而言,我国大学生的"双创"意识偏弱,"双创"能力不足,自主创业成功率普遍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相关教学和课程标准不完善,"双创"能力培养载体不明确,途径不清晰。结合当前的"双创"背景,开发科学的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对于高校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吴志清 史豪慧
文章从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现实问题出发,秉持校际协同创新的理念,利用云服务技术跨时空跨区域快速共享教育信息资源的巨大优势,共建共享云教育平台,开展云教育在中高职衔接方面的应用,促进中高职教育实现无缝衔接,形成中高职教育衔接在云教育平台下的合作育人、合作教学、共同发展的校际协同创新长效机制。
关键词:
云教育平台 校际协同创新 中高职衔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蕾蕾
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基础是教育教学标准的衔接,需要在专业发展、课程建设,教学活动及考核评价体系中建立相应的衔接上的标准。弄清中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异同之处,建构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制定相关的专业教学衔接标准,加强中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等环节,并加强中职学校、高职学院、社会三方的协同,通过价值与标准的共享实现育人节奏的同频共振,大幅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中职教育 高职教育 教育衔接 标准建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志河 石璟瑶
为增强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有效性,推进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文章从中高职教育衔接中内涵缺失的现状出发,在分析内涵缺失具体表现的基础上,对如何加强内涵建设,从加强专业对接、加强专业复合、突出关键能力培养、延伸职业学习通道、夯实专业建设等方面提出思路与策略。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衔接 内涵 策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荣 李曙生 张斌
针对日益增多的单招生源和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规划纲要》的要求,基于中高职衔接的专业群建设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热点问题,以江苏省"十二五"重点建设专业群——机电装备制造技术专业群为例,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评价体系四个方面探讨如何做好中高职衔接的专业群建设,使专业群建设持续化、成效最大化。
关键词:
专业群建设 中高职衔接 机电装备制造技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