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310)
2023(19084)
2022(16005)
2021(14991)
2020(12450)
2019(28692)
2018(28258)
2017(53234)
2016(29345)
2015(33074)
2014(32979)
2013(31797)
2012(29762)
2011(26971)
2010(27250)
2009(24985)
2008(24693)
2007(22192)
2006(19448)
2005(17551)
作者
(80506)
(67205)
(66906)
(63819)
(42937)
(32188)
(30778)
(26133)
(25662)
(24285)
(22697)
(22688)
(21421)
(21214)
(20924)
(20826)
(20366)
(19983)
(19408)
(19299)
(16865)
(16584)
(16419)
(15514)
(15283)
(15201)
(14968)
(14918)
(13508)
(13405)
学科
(116202)
经济(116094)
管理(83622)
(81242)
(66195)
企业(66195)
方法(47741)
数学(41436)
数学方法(40835)
中国(38004)
(33993)
(29545)
地方(28530)
业经(27219)
技术(23866)
教育(23424)
(23321)
农业(22674)
(22186)
(22143)
贸易(22127)
(21440)
理论(21417)
(20088)
银行(20052)
(19276)
(19001)
金融(18998)
环境(17710)
(17579)
机构
学院(404345)
大学(403402)
(163793)
经济(160172)
管理(154020)
研究(138616)
理学(131759)
理学院(130271)
管理学(127933)
管理学院(127136)
中国(102914)
(86008)
科学(81917)
(76404)
(68700)
中心(64265)
(63996)
(62936)
研究所(61890)
(60974)
师范(60488)
财经(59357)
业大(55692)
北京(54790)
(53774)
(50761)
(50031)
经济学(49228)
农业(48931)
师范大学(48526)
基金
项目(262951)
科学(209582)
研究(200572)
基金(187398)
(161088)
国家(159557)
科学基金(138163)
社会(125894)
社会科(119216)
社会科学(119189)
(106110)
基金项目(98187)
教育(98117)
(89672)
自然(86899)
自然科(84962)
自然科学(84938)
编号(84082)
自然科学基金(83425)
资助(75880)
成果(69982)
(60920)
课题(60827)
重点(59907)
(59058)
(58257)
创新(53768)
教育部(51466)
项目编号(50850)
国家社会(50769)
期刊
(184296)
经济(184296)
研究(127413)
中国(92396)
教育(72206)
(59455)
管理(58896)
(57743)
学报(55731)
科学(53585)
大学(44083)
技术(41583)
(40197)
金融(40197)
学学(39921)
农业(39389)
业经(31694)
经济研究(29357)
财经(28860)
(24945)
问题(23708)
(21643)
技术经济(20448)
职业(20208)
图书(20058)
(19539)
论坛(19539)
(19519)
科技(18841)
统计(18581)
共检索到6248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肖坤在《职教通讯》2013年第16期撰文,文章基于政策分析的视角,指出协同创新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二次转型,分析了高职院校协同创新发展的路径。协同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新进展,通过国家意志的引导和机制安排,促进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发挥各自的能力优势、整合互补性资源,加速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协作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活动。其本质是一种管理创新,亦即如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唐智彬  石伟平  
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需要多部门、多主体的共同参与,产学合作是基本要素。第三次工业革命背景下,培养技能型创新人才和转变企业技术创新模式要求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协同创新机制。从开放科学视角看,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协同创新行动是基于主体创新能力异质性这一基本内在逻辑而展开的。基于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协同创新要围绕建立产学多元主体共同愿景、校企微观主体共同利益基础和协同创新框架系统序参量,构建校企多元主体协同、价值整合、利益整合、资源整合以及协同实施的长效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启龙  
基于一般系统结构理论分析发现,作为整体教育系统的三个子系统,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分别存在单向资源互依关系、双向管理控制关系、经费与生源竞争关系、办学质量破坏关系、院校间吞噬关系。完善“三教”统筹协调发展的机制,需要从优化关系角度入手。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明确管理权限、转变投入机制、优化质量评价和加强政策引导等途径,转变“三教”之间的依存关系形式,优化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双向控制关系,降低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竞争关系,规避职教、继教生源对高等教育的“破坏关系”,避免产生普通高校对职业院校的吞噬关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晓妮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转型升级对接存在人才培养定位与产业转型相背离、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对接错位、课程设置滞后于产业升级的要求、人才供给与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的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为此,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转变观念,适时调整办学定位,主动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动态调整课程和专业结构,优化教育布局,加快产教协同育人,以实现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协同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宏伟  
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协同技术创新,既受到国家教育与产业政策的导引,又是现代技术创新活动的客观逻辑要求。有三个层面的核心因素为二者协同技术创新提供了演化动力,一是组织结构因素生成内驱力,二是知识学习因素促动转化力,三是精神文化因素孕育涵化力。依此分析,依托职教集团构建协同技术创新总体组织架构、结合现代学徒制与创新创业教育构筑协同技术创新的人才培养渠道、营造和培育协同技术创新的文化氛围与环境,是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协同技术创新的三条主要路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月云  
新建本科高校创业教育转型需要寻求新的思路。本文针对新建本科高校创业教育转型发展存在的困境,从协同创新的视角,分析了创业教育转型发展期产生困境的原因,提出了以协同创新推进创业教育转型发展的四种策略。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琴  
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性工程。尽管各地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推进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为此,建议改革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在业务层面实现职业教育的统筹管理;完善中、高职专业课程标准,对中职与高职的课程结构进行系统化设计;加大对民办高职院校的经费资助,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浩   赵昕   杨广俊   李慧萍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三教”协同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路径之一,政策涉及概念范畴及实践领域很广,其政策内涵和政策指向需要进行精准的定位才能使协同创新路径真正得以落实。通过分析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的边界和交叉,明确了“三教”协同政策内涵基础;进一步梳理了历史上三个时期“三教”协同政策的演进脉络,并结合新时期对“三教”协同的新要求,提出当前“三教”协同政策的三个具体指向:解决迫切问题,畅通人才成长通道;实现优势互补,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体制机制,探索资源共建共享。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喜才  房风文  
高等职业教育是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的重要内容。京津冀三地高等职业教育各有优势、各有所长,但发展很不均衡。三地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发展面临体制机制障碍、行业作用发挥不明显、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程度不深、高职院校发展不协调、科研引领能力薄弱等问题。为此,需要调动"政、行、企、校、研"等主体的积极性,加强政府统筹职能,增强行业指导作用,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深高职学校的内涵建设,提升研究机构的科研引领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符欲静  
文章对协同创新的内容和重要性以及高职教育开展协同创新的优缺点进行厘析,针对当前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解决方法,具体包括构建科学先进的协同创新机制、引入社会多方力量、优化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创新载体的培养、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碧珠   陈瑞晶  
“三教”协同创新发展是建构全民终身教育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三教”协同创新发展所具有的生态性、共享性以及可持续性的内涵特征,与作为新动能的数智化具有高度的适配性。数智化技术的迭代演进在思维、载体、结构及效能四方面引领并重塑了“三教”协同创新发展的新生态。基于此,应从开放包容、融通转换、共享互补、智慧治理、组织保障等多维度提出数智化赋能“三教”协同创新发展的实践路向。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衍  
针对1300多所高职院校的未来,2014年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用四字定调:"创新发展"。10月18日召开的、向来备受业界关注的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年会,也以此四字作为年会主题。在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创新,怎样发展?在即将启动的2015年至2017年的高职三年行动计划中,如何更好地落实这一全国职教会议精神?这是高职战线所极为关注的。教育部相关司长也给出了他们的解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唐亚豪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适应当前知识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和世界职业教育改革的趋势,着重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模式、培养方式等方面实行变革与创新,并根据其办学形式多样化、与普教的有机融合、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以及学习化社会的逐步建立来把握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宏观走向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卢红学  
高职教学方法要切实结合高职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的特点,摈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过分注重理论教学的方法,向注重学生的行为发展,采用模拟公司、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行为导向教学方法。同时,在自主性与合作性、实践性与应用性、多样性与综合性、探索性与创造性等方面加强创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肖坤  左晓琴  
加快高职教育转型升级是当前高职教育重要的任务。协同创新为高职教育转型发展带来重要机遇和强大动力。高职院校应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将协同思想贯穿人才培养、科技研发、社会服务的全过程,通过构建协同创新的平台和模式、建立协同创新的体制和机制,转变发展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变科研和社会服务管理方式,实现转型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