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47)
- 2023(4078)
- 2022(3038)
- 2021(2822)
- 2020(2303)
- 2019(4877)
- 2018(4758)
- 2017(8396)
- 2016(4980)
- 2015(5913)
- 2014(5775)
- 2013(4991)
- 2012(4556)
- 2011(4199)
- 2010(4333)
- 2009(3952)
- 2008(4039)
- 2007(3715)
- 2006(3295)
- 2005(3143)
- 学科
- 济(17134)
- 经济(17115)
- 管理(13214)
- 业(12033)
- 企(10084)
- 企业(10084)
- 中国(7284)
- 教育(6281)
- 农(5984)
- 地方(5138)
- 方法(5134)
- 业经(5133)
- 制(4486)
- 理论(4422)
- 农业(3850)
- 财(3835)
- 数学(3809)
- 体(3781)
- 数学方法(3775)
- 教学(3519)
- 工作(3462)
- 贸(3338)
- 贸易(3337)
- 易(3184)
- 和(3135)
- 体制(3043)
- 发(2961)
- 划(2952)
- 地方经济(2853)
- 环境(2853)
- 机构
- 大学(67293)
- 学院(62913)
- 研究(24323)
- 济(24103)
- 经济(23515)
- 管理(22463)
- 理学(19017)
- 理学院(18768)
- 管理学(18382)
- 管理学院(18248)
- 中国(16667)
- 京(14582)
- 科学(12662)
- 所(11358)
- 财(11293)
- 范(11225)
- 师范(11188)
- 中心(10333)
- 江(10067)
- 研究所(10056)
- 教育(9916)
- 北京(9596)
- 院(9435)
- 师范大学(9039)
- 财经(8707)
- 农(8598)
- 州(7989)
- 经(7905)
- 业大(7765)
- 研究院(7125)
- 基金
- 项目(40418)
- 研究(34095)
- 科学(32533)
- 基金(27749)
- 家(23007)
- 国家(22782)
- 社会(21836)
- 社会科(20519)
- 社会科学(20512)
- 科学基金(19808)
- 教育(17581)
- 省(16561)
- 编号(14489)
- 划(14108)
- 基金项目(14032)
- 成果(13565)
- 课题(11593)
- 自然(10654)
- 资助(10405)
- 自然科(10391)
- 自然科学(10391)
- 自然科学基金(10192)
- 大学(9963)
- 年(9814)
- 重点(9695)
- 部(9283)
- 创(9134)
- 发(9092)
- 项目编号(9041)
- 规划(9018)
共检索到1083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潘春胜
协同共赢是指大学治理过程中为了共同的目标,各利益相关者通过合作协商等方式协同共治,形成合作、共享、互动、互利的有效运行机制。我国大学实行协同共赢治理不仅是国内外大学治理大势所趋,也有其独特优势。协同共赢的大学治理可以通过协调政府大学关系、顶层设计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社会力量多元参与等路径得以实现。
关键词:
协同共赢 现代大学治理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吴建斌
在现代公司尤其是大陆法国家的股份有限公司中,一般依据社团法理论,由全体股东组成的股东大会作为非常设性的权力机构;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的董事组成董事会,充当公司的执行机构及日常经营管理的决策机构;股东大会另选出监事组成监事会,作为公司财务会计或同时包括业务活动的监督机构。权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莉
立足于结构分析思想,基于社会网络的视角,以豆瓣网用户为例分析网络用户协同信息行为的内在逻辑关联特征,以用户关系为核心构建用户与用户、用户与信息的协同信息行为和信息交互模型,进而揭示网络环境下用户信息行为特征和信息服务发展的新趋势,以期为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立国
大学治理模式是大学治理理论化概括的理想类型,是对大学治理历史与现状的高度理性抽象。大学治理形态则是大学治理的具体实践方式,是大学治理模式在治理实践中多样化与丰富性的体现。当前,现代大学治理正日益从政府管控的治理形态走向法人化治理形态,从具有集权色彩的治理体系走向市场取向的分权策略和灵活的治理结构。但在此过程中,以校长为核心的管理团队和以外部人士为主组成的董事会在大学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不断上升的同时,学术人员在校内行政和学术事务中的权威和影响力在逐步下降,这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现代大学治理所面临的共同挑战。
关键词:
大学治理 治理形态 治理模式 治理变革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徐伟 陈金梅 田晓霞
本文论述了在我国“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特殊背景下,实施E-治理的必要性,探讨了E-治理与传统公司治理手段的差异以及给公司治理效率、治理过程带来的变化,并通过E-治理与传统治理中股东等参与情况进行了比较,对E-治理在我国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信息技术 网络治理 治理效率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仕斌
管理软件业运营模式从产品化、平台化向生态化发展,从生态层面构建合作伙伴体系,完善解决方案,更好地满足客户更加系统、深入与个性化的需求。今年3月,致远互联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致远互联)在重庆举办"协同共生·赋能数字化升级"为主题的"2019春季伙伴大会",会上发布了专为企业数字化升级而打造的"协同运营中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桂文龙 胡新岗 苏治国
高职产学研协同育人是实现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深入挖掘高职产学研协同育人的内涵及意义基础上,可以总结归纳我国高职产学研协同育人的四个历史发展阶段及其特点,进而探索高职产学研协同育人路径,组建产学研共同体,实现从优势互补到深度融合的发展态势,助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育人模式 产学研协同育人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邰杨芳 王丽霞 陈新国
[目的/意义]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梳理和总结,全方位描述和揭示我国知识协同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该领域今后的研究和发展提供方向和参考。[方法/过程]对国内知识协同研究相关域的445篇中文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学特征分析;运用多元统计方法和筛选代表性文献的方法探析该领域的研究主题;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确定每个研究主题与核心研究力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运用战略坐标分析的方法对研究主题的内外部结构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结果与结论]国内知识协同研究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研究可分为9个主要主题,各主题的受关注程度及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维安 李元祯
近年来,以国美控制权之争、阿里巴巴海外上市及尚未结束的"宝万之争"等为典型代表的公司治理事件频发,集中反映出各界对治理规则供给的迫切需求我国企业改革的根本目标在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其核心就在于公司治理改革与转型。通过二十多年的公司治理实践,先后经历观念导入、结构构建、机制建立和有效性提高等阶段,在由行政型治理向经济型治理转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维安 李元祯
近年来,以国美控制权之争、阿里巴巴海外上市及尚未结束的"宝万之争"等为典型代表的公司治理事件频发,集中反映出各界对治理规则供给的迫切需求我国企业改革的根本目标在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其核心就在于公司治理改革与转型。通过二十多年的公司治理实践,先后经历观念导入、结构构建、机制建立和有效性提高等阶段,在由行政型治理向经济型治理转型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舒伟 张咪
良好的公司治理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石。通过概括全球公司治理的发展趋势,以及对我国和全球公司治理发展趋势的对比,认为提升我国公司治理水平需要进一步完善董事会质量和组成,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引导中小股东向积极股东转变,此外,还需关注与企业长期价值和可持续性相关的ESG等非财务信息。
关键词:
公司治理 积极股东 ESG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福华 王颖 赵普光
大学治理与大学管理不是一种替代关系,而是一种互补关系。大学作为一级基层组织,既需要重视治理,更需要重视管理;在大学组织内部,学校层次要相对重视治理,院系层次更需要重视管理。当前我国大学治理的重点领域是:完善大学治理结构,优化大学治理机制;建立与完善治理视野中的高校社会问责制。大学管理的重点领域是: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创新;质量管理与人才培养质量;绩效评价体系与教师绩效管理;岗位设置、人员聘任与薪酬改革等。大学治理与大学管理协同推进的主要路径是:建立大学、政府、市场、社会四位一体的良性互动关系;实施战略管理;制定与完善大学章程;提高人员素质。
关键词:
大学 治理 管理 协同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夏静波 肖艳
大数据的发展促进了物流产业整体的优化与效率的提升,而社会协同趋势的发展促使物流企业间逐步联结成为一个系统的整体,而协同的发展离不开大数据技术的支持。大数据已经渗透到物流产业的运输、仓储、配送等多个环节,实现各个环节之间的信息传递与数据分析,从而充分挖掘数据价值、提高用户物流体验。本文以电商"双11"与"6.18"购物节为例,分析在社会协同趋势过程中,物流企业在面对大型购物节物流订单数量剧烈增长情况下,大数据的运用以及协同物流的发展情况,并进一步分析大数据应用的未来发展趋势,以期能对未来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
社会协同 电商物流 大数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胡伟艳 魏安奇 赵志尚 张安录 宋彦
研究目的:系统梳理国内外关于农地多功能供需错位与协同作用的研究文献,揭示其研究进展及未来研究趋势。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归纳演绎法,比较法。研究结果:现有研究进展主要表现为:(1)从单一生产功能的研究转向农地多功能研究,从间接研究农地多功能之间的关系转向直接研究农地多功能之间的关系,从研究农地多功能之间线性关系转向对多重性、非线性关系的探讨;(2)从孤立研究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农地非市场价值评估到关联性研究,如土地利用变化对农民福利的影响、土地利用与功能的关系以及特征—功能—服务—福利—价值链条关系探讨;(3)特别强调对农地多功能供给、需求(消费)、空间格局、动态变化、形成机制以及供需失配、权衡与协同分析。与国外研究相比,国内研究农地多功能价值评估较多,形成机制研究较少;农地多功能本身整体性的研究较多,功能之间的关系、权衡与协同研究较少;农地多功能供给研究较多,需求研究较少。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趋势为:农地多功能供需双边匹配的研究,农地多功能的形成机制、多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权衡与协同机制研究以及农地多功能尺度效应研究。研究结论:该研究成果对加强农地从物质资产到生态资产的完备性研究,实现中国农地多功能供需对接,寻求可持续的农业和农村发展,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