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71)
- 2023(11719)
- 2022(9646)
- 2021(9389)
- 2020(7652)
- 2019(17298)
- 2018(17351)
- 2017(30998)
- 2016(17483)
- 2015(19862)
- 2014(19439)
- 2013(17395)
- 2012(15428)
- 2011(13925)
- 2010(14590)
- 2009(13149)
- 2008(12444)
- 2007(11281)
- 2006(9592)
- 2005(8481)
- 学科
- 济(53443)
- 经济(53396)
- 管理(47531)
- 业(42626)
- 企(37386)
- 企业(37386)
- 方法(23997)
- 教育(23070)
- 中国(21575)
- 数学(20957)
- 数学方法(20292)
- 技术(17948)
- 理论(16621)
- 教学(15675)
- 农(14491)
- 业经(13294)
- 技术管理(12147)
- 财(12000)
- 学(11387)
- 地方(10790)
- 制(9915)
- 贸(9564)
- 贸易(9556)
- 农业(9502)
- 易(9282)
- 发(8987)
- 学法(8931)
- 教学法(8931)
- 银(8922)
- 银行(8911)
- 机构
- 大学(223731)
- 学院(220583)
- 管理(81508)
- 济(77124)
- 经济(75092)
- 理学(70385)
- 研究(69669)
- 理学院(69592)
- 管理学(67767)
- 管理学院(67336)
- 京(47485)
- 中国(47306)
- 范(41215)
- 科学(40970)
- 师范(40937)
- 教育(37588)
- 财(35904)
- 江(34554)
- 师范大学(32803)
- 所(32426)
- 中心(31751)
- 北京(30630)
- 技术(29726)
- 研究所(29411)
- 州(28178)
- 财经(27970)
- 业大(27866)
- 职业(26444)
- 农(25790)
- 院(25683)
- 基金
- 项目(145563)
- 研究(118225)
- 科学(116977)
- 基金(99525)
- 家(83950)
- 国家(83093)
- 科学基金(72942)
- 社会(71058)
- 社会科(67200)
- 社会科学(67187)
- 教育(64719)
- 省(61602)
- 划(52322)
- 编号(52037)
- 基金项目(51177)
- 成果(45064)
- 自然(44579)
- 自然科(43703)
- 自然科学(43697)
- 自然科学基金(42900)
- 课题(40020)
- 资助(39777)
- 创(35696)
- 年(34320)
- 重点(34013)
- 部(32469)
- 发(32362)
- 项目编号(32324)
- 创新(32246)
- 规划(31656)
- 期刊
- 济(83292)
- 经济(83292)
- 研究(73752)
- 教育(70905)
- 中国(57809)
- 管理(33603)
- 技术(27847)
- 财(27557)
- 学报(25954)
- 科学(25676)
- 农(23806)
- 大学(22481)
- 职业(18696)
- 学学(18283)
- 农业(17112)
- 融(16208)
- 金融(16208)
- 业经(15017)
- 图书(14297)
- 经济研究(13696)
- 坛(13055)
- 论坛(13055)
- 财经(12823)
- 科技(11892)
- 技术教育(11522)
- 职业技术(11522)
- 职业技术教育(11522)
- 经(11187)
- 策(11168)
- 统计(10690)
共检索到3386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马熙逵
STEAM教育重视美育在跨学科知识融合中的渗透与浸润作用,美的熏陶不仅为学生全面成才蓄积了丰富的感性素材,同时有益于学生想象力的发展,促进创新意识的萌生。面对互联网、数字媒介等现代科技条件的进步,构建多样化、高质量的美育形式对于拓展“美”的广度教育有着积极意义,协同与创新的美育工作改革更易于发挥美育浸润的内在价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STEAM模式下高校美育协同建设应遵循一般的教育规律,在能力提升、技能强化、意识培养及创新性思维发展等方面探寻有机结合的培育机制,以兴趣引导为本,“做中学”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释放“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合力,深化美育工作对学生温润心灵、陶冶情操、激发创造力的教育内涵,构建适合学生健康成长与综合素养提升的美育工作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周红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互联网逐步为大众所认知,并运用在各个领域。"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对传统的高等教育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更深层次的变革。传统高等教育在"互联网+"时代只有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顺势而为,创新发展模式,才能使高等教育健康蓬勃发展。本文在大量调查、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目前传统高等教育的研究结论,对"互联网+"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创新与启示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互联网+” 高等教育管理 创新 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蓝晓霞
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提升国家创新能力是世界科技创新的重大发展趋势。美国产学研协同创新有多种作用模式,各主体以特定的组织结构和活动方式进行合作,不同模式的适用对象、合作内容、方式和效果各不相同。从组建方式、科研成果转化方式方面研究美国协同创新的主要模式,从而对我国协同创新的模式优化提出借鉴。
关键词:
美国高等教育 产学研 协同创新 模式研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许硕 李靖
文章分析总结了国外科研机构与大学的科教协同创新模式和特点,阐述其对于我国建立大学与科研机构协同创新网络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借鉴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建立符合科学研究和研究生教育内在规律的科教融合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
科研机构 高等院校 协同创新 研究生教育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赵哲 董新伟 方庆红
欧美高校产学研协同服务社会发展主要包括"大学知识核——科技产业园区——创新网络"、"大学作为连结点的产业带"、"大学——企业——政府三螺旋"、"大学参与体育竞技产业"、"大学内部建立新机构"和"大学孵化企业"等六类典型模式。我国高校产学研协同发展的现实路径是以分类培养行业技术人才为核心,构建高校人才培养体系链;以对接地方典型产业集群为目标,打造高校分类服务模式;以提升科研应用能力为导向,健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以完善体制机制为重点,激发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力。
关键词:
产学研协同发展 产学研协同模式 服务社会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姜彩楼 李燕超 朱琴
创新集群具有复杂性和模糊性特征。基于跨学科理论方法,在对"集群"的内涵、全球价值链演化以及全球技术链形成等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全球视野下研究了创新集群的协同演化路径。在此基础上,从自上而下的推动力、自下而上的吸引力和自组织力等三个维度构建了创新集群协同演化的混合动力模型。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李妙然 曹一伟 张霞
构建协同育人的教育生态是推进新财经教育改革的重要基础与保障。基于协同育人的新财经改革一方面可以促进产学研创的深度融合,助推学校“双一流”建设;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从而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培养和输送高素质复合型财经人才。多元主体协同参与专业升级改造、特色专业及实验班建设,教育国际化水平提升,校内外教育、科研、实践育人资源整合与重构是六所代表性高校新财经教育改革的共同点。立足国家和区域战略的实现,提高高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高水平国际化师资队伍,构建全方位、三全育人、五育并举的实践教学支持体系,打造学校与多元主体互相支撑、合作共赢的协同育人新格局,节流与开源并举、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是地方高校新财经教育改革推进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
高校 协同育人 新财经教育改革 筹款机制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李妙然 曹一伟 张霞
构建协同育人的教育生态是推进新财经教育改革的重要基础与保障。基于协同育人的新财经改革一方面可以促进产学研创的深度融合,助推学校“双一流”建设;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从而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培养和输送高素质复合型财经人才。多元主体协同参与专业升级改造、特色专业及实验班建设,教育国际化水平提升,校内外教育、科研、实践育人资源整合与重构是六所代表性高校新财经教育改革的共同点。立足国家和区域战略的实现,提高高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高水平国际化师资队伍,构建全方位、三全育人、五育并举的实践教学支持体系,打造学校与多元主体互相支撑、合作共赢的协同育人新格局,节流与开源并举、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是地方高校新财经教育改革推进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
高校 协同育人 新财经教育改革 筹款机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夏建国
近十年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实践的基本经验表明,应用型大学的转型升级,必须遵循开放办学的基本思路,走"产教融合、校企协同"的道路。产业结构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需要高层次应用技术人才的支撑,运用更先进的技术手段筑造产教深度融合、面向未来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大有可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主动面向主导行业创新需求,推进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从依托企业到拥抱行业,寻求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和有效互动的机制,推动"三协同"教育合作模式升级,实现校企合作向产教融合的推进,积极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晴 卢凤君 翟留栓 李晓红 张国志
构建紧密的产学研结合机制是推动种业协同创新的重要手段。在梳理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典型国家和地区种业产学研模式基础上,利用专家座谈和企业调研的结果,围绕中国种业发展重大政策的变化和产学研结合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协同创新视角下,中国种业构建产学研结合型商业化育种模式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协同创新 产学研结合 商业化育种 模式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唐红军
在新的科技革命浪潮中,开展协同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小企业尤甚。为了更好地开展协同创新,我们有必要不断探索和完善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路径及模式。美国的"新经济"模式、日本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和韩国的"三星模式"都曾取得辉煌的成绩,是现代企业协同创新的典型模式。通过探析这三种典型模式的发展轨迹和内涵特征,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有益的经验启示,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中小企业的协同创新模式。
关键词:
中小企业 协同创新 模式 启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党倩娜
欧盟地区协同创新体系和模式的构建经历了四个不同阶段,并逐渐形成了项目多元合作、中心机构主导、虚拟协同、知识群组四大模式。欧盟经验表明,每一次危机和转型时刻都在推动协同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模式构建应着力于统筹创新布局,整合创新支援体系,关注利益相关者,倾斜考虑科研人员和中小企业,进行创新全周期评估。
关键词:
协同创新 欧盟 创新模式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晴 卢凤君 翟留栓 李晓红 张国志
构建紧密的产学研结合机制是推动种业协同创新的重要手段。在梳理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典型国家和地区种业产学研模式基础上,利用专家座谈和企业调研的结果,围绕中国种业发展重大政策的变化和产学研结合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协同创新视角下,中国种业构建产学研结合型商业化育种模式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协同创新 产学研结合 商业化育种 模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马若龙 袁松鹤
2012年开始,MOOCs引发了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领域的关注和争议。通过对MOOCs词源意义进行考察,厘清MOOCs是教育开放历程在网络时代的独特表现,它源自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和商业模式的实践探索,其本质是教育开放;归纳MOOCs模式创新的突出特点,指出其发展的内在缺陷,并就MOOCs对我国高等教育带来的挑战进行前瞻分析。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荣斌 王辉
良好的运作效果为科研机构者及高校在知识创新协同中所关注。通过对协同运作效果的评估,可以使科研机构和高校清楚在知识创新协同中自身的科技优势,选择合适的创新协同模式。本文从研究水平与贡献、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三维度构建知识创新协同模式的运行效果指标体系,以层次分析法为指标设置权重,运用灰关联分析法进行效果评估,并借助实例演示为知识创新协同模式运行效果提供一个较客观和公平的评估模式。该评估模式可以为科研机构与高校进行协同创新决策提供依据,并可以作为科研机构在订立标杆学习目标的参考依据之一。
关键词:
科研机构 知识创新协同模式 运行效果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