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74)
- 2023(12508)
- 2022(10366)
- 2021(9738)
- 2020(7880)
- 2019(17817)
- 2018(17395)
- 2017(31430)
- 2016(16784)
- 2015(18586)
- 2014(18184)
- 2013(17747)
- 2012(16409)
- 2011(14848)
- 2010(14595)
- 2009(13636)
- 2008(13704)
- 2007(12172)
- 2006(10560)
- 2005(9609)
- 学科
- 济(62790)
- 经济(62720)
- 管理(56275)
- 业(51889)
- 企(45328)
- 企业(45328)
- 财(25286)
- 方法(24304)
- 中国(22797)
- 税(21726)
- 数学(20715)
- 数学方法(20588)
- 税收(20272)
- 收(20110)
- 技术(17031)
- 农(15919)
- 务(15695)
- 财务(15670)
- 财务管理(15632)
- 企业财务(14936)
- 业经(14670)
- 制(14444)
- 贸(14218)
- 贸易(14207)
- 易(13919)
- 学(12649)
- 技术管理(12371)
- 银(12000)
- 银行(11980)
- 体(11441)
- 机构
- 大学(230986)
- 学院(230444)
- 济(100243)
- 经济(98486)
- 管理(86263)
- 研究(82616)
- 理学(73721)
- 理学院(72935)
- 管理学(72080)
- 管理学院(71612)
- 中国(64634)
- 财(53546)
- 京(49188)
- 科学(46415)
- 所(40890)
- 财经(40213)
- 经(36730)
- 研究所(36594)
- 中心(36082)
- 江(34461)
- 农(31974)
- 经济学(31778)
- 北京(31762)
- 院(30207)
- 财经大学(29788)
- 范(29486)
- 师范(29203)
- 业大(28566)
- 经济学院(28542)
- 州(26855)
- 基金
- 项目(150823)
- 科学(120394)
- 研究(115455)
- 基金(110744)
- 家(96658)
- 国家(95873)
- 科学基金(82158)
- 社会(76182)
- 社会科(72340)
- 社会科学(72325)
- 基金项目(56959)
- 省(56783)
- 教育(52746)
- 自然(49049)
- 划(48564)
- 自然科(48016)
- 自然科学(47999)
- 自然科学基金(47235)
- 编号(45658)
- 资助(43793)
- 成果(39082)
- 创(37048)
- 部(34364)
- 重点(34319)
- 创新(33780)
- 国家社会(33246)
- 发(32884)
- 课题(32604)
- 性(30533)
- 教育部(30096)
共检索到3642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温婧 刘文郡 杨子怡
构建一套成熟的、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中国税务话语体系是税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本文基于税务话语工作实践,试图探索新时代中国税务话语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合理性,并提出沟通协作趋向的中国税务话语体系构建的原则和实现路径。
关键词:
税务话语体系 税收治理 税务信息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光文 李晓曈
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话语体系是中国特色政治话语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科学指导、党的自我革命的百年历史演变、发展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现实要求的三重逻辑而生成。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形成的系列党建话语为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话语体系建构奠定了基础,形成了以"四个自我""两个伟大革命""革故鼎新、守正出新"为基本内涵意蕴的党的自我革命话语体系。新时代构建党的自我革命话语体系需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我革命重要论述为指导、建立健全自我革命话语体系的体制机制、推动自我革命话语体系与学科体系、学术体系的一体化发展、加强自我革命话语体系的传播与交流等方面的路径遵循。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刘子云 潘贝
民族团结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促进民族团结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实践活动。民族团结教育研究作为民族研究的特色话语,伴随民族话语的变迁,历经从“阶级话语”到“关系话语”、“话语依附”到“话语融合”、“话语本土化”到“话语特色化”等三重样态,话语的转型确证了民族团结教育研究的流变性和可超越性。新时代基于“民族团结教育的概念、常态化机制、方式和效果”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研究,成为民族团结教育研究的主流话语,意味着民族团结教育研究话语重心发生了时代转向,即从基于“民族关系改进”的“策略性建构”研究,转向基于“民族认同自觉”的“主体性生成”研究,为阐释民族团结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关系提供了全新的范式。
关键词:
民族团结教育 话语体系 中华民族共同体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学文
在世界经济中心、高等教育强国与话语权三者之间,既有因果之嫌,同样互为条件。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实质就是要拥有一流的大学、一流的人才和一流的成果,成为科学知识和高深学问的生产中心和传播中心,掌握着相对系统和成熟的思想话语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的大学治理体系,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最终必然要求在历史尊重、时代回应、现实调适与中国特色等诸多方面着力,即要遵循大学理性、坚持教授治学、适当扩大并落实办学自主权、重铸主体理性,努力重塑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话语体系和话语逻辑。
关键词:
话语权 大学理性 办学自主权 教授治学
[期刊] 求索
[作者]
刘建平 莫丹华
以话语的文化性和文化的话语化为观照,中国共产党红色文化话语体系的建构呈现出清晰的逻辑演绎层次,表现为内在相关、高度联动、差异对等的逻辑现实,党性蕴含红色、文化性指向话语化、话语权体现人民性的逻辑生成,进而指向构建中国共产党红色文化话语体系的逻辑进路。把握实然、必然、应然之三重逻辑,构建中国共产党红色文化话语体系,是叙述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根本所在,也是深化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建设的题中之义。
关键词:
红色文化 话语体系 建构 三重逻辑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瑜
话语体系是图书馆学发展最具有革命意义的元素。积极构建话语体系,能够促进图书馆学的发展。价值取向是相关问题研究的切入点。学术逻辑与社会逻辑是话语体系构建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分析前者的范式及其意义与后者的路径及其意义,有利于构建图书馆学话语体系。我们可以通过增强主体性、研究主流媒体有关图书馆事业的文章、增强影响力与传播力、形成政策性话语等实践活动,构建图书馆学话语体系。
[期刊] 求索
[作者]
侯衍社 侯耀文
话语体系建设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权提升的基本前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体系,不仅能为应对各种"抹黑中国论"提供话语支撑,而且有利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维护好中国形象。加强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体系建设,要厚植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体系的生长土壤,从中国传统文化之源,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柱,现实的实践之基等维度出发,对构建的现实可行性给予充分论证。在此基础上,坚持以真理性和道义性相统一的话语传播观,以真理的逻辑提升话语的科学说服力,以道义的逻辑增进话语的价值感召力,以方法的逻辑提升话语的传播力,从而不断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话语效力。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廉 王若菡 黄海娟
话语体系是由多个话语因子组成的,其表达逻辑是“全覆盖”和“全方位”效用。东方话语体系与西方话语体系的对峙在“普世价值”的推进逻辑上。文章在从研究中国为主的话语表达方式与逻辑,探讨找到解决东西方语系的隔膜、差异、纠缠、共荣、互鉴和纠偏的方法,以及效用重点的同时,提出了“新普世价值”话语体系。
关键词:
东方 中国话语体系 表达逻辑 效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朴雪涛
新中国70年高等教育话语体系经历了六次转换,转换中创造出的新话语体系为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作出了特殊贡献。新中国70年高等教育话语体系转换的核心使命是探索中国高等教育的现代性,内生动力是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高等教育,主体任务是协调两种高等教育理想的内在张力,基本样态是高等教育国家话语占主导地位。为更充分发挥话语体系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中的作用,需在话语体系建设上进一步夯实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将我国大学制度的优势转化为大学治理的效能;需以中国为中心重写高等教育的现代叙事,更加强化中国高等教育话语体系的结构性特征。
关键词:
新中国70年 高等教育 话语体系 现代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晓云 青平
构建自主的粮食安全知识体系与话语体系,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的应有之义,是让世界读懂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对话工具。新时期粮食安全新思想与实践路径为构建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知识体系,进行理论创新,形成粮食安全话语体系,提供了指引和广阔的现实背景。同时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也迫切需要进一步夯实粮食安全知识体系,并用创新发展的理论指导实践。文章在凝练粮食安全理论创新,夯实粮食安全知识体系,构建具有文化价值、理论与实践逻辑自洽的话语体系方面进行了探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晓云 青平
构建自主的粮食安全知识体系与话语体系,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的应有之义,是让世界读懂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对话工具。新时期粮食安全新思想与实践路径为构建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知识体系,进行理论创新,形成粮食安全话语体系,提供了指引和广阔的现实背景。同时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也迫切需要进一步夯实粮食安全知识体系,并用创新发展的理论指导实践。文章在凝练粮食安全理论创新,夯实粮食安全知识体系,构建具有文化价值、理论与实践逻辑自洽的话语体系方面进行了探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思 张晓辉
当前我国教育现代化全面提速,教育对外开放持续加强,职业教育“走出去”战略不断推进,中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新发展呼唤打造与之相匹配的职业教育国际话语体系。新时代中国职业教育国际话语体系在话语质量、传播效果、国际话语权方面的表现不尽如人意,这极大地削弱了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地位。新时代中国职业教育国际话语体系的构建应系统反映中国职业教育国际话语体系的核心、主线和基本面,全面、准确地体现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长远规划,以增强话语自信、提高话语质量和拓展话语传播方式为着力点突围破局,开拓新时代中国职业教育国际话语体系守正创新之路。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梁汪洋
在财税体制改革和司法体制改革的背景之下,税务司法专业化得到广泛重视。税务司法专业化具有解决日益增多的涉税案件,便利纳税人救济、维护权益以及优化营商环境等多重功能。就税务司法专业化的实现路径而言,相较涉税合议庭和税务法庭,税务法院是通向税务司法专业化的最优进路。当前,我国税务法院的设立条件已经成熟:在法律层面上"于法有据",人才供给相对充足,亦有相关的制度经验参考借鉴。我国税务法院的基本建构思路是,设立跨行政区划的税务法院,负责统辖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涉税行政案件和涉税民事案件。税务法院的法官选任可以参照知识产权法院的选任机制予以规范。在程序设置上,取消行政复议前置的强制规定,通过妥当的规则设计引导纳税人主动寻求行政复议的救济路径,以实现税务行政复议程序与税务诉讼程序之间的良好衔接。
关键词:
税务法院 税务司法 涉税案件 纳税人权利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谭维智
构建新时代教育学话语体系必须从重构教育学核心概念开始。在悠久的历史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学习、师表、民生等核心概念为主的"为学"、"为师"和"为政"话语。教育学核心概念的嬗变与重构需要遵循文化逻辑、时代逻辑、实践逻辑和学科逻辑。新时代的教育实践需要进行教育学核心概念的重构,重新定义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学习、什么是学校、什么是教师。中国特色教育学话语体系的核心概念建构,必须立足于中华教育学术传统和新时代中国教育实践、分析新时代中国教育的新现象、研究新时代中国教育的新问题,在传承、创新中实现核心概念的重构,创制出对中国教育实践的原创性理论解释。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艳红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基于新时代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及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围绕绿色经济转型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思想和新论断,深刻回答了如何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习近平在承袭马克思生态经济理论、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生态经济理念、深化中国共产党生态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内涵丰富、意义深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经济理论。研究习近平关于生态经济的重要论述,对于正确认识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关系、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缓解社会主要矛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生态经济 经济转型 永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