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62)
- 2023(14592)
- 2022(12254)
- 2021(11278)
- 2020(9213)
- 2019(21201)
- 2018(21225)
- 2017(40658)
- 2016(21545)
- 2015(24293)
- 2014(23741)
- 2013(23196)
- 2012(21419)
- 2011(19374)
- 2010(19649)
- 2009(18030)
- 2008(17640)
- 2007(15910)
- 2006(14270)
- 2005(13019)
- 学科
- 济(98126)
- 经济(98047)
- 业(70349)
- 管理(68211)
- 企(59815)
- 企业(59815)
- 方法(39505)
- 数学(34263)
- 数学方法(33680)
- 中国(27332)
- 地方(26246)
- 农(25730)
- 业经(24403)
- 技术(23817)
- 财(22985)
- 制(17727)
- 农业(17679)
- 贸(16011)
- 贸易(15992)
- 务(15806)
- 理论(15750)
- 财务(15745)
- 财务管理(15716)
- 易(15420)
- 学(15287)
- 银(15145)
- 银行(15122)
- 企业财务(15021)
- 产业(15017)
- 技术管理(14735)
- 机构
- 学院(302932)
- 大学(298986)
- 济(125337)
- 经济(122741)
- 管理(121738)
- 理学(104393)
- 理学院(103296)
- 管理学(101493)
- 管理学院(100903)
- 研究(98888)
- 中国(76688)
- 京(63812)
- 科学(58555)
- 财(56478)
- 所(48311)
- 江(47095)
- 中心(46094)
- 财经(44278)
- 农(44062)
- 研究所(43249)
- 业大(41473)
- 北京(40635)
- 范(40315)
- 经(40053)
- 师范(39950)
- 州(38231)
- 经济学(36902)
- 院(36146)
- 农业(33940)
- 技术(33646)
- 基金
- 项目(199145)
- 科学(159294)
- 研究(149134)
- 基金(143129)
- 家(122886)
- 国家(121866)
- 科学基金(107296)
- 社会(95648)
- 社会科(90976)
- 社会科学(90955)
- 省(81348)
- 基金项目(75873)
- 教育(68994)
- 自然(68148)
- 自然科(66692)
- 自然科学(66684)
- 划(66578)
- 自然科学基金(65533)
- 编号(60738)
- 资助(57956)
- 成果(48418)
- 发(47577)
- 创(46492)
- 重点(44640)
- 部(42900)
- 课题(42759)
- 创新(42664)
- 国家社会(38916)
- 发展(38458)
- 展(37809)
- 期刊
- 济(143918)
- 经济(143918)
- 研究(90061)
- 中国(67887)
- 管理(49680)
- 财(44538)
- 农(40725)
- 科学(40248)
- 学报(39260)
- 教育(38425)
- 技术(32627)
- 大学(31119)
- 融(29353)
- 金融(29353)
- 学学(28890)
- 农业(28444)
- 业经(25815)
- 经济研究(23089)
- 财经(21506)
- 经(18595)
- 问题(18209)
- 技术经济(17914)
- 业(16625)
- 科技(16533)
- 图书(16035)
- 策(15306)
- 统计(15118)
- 商业(14933)
- 坛(14640)
- 论坛(14640)
共检索到4662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曾德明 杨倩 戴海闻
我国高技术企业如何管理、利用其协作研发网络地位与影响力以推动技术创新效率持续提升,需要设计匹配其网络地位的协作研发网络模式。本文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DEA)与多维尺度分析法(MDS),分析汽车企业创新网络特征、计算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出协作研发网络模式四象限图,给出一套相对完善的匹配协作研发网络模式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策略。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甄美荣 郑雪婷 李璐
现实中,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研发创新活动呈现出三个梯队状态,而这三个梯队并非连续性,而是带有"断崖"式特征,企业间的创新模式、知识吸收与扩散能力以及创新绩效差距非常大。从增强产业协作研发与企业创新关系角度出发,基于71家新能源汽车企业的考察,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协作研发网络,并将企业创新模式区分为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研究协作研发网络结构的网络联结强度、网络中心度对不同模式创新的影响。引入企业知识吐纳能力范畴,探索企业知识吐纳能力在网络结构与企业创新关系间的作用。结果表明,网络联结强度对利用式创新没有显著影响,对探索式创新有显著的倒U型作用;网络中心度对利用式创新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对探索式创新有显著的倒U型影响;企业知识吐纳能力正向调节网络中心度对利用式创新的影响,对网络联结强度、网络中心度与探索式创新的倒U型关系有调节作用,但作用方式并不相同。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徐露允 曾德明 张运生
知识是企业创新活动的基础,知识不是独立存在,而是通过某种关系彼此联结。本文基于知识基础理论和协同创新理论,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企业知识网络,选取1985-2011年中国汽车产业738家企业的专利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采用负二项回归方法实证研究了企业知识网络的知识聚集对探索式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分析了协作研发宽度和协作研发深度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知识聚集与探索式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协作研发宽度负向调节知识聚集与探索式创新绩效的倒U型关系,协作研发深度负向调节知识聚集与探索式创新绩效的正向关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韦铁
运用层次加权模型方法,构建了一个包括5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及22个三级指标的评价体系和方法,从投入能力、研发能力、产出能力、市场能力、管理能力等方面对广西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研究发现广西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总体能力一般,基本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其中的优势包括:具有较强的制造生产能力、新产品营销能力和科技经费投入能力。而存在的制约因素包括:一是R&D经费缺乏导致产品技术含量低,盈利能力差,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缺乏核心专利;二是缺乏高质量的技术创新人才,科技队伍不稳定;三是缺乏自主创新意识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创新能力 汽车产业 创新管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邓立治
基于2008-2012年中国汽车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应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模型测评了28家上市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并基于系统视角研究了影响上市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样本期内中国汽车上市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整体较低,研发资本存量和技术人员投入都对技术创新效率有较为显著的正影响;销售净利率对技术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影响,资产负债率、股权结构和管理层人均报酬影响为负,且都较为显著,而总资产周转率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未通过显著性检验。最后,提出汽车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改进目标和相应对策建议,并指出研究局限性
关键词:
汽车企业 技术创新 创新效率 创新管理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曾德明 刘珊珊 李健
以2000~2010年上市汽车企业为样本数据,从企业研发国际化及网络中心位置两个方面探讨其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将网络中心位置作为调节变量研究其对研发国际化及创新绩效所起到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在国外设立研发机构对其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企业处于网络越中心的位置也对其创新绩效越有帮助。在研发国际化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中,网络中心位置起到正向调节作用。
关键词:
研发国际化 创新网络 网络位置 创新绩效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菲菲 崔金栋 王胜文 高志豪
技术创新的复杂化使得创新生态网络逐步成为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新兴主体形态,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历史复杂性使得研究其发展演化过程更加具有现实意义。以复杂系统为视角构建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网络,系统地研究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网络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成,揭示我国汽车产业创新4种主要形态的运行机制,展示车企主导型、产业链主导型、产学研联盟主导型和创新生态系统主导型4种类型技术创新网络的演化过程,以期为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网络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静宇 刘颖琦 Ari Kokko
文章以网络收益划分为切入点,构建了社会网络视角下产业联盟技术创新的分析框架和收益模型;应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的相关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对结构嵌入性和关系嵌入性、强关系和弱关系在联盟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进一步讨论。研究表明: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关系嵌入性为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带来的收益更多,其中弱关系为联盟成员带来了更多的一般知识通路、新思想以及供销渠道,因而一直对联盟的技术创新产生正向影响;强关系在联盟技术创新初期提供了大量的冗余知识,浪费了大量的维系成本,因此这一阶段强关系带来的净收益是负的,然而随着技术创新的不断深入,合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强关系带来的净收益变为正向的,并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关键词:
社会网络理论 产业联盟 技术创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静宇 刘颖琦 Ari Kokko
文章以网络收益划分为切入点,构建了社会网络视角下产业联盟技术创新的分析框架和收益模型;应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的相关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对结构嵌入性和关系嵌入性、强关系和弱关系在联盟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进一步讨论。研究表明: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关系嵌入性为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带来的收益更多,其中弱关系为联盟成员带来了更多的一般知识通路、新思想以及供销渠道,因而一直对联盟的技术创新产生正向影响;强关系在联盟技术创新初期提供了大量的冗余知识,浪费了大量的维系成本,因此这一阶段强关系带来的净收益是负的,
关键词:
社会网络理论 产业联盟 技术创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磊
在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和种群关系理论的基础上,以2009—2016年新能源汽车产业50家沪深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研发补贴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和不同生态位企业种群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实证结论,政府研发补贴与产业整体的技术创新产出显著正相关;研发补贴与高、中、低生态位企业种群的正相关系数分别为1.447、0.512和0.247。并由此提出加强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的研发补贴,着力加强对中低生态位企业种群的研发补贴,培养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加快新能源汽车知识产权建设等政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高阳 张蒙蒙 游达明
在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无疑为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借鉴区域和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研究范式,结合新能源汽车特点,论文有针对性地选取评价指标,以11个新能源汽车主要推广城市创新数据为基础,在城市视角下应用主成分分析与DEA的组合方法,定量评价了其技术创新效率。通过对投入产出数据的DEA有效性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这11个城市的整体技术创新效率偏低,主要是受规模效率与纯技术效率交叉作用影响,且普遍存在新产品开发投入冗余、研发支出投入过多、企业规模不合理和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最后根据分析结果进一步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汪芳 朱德宇
在分析技术创新与对外开放协同对提升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本文运用1999-2013年汽车产业数据,基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对汽车产业技术创新与对外开放协同水平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创新生产、创新成果与进口贸易、外商直接投资活动间协同度相对较高,创新投入与对外贸易活动始终处于较低的协同水平。因此,汽车产业对外开放过程中要兼顾市场效益和技术需求,以两者的协同作用保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持续提升,其中,提升外资引进与产业创新投入间的协同水平是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东宾 崔之元
当前,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的发展是一项国家战略,也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战略支柱。自主创新能力是产业政策的核心议题,而特斯拉的开源为中国电动汽车业实现自主创新带来了重要的战略机遇。对中国电动汽车产业而言,一方面应充分消化吸收特斯拉开源提供的全球先进技术;另一方面应以特斯拉开源为契机,积极引入开源机制,适时建立导向开放协作、平等竞争和自主创新的开源战略,跻身世界电动汽车产业强国。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开源 开放协作 自主创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祝兵 张龑
充分的研发创新信息对于缓解企业与外部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状况,推动研发创新层次和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但当前研发创新信息披露制度在研发支出会计政策、信息披露规则等方面均存在严重的软约束问题,导致实际披露状况并不理想。本文以研发创新较为重要的汽车制造上市公司为例进行具体说明,并认为未来可通过构建研发创新信息的质量等级体系、拓宽研发创新信息的强制性披露范围和制定独立的研发创新信息披露制度等措施提高研发创新信息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