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48)
- 2023(8915)
- 2022(7822)
- 2021(7089)
- 2020(6433)
- 2019(15072)
- 2018(14804)
- 2017(28889)
- 2016(15974)
- 2015(18027)
- 2014(18333)
- 2013(18016)
- 2012(16840)
- 2011(15312)
- 2010(15592)
- 2009(14899)
- 2008(14903)
- 2007(13625)
- 2006(11559)
- 2005(10418)
- 学科
- 济(70422)
- 经济(70352)
- 管理(48171)
- 业(48061)
- 方法(38996)
- 企(38712)
- 企业(38712)
- 数学(35298)
- 数学方法(34840)
- 财(18024)
- 中国(17767)
- 农(16977)
- 制(13606)
- 学(13580)
- 业经(13020)
- 地方(12875)
- 银(12487)
- 银行(12451)
- 贸(12252)
- 贸易(12248)
- 易(11880)
- 务(11824)
- 财务(11791)
- 财务管理(11761)
- 行(11744)
- 融(11240)
- 金融(11238)
- 企业财务(11146)
- 险(11079)
- 农业(10993)
- 机构
- 大学(236052)
- 学院(233926)
- 济(96941)
- 经济(94971)
- 管理(94332)
- 理学(81580)
- 理学院(80755)
- 管理学(79123)
- 管理学院(78697)
- 研究(73742)
- 中国(59846)
- 京(48640)
- 科学(46083)
- 财(45756)
- 农(41100)
- 所(37717)
- 业大(36740)
- 财经(36739)
- 中心(35470)
- 江(34599)
- 研究所(34362)
- 经(33366)
- 农业(32795)
- 北京(30326)
- 经济学(29986)
- 范(28254)
- 师范(27933)
- 州(27642)
- 财经大学(27557)
- 经济学院(27337)
- 基金
- 项目(156510)
- 科学(123716)
- 基金(115349)
- 研究(110076)
- 家(100315)
- 国家(99576)
- 科学基金(86055)
- 社会(70589)
- 社会科(66965)
- 社会科学(66942)
- 省(61872)
- 基金项目(60828)
- 自然(57439)
- 自然科(56196)
- 自然科学(56182)
- 自然科学基金(55188)
- 划(52204)
- 教育(51909)
- 资助(49001)
- 编号(43882)
- 部(35277)
- 成果(35250)
- 重点(35208)
- 创(32393)
- 发(32284)
- 科研(30933)
- 创新(30390)
- 教育部(30253)
- 课题(30226)
- 计划(29316)
共检索到3366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预测
[作者]
孙树垒 孟秀丽 王海燕
本文给出了双方道德风险组织激励问题的基本分析框架,建立了完全信息、单方信息不对称和双方信息不对称等不同信息结构下双方道德风险组织激励问题的规划模型,通过引入Cobb-Douglas生产函数,全面对比分析了不同信息结构下协作型双方道德风险组织激励的均衡努力、最优契约和效用水平,揭示了协作型双方道德风险组织激励效率配置的特点与规律。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蔡永清 曹国华 陈艳丽
运用现代契约经济学及信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设计了在双边道德风险条件下创业投资家和创业企业家的线性激励契约。对完全信息下和不完全信息下双方的创业努力投入、资金投入及项目产出等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模型求解,结果表明合约报酬结构对各要素激励作用的影响。通过一个数值算例进一步验证了分析结果,对于我国的创业投资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双边道德风险 创业投资 激励契约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夏少刚 张巍
本文考虑审核机制下的道德风险问题,针对离散情形和连续情形,我们假设存在一种审核机制,即委托人能通过审核手段来判断代理人是否努力,并对偷懒者进行惩罚,或者更为准确地确定其努力程度,以激励其努力并给予补偿。我们可以把前者看作惩戒机制,后者看作一种确认机制,两者都能够有效率地降低不确定信息带来的损失。
关键词:
审核机制 道德风险 不对称信息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项勇 任宏 冯迎宾
针对目前我国工程项目中的建设管理模式(CM模式),分析该种模式下建设单位和咨询方双向道德风险的基本条件,并构建相应的模型。在此基础上,探讨CM模式中咨询型和承包型两种支付形式中各自的得益函数。最后就CM模式支付方式的局限提出新的激励创新模型,以便降低委托中的道德风险。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建设项目 CM模式 道德风险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盛永祥 田立新 马少辉
针对产学研协作过程中研究人员和企业工作之间关系的不同特点,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分析研究人员的报酬激励和风险承担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单项工作中在完全信息下研究人员的报酬大小取决于企业和研究人员的行动次序,而在不完全信息下取决于研究人员努力所产生的信号、风险厌恶程度和信号误差;多名研究人员从事竞争性的工作通过采取竞赛提高研究人员的激励作用同时降低风险,多名研究人员从事互补性工作则采取帮助提高研究人员的激励作用但也增加风险,一名研究人员从事多项工作时如果给予信号反应较强的激励则使研究人员承担较大的风险,同时也分析其他激励如合作地位上升和股利分配的作用等。
关键词:
产学研 研究人员 报酬激励 风险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新立 王青建
为减少风险投资融资中风险投资家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风险投资者必须设立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来让风险投资家选择,从而根据风险投资家选择的结果来甄别其真实能力类型,同时又能激励其努力工作。文章建立了风险投资家能力类型和努力都是不可观测条件下的最优激励契约模型,并根据显示原理,利用最优控制理论求出了最优解进而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最优激励契约能使高能力风险投资家乐于选择具有高强度激励、低固定收入和风险小的项目,同时又能激励其签约后更加努力工作。
关键词:
风险投资家 激励契约 逆向选择 道德风险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朱宾欣 马志强 李钊
采用委托代理模型研究了由多个接包方参与的协作型众包项目绩效激励问题,建立并求解了基于总产出的众包绩效激励模型(TR),并与基于个人产出的激励模型(NR)进行了详细比较。研究表明,众包项目保留任务量较低时,接包方利己性努力和利他性努力与项目协作效应正相关,与参与成员数量及风险偏好程度负相关;保留任务量较高时,风险偏好会提高利己性努力,却会降低利他性努力。风险偏好和接包方数量的上升均会降低发包方确定性经济收益;发包方更偏好TR模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秦雪征 洪波
逐步在我国建立公平有效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是当前医疗体制改革的首要目标。几年来,尽管我国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为了防范广泛存在的道德风险,政府的不恰当措施却导致我国在医疗保险体制上出现了诸如门诊负担沉重、报销水平偏低、医疗成本控制过严和医疗保险基金挪用等严重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本文研究的关键。我们从分析基本医疗保险的性质出发,集中论述了由共用资源和委托代理关系所引发的道德风险以及政府所面临的两难困境。最后,我们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政府应在放宽对参保人和医疗机构限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合理的激励与监督
关键词:
医疗保险 激励机制 保险制度 道德风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黄觉波 王静 徐明东
在简化的Lucas-Prescott(1974)的模型基础上,本文说明了失业保险中失业保险金对搜寻努力存在着负效用,并分别就无失业保险、完全失业保险、不完全失业保险、失业保险金过低等四种情况,分析了道德风险的产生机制以及克服道德风险的激励机制。针对失业保险中的道德风险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失业期内单调下降的失业保险金支付方法,征收失业保险税或奖励再就业,对失业工人的搜寻努力进行监督和惩罚,执行劳动福利计划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何伟
风险企业的控制权配制是在满足风险企业家激励相容和风险投资家参与约束条件下的一种相机性配置机制,它有别于 传统理论要求的"剩余索取权必须与控制权相匹配"的配置原则,能使双方在签约后根据企业绩效(或企业风险)的变动,进行相 应的权利调整,因而尽可能地解决了风险企业中的风险分担和激励问题。
关键词:
道德风险 风险企业 控制权 相机性配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顾海峰
银保协作信贷模式有利于缓解银保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有助于提升金融市场的资金配置效率。基于银保协作模式,本文剖析了金融市场道德风险的经济学原理,揭示了道德风险与商业银行主观信用风险形成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商业银行主观信用风险控制的相关建议。研究表明,在银保协作下,商业银行内部股东层与经理层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在信息不对称下将诱使经理层发生道德风险,使得经理层应对设定风险水平的努力程度降低,从而导致了商业银行主观信用风险的形成。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皮建才
本文主要从经理人道德风险的视角分析了公司治理中的关系与经理人有效激励。经理人既可能有私下隐藏企业收益的道德风险,又可能有偷懒的道德风险。本文的分析表明:第一,在存在经理人私下隐藏企业收益的道德风险的情况下,经理人薪酬合约中与企业绩效挂钩的奖金部分(分成比例)随关系强度的增加而减小。第二,在存在经理人偷懒的道德风险的情况下,当关系强度小于某个临界值时,经理人薪酬合约中与企业绩效挂钩的奖金部分(分成比例)不随关系强度的变化而变化;当关系强度大于某个临界值时,经理人薪酬合约中与企业绩效挂钩的奖金部分(分成比例)随关系强度的增大而增大。第三,在存在经理人双重道德风险的情况下,经理人薪酬合约中与企业绩效...
关键词:
关系 道德风险 激励 薪酬合约设计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舜
代理问题中的道德风险与激励原则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外经部陈舜代理,指某人(代理人)为别人(委托人)的利益而负有决策的责任并因此而获取收益的行为过程。如经理为股东经营,雇员为雇主工作,经纪人为顾客投资,公务员为民众服务等等。由于有界理性、信息不完全和机会...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罗慧英
在风险投资过程中,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以及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努力的不对称性和对剩余索取权的安排使得风险投资家与创业企业家都有动机谋求私人收益,从而导致双边道德风险的形成。文章回顾了关于风险投资中双边道德风险的研究,为了克服单纯契约工具都不能完全解决风险投资中双边道德风险的问题,指出将可转换证券和控制权相机安排结合起来,可以为双方提供激励,解决风险投资中的双边道德风险问题。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黄柱坚
股权激励依据激励相容原理,为降低公司管理层的代理成本,俘获优质人力资本,激励核心人才而设计,属于薪酬的长期激励部分,其成败关系到公司高管激励约束机制的建设、薪酬制度的完善、企业的长远发展。在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践中,出现了实施条件过宽、业绩考核不严、预期收益失控、侵蚀股东和公司权益、高管离职减持股份等偏差,是公司经理人产生道德风险的表现。公司治理中的道德风险问题,既要依靠有效的激励机制,又要依靠内部监督、制衡和外部约束来防范。道德风险具有内生性、潜在性、控制艰巨性,单点防范、应急管理不能有效地化解这些问题,只有用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进行系统治理,才能有效抑制经理人道德风险的发生和扩散,释放股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