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45)
- 2023(5015)
- 2022(4177)
- 2021(3820)
- 2020(3219)
- 2019(6996)
- 2018(6764)
- 2017(12492)
- 2016(7306)
- 2015(7964)
- 2014(7847)
- 2013(7905)
- 2012(7459)
- 2011(6582)
- 2010(6516)
- 2009(5779)
- 2008(5730)
- 2007(5037)
- 2006(4303)
- 2005(3837)
- 学科
- 济(23734)
- 经济(23704)
- 业(17535)
- 管理(17078)
- 企(13698)
- 企业(13698)
- 学(10834)
- 方法(10776)
- 数学(9397)
- 数学方法(9219)
- 财(7451)
- 农(7355)
- 地方(6542)
- 中国(6089)
- 制(5525)
- 业经(4961)
- 务(4941)
- 财务(4936)
- 农业(4929)
- 财务管理(4926)
- 企业财务(4796)
- 银(4477)
- 银行(4441)
- 行(4199)
- 技术(4161)
- 环境(4143)
- 融(4041)
- 金融(4041)
- 体(3807)
- 理论(3712)
- 机构
- 学院(101869)
- 大学(101355)
- 研究(40974)
- 济(33300)
- 经济(32460)
- 科学(32086)
- 管理(31690)
- 农(29622)
- 中国(29508)
- 理学(27443)
- 理学院(26951)
- 管理学(26069)
- 管理学院(25897)
- 农业(24115)
- 所(23616)
- 业大(22646)
- 研究所(22163)
- 京(21416)
- 中心(18758)
- 省(17186)
- 财(16812)
- 室(16161)
- 江(15754)
- 农业大学(15565)
- 实验(15076)
- 院(14855)
- 实验室(14524)
- 重点(13772)
- 科学院(13576)
- 技术(13511)
- 基金
- 项目(76767)
- 科学(59073)
- 基金(55928)
- 家(53351)
- 国家(52993)
- 研究(46186)
- 科学基金(43322)
- 自然(32416)
- 省(31919)
- 自然科(31640)
- 自然科学(31625)
- 自然科学基金(31058)
- 基金项目(29919)
- 社会(27316)
- 划(27202)
- 社会科(25826)
- 社会科学(25811)
- 资助(22741)
- 教育(20972)
- 重点(19120)
- 计划(18815)
- 科技(17430)
- 发(16533)
- 科研(15872)
- 编号(15701)
- 部(15558)
- 创(15535)
- 创新(14730)
- 专项(14380)
- 业(13924)
共检索到1486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金玉 罗千里 王文才 范中亚 李伟杰 罗艳
利用SMT法研究了华阳河湖群表层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并探讨了其影响因素及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华阳河湖群表层沉积物总磷(TP)含量变化在431~1 099 mg/kg之间,TP平均含量大小顺序为龙感湖>黄大湖>泊湖。无机磷(IP)约占TP的36.3%~78.8%,有机磷(OP)约占TP的18.9%~40%,IP是磷的主要赋存形态。IP中各形态磷含量的高低顺序为:铁铝结合态磷(Fe/Al-P)>钙结合态磷(Ca-P)>弱吸附态磷(Ex-P)。沉积物黏土组分与TP、IP、Fe/Al-P呈极显著正相关,粒径组成比例和沉积物TP含量也存在线性关系。通过对比有无沉水植物点位,发现沉水植物使沉积物除Ex-P外其它磷形态含量降低。与其它浅水湖泊相比,华阳河湖群中潜在的生物有效磷(BAP)含量较高,含量变化为183.2~598 mg/kg,平均占沉积物TP的47.4%,BAP含量大小顺序为龙感湖>黄大湖>泊湖,与TP含量水平一致,沉积物BAP含量与水体溶解性正磷酸盐(PO_4~(3-)-P)呈正相关关系。该研究基于华阳河湖群沉积物磷的赋存特征分析其生物有效性,以期为解决华阳河湖群水体总磷浓度波动成因及影响提供参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丽 姜霞 王雯雯 王书航 常乐 陈俊伊
为了揭示丹江口水库沉积物氮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生物有效性,采用连续分级提取法研究了表层沉积物中可交换态氮(ExchangEablE nitrogEn,En)、酸解态氮(acid hydrolysablE nitrogEn,hn)及残渣态氮(rEsiduE nitrogEn,rn)的赋存特征,同时结合生物可利用态氮的含量,探讨了各形态氮对生物可利用态氮的贡献。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沉积物中总氮(total nitrogEn,tn)在425~5796 mg/kg之间,平均为1 319.32 mg/kg,其中En、hn和rn的平均值相对比例为2.15∶1.95∶1,且各形态氮含量的空间分布呈入库河流大于库...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则 唐建业 刘永虎 程前 张硕
磷是海洋浮游植物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重要生源要素,也是海洋初级生产力和食物链的基础元素,沉积物中能参与界面交换的生物可利用磷(BAP)的潜在含量取决于沉积物中磷的形态,而渤海中部区域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以渤海中部海域的5个区域(唐山沿岸、秦皇岛沿岸、渤海东北部海域、渤海海峡、渤海西南部海域)为对象,采用分级浸取法,测定了23个采样点的沉积物样品中磷的组分、含量,并计算潜在BAP含量,研究分析了其分布特性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渤海中部海域表层沉积物中无机磷(IP)是渤海中部海域表层沉积物中总磷(TP)的主要存在形式,唐山沿岸、秦皇岛沿岸、渤海东北部海域、渤海海峡、渤海西南部海域这五个区域沉积物中IP含量平均分别占其TP含量的78.39%、79.06%、71.46%、84.60%、81.46%,而有机磷(OP)则均占较小的比例。IP均以碎屑磷(De-P)为主要赋存形态,平均分别占TP的54.02%、52.12%、33.33%、69.41%、57.28%,IP中各形态磷的含量顺序为:碎屑磷(De-P)> 闭蓄态磷(Oc-P)>铁/铝吸附态磷(Fe/Al-P)>钙结合态磷(Ca-P)>弱吸附态磷(Ex-P)。河流输入、沉积物粒度和沉积环境是影响渤海中部海域表层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磷含量及分布的主要因素。根据沉积物中潜在的BAP含量分析表明,唐山沿岸、秦皇岛沿岸、渤海东北部海域、渤海西南部海域表层沉积物中潜在的BAP含量平均分别占TP 的44.77%、46.94%、64.87%、40.54%,具备较强的向水体中释放磷的潜力,本研究为深入研究渤海中部海域营养物质循环和补充机制及沉积物对海洋水体磷的贡献上限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磷形态 表层沉积物 渤海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田忠志 邢友华 姜瑞雪 高雁
以东平湖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应用连续提取法测定了其中的总磷(TP)、弱吸附态磷(NH4Cl-P)、铝磷(Al-P)、铁磷(Fe-P)、钙磷(Ca-P)、残渣磷(Res-P)、有机磷(OP)等形态磷的含量,探讨了东平湖表层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东平湖表层沉积物中总磷的平均含量为795.38mg/kg,与我国其他湖泊相比含量较高。表层沉积物中的磷主要以无机磷的形式存在,含量为384.9~1158.3mg/kg,约占沉积物中总磷的80.76%。各形态无机磷的含量在沉积物中的含量大小顺序为:Ca-P>Res-P>Al-P+Fe-P>NH4Cl-P,分别占无机磷的44.8%、31.2...
关键词:
东平湖 表层沉积物 磷 形态分布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小勇 杨茜 孙耀 石晓勇 江双林
以桑沟湾扇贝和海带两个养殖海区的柱状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提取法将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分为交换态磷(Ex-P)、铁结合态磷(Fe-P)、自生磷(Au-P)、碎屑磷(De-P)和有机磷(Or-P),并分析了各形态磷的垂直分布特征;利用沉积物年代序列测定的结果,结合桑沟湾水产养殖历史,探讨了近200年来桑沟湾养殖海域沉积物中磷形态的含量变化情况,并进一步分析了该区域的生物有效磷。结果表明,柱状沉积物中上层各形态磷的含量高于底层,表明养殖活动使桑沟湾表层沉积物中的磷含量增大。各形态磷的含量在贝壳沉积区内变化幅度均较大,Or-P是沉积物中磷的主要形态;扇贝养殖区沉积物中的总磷(TP)、Or-P和海...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黄宏 罗娜 张硕
为了解海州湾海洋牧场建设对沉积物-水界面磷酸盐交换的影响,于2017年5月采集了海州湾海洋牧场区表层沉积物及对应站点上覆水、间隙水等样品。采用SMT法(standard measurement test)分级提取磷的不同形态,包括可交换态磷(Ex-P)、铁铝态结合磷(Fe/Al-P)、钙结合态磷(Ca-P)并测定其浓度,结合室内磷通量模拟实验,尝试探索沉积物-水界面磷交换通量。结果显示,海州湾海洋牧场区表层沉积物中总磷(TP)浓度为392.44~463.46μg/g,IP浓度为219.21~282μg/g,Ca-P浓度为117.73~130.07μg/g。无机磷(IP)是磷的主要赋存形态;分级提取的磷形态浓度顺序为Ca-P> Ex-P> Fe/Al-P,对照区各种磷形态浓度大于鱼礁区,上覆水中的各种形态磷浓度均高于间隙水。室内模拟实验显示,沉积物中各种形态磷的浓度增加,IP仍为磷的主要赋存形态;沉积物-水界面TP、TDP(可溶性总磷酸盐)、PO_4~(3-)(可溶性正磷酸盐)的交换通量分别为-0.53~-0.05、-0.15~-0.01、-0.03~-0.29 mmol/(m~2·d)。实验初期交换速率较快,然后趋于平缓,与对照区相比,海洋牧场区磷的交换通量稍大,但都表现为从上覆水体向沉积物中迁移,即沉积物中的磷表现为上覆水的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大文 罗林广 张莉 魏益华 唐利锋 陈云霞
重金属污染是水体沉积物污染的主要问题之一,研究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赋存形态,探索水体中重金属的来源,可以为水体重金属污染治理修复提供理论基础。采用BCR三步连续提取法对鄱阳湖枯水期表层沉积物中As和7种重金属元素(Cd、Co、Cr、Cu、Ni、Pb和Zn)的赋存形态进行了研究,并基于重金属风险评价代码(Risk Assessment Code,RAC)方法评估了鄱阳湖表层沉积物中的As和7种重金属元素的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鄱阳湖表层沉积物中As、Co、Cr、Cu、Ni和Zn主要以残渣态的形式存在(61.60%~85.18%);Pb主要以残渣态(50.97%)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41.02%...
关键词:
重金属 赋存形态 生态风险 鄱阳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晓辉 尹爱经 高超
采集巢湖主要入湖河流表层沉积物样品33个,研究镉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其主要来源及影响因素,揭示沉积物中镉的富集规律及其生态风险。研究表明:巢湖流域河流表层沉积物中的镉空间分异特征明显,镉的富集主要集中在流经合肥城区、郊区以及部分中小城镇的河段,南淝河、店埠河等城市河流沉积物中镉的平均含量是杭埠河、丰乐河等非城市流域的2倍以上。沉积物镉含量与钙呈显著正相关,显示二者在成因上的密切联系。粒度效应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沉积物中镉的含量。南淝河上的部分采样点镉的富集系数超过10.0,达到严重污染的程度。城区下游采样点人为污染贡献均超过50%,部分达85%以上。说明流经合肥市区的南淝河向巢湖输送的沉积物中,...
关键词:
巢湖 河流沉积物 Cd 富集因子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哲 张玉山 苏治中 张莹 李天宏 杨晓婧
采集南四湖4个湖区及入湖支流的9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样品,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方法对样品中的16种多环芳烃(PAHs)进行了分析测定,结合已有文献对南四湖的PAHs浓度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南四湖表层沉积物中PAHs总含量范围在20.1-929.2 ng/g.在四个湖区中,分别位于独山湖和微山湖的表层沉积物中PAHs总含量远低于其他采样点位,采于昭阳湖的样品的PAHs含量最高,说明PAHs浓度的分布为湖区中部含量最高,湖区南北部相对较低。通过PAHs的环数丰度判断,南四湖中PAHs的主要来源为化石燃料的燃烧。入湖河流引入的工业污染对PAHs的含量有着正相关影响,对PAHs贡献较大的行业包括...
关键词:
多环芳烃 表层沉积物 工业污染 南四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军广 王鹏 伏箫诺 赵志忠 邱彭华 吴丹
【目的】分析了沉积物各形态和沉积物部分理化性质间的相关性,并讨论了沉积物中形态特征和生物有效性,旨在为合理预防和治理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提供依据。【方法】以海南清澜港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的BCR连续提取法并测定沉积物中Cu、Zn、Cd、Pb 4种重金属元素形态和含量。【结果】各重金属之间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Cd和Pb之间呈显著相关,二者存在一定的伴生关系,具有同源污染物质的可能;沉积物重金属各形态中Cu和Cd形态中含量最高的是弱酸提取态,Pb在可还原态中含量较高,Zn的残渣态含量较高,说明研究区沉积物中Cu、Cd、Zn的潜在危害大;沉积物重金属Cd、Cu、Zn、Pb的各形态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沉积物pH值与Cd弱酸提取态、Cd可还原态、Cu弱酸提取态、Cu可还原态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沉积物中这4种重金属生物有效态含量较高,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易于被植物吸收和利用,同时也表明研究区沉积物中Cd、Cu、Zn、Pb具有较高的释放风险,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施沁璇 盛鹏程 房伟平 孙博怿 周冬仁 王俊 徐磊 吴琦芳
通过对钱塘江杭州段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Cu、Zn、Pb、Cd、Hg、As含量的调查,分析了该水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水平、空间分布特征,并对其潜在生态风险和来源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显示,水域表层沉积物中存在一定的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水平总体为极强,Cd、Hg是生态风险主要的贡献因子,生态风险强度分别为极强、强。重金属在水域不同区段间存在一定的分布差异,其中S3区段重金属的含量及生态风险均较高。各重金属污染来源相似,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显示,工农业污染、交通污染、生活废水污染等人类活动是水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主要来源。进一步探求沉积物中重金属风险对水域中鱼类的影响表明,Hg的生物表层沉积物累积因子(BSAF)为0. 861,存在一定的生物累积作用;但表层沉积物与鱼肉、水体之间相关性较弱(P> 0. 05)。水域中水体流动性大且多数鱼类来自增殖放流,鱼龄较低可能是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慧 曹秀云 宋春雷 周易勇
沉积物磷释放可明显促进水体富营养化,但其关键组分与调控因素尚待深入研究。系统分析了巢湖及其入湖河流(南淝河)沉积物有机质(OM)、不同形态磷含量、磷吸附参数的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铁结合态磷(Fe(OOH)~P)与钙结合态磷(CaCO3~P)为沉积物磷的主要存在形态,且均与磷平衡浓度(EPC0)显著正相关。与巢湖相比,南淝河具有明显较高的沉积物最大磷吸附量(Qmax),而由此增强的磷缓冲能力可被较高的Fe(OOH)~P含量所抵消,从而表现出较强的磷释放潜力(高EPC0值)。有机质能以线性方式增加Fe(OOH)~P、CaCO3~P与Qmax,并据此调节EPC0。南淝河沉积物亚表层(10~15c...
关键词:
巢湖 南淝河 沉积物 磷吸附 磷形态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魏星 王丽 王紫玄 彭青卿 李咏琪 许元棋 方家松 刘如龙
深渊是迄今人类认识最少的海洋环境之一。深渊蕴含着丰富的微生物生物量,表现出活跃的有机碳周转特征,是深海有机碳降解的“热点”区域。然而,人类对深渊微生物的物种组成和代谢潜力还知之甚少。本文通过宏基因组技术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表层沉积物(水深10,853米)中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功能特征,揭示深渊表层沉积物中微生物驱动深海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潜在机制及其相应的生态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奇古菌门(Thaumarchaeot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是马里亚纳海沟表层沉积物中微生物的优势类群。表层沉积物中微生物的代谢分析表明其主要营异养代谢,可以降解多种有机物,包括一些难降解有机碳化合物(如邻苯二甲酸盐或其他芳香族化合物)。这些结果说明深渊沉积物中的微生物群落具有多样化的有机碳代谢能力,可以支持其开展活跃的有机碳降解过程。除了异养代谢过程,氨氧化等自养代谢过程在本研究的深渊微生物群落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说明自养固碳可能是深渊表层沉积物中有机碳的重要来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宋慧婷 吴振斌 贺锋 成水平 梁威 张丽萍
采用气-质联用技术分析了武汉汉阳月湖和莲花湖的4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中的有机污染物,探讨了两湖沉积物受持久性有机物污染的程度。月湖中共检测出124种有机物,其中属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和美国EPA筛选的内分泌干扰物19种;莲花湖中共检测出186种有机物,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和美国EPA筛选的内分泌干扰物34种。主要污染物包括:酞酸酯、酯类、酚类、杂环和苯及其衍生物等。污染物浓度顺序为L1>L2>Y2>Y1,莲花湖中有机物浓度明显高于月湖。两湖邻苯二甲酸酯的含量最高,占了污染物总量的96%~98%,邻苯二甲酸乙基己基酯(平均值17 599.03 ng/g干重)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平均值2 515.76 n...
关键词:
莲花湖 月湖 沉积物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舒卫先 李世杰
区别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众多的大型天然浅水湖泊,江苏天目湖是一个较深的水库型湖泊,也是重要的城乡生活及工农业水源地之一。为了解天目湖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污染状况,2006年在天目湖全湖采集7个点位的表层沉积物样品,利用GC/MS分析了16种优控PAHs。结果表明:天目湖表层沉积物中16种优控PAHs总量介于287.50~713.93 ng/g(干重),平均值为458.52 ng/g;在空间分布上,北部受污染程度高于南部,主要是北部旅游业快速发展导致污染物排放的影响;沉积物中总有机碳含量与PAHs总量呈显著相关;利用特征化合物指数对PAHs的来源进行判别,指示天目湖表层沉积物中PAHs的...
关键词:
天目湖 多环芳烃 表层沉积物 污染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