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1)
- 2023(1295)
- 2022(1077)
- 2021(1029)
- 2020(927)
- 2019(2288)
- 2018(2275)
- 2017(4896)
- 2016(2597)
- 2015(3041)
- 2014(3018)
- 2013(3065)
- 2012(2892)
- 2011(2455)
- 2010(2490)
- 2009(2287)
- 2008(2337)
- 2007(2160)
- 2006(1872)
- 2005(1739)
- 学科
- 济(12515)
- 经济(12496)
- 业(12038)
- 企(11098)
- 企业(11098)
- 管理(11060)
- 财(6897)
- 方法(6398)
- 务(6220)
- 财务(6216)
- 财务管理(6206)
- 企业财务(6035)
- 数学(5997)
- 数学方法(5984)
- 地方(3473)
- 农(2813)
- 制(2774)
- 业经(2233)
- 体(2074)
- 农业(2058)
- 中国(2022)
- 公司(1962)
- 体制(1803)
- 技术(1581)
- 土地(1537)
- 城市(1522)
- 环境(1462)
- 划(1374)
- 学(1365)
- 地方经济(1229)
- 机构
- 学院(36234)
- 大学(35933)
- 管理(15966)
- 济(14260)
- 经济(13989)
- 理学(13980)
- 理学院(13844)
- 管理学(13650)
- 管理学院(13594)
- 研究(10126)
- 中国(8909)
- 京(8374)
- 财(7790)
- 财经(6226)
- 科学(5961)
- 经(5722)
- 中心(5577)
- 北京(5525)
- 江(5517)
- 市(5252)
- 业大(5036)
- 州(4725)
- 财经大学(4718)
- 农(4716)
- 所(4691)
- 商学(4548)
- 商学院(4526)
- 范(4088)
- 经济管理(4083)
- 研究所(4060)
共检索到543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徐旭永 崔永梅 张金鑫
2007年7月5日,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华晨汽车)董事会宣布,撤消在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挂牌的美国存托股票(ADS),这意味着中国第一家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的"上市先驱",在经历了从亏损到辉煌再到亏损的曲折过程后,成为中国第一家退出美国资本市场的"退市先驱"。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邢庆圣
在中小企业热衷于国内创业板和海外上市的背景下,过高的上市维持成本可能是多数中小企业虽未经历但又无法跨越的障碍。中南控股在权衡挂牌成本与收益之后决定退市,这一经验,需要谋求在国内或赴海外上市的中小企业认真吸取。
关键词:
中小企业 上市 退市 成本收益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慧辉 顾敏琦 沈红波
在政府隐性担保的影响下,我国债券市场上部分国有企业信用债券存在信用评级与违约率倒挂的现象,形成较大的信用风险。打破国有企业债券的政府隐性担保预期,需要政府以更加市场化的方式对违约国有企业进行救助,并进一步完善债券市场相关配套措施。本文以华晨汽车集团债券违约为例,从政府隐性担保角度,对目前我国债券评级市场上存在的国有企业债券信用评级失效的现象进行分析,并探讨债券违约的省内传染效应、信用评级的动态调整以及债务违约后的政府救助。研究发现,由于政府的隐性担保,华晨汽车集团债务结构失衡,同时伴随汽车行业景气度下滑、自有品牌盈利能力不足等问题,从而陷入流动性危机并发生债务违约。华晨汽车集团的债务违约带来了辽宁省内其他国有企业债券融资成本的上升。在信用评级方面,发行人付费模式可能带来信用评级中枢的全面上移,投资人付费模式相对有效,但也存在信息获取不足等问题。本文发现政府应当持续推进对债务违约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救助,坚定打破国有企业债券的政府隐性担保预期。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芳云
上市公司是证券市场的基石,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是整个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在众多规模大、效益好的公司千方百计地寻求上市却未能如愿的同时,有些已经上市的公司却因为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存在缺陷,长期业绩不佳,出现严重的财务危机等诸多原因而退市。本文以深圳证券交易所31家退市公司为例,分析上市公司退市风险形成的具体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从多个方面提出管理对策,以防范和控制上市公司的退市风险。
关键词:
上市公司 退市法律 退市风险 管理对策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戴念念
上市公司退市机制的建立是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 ,是中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和走向成熟的标志。退市机制虽然已在中国实施 ,但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包括 :细化退市标准 ,建立完善场外交易市场 ,完善民事赔偿制度 ,建立股本保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解爱军
随着会计执业环境的变迁,企业会计文化建设日益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本文以华晨汽车集团公司云环境下的会计文化建设为研究对象,对会计文化建设的目标和内涵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构建云环境下会计文化建设的动态轴轮模型。针对该公司会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设计了一套严密的会计文化建设方案,为该公司云环境下的会计文化建设指明了路径和方向,也为云计算在我国企业的广泛应用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关键词:
云环境 会计文化 建设方案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田志龙 李春荣 蒋倩 王浩 刘林 朱力 朱守拓
本文通过理论的梳理构建了一个后入者进入方式—资源弱势克服方式—后发优势实现途径三要素理论框架来探讨中国汽车市场弱势后入者的经营战略,并通过对5家华系汽车企业的案例分析提出了弱势后入者竞争行为的研究推论。研究结果表明,作为弱势后入者的华系汽车:(1)更可能选择行业先入者放弃或不愿开发的细分市场进入汽车行业,并选择基于低成本的高性价比竞争定位;(2)更可能采用整合内外部资源的方式克服资源弱势;(3)不仅通过跟随与模仿策略从先入者那里吸取经验教训,还通过创新策略实现其后发优势,包括在最初生存阶段的非产品创新和整合运营模式创新,以及在发展阶段的产品创新、顾客价值创新和品牌创新。
关键词:
华系汽车 弱势后入者 经营战略 后发优势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周煊 申星
2010年以来,美国资本市场中国概念股遭遇退市危机。美国机构刻意做空、中国企业自身财务信息虚假和信息披露不充分、中国概念股的边缘化以及上市维系费用过高导致了此次退市危机。短期应对策略包括加强与投资者沟通、股票回购、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反击以及起诉恶意诋毁的做空机构。长期而言,中国企业应该强化对美国资本市场特点的认识,制定清晰资本市场发展战略,持续提升信息披露和内部控制水平,谨慎选择中介机构,或者通过私有化选择更适合的资本市场。
关键词:
美国资本市场 中国概念股 退市 信息披露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卢进勇 程晓青 李思静
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迅速,在总产量和销量方面均取得巨大进步,但在国际市场仍难以与大品牌抗衡。日本汽车产业是成功开拓海外市场的典范,精准的市场定位、产业链式海外布局、投资与出口协同并进、积极同国内外企业抱团发展都是其站稳全球市场的重要举措。因此,在深入研究和学习日本汽车产业的海外发展路径后,中国汽车产业应积极做好国际市场定位、加强周边产业培育、协同对外投资与出口关系、营造国内外"朋友圈",努力将中国汽车打造成为国际大品牌。
关键词:
日本 汽车产业 海外发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祖明 李仲轶 周晔
我国大多数企业尚处于跨国经营的初级阶段,通过产品出口来实现企业市场目标是现实的选择。与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研究相比较,市场寻求型的海外目标市场选择研究相对不足。本文以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作为行业和企业选项,在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目标市场选择模型和基于直觉模糊混合平均算子的目标市场决策模型。以某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构建海外目标市场选择的评价指标并进行决策。研究表明,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应优先选择发展中国家或新兴经济体,比如巴西、南非和俄罗斯等作为自己的目标市场。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程源 张坤
中国汽车产业近些年来加大了海外拓展步伐,在出口及投资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日本汽车产业海外拓展相比,差距较大。日本汽车产业在过去几十年的海外开拓中,有序布局,对海外市场及海外业务精准定位;注重全程产业链布局;注重出口与投资业务相协同以及不断加强与国内外企业的合作。日本汽车产业海外拓展策略,对中国汽车产业"走出去"是个较好的借鉴。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湘州 杨兴敏 陶李红 刘佳
鉴于目前已有的预测上市公司退市风险的模型存在运行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解而导致模型泛化能力弱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将粒子群算法(PSO)、深度置信网络与极限学习机(ELM)相结合的风险预警模型,即DBN-PSO-ELM预警模型。通过构建上市公司退市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运用Matlab软件对我国1306家上市公司进行退市风险预警模型设计。结果表明:DBN-PSO-ELM模型对上市公司退市风险预警的准确性相较于传统的BP神经网络和未经优化的极限学习机模型更优,其模型准确率高达99.2%。因此,文章构建的模型为上市公司的退市风险预警提供了一条新的研究方法。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东光
公司退市将因为对股票的流通能力产生明显的损害而影响股票的财产价值。以德国法为基础,本文认为,为了充分保护少数股东的利益,公司申请退市时须由股东大会做出是否退市的决议,股份公司或大股东有义务向少数股东发出全值收购股票的要约,并且少数股东可以要求在诉讼程序中审查要约价格的适当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姜丽丽 马剑
为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的退市制度,2012年上交所发布了关于《关于完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方案》的通知,《风险警示股票交易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新退市规则的推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该规则对ST上市公司具有非常大的影响。许多ST上市公司面临退市压力,本文通过对具有代表性ST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分析,探讨在新退市规则下ST上市公司的出路。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妍妍 刘峥 周倪波
本文从价值效应、绩效效应和治理效应三方面分析我国上市公司主动退市的整体效应。价值效应体现为公司主动退市后,其换股和收购溢价以及股票的超额收益率均有所提升;绩效效应体现为退市存续企业的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呈上升趋势;治理效应体现为公司通过主动退市实现了整体上市、产业链整合和管控机制的强化。研究证实,我国上市公司主动退市制度初见成效,但公司主动退市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业绩不稳定和大股东侵占行为等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