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08)
2023(6946)
2022(5959)
2021(5318)
2020(4206)
2019(9600)
2018(9425)
2017(17788)
2016(9654)
2015(10805)
2014(10875)
2013(10900)
2012(10703)
2011(9935)
2010(10267)
2009(9444)
2008(9285)
2007(8342)
2006(7761)
2005(7307)
作者
(30494)
(25510)
(25372)
(23790)
(16093)
(12239)
(11478)
(10090)
(9777)
(9180)
(8731)
(8441)
(8365)
(8319)
(7986)
(7678)
(7556)
(7459)
(7300)
(7238)
(6631)
(6482)
(6204)
(5820)
(5730)
(5715)
(5617)
(5589)
(5277)
(5125)
学科
(47960)
经济(47919)
管理(27573)
(25554)
(19355)
企业(19355)
地方(18015)
中国(16487)
方法(13697)
(13529)
环境(13021)
业经(11483)
数学(11360)
数学方法(11278)
地方经济(10538)
(9964)
(9665)
农业(9376)
(9130)
(8741)
金融(8741)
(8531)
(8396)
银行(8379)
(8211)
(8036)
教育(8032)
贸易(8026)
(7687)
(7646)
机构
学院(143328)
大学(142897)
(58935)
研究(57644)
经济(57418)
管理(50731)
理学(42321)
中国(42020)
理学院(41733)
管理学(40976)
管理学院(40732)
科学(34718)
(32806)
(29986)
研究所(26978)
(26453)
(25818)
中心(24512)
(23964)
(21832)
北京(21654)
(21649)
师范(21631)
业大(21391)
财经(20079)
农业(19726)
(19581)
(19519)
(18040)
经济学(17354)
基金
项目(90595)
科学(70727)
研究(67599)
基金(62816)
(55236)
国家(54692)
科学基金(45843)
社会(42381)
社会科(40083)
社会科学(40075)
(37419)
基金项目(33040)
(30905)
教育(30772)
自然(28450)
自然科(27705)
自然科学(27696)
编号(27377)
自然科学基金(27194)
(26186)
资助(25491)
成果(22536)
发展(21205)
重点(21019)
课题(21015)
(20818)
(19112)
(18850)
创新(17570)
科研(16990)
期刊
(77400)
经济(77400)
研究(49224)
中国(38424)
(24815)
教育(22508)
学报(22373)
科学(22015)
管理(20146)
(18993)
大学(17302)
农业(17132)
学学(16117)
(15662)
金融(15662)
业经(13953)
技术(12341)
经济研究(11817)
财经(9806)
问题(9567)
(8796)
(8477)
商业(7680)
资源(7537)
(7393)
科技(7304)
(7145)
世界(7071)
(7058)
论坛(7058)
共检索到2383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罗长维  陈友  谢开立  曹葵光  
Study on the sampling technique of Pineus armandicola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ccurrence of it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was conducted in 222 Forest Farm, Dongchuan, Yunnan Province. It was found that the best sampling site is the middle east of the crown canopy. The best sampling numb...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永和  谢开立  曹葵光  罗长维  甘云浩  
华山松球蚜 (PineusarmandicolaZhang)是华山松 (PinusarmandiFranch)的重要食叶性害虫。本文以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 2 2 2林场为研究试验点 ,对华山松球蚜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观察研究 ,首次发现了华山松球蚜的第一寄主丽江云杉 (Picealikiangensis (Franch .)E .Pritz .)和其有性世代。华山松球蚜有完整的生活周期即有有性世代 (以前研究者所观察到的华山松球蚜仅有无性世代 ) ,它在两种寄主华山松和丽江云杉上完成一个完整的生活周期。在有丽江云杉的情况下 ,华山松球蚜以伪干母产的一部份卵孵化的具翅性母飞到丽江云杉上 ,产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永和  谢开立  曹葵光  甘云浩  白杨  
在华山松有害生物生态系统中 ,华山松疱锈病和华山松球蚜往往是同时发生的 ,它们间有着复杂的互作关系 ,如果应用单目标对象的防治指标 ,常常会顾此失彼 ,出现材积损失率超出经济损害水平的危险。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本文就昆明市东川区二百二林场华山松疱锈病和华山松球蚜对华山松的复合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华山松疱锈病危害级代表值和华山松球蚜危害级代表值与华山松材积损失率间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它们间的这种关系可用多元回归方程表示为 :Y =1 0 .574 +8.1 1 3 2 4X1+7.0 1 964X2 (X1—华山松疱锈病危害级代表值 ,X2 —华山松球蚜危害级代表值 )。并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润兰  张毅宁  杨红明  
华山松球蚜是华山松林木的主要害虫,在华山松林内普遍发生,对幼林的危害尤为严重.1989年我们对昆明松华坝水源保护区4万亩退耕的华山松幼林进行调查,平均受害株率达82%,感蚜指数49.62,测定了不同受害级对寄主生长量的影响,分析了华山松球蚜发生和危害特点.调查结果表明:受害级越高,寄主生长量越低,用受害株率和感蚜指数同时表示华山松林分的受害程度,既反映了受害的严重性,又反映了受害的普遍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润兰  张毅宁  马俊  
本文根据华山松球蚜生物学习性,确定出最佳防治时期,开展了综防试验,试验表明:白僵菌对球蚜感染率达98%,天敌瓢虫在5~8月对球蚜有较好的自然控制作用,挑选出5%来福灵乳油1:8 000倍液化防成本最低,室内效果达100%,大田防治7.1万亩效果达87%以上,防治后年生长量较未防治年提高1.5~2倍,无枯死株出现.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忠和  谢开立  曹葵光  
本文对华山松木蠹象为害木分级、蛹的空间分布型、抽样技术以及发生与环境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华山松木蠹象为害木可分为4 级:正常木、初侵染木、近枯死木、枯死木。蛹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抽样部位以树干下部为最佳。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通过计算机处理调查数据得出,在95 % 的可靠性下,影响华山松木蠹象种群数量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林木生长势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松  谢开立  陈留山  孙天华  
在云南巧家县和东川区二二二林场华山松疱锈病发病高峰期,通过典型抽样调查,经数据处理后得出影响华山松疱锈病发生的主导林分因子,在巧家县为:林木长势、林内卫生状况、样地内松树密度、郁闭度;在东川二二二林场为:林木长势、坡位、郁闭度。两地病害发生的主导林分因子有一定的差异,为两地采用有针对性的林业技术防治措施、可持续控制病害提供了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锦年  陈胜  周世水  
油松球果小卷蛾钻蛀马尾松雌球花、2年生球果和嫩梢。该虫在浙江省一年发生1代,以蛹在土内越冬。本文报道了成虫的羽化规律,幼虫钻蛀及转移习性;该虫各虫态发生期与松实小卷蛾、芽梢斑螟等钻蛀性害虫发生的相关性;马尾松林中油松球果小巷蛾与松实小卷蛾的种群比率。通过试验,提出马尾松种子园4月中旬喷洒20%杀灭菊酯乳油1500倍液,防治效果达90%以上。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彩凤  李悦  张榕  
探索华山松的离体培养技术,对发展该树种的遗传调控技术和建立相关快繁体系等都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该试验以华山松的成熟胚为外植体,研究了培养基、生长调节剂和蔗糖等因子对其再生体系建立各阶段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DCR+BA3.0~5.0mgL+蔗糖30gL+琼脂5.0gL,最高诱导率可达到67.57%;②在相同浓度下,BA诱导不定芽的效果好于KT;③继代培养时必须降低培养基中的无机盐和生长调节剂含量;④添加0.1mgLIBA和2gL活性炭有利于丛生芽和茎段的伸长生长;⑤在附加4.0~5.0mgLIBA的12DCR培养基上,从诱导的愈伤组织内可以分化出较粗短的不定根,但植株移栽...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舒金平  潘涌智  
华山松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其球果从雌球花到球果木质化完成的整个发育过程中受到多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在云南省楚雄市紫溪山林场采种基地内球果死亡率达到47.6%,先后有败育、虫害、机械损失、冻害和鼠害5种致死因子导致华山松球果的脱落死亡。在5个致死因子中,虫害的致死力最强,致使球果死亡率达27.2%。由于虫害而损失的球果是其它致死因子造成落果总数的1.33倍。在种子园内造成落果的害虫主要有5种,1年生球果发育阶段,以球果花蝇和球果瘿蚊占主导地位;2年生球果发育阶段,微红梢斑螟的危害是造成落果的主要原因。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时敏  李广武  
山西庞泉沟自然保护区三种落叶松球果花蝇发生与危害研究张时敏,李广武关键词落叶松球果花蝇,黑胸球果花蝇,稀球果花蝇球果花蝇属(Strohilomyia)[1]某些种类是落叶松球果的主要害虫,由于成虫羽化早,幼虫专门取食幼嫩种子,严重影响落叶松的种子来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治军  祁和艾  姜忠林  李国武  
该文首先分别建立了三阶抽样和序贯抽样模型,然后再将两种模型中的参数联系起来并加以使用,可明显提高风险决策的效率和准确性,为制定害虫防治策略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邓群  谭松山  苏开君  李际平  
国外松枯梢病发生与林分及其立地条件的关系邓群,谭松山,苏开君,李际平关键词湿地松,火炬松,枯梢病国外松枯梢病作为一种树木衰退病,发生发展取决于诱导因素(立地条件等)、激发因素(雪压等)和促进因素(病原菌:Diplodiapinea(Desm.)Kic...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铭  梁军  李箐  谢宪  程元  张星耀  
[目的 ]研究森吉木霉M75发酵粗提液对松球壳孢菌Sphaeropsis sapinea代谢系统及生理生化的影响,探究其抑菌机制。[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计法,分别测定在不同处理时间段内森吉木霉M75发酵粗提液对松球壳孢菌代谢系统酶活性,以及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 ]森吉木霉M75发酵粗提液可显著影响松球壳孢菌代谢系统中各关键酶活性。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在处理8~12 h内达到峰值,为75.25 U·(g·min)~(-1)、0.066 U·(g·s)~(-1)、5.8U·(g·s)~(-1)和12.33 U·(g·s)~(-1),分别是初始时的1.96、6.09、16.37和7.86倍;丙酮酸激酶(PK)、己糖激酶(HK)和乳酸脱氢酶(LDH)在处理12~24 h内显著下降,由初始时的0.55、0.066、2.35 U·(g·min)~(-1)下降至0.18、0.03、0.66 U·(g·min)~(-1),后下降趋缓;琥珀酸脱氢酶(SDH)、苹果酸脱氢酶(MDH)和辅酶Ⅰ含量在处理12h内呈快速下降趋势,由初始时的30.33U·(g·min)~(-1)、 15.55U·(g·min)~(-1)、 5.70nmol·(g·min)~(-1)分别下降至10.00 U·(g·min)~(-1)、3.65 U·(g·min)~(-1)、1.34 nmol·(g·min)~(-1),处理12 h后呈缓慢下降趋势,而对照组则不断升高;Na~+,K~+-ATP、Mg~(++)-ATP和Ca~(++)-ATP酶活性在处理8 h或12 h时达到峰值,分别为0.09、1.76和3.18μmolPi·(g·h)~(-1);此后迅速下降,处理24 h后下降趋缓并逐渐趋于0;松球壳孢菌细胞膜电导率在处理12 h内显著升高,且处理组在各时间段的电导率值始终高于对照组;丙二醛含量在处理24 h内显著升高并达到峰值1.06 nmol·g~(-1),处理24 h至96 h内呈缓慢下降趋势,但在各处理时间段仍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森吉木霉M75发酵粗提液通过破坏松球壳孢菌的防御系统,阻碍了病原菌正常的生理代谢路径,从而抑制病原菌的正常生长。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铭  梁军  李箐  谢宪  程元  张星耀  
[目的 ]研究森吉木霉M75发酵粗提液对松球壳孢菌Sphaeropsis sapinea代谢系统及生理生化的影响,探究其抑菌机制。[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计法,分别测定在不同处理时间段内森吉木霉M75发酵粗提液对松球壳孢菌代谢系统酶活性,以及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 ]森吉木霉M75发酵粗提液可显著影响松球壳孢菌代谢系统中各关键酶活性。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在处理8~12 h内达到峰值,为75.25 U·(g·min)~(-1)、0.066 U·(g·s)~(-1)、5.8U·(g·s)~(-1)和12.33 U·(g·s)~(-1),分别是初始时的1.96、6.09、16.37和7.86倍;丙酮酸激酶(PK)、己糖激酶(HK)和乳酸脱氢酶(LDH)在处理12~24 h内显著下降,由初始时的0.55、0.066、2.35 U·(g·min)~(-1)下降至0.18、0.03、0.66 U·(g·min)~(-1),后下降趋缓;琥珀酸脱氢酶(SDH)、苹果酸脱氢酶(MDH)和辅酶Ⅰ含量在处理12h内呈快速下降趋势,由初始时的30.33U·(g·min)~(-1)、 15.55U·(g·min)~(-1)、 5.70nmol·(g·min)~(-1)分别下降至10.00 U·(g·min)~(-1)、3.65 U·(g·min)~(-1)、1.34 nmol·(g·min)~(-1),处理12 h后呈缓慢下降趋势,而对照组则不断升高;Na~+,K~+-ATP、Mg~(++)-ATP和Ca~(++)-ATP酶活性在处理8 h或12 h时达到峰值,分别为0.09、1.76和3.18μmolPi·(g·h)~(-1);此后迅速下降,处理24 h后下降趋缓并逐渐趋于0;松球壳孢菌细胞膜电导率在处理12 h内显著升高,且处理组在各时间段的电导率值始终高于对照组;丙二醛含量在处理24 h内显著升高并达到峰值1.06 nmol·g~(-1),处理24 h至96 h内呈缓慢下降趋势,但在各处理时间段仍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森吉木霉M75发酵粗提液通过破坏松球壳孢菌的防御系统,阻碍了病原菌正常的生理代谢路径,从而抑制病原菌的正常生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